这样别人很难知道你心意的分量,你买了比较贵重的茶叶,可能在别人眼里就是个便宜货。而你要是送比较便宜的茶叶,配上精美的包装可能会显得很贵重,但如果碰到品茶老手,在喝茶的时候感觉到了你这是普通的劣质茶,那就非常尴尬了。像我这次送领导茶叶,就因为这一点造成了尴尬。 第二,买茶叶太费精力,茶叶品类太多,如果不是行家老手,很容易受商家的忽悠导致被骗,花高价买到低质或劣质茶。

被忽悠骗钱还好说,如果让接受你礼品的人识别出了,你买的是劣质茶,那就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三,如果送的人是体制内工作人员,送茶和“送查”同音,会让别人你是在诅咒他。所以在体制内很多人是很忌讳别人送自己茶叶的。 第四,如果是男的送女的茶叶,会让人觉得你就是想泡她,这样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冒犯。如果对方还是领导,那性质就更严重了。

像我这次送女领导茶叶,也是犯了这一条大忌。 总结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送礼是件非常正常的事,逢年过节都会送点礼品,求人办事也得送点礼品,但送礼的学问可非常大。稍有不注意就可能送出麻烦来,起到反作用。而茶叶,又恰恰是最容易导致送出麻烦的礼品,所以建议大家在送礼的时候,不要送茶叶,除非你和对方都非常懂茶,而且你又非常懂送礼的学问。

为什么古代的人一端茶杯就表示送客?

端茶送客,在最近大火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曾数次体现出来。如周颖派小江去宝丰隆劝说秦掌柜不要拆借银两给沈四海那一集,秦掌柜表示不能不帮,然后就把茶杯端起来,伙计直接高喊“送客”,小江只好无奈起身。还有杜明礼上门要钱,与沈四海话不投机,沈四海懒得再跟杜明礼说话,直接端茶,尽管杜明礼恨得牙根直痒,但最终还是无奈离去。

可见,“端茶送客”这一惯例,在古代官场或生意场上是比较盛行的,其表达的意思大致有三种,一是来客相见,仆役献茶,主人认为事情谈完了,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便端起茶杯暗示,仆役高喊“送客!”客人自觉告辞,这一种应该说比较通行,无碍来客颜面。二是主人对来客心生反感,想尽快结束这次访谈,但又不便直说,恐伤及面子,只好采用这种方式,这时候就得看来客心中有没有数了。

三是话不投机,就像沈四海对杜明礼那种,约等于下逐客令,暗含的意思是“你赶快滚吧”,只是没用嘴说出来。那么,为什么古人端茶就表示送客呢?《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在《茶汤遣客之俗》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可见,这种习俗自宋代就已经有了,具体来说,应是从宋朝的“点汤逐客”演化而来。

那么点汤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过去古人待客有一常礼,就是说客人来了先喝茶,饮完茶以后再喝汤,后来一步步演变,客人来了先喝茶,走的时候再喝汤,这个汤一般用甘香药材熬制而成。(上述文字在宋人朱或《萍洲可谈》中有记载,原文“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

")从上可以看出,"点汤"原为"客辞敬汤"的一个礼俗,到后来却被人引用作为"文明逐客"的手段。魏泰的《爱轩笔录》中提到过这样一个典故:宋时有一个叫胡枚的吏部官员,被调到陕西兴元去做知府,因家贫路远,无力赴任,说白了就是他不想去,那怎么办呢,于是便去求见枢密院长官陈升之,想通融一下,可谁知陈升之既不给通融,也不愿听他陈诉,立即点汤,前面讲了,汤是客人走时才喝的,那么陈升之这个意思再明确不过,汤都上来了,你该走了。

去女朋友家,她爸给我倒了一满杯茶,是什么意思?

你女盆友父亲是讲究人,还是粗犷人?如果是个粗犷的,你也别想多了,说不定还是热情呢。要是个讲究礼儿的,就是有特别意思。这有三种可能,一种是不在意或者不中意;二是可能你自己有失礼地方,老头提醒你;三是用这种方式来试验你,看看你能不能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无论如何,男人要爱人家养了那么长时间的大闺女,得有襟怀。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喝茶  送客  女人为什么喝茶容易老  为什么喝茶就送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