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斗茶”是怎么个斗法?

要说清楚宋代的斗茶,需要先说宋朝的点茶。而要说清楚点茶,则需要先说宋人所用的茶叶。我们现在所饮用的茶叶,叫做散茶,是一片一片的,由新鲜的茶叶经过炒青而成。烹茶时用开水直接冲泡。这一烹茶方式是元朝以来才流行开来的;而宋朝人所喝的茶叶,叫做团茶或者末茶:茶叶采摘下来之后,不是直接焙干待用,而是经过洗涤、蒸芽、压片去膏、研末、拍茶、烘焙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制成茶饼,这就是“团茶”了;在制茶过程中,茶叶如果研而不拍,则是“末茶”。

宋朝烹茶的时候,过程很复杂:先用茶槌将茶饼捣成小块,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还要用罗合筛过,以确保茶末都是均匀的粉末状。茶末研好之后,便可以冲茶了。先用茶釜将净水烧开;随后马上调茶膏,每只茶盏舀一勺子茶末放入,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膏状。然后,一边冲入开水,一边用茶笕击拂,使水与茶末交融,并泛起茶沫。

这个烹茶的过程,就是“点茶”。斗茶就是比赛谁点出来的茶汤更好。宋人斗茶,主要是“斗色斗浮”,色是指点出来的茶汤色泽,“以纯白为上,青白次之,灰白次之,黄金又次之”;浮则是指茶沫,要求点出来的茶沫乳白如瑞雪,并且咬盏。所谓“咬盏”,即茶沫如“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以咬盏最久者胜。当然,要做到茶汤纯白、茶末咬盏,对茶叶、水、火候的要求都很高。

如何辨别宋代建盏和现代仿品?

这个问题很专业,但对收藏行家来讲也很简单。首先看型宋代建盏极为古朴敦厚,大多一眼看就手工痕迹,大部分失圆,口沿处厚薄不匀。二看釉光及发毫,釉光莹润,不刺目,发毫连续性好,有层次,不是浮于表面。三看胎釉结合处的窑火变化,一般有多个色阶如褐,蓝,黑等且有厚积釉和棕针小洞。四看底足露胎,修是爽利而底心浅,胎呈铁黑,铁褐色,必须有粗砺的颗粒感,肉眼看上去油润之下有土黄沁附着分布。

宋代人喝茶要打出点出泡沫,泡沫到底指的是什么?

宋代人喝茶要打出点泡沫,这个泡沫也叫汤花,是茶的精华。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好意思,本人是有茶艺师证的人哈,所以在高级茶艺师的学习过程中刚好学过唐煎宋点,而且这一块可是重点啊。中国历史上本来就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所以宋朝的饮茶方法在唐代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宋徽宗赵佶的书《大观茶论》在茶文化上有一定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基本上在每次茶艺考试的时候都是必考题哈。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斗茶  兔毫  宋人  宋代  合适  宋人的斗茶与兔毫盏  宋代什么盏合适斗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