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会席料理不拘于形式,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席料理也开始将世界各国的美味导入,例如日本料理中的前菜,就有来自中国料理中的冷盘。三、怀石料理怀石料理起源于茶道,据说是茶人千利休在茶会时,为避免空腹饮茶以保护肠胃而制作的料理。关于“怀石”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说法,都比较有讲头,所以都给大家说一下。说法一:与禅宗的修行有关,是指禅宗在修行打坐之时,为了忍耐腹中饥饿,所以在怀里放置烤过的温暖的石头,既能抵御饥饿又可以御寒。

所以进行茶道前所进食的怀石料理,通常由托盘端上“一汁三菜”,寓意就是用来点饥,避免空腹饮茶以保护肠胃。 说法二:来自于中国的老子所著《道德经》第70章中“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一句。 被褐怀玉,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表面粗糙破落,而内心则怀抱美玉。忽略外在而强调内在的价值,这种理念与日本茶道“侘び寂び”的精神完全吻合。

怀石料理与会席料理的起源虽然不同,但在日文中怀石料理与会席料理的发音相同。传统的怀石料理只有饭、味噌汤、向付(生鱼片)、碗盛(煮物)、烤物一汤三菜,随着世代更迭,现今怀石料理的菜色变得更加丰富,除了基本的一汤三菜,还增加了预钵,吸物、八寸(前菜) 等菜色。 怀石料理已成豪华料理的代名词。而怀石料理与会席料理的主要区别,在于就餐的形式上。

怀石料理提倡的是缓慢而又有顺序地品尝食物,菜品会一道一道呈现到客人面前,中间穿插酒类、汤类和小菜,但寂静、清淡的风格才是怀石料理的主题;而会席料理则是在明亮快活的环境里,在客人面前呈现出各种食材的色彩斑澜的组合。席间伴着各种精心选择的酒类,让就餐的食客得到色香味的满足的同时,享受美酒与佳肴的配合。二者一静一动,正类似“茶”与“酒”的品格。

四、总结:本膳料理是仪式感最强、最正宗,也是最高级的日本料理,但现在已经不常见了;会席料理可以理解成为一般的宴会,大家可以在欢乐的气氛中尽情享受美味的日本料理;怀石料理则是现在最高级的日本料理,不仅菜品会按顺序呈上,吃饭的时候礼仪也会比较严格。五、精进料理我们在寺庙经常可以看到“精进料理”,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精进料理相当于素菜,精进原为佛教用语,意指屏除杂念,一心修行,据说是在镰仓时代前往中国留学的僧侣道元、荣西所确立。

基于佛教不杀生的戒律,只用蔬菜、谷物、海藻、豆类等植物性食材做料理,最初供禅寺僧侣食用,后来逐渐扩展至民间。为了让清淡的菜肴更添滋味,也发展出豆皮、油豆腐、纳豆、味噌等多样的加工食品、调味料和烹调方法,对往后日本料理的发展极具影响。六、怀纸的使用1.怀纸是日本料理特有的小道具,可以代替餐巾,用它擦嘴或擦拭桌子上的污迹。

2. 代替小碟子。在吃点心等有碎渣的食物,或者吃有汁液的食物时,可以在左手放一张怀纸代替小碟子。3. 吃烤鱼的时候。可以用怀纸包着鱼头剔除鱼刺,还可以盖住吃剩的鱼骨头。七、筷子的使用日本跟中国的握筷礼仪其实差不多,只是现代中国人不那么讲究了。1.取筷方法:右手拿起筷子,左手轻托住筷子的上方,然后右手沿着筷子滑动到最合适的位置握住,接着放开左手,这才是完美的握筷礼仪。

2.卫生筷应上下分开:高级的料理店一般使用木纹清晰的杉筷等高级品,要掰开卫生筷时,首先要用正确的取筷方法,然后横拿住筷子,再双手上下逐渐拉开卫生筷而不是左右两边掰。另外,拉开后磨擦筷尖,也是非常当不好的习惯。3.筷子不用时的放置:一定要放在筷座上,而且要横摆,不能正对他人。筷子如果沾有残余菜肴,可用餐巾纸或怀纸将筷子擦干净,不能去舔筷子。

八、怀石料理用餐礼仪1.因为担心煮菜的汤汁滴落,而在往嘴里送食物的时候不自觉地把手托在下面,在日料里是不礼貌的,这个时候应该使用怀纸。2.如果几个人点的餐不一样,也不要用筷子传递食物,或者互相品尝。3.打开盖碗的方法:以左手扶碗,用右手打开,先把盖于碗上方竖起来,让盖上的水汽滴落到碗里,然后让有水汽那一面朝上,放在右手边。

喝完汤后,将碗盖盖回原位。4.餐具的摆放:菜肴会按照顺序呈上,不会出现桌面拥挤的情况,因此最好不要随意移动餐盘。并且为了避免高级的餐具受损,用完的碗盘不要叠放,摆在那里就行了。5.日本人吃拉面要出声才代表好吃,但是吃怀石时,喝汤要避免出声。6.个人使用的卫生纸,尽量自行带走不要放到膳盘中。7.享受细腻香味的日本料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上的香水等香味不能太浓。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茶膳  种草  舌尖  一口  舌尖3种草一口锅是什么意思  茶膳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