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来回答。其一,做茶角度,从这角度而言,很多茶友即便是喝了几十年的茶,对做茶中的采青、炒青(晒、蒸、烘)、揉捻、烘干等程序想必了解的少,乌龙茶程序更麻烦,还多了摇青、发酵、烘焙(温度、时间长度)等程序。茶友们因为接触得少,对采青、做青,以及茶树的田间管理,什么地方的茶树茶好喝,什么地方的茶树茶不好喝等等,我想应该是不太了解的,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喜欢,也没必要了解。

从这个角度而言,绝大多数茶友是不懂茶的。茶农相对茶友,就好比是一个厨子,一个是食客,而茶商则是饭店的老板。最懂做菜的,是茶农,最懂卖菜的是茶商,最懂吃菜的是茶友。好了,先不要反驳我。我了解,有些人即便是吃一辈子菜,他也可能会不懂菜,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有。也不尽然。如果一位喝了几十年茶的茶友并不是很在意自己喝的是什么茶,只要是茶就可以,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喝一辈子,应该也是不懂茶的。

这种情况有吗?有哇。郭靖吃黄蓉炒的菜吃一辈子肯定也是最终不会懂吃的。志不在此耳。虽说茶理是相通的,如果一位茶友一辈子就只喝一个产地的茶,而且品质大多近似,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相对懂茶来说,他也只是在做重复的工作,所知也应该有限。如果说一位茶友几十年只喝一类茶,且不爱钻研,只是凭直觉喝,那么可以说他或多或少懂一点茶。

如果他很爱钻研,那么懂的会更多,即便是刚刚接触另一类新茶,也会触类旁通,很快上手。如果一位茶友六大茶类都有所浸淫,爱钻研,这类人恐怕在喝茶方面要超过做茶和卖茶的。因为茶友、茶农、茶商对茶的期望值不一样。茶农、茶商、茶友是一个互相寄生的共同体,本应该相互依仗,喝茶与懂茶之争全无必要。茶友与茶友之间也无必要做此争论,茶龄并不能用来作为判断一个人懂茶与否的标准,所谓先达者为师,很多志趣在茶的人喝三五年可能抵得过有些对茶兴趣一般的人喝几十年。

普洱茶为什么每一种都会涩,涩的程度也不一样?

原创问答:真茶君—普文《1》有一句行话“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没有一款茶补自带,只是看你如何制作与泡茶,在前期的问答中普文似乎回答过类似的问题,那我们今天来重温一下普洱茶乃至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都会涩的原因。《2》普洱茶为什么每一种都会涩,涩的程度不一样呢?涩主要是什么茶中的什么物质造成,就是茶多酚中儿茶素,单宁,制作后的茶,若这两类物质多,涩感明显,且在口中不易化开。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红茶  为什么喝在好的茶都涩  什么样的红茶比较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