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火药成为宋军必备装备,后来北宋政府在首都汴梁建立了火药作坊,是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也就是“广备攻城作”)其“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 ,弓火药箭一万支 ,蒺藜炮(内装有带刺铁片的火药包)三千支 皮火炮二万支”。1044年,曾公亮著有《武经总要》, 里面记录了 三种火药配方及多种火药武器 并配有插图 这是世上最早的热兵器制作工艺流程记载至南宋时 ,火药武器技术愈发先进, 陈规守德安(湖北安陆)曾经使用火枪冲锋。

至南宋中晚期又出现了突火枪 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发明了有深远影响的管形火器 竹筒改为铁管或铜管 则子窠用铁块等物质制成(类似子弹) 然后火药利用爆破的张力把推子窠出去 ,这是后来步枪和子弹的雏形. 当然有枪必然有炮, 爆破原理是一样的 ,宋灭南唐 ,夺金陵时就使用了火炮 ,也使用中国象棋中有了炮这一棋子(参见) 这使得宋成为史上最早使用"热兵器"的国家。

《资冶通鉴,成书于那个朝代?

在中国古代史学上,可以同太史公司马迁相提并论的只有两人。一是跟他的时代相距较近的班固,史称“马班”;一是跟他的时代相距较远的可马光,史称“两司马”。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是我国古代史学成长时期产生的两部巨著,它们奠定了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坚实的基础,同时开《二十四史》之先河,成为纪传体史书的杰出的代表作。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时期出现的浩大的史学工程之一,成为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成就和总结性的作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往往被用来作为我国古代史学的代表性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凡294卷,上起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之未(么元959年),记述了其间1362年的史事。

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与之相辅而行:《目录》相当于大事年表,《考异》是说明史料取舍之故。《资治通鉴》一书,自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始撰,至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成书,历时19年。其间,先为丛目,再作长编,最后刪为定稿。司马光说他的精力“尽于此书”,可以想见撰述之艰难。《资治通鉴》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与价值,除了司马光本人的种种因素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的三位助手刘恕、范祖禹、刘攽。

他们根据“丛目”的要求分别撰出反映各个时期史事的“长编”,为司马光最后刪订成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刘恕、范祖禹、刘攽皆极当时史才之妙选,都为《资治通鉴》的撰述倾注了心血。《资治通鉴》成为一部辉煌的巨著,是史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陝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人,世称涑水先生。

四川三星堆遗址,是历史上哪个朝代?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面积约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它是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主要分为四期,一期属于新石器晚期,二到四期属于青铜文化时期。由于其时间之长达2000年,而且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所以已经具备了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于是将其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呈现人物、禽、兽、虫蛇、植物的造型,他们的人头像、人面具表现出其祖先神灵,说明他们可能存在祖先崇拜,而模仿植物特点的青铜神树等反映出蜀人的植物崇拜,还有青铜兽面等传达出蜀人崇拜的自然神祇的样子。这些都说明,当时古蜀国出现了祖先崇拜、动植物等自然神灵崇拜的宗教观念,表现出蜀人的主要精神世界。

这个遗址证明,它是中原地区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这个考古发现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关于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它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所以其所处时间起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它与中原文化的夏商朝大概是同一时期,不过它不属于中原文化它是中原文化之外的古蜀国文化。

“琴棋书画”,这个词和排位最早出于哪个朝代哪些文献?

琴棋书画应是琴、棋、书、画四门技艺的统称或集合,是正式的、有品位、被官方或大众所认可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存在。像“某某到此一游”这样的即兴、随笔之作,是不会称为艺术的。我查阅了一些书籍,对于琴、棋、书、画出现的时间,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记载。个人认为,琴棋书画四艺中,琴,应该是最早出现的。古人对祭祀非常重视,祭天、地、神明时,乐器能增加庄重和仪式感,而且制作难度也不高。

棋,是第二个出现的,古人在劳作或战争时,制作一些游戏品,打发空余时间。书画之间,先书法后画符合常理,一些古人在山壁上刻画动物、日月等,应理解为个体行为,谈及艺术为时尚早。个人认为,琴棋书画就是四艺出现时间的排序。琴棋书画四艺并存的时代,应为物质较为充足,人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之时。唐、宋朝代出现琴棋书画同现、流行的可能性更大。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茶宇  宇下  屋漏  朝代  茶宇确定于哪个朝代  知屋漏者在宇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