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后一次的最高价格来换算,一斤刚好就是520万。九龙窠母树大红袍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是无价之宝,这张图将最后一次拍卖价写上去,只是一种调侃和对母树大红袍的价值体现。在央视这个专题视频中,《说茶》看到这张图被用来论证武夷岩茶的“天价”时,非常非常非常震惊,这张来源不明的图仅仅只是网友之间的调侃,并不能作为一种论证的证据的。
又比如开篇的这张图:看到这张图的时候,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会把图画成这样,然后去搜索了一下“正岩、半岩、洲茶”的关键词,看到下面这张图流传非常广泛:一下子恍然大悟,为什么央视对于“正岩、半岩、洲茶”的理解会是这样的。看到这些,《说茶》有点痛心。武夷岩茶发展那么多年,大家对正岩、半岩、洲茶的概念早就熟悉了,陆羽也早就说过“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而央视所引用的是网络上搜索到的图片,这张图片对“正岩、半岩、洲茶”的表述显然是有问题的。根据视频中唯一接受采访的专家——陈郁榕老师(原茶叶质量检测站站长,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权威度不言而喻)所主编的《细品福建乌龙茶》中,就有对这三个区域进行阐述:正岩:正岩含名岩和正岩,其中名岩指武夷山三坑两涧区域,三坑指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而不是视频中说的倒水坑),两涧指流香涧和悟源涧;除三坑两涧区域外,其余的(武夷山景区内)山峰、山岩称正岩;半岩:指除了名岩和正岩以外的区域;洲茶:是公路两边、溪流两岸的平地所产的茶。
再比如说武夷岩茶手工制作工艺的流程图:然后视频中还提到一位被采访人员的说法:“其工序繁复,涉及到十多种技艺,需要至少几十个人在短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做茶,任何一个大师根本无法独自完成。”这句话其实非常片面了,在没有揉捻机、做青机等制茶相关机械发明之前,茶农也好,专家也好都是手工制茶的。并且武夷岩茶整个制茶过程从采摘到成品茶,时间跨度很长,甚至长到半年左右,并没有“争分夺秒”“几十个人”这么一说,即使在某些需要把控时间的工序上,比如“摇青”“炒青”“揉捻”都是可以一个人完成的,只需要控制做茶量就好。
武夷岩茶的工艺的确会稍微复杂一些,但并非如视频中说的那么夸张,很多专业书籍中都有过详细阐述。陈郁榕老师所主编的《细品福建乌龙茶》中,就有提到武夷岩茶的制茶工艺流程为:初制:鲜叶(采摘)——晒青——凉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精制:原料——筛分——分选——拣剔——均堆——烘焙——摊凉——过磅——装箱。
文章TAG:亩产量 岩茶 武夷山 一亩 茶叶 武夷山岩茶一亩可以收多少斤茶 茶叶一亩产量多少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