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被挑出来不要的老梗即是茶梗,已经完全木质化,茶叶作为饮料最标志性的内含物茶多酚类含量极少;茶叶功能性物质和咖啡碱、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也是极低,韧皮部含有少量的糖等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没有饮用价值。所以茶叶中的老梗必须要挑选出来。但是被一些商家低价收回压到饼里,成本低却可以卖个好价钱。说“茶梗香气好,鲜爽感好,有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醇的茶叶”,这是偷梁换柱,混淆慨念,把嫩茎的作用混淆到茶梗上来。

还有说“茶梗在普洱茶发酵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砖茶空隙,保证氧气充足,有利于品质形成”。这种说法就更加不着边际了,有点天方夜谭了。真不知道茶梗是怎么样增加空间?怎么样保证氧气充足?怎么样有利于品质形成的?简直是没有茶梗普洱茶就不能发酵了。按这种说法,高档普洱茶的发酵是要先把茶梗加进去,发酵好了再把茶梗挑选出来不成?谣言不攻自破,其实这只是在为低档茶涂脂抹粉,为低档茶卖个好价钱而已。

大家再看看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的老梗颜色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说明茶叶老梗在渥堆发酵过程中已经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普洱茶三级以上(特级、一级、二级、三级)都不能含有茶梗,只有三级以下的低档茶才能少量带梗。所以茶梗就是茶叶加工中的副产品,没有什么饮用价值价值,纯茶梗可能就只能做柴火。旅游茶经常遇到这类,也是因为利润高,如果大家看茶表面容易被蒙蔽,只要开一饼看中间料子情况就知道好坏了。

而生茶更不需要茶梗,由于早期普洱茶生产粗糙,茶梗会多了一些,这也由于采摘过程的粗放导致,后期为了节约成本没有挑出茶梗,整体口感就会偏淡,因此生茶出现茶梗同样会影响口感体验。白茶白茶需求和普洱茶类似,其对于嫩茎是允许存在且可以增加口感的,但是对于茶梗仍然是敬谢不敏。而同样其高档产品如白毫银针就要选用嫩芽,自然就不能有嫩茎存在。

黑茶黑茶算是一个异类,因为其发酵工艺决定了必须有一定量的茶梗,茯砖内金花(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当茯砖茶含梗量太低时,会因为砖身过紧而影响透气,不利于金花的生长和繁殖。国家对于黑茶的含梗量,也有着明确的规定,例如,茯砖茶的含梗量要在15%到18%之间。茯砖茶原料采摘标准需等到新梢快顶芽停止生长,下部基本成熟时,采去一芽四、五叶和对夹三、四叶。

南路边茶为适应藏族同胞熬煮掺和酥油的特殊饮茶习惯,要求滋味醇和,回味甘润,所以,采摘标准需待新梢成熟,下部老化时才用刀割去新枝基部一、二片成叶以上全部枝梢。这种采摘方法,采摘批次少,花工并不多,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黑茶由于是后发酵工艺,其重发酵能够让茶梗一些木质化的糖类产生转化,可以增加甜感,而同样也有轻发酵的黑茶(其实这就是传统黑茶工艺的适度发酵),其对于茶质要求就比较高,因此就如同普洱茶,只能选择嫩茎而不是茶梗。

 5/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公道  讲究  样子  茶公道是什么样子的  公道杯挑选有讲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