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酒仙李白,有诗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王翰名作《凉州词》云:"葡萄美酒夜光怀,欲饮琵琶马上催。"即便如盛唐,玉制酒具毕竟是"高配",银杯盛酒,才是大唐"小康社会"的雅集"标配"。中国银制酒具制作工艺的高峰,正是始于隋唐。 银制酒具是银饰文化与酒文化邂逅之后的"长相依"。

之所以如此,我认为始于银制酒具的两个功能: 一是医卫功能。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著有《洗冤集录》,书中记载银针验尸,即砒霜中物与银器接触,产生黑色之物(今之硫化银),这是当时法医检验的标准,所以古有用银验毒的说法。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银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中西医用银治病,均有记载。银是天然抗生素,银离子能杀死650种致病生物菌。古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银制品的医卫功能有着切身感受。 二是文化功能。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之于人类生活,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玉错金银的金玉文化和银饰文化。但是,金玉文化毕竟贵族化气息太浓,银饰文化才是触之可及的全民文化。在西南少数民族,银饰文化影响日常生活至深,凡家庭中必备银器,不仅是银酒具,银碗筷、银饰品也是多多益善,以银为美,以多为美,真是叹为观止。

古人为何喜欢在酒里下毒而不是茶里?

先说个笑话,你们知道喝酒为什么要碰一下吗?正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都喜欢往酒里下毒,一下一个准,后来人们为了防止被毒死,所以就在喝酒的时候碰一下被子,酒花四溅,大家杯子里多少都有些,要死一起死。英文叫“切死”,中文叫“来,走一个”,因为你不知道走的是哪一个……虽说是一个笑话,但是在古人看来,碰杯确实是为了防止被下毒,还有就是表达双方友情深。

有句话是“酒要满,茶要浅”倒酒要倒满,一直都是故人们待客最基本的礼仪,但是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防止下毒,古人通常用碗喝酒,倒满之后再碰下碗,酒肯定也会溅到对方的碗里,所以自然就不用担心了;而茶就不一样,基本是倒七分满,还有三分是人情了,主要是表达敬意,倒少了客人嫌弃不够大方,倒满了又会溢出来显得尴尬,而且不碰杯,在茶里下毒是极少的。

当然你看完之后会认为这个说法肯定打动不了你,所以接下来我就讲点稍微专业一点的。如果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在古代酒是最常见的饮料,可以说除了水,就是喝酒了,而茶就不一样了,只有富贵人家才喝得起,况且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把毒药放进茶里肯定是会降低毒药的毒性的,再者如果把毒药放进茶里茶的味道就变了,还没到嘴里就闻出来了,要是喝到嘴里感觉味道不一样指不定就吐出来了。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喝茶肯定不会喝太多,主人煮了一壶茶足够几个人喝的了,所有的茶都从一个壶里倒出来,难不成下药的人要把自己也毒死或者要毒死一批人?一般要毒死一批人很难,基本就是放蒙汗药在水里。我们再来看看酒,酒不一样,酒经常和药打交道,有药酒,当然还跟毒打交道,现在都还有泡毒酒的,说这些就是想说,酒其实就是下毒最好的引子,它不但不会把毒的毒性溶解,还会加强毒的毒性。

古人喝茶为什么要用杯子的盖子拨来拨去?

用盖子拨弄茶应该是用盖碗喝八宝茶。盖碗:下有托盘、中是碗、上有盖。将春尖、红枣、桂圆、核桃仁、梅干、葡萄干、冰糖、枸杞子同时泡于碗内,边喝边用盖拨水,是之冰糖慢慢融化,几样干果充分浸泡岀味,茶香淡淡,喝一口满口馨香,回味无穷。邀亲朋好或生意伙伴,一起去茶园聚餐,泡碗八宝茶,边喝边聊,没有拘谨,畅所欲言,谈天说地,新闻八卦,生活感悟,生意门路,男婚女嫁,升学搬迁……在融洽的气氛中增加彼此的感情,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品茶  喝茶  古人  人们为什么喝茶  古人为什么要品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