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能把道家、儒家等諸子百家思想的空,可以等同佛教的空性智慧,詞同而義异;比如單空、斷空、頑空、空空,都不是般若波羅蜜多空性所攝的見解,唯有現空雙運的見解,才是般若空性正見。所以說,學者在推出自己的見解時,要特別細心謹慎,符不符合原有的文化特性,格外顯得很重要,因爲一不小心,誤導群生,遺害千年。最近看到了易中天教授的視頻,他在某校給上千位同學講儒家思想,講孔孟之道,又講了儒家孟子和墨家的墨子之間的相同處,最后又講了禪宗的六祖慧能,還給同學們直指心性,幾番引導,易中天問同學們說:“懂了沒有?”“悟了沒有?”學生們一臉茫然。

我看了視頻,想他想要同學們懂什麽?悟什麽?同學們沒有生起一絲一毫的出離心,你又想他們懂什麽?悟什麽?你自己悟了沒有!講禪、參禪都是一件大好事,然而曲解了禪意,錯誤的引導,那就不是好事了!有的人學佛得到了一些利益, 參禪确實很好。首先要知道什麽是參禪?參禪至少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出離,一個是不離。出離是指從凡雜的五慾中出離出來,然後才可能修持前一念未生後一念未起的覺性狀態,在這個覺性中不離開。

如果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不想,那還不成了“大乘尚和”的“無念和尚宗”了麽?!始知,參是一種行爲,一開始就要擁有出離心、清淨心、信心等信念,還要知道般若法理後,才能去參;禪是未曾離開的覺性、本性、如來藏光明自性、自然本智等名。就是用參的行爲,要讓覺性妙力顯露出來。在二十一世紀的曙光早已來臨的今天,我們可以去參禪了。

如何深入了解自己?

人,是自然界中最高层级的生物体,是食物链的终极大BOSS。同时人又是极端自私的个体,有极度脆弱的生命体征,故人是这个宇宙中最不可思议和琢磨的对象。而一个人要做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升华自己,就是一个生命的成长,发展和壮大的过程。首先人不是万能的,一样具有先天的缺陷。造物主赐与人以精神,思考和创造。同时也足以让人堕落,迟钝和颓废。

人有強健的体魄却少抗压的能力,甚至无以承受滴水之痛;人有发达的头脑却无法成胜灾难,甚至春花秋月;即使有无穷的创造也不能囊尽世界之变幻,大多数时感到手足无措人又是一个全能的思想机器,能认识大自然的奥秘,又能发现世界上的规律,更能提出解決问题的办法。每一个生存的个体的人,懂得攻坚克难,知道避重就轻,通晓刚柔相济。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茶己  句子  看透  人心  看透人心的说说句子  茶己知人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