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都是白颜色的,你可能会说我前面讲的奶油白的沫子不太相信,起初我也不相信,但是查资料发现,确实是白色的,见于下面蔡襄在《茶录》中的记载。蔡襄 《茶录》色: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以肉理润者为上,既已未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开试,以青白胜黄白。

宋徽宗在它留下的说茶著作《大观茶论》里也经常讲,要知道宋徽宗虽然不会当皇帝,但是其他各个艺术领域皆为宋朝顶峰,尤其茶,他可是真的专精,所以没必要说谎,宋徽宗时期的斗茶要求就更高了,不仅比图案,不仅比泡沫散的快慢,考核的最高标准就是谁的茶沫白、谁的茶汤白,而不仅是看谁的沫子消减的最慢,谁就赢了,说白了还是在玩茶沫。

点茶器具宋徽宗为什么屡次斗茶能赢?或者说后来为什么斗茶的考核标准变成了以白为主?因为,白茶茶叶茶树的变异,致使茶叶是白的,并且异种的白茶芽很肥,点茶的过程中白色泡沫非常丰富且就像白蜡一样,口感也是异常的润滑,人们就觉得这是最好的茶。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福建建州官员郑可简听说了该白茶之后,他把福建北苑皇家御茶园里的白色异种茶芽,制作成茶团,命名“龙团胜雪”上贡朝庭,“龙团胜雪”比起一般的变异茶树还要好,它极其幼嫩的白色茶芽点茶,不仅茶沫是白色,就连它的茶水也是色白如雪,而且最关键的是,茶沫颜色不但雪白,且经久不散,无论从哪一点看这个白茶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斗茶而产生的。

天下好茶出福建,这句话相信大家也听过,确实在宋朝当时的好茶叶是来自于福建建州,今天的建安,宋徽宗在凤凰山那里有一个御茶园,叫做北苑,专门就在那里制作茶叶,这个茶叶在凤凰山上可谓是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产的茶特别的棒,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茶底好。宋徽宗大喜,就让人专门去做这个白茶,但是因为是变异的茶,漫山遍野的茶树中刚好有一株或两株的变种,所以很珍惜,在宋徽宗没有发现之前就有,当时就已经是茶商口中所说的顶级茶,他们有一些人家中就有这样变异的茶株,于是想办法去培育,最终也还是增加了白茶的产量。

于是,宋徽宗用这种团茶参加斗茶比赛屡斗屡胜,这就带动了一股新的潮流,新的玩法,毕竟在此之前的茶沫不是很白,人们不可能拿白来做重点考核标准,该白茶深得宋徽宗赵佶喜爱,而且还把他“政和”的年号赐给“龙团胜雪”茶产地的建州关隶县,把关隶县更名为“政和”。在他所著的《大观茶论》里不但专门用一个章节来描述政和白茶,他说:“有的茶是"天生异种"打出来的泡沫就像是白蜡一样的”,这个政和白茶不仅是茶叶好,对茶种跟采茶的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蜡白应该不稀奇,毕竟宋朝人的瓷器确实也让后人难以复制。

 5/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喝茶  宋朝  看宋朝人如何喝茶  宋朝怎么喝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