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做好一个茶园管理者

非常简单到极点 去你那里的客人 需要什么 客人经常去你们那里做什么你如何能为客人提供客人满意的服务 你就怎么去做了

怎样做好一个茶园管理者

2,生态茶园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有机茶园生态环境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有机方式进行。   首先,有机茶园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隔离带以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自然屏障为宜,也可以是道路、人工树林、和作物,但缓冲区域隔离带宽度应达到100米左右。   其次,在隔离带上种植植物,必须按照有机方式培植。对于基地四周原有的林木,要严格实行保护,使它成为基地的一道防护林带。如果基地四周原有林木稀少,要营造防护林带。对茶园中原有的树木,只要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应当保存并加以护育,使之成为茶园的行道树或遮阴树。茶园中原有树木稀少的,要适当补种行道树或遮阴树。 作者新康有机铁观音小编。   最后,在山坡上种植茶树,山顶、山谷、溪边必须留自然植被,不得开垦或消除。在坡地种植茶树要沿着等高线修梯田进行栽种,对梯地茶园梯壁上的杂草要以割带代锄,或在梯壁上种植绿肥、保护植物。新建茶园坡度不超过25度,一般不采用平地发展茶园。

生态茶园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3,机械采摘茶园的管理有哪些技术要求

(1)机采茶树高度要适中 一般宜控制在70~80厘米之间,树冠要平整,在春茶萌发前用弧形修剪机进行全面轻修剪,在各次机采后的5~7天进行一次整枝(掸剪)。(2)加强肥培管理,促进产量、质量的提高 为使茶树生育适应机采,一是增施肥料,施肥量要比手采茶园增加20%左右,基肥与追肥,并加强有机肥施用。(3)适当提早嫩采,提高鲜叶质量 春茶标准芽叶占70%左右,夏、秋茶在上一次机采后隔45天左右采。机采时适当提高剪口,一般在上次切口上提高1厘米左右落刀为好。(4)合理留养 留养时期以留养秋茶对树势恢复和提高茶叶产量、质量有利,尤以留养四茶为好,可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采取全留或半留。
目前还没有这样的项目,因为茶叶并不是采摘下来就可以直接泡水喝的,要经过炒、发酵等多个步骤才行。不过以后聚宝龙、张一元、吴裕泰、庆林春、元长厚、永安、森泰、无肇祥等一些老字号茶庄可能会推出的。

机械采摘茶园的管理有哪些技术要求

4,怎样种植茶叶

栽培方法有:   一、茶树栽培的几个条件:   对气候的要求  1. 阳光 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2.温度 一是气温,二是地温,气温日平均需10摄氏度;最低不能低于-10摄氏度。   3. 水分 雨水充足是必要条件。但是过多也有不利品质的影响。   对土壤的要求 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4.5__6.5为宜。   对地形的要求 茶园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二、种茶时间及规格:   种植时间在年内十月中下旬或来年开春(三月份),规格:单条播——每亩种植等苗数量在3500~4000株,双条播——每亩种植茶苗数量在7000~8000株,我们推倡推广“早期速成法”是双条播,栽培目的:“一年种,二年采,三年超双百”。   三、茶园管理:   1、施足底肥,种苗前开好种植沟,亩施有机肥(猪栏或饼肥加尿素)250~300市斤+30市斤,今后每年亩施有机肥300市斤+尿素30市斤。   2、定植修剪:种下茶苗既进行定型修剪,一般在离地15~20CM处剪去,第二年和第三年都在前一年高度的基础上提高10CM处剪去。   3、防治病虫害: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了不使茶叶污染,农药残留,我们大力提倡茶园点黑管灯诱杀害虫(蛾),效果很理想,喷施低残留新农药,如天王星、巴丹等,一定要掌握安全浓度。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哦!

5,茶叶的种植管理技术有哪些

一、茶园选择在海拔8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的丘陵区、山区和半山区,凡长有映山红、铁芒箕、马尾松、油茶等酸性指示植物且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地方,均可栽培茶叶。二、建园1.垦复清理拟建茶园范围内的树根、杂木、石块等, 进行初垦,宜在夏秋高温少雨时进行,初垦深度为60厘米。一个月后进行复垦,深度为30厘米左右,以进一步清除土中杂草、树根,适当破碎土块,平整地面,便于布置种植行。2.建园形式平缓地茶园:平地和10°以下缓坡地, 在全面垦复的基础上,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基本等高布置茶行。梯级茶园:10°以上坡地,在清理地面或初垦的基础上,就地取材构筑梯级。其要求是:梯面外高内低,外埂内沟、同级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沟沟相连。梯宽既便于茶行布置,又不浪费土地:梯壁高在150厘米以内。 土筑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砖砌梯壁放坡70°—75°,石块砌梯壁放坡80°左右。梯面内侧要深垦,并尽可能保留原有表土于梯面。三、种植1.种苗准备如生产红茶宜用槠叶齐或更优品种,生产绿茶宜用福鼎大白或更优品种。种子要求无虫蛀、无霉变, 发芽率在75%以上的新鲜茶子。可采用本地育苗移栽或从外地调苗移栽,茶苗要求苗高25厘米左右,离根茎部3厘米处的直径达3毫米以上。2.种植规格与密度如采用单条成行式,行距为150 厘米、穴距为30—35厘米,每穴栽苗2株或播健壮茶籽4—5 粒。如采用双条成行式,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0-40厘米, 穴距30~ 40厘米,每穴栽苗2株或播健壮茶籽4—5粒。3.施基肥一般采取开沟施肥,沟深60厘米,沟宽50-60 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入农家有机肥(厩肥、秸秆、绿肥、土杂肥等)5—10吨,茶叶专用复合肥或磷钾肥50千克,肥土混合后覆土整平地面。4.栽植与播种栽植茶苗宜在10月。次年3月上旬进行,栽植深度以超过根茎部3—4厘米为度,并压紧茶蔸附近土壤,浇足定蔸水。播种时间同茶苗移栽,播种后盖土3—4 厘米,要求用糠壳或薄膜覆在种植行上,以保水控温。四、种植后的管理1.间苗补缺播种或定植一个生长期后,在秋末冬初或翌年早春前进行间苗、补苗,间苗应留强去劣,补缺用同龄或大一龄的茶苗。2.幼龄茶园土壤管理根据杂草生长情况,全年进行34次浅耕除草,深度5—10厘米,也可结合追肥进行。每年或隔年在秋季进行一次深耕,一般耕深15—20厘米。前3年内,可在行间种植绿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3.幼龄茶园树体管理2年生时,当苗高30厘米以上, 主干粗3毫米以上时,做第1次定型修剪,离地面12~15厘米处剪去主枝上段,但不剪主枝剪口以下的分枝。至3年生时进行第2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1次提高15~20厘米,到4 年生时进行第3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2次提高15~20厘米。 前2次要注意压强扶弱、抑中促侧,第3次剪平。完成定型修剪后,每年做一次整形修剪。树冠封行前整成平形,封行后再过渡为弧形,采用先平后弧法整形,以加速树幅增宽。整形修剪宜用修剪机进行,封行前用平形修剪机,封行后用弧形修剪机。最终控制树高70~90厘米,覆盖度80%以上。3 足龄前或移栽后2年内严禁采茶,以后可配合修剪年打项养蓬2—4次,即待新梢快形成驻芽时留下1—3叶,摘去顶端以促分枝,并严格掌握采高留低、打顶护边等原则。5足龄后视茶树长势长相可相继进入正常留新叶采摘或留新叶与留鱼叶相结合的采摘法。机采茶树在整形修剪期间,树冠未封行时用平形采茶机采摘,树冠封行后随着树冠向弧形过渡,改用弧形采茶机采摘。4.施肥茶树种植后,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秋季封园后,及早在行间中心部位开沟施入,基肥以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5—10吨、茶叶专用复合肥或磷钾肥50千克为宜。 每年分别在3月中下旬、5月上旬、7月中下旬施3次追肥, 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量按采摘茶园产量而定。同时,根据茶树生长需要,可叶面喷旅进行根外追肥。5.保苗措施直播茶园出土当年的茶树和移栽后第1年的茶树,抗性弱,常因外界条件不适而大量死苗。为此,必须抓住抗旱热、防寒冻的工作,确保全苗。幼树抗旱热的主要措施有促早苗、浇水、除草、蔽阴、地面铺草覆盖等。 防寒冻的措施主要有秋培壮苗、灌越冬水、铺草、茶蔸培土和地膜覆盖等。幼龄园药杀病虫时应严格控制浓度,防止药害发生。

文章TAG:茶园  管理  管理技术  技术  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