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节开始分享自己的一些品饮方式与判断方法。主要是“口、鼻、耳、胃”生理反应加上基础茶的基础知识,这就是普文这些年总结的成品茶判断法则,再此分享众友。《2》茶的判断需要标准计量与冲泡来做判断依据。普文评判茶、选择茶有自己的方式,由于前几年做茶批发,就用别与审评茶不同的方式。这是一个很有诀窍的问题,茶叶与水比例1:50,水温一直用100℃,冲泡时间15—20秒,100℃的水温非常考验茶,任何茶品在这个温度下,优缺点显露无疑,不能遁藏。
特意自编口诀供茶友参考。1.入口苦与涩而长,儿茶素多制工差。2.苦涩难化又带咸,茶氨酸少茶品低。3.色泽暗淡有无光,茶品自然果胶少。4.味酸又有青涩味,红茶黑茶发酵差。5.茶汤不清工艺差,没有盼头少喝它。以上是简单判定茶品的口诀,符合以上两条,基本不需要购买,茶品肯定一般。《3》如何来品判这款茶的生态问题呢?生态这个问题是普文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茶,没有生态保障,别谈好茶,也别谈可以喝的茶。
所以普文同样给茶友们编制口诀来便于大家来做简单的判断。1.入口一杯嘴唇抖,无法控制有异常。2.入口两杯嘴唇干,可有施肥或农产。3.入口三杯满嘴涩,不需再饮换茶品。4.入口四杯鼻腔涨,农残不用我来讲。5.入口五杯胃空饿,赶紧吃糖缓一缓。6.入口六杯喉咙肿,从今此茶不再饮。在此口诀的基础上,普文再送各位茶友一句“饮到三杯已觉察,无需点点去验证。
最近想买点茶叶,有没有哪些坑是新手要注意的?
感谢官方邀请,我是赫赫有茗,一个科学茶知分享家。新手买茶下面一些坑是一定要避开的:一、能线下买的不要线上买,除非是品牌茶网上很多宣传图和实物不相符,之前我讲过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点击链接查看(有人说茶叶水深,买茶时该如何挑选避免被忽悠呢?)二、线下买的茶不要和网上比价格因为茶叶本质上是农产品,不是同一批原料,不是同样的加工、生产过程,茶叶品质每年不同,甚至每个时间段都不同,而不同的流通环节也造成茶叶价格千差万别。
除非是品牌茶,因为品牌茶加工流程比较标准,茶叶品质往往可控,定价也比较统一。三、避免商家以次充好当商家将几款茶叶给你看,你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比较:从干茶外形的色泽、整碎度、匀度、净度进行初步比较。干茶区别同样的水温、投茶量、注水量进行冲泡、试喝,精确比较。比较汤色正不正,比如绿茶以绿色系为好,白茶以黄、绿色系为好,红茶以红色系为好,乌龙茶以黄色系为好,黑茶以橙红色系为好。
汤色明暗度如何,清浊度如何;茶叶香气的纯异度,不能有异味,如焦味、酸味、烟味(除正山小种、武夷岩茶、六堡茶)。香气的高低、持久度;茶叶滋味的浓淡、饱满度、层次感,回甘度如何。不能有不舒服的感觉;茶叶茶渣的嫩度、色泽、完整度、净度。同一款茶不同等级试喝四、避免商家陈茶充新茶新茶与陈茶是相对的。通常我们把当年采摘的茶叶称为新茶,把不是当年采摘的茶叶称为陈茶。
多数情况下,新茶的品质要比陈茶好,尤其是绿茶;但对于某些茶,陈茶的品质反而比新茶好,如普洱茶、武夷岩茶等,陈茶的香气更馥郁、滋味更醇厚。所以我们不能单一根据新茶、陈茶这两个名词,就直接判定茶叶的好坏。新茶与陈茶的比较,具体要看是针对哪一种茶。对于新茶和陈茶,我们可以从色泽、茶汤、香气、滋味、叶底五个方面来区分。
新茶、陈茶区别表新手如何提升茶叶认知其实新手买茶最大的坑就是你对茶没有任何认知,那怎么办?以下是最快的办法:第一,了解自己的口感偏好。浓淡度,甜涩度,肠胃适应性等。第二,认识一两个做茶的朋友。最快的办法就是先看朋友圈有没有做茶的,做茶多久,什么身份?是茶农、茶商还是茶培训的?如果是茶农,最好去他做茶的地方喝;如果是茶商看他销售的茶叶品牌,一定要现场对比喝;如果是茶培训,那可以直接告知价位让他推荐几个茶品给你选。
文章TAG:手续 茶叶 购买 买茶都要注意啥 购买茶叶需要注意什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