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过最老的普洱茶是什么茶?你最早什么时候开始存茶?

我喝过最早的茶是百年老茶宋聘号,那是陪老板去香港白水清那买茶蹭喝的,不过说实话,现在我已不记得当时喝这茶的感觉了,只记得当时在算喝这一杯茶得多少钱。357g一饼茶,价钱是145万元/饼,一次泡10g左右茶,一饼茶约可以泡35次,则泡一次约是4.14万元,一次冲泡20泡,一泡茶约是2070元,一泡茶按照180ml计,一杯茶按照30ml算,则喝一杯茶是345元。

这个价,我哪喝的起呀, 因此,不敢去记忆这款茶的味道,不过那天蹭喝了好几杯,也就是蹭喝了好几千元钱呢!可惜的是由于换手机了,当时拍的照片无法跟大家分享了。我存茶是从2012年开始的,有一次在朋友那喝茶吹牛,朋友问我有没有存茶,我说没有呢,他说做普洱茶者不存点普洱茶就不叫普洱茶,我觉的他说有道理,也就从12年开始存茶。

不过我没有去跟风存名山茶或品牌茶,感觉性价比不好,尤其是现在还没有数据证明名山茶或品牌茶经过存放后期陈化一定就好,那些小片区经过存放陈化就会不好。因此,7—8年来,我存的都是那些小片区不知名但价格合适、品质又好的茶,价格基本在400—600元的茶,对自己的经济压力也不大,而且每年跟踪自己存放的茶陈化情况,发现都非常好。

当然你的经济情况好点,可以收藏些名山茶,跟踪它们的陈化情况。存茶、品鉴茶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如我有个朋友说有一年品自己存的一款茶,发现品质变的不好,当时心里非常失落,可是过两年后再品,又发现有变好了,心情又格外的开心起来。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这种一惊一喜的经历呢?欢迎各位朋友关注@茶性随心,互相交流对茶的心得。

百年下关比大益茶文化历史更久远,为何有人说下关掉队?

谢谢邀请!我不知道怎么会有下关比大益茶文化历史更久远之说?如果从下关茶厂成立的时间上来看,它比勐海要晚1年,勐海茶厂成立于1940年,而下关茶厂成立于1941年,如果以前身“永昌祥”商号确实要比勐海的张堂阶早4年,一个是1908年,一个是1912年。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勐海人工种植茶的历史可追溯至1700年以前,如果从茶文化历史来看,勐海的历史应该比下关要久远得多,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在50年代至2000年代初,下关茶厂与勐海茶厂应该说是并驾齐驱,就是有差距,那也很少。在70年代至90年代,云南最牛X的茶厂应该与它们两家的关系都不大,就是凤庆茶厂。进入2000后后期,勐海茶厂逐渐拉开了与下关茶厂的差距,并且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勐海茶厂占有地理优势,云南名山、名寨茶大部分出自版纳地区,而下关茶厂所在区域并无特别出名的茶。

其二,从历史上看,有名的茶也是勐海茶厂出品的相对要多一些。其三,从资本运作的角度上看,勐海茶厂就领先了下关茶厂不是一点半点的距离了。其四,从品牌的运营上看,也是勐海茶厂遥遥领先。尤其是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靠流量的年代,明星靠炒,房子靠炒,就连一家小小的饭馆也要网红来炒。由此可见,从资本、品牌运作都弱一点的下关茶厂掉队就是一个不难理解的事了。

据说喝生茶对身体不好,生茶具体指的是什么?请问有科学依据吗?

首先要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现斗胆回答如下,不妥之处,请方家给予周正。如果没理解错的话,生茶和熟茶,是针对普洱茶来说的,一般茶叶,如市面上的绿茶红茶则无生熟之分。当然,如果硬性地将一般茶叶分个生熟也无不可,比如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为生茶;经慢火干炒,然后烘揉成型的为炒青,或者叫熟茶。

究竟这种称法对不对,纯属个人之见。根据经验,茶叶一般都是要喝新鲜的,但普洱茶是茶叶中惟一具有生命力的茶叶,它可以在自然中呼吸,在空气中持续发酵,存放越久口感越好,茶香越醇,所以说它是”能喝的古董”。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即为生散茶。生散茶经人工后续发酵、 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普洱散茶)。

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品。新制成的普洱生茶和熟茶有生涩或烟火味;3~5年普洱茶气味平淡或没有杂味;陈放5~10年的茶开始出现甘酵之气;一些以幼嫩茶菁为原料制成的普洱散茶,有清淡的荷香;较壮的茶菁则散发着青叶香。这些香气都是茶叶上的气味,而真正让人陶醉的是陈年普洱茶茶汤中的氤氲的香气,越陈之茶气越浓。

生茶,含丰富的茶多酚,性属清凉,它在清热、消暑、解毒、止渴生津、消食、通便等功效上较为显著,但体质虚寒者不宜多饮;熟茶经发酵后,酶的活性增加,性属温和,它在降脂、减肥、降血压、抗动脉硬化、防癌、养胃护胃、消炎杀菌、抗衰老等功效上较为显注。 因为生茶和熟茶在养生方面的功效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决定选饮哪一种茶比较好。

 24/24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下一页

文章TAG:福元昌  福元  百年  书法  纪念  福元昌2018年书法纪念砖  百年福元号老茶什么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