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率、善良的苏东坡下手找出破绽,然后,嗯……倒霉的苏东坡,祸从天降,做了新旧政斗争中的“代罪羊”。于是,元丰二年(1079年)六月二十七日,由监察御史何正臣率先发难,上札论苏轼到湖州任谢上表中,“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指责为“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又说:“一有水旱之灾,盗贼之变,轼必倡言归咎新法,这是污蔑朝廷。

”接着,监察御史里行的舒亶,上札说:“臣伏见湖州苏轼进谢上表,有讥切时事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苏东坡这是惹着“窝狗子”了,贼咬一口入骨三分,群起而攻之,苏东坡有多受伤啊!舒亶是浙江慈溪人,治平二年进士,开始时只是一个县尉,后被张商英推荐,才得提拔。可他又反过来举报张商英的私事,以致张商英由中书检正降职处分。

凡是踩着别人上位的都应该是“小人”。舒亶因此被士大夫所不耻。紧接着,御史中丞李定对苏东坡又致命一击,打出了御史们针对保守派的“组合拳”。李定,本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新政派,开始的时候欲让他做个谏官,那时候的王安石可是一手遮天的宰相,安排个人给闹着玩似的。可后来被人检举,母亲仇氏去世后密不报丧。这在封建王朝可是大不敬之过。

司马光说他“禽兽不如”。也主要是借他之过攻击王安石的新法而已。本来苏轼与李定没有什么个人恩怨,苏轼曾经为祝贺朱寿昌得母,而做诗:“感君离合我酸心,此事今无古或闻”句,有含沙射影,暗讽李定之嫌。又是“诗”惹得祸,苏轼你这烂“笔杆子”咋这么不消停呢!李定欲治苏轼死地而后快,他于这年的七月三日上奏,声言苏轼犯有四大该杀之罪。

他诋毁苏轼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贬低苏东坡的学问,这显然是小人行径,这样一来把上至皇帝下至“苏粉”不是都得罪了吗?苏东坡的学问是有目共睹的。像是苏轼这样一个无能侥进之辈,却动辄毁谤朝政,陛下宽宏大量,不予论罪,他却怙终不悔,此该杀者一;不仅不知悔改,而且傲悖之语,日闻中外,此该杀二;蛊惑人心,不循陛下之化,此该杀者三;肆其愤心,公为诋訾,明知故犯,此该杀者四。

首先被李定这套组合拳打晕的竟是皇帝神宗。于是下旨:将苏轼谤讪朝政一案送交御史台根勘闻奏。苏轼到湖州任,是五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八日,即被御史台逮捕解往京师,在任不过两个月零八天。解救苏轼苏轼在御史台狱,被关在一个独居的囚房里。御史要坐实其罪就要兴大狱,掌握置于苏轼死地的证据材料。御史何正臣缴进的是民间出售的版本,舒亶缴进的是“印行四册”,另外还有“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全册”。

 4/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昔归  澜沧江  山头  澜沧江边的昔归  昔归是属于哪个山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