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率偏高,给饲料企业和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损失,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极大的危害到了人体健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发苦坚果、发霉大米、不勤洗不晾晒的砧板筷子、久泡的木耳以及小作坊磨油等,都可能含有黄曲霉素,需要十分注意。陈皮的黄曲霉素多生产在“内囊”对于陈皮来说,特别是南方的陈皮,受潮发霉是常见的事情。

特别是对于新皮,也就是3年以下的陈皮,特别是12月成熟的大红柑皮所制成的陈皮,其陈化过程尚没完成,内囊的纤维厚度大,容易吸收水分,而且糖分含量也高,因为大红皮发霉的情况多见。而发霉的陈皮跟发霉的水果一样,也会在黄曲霉菌的作用下,导致黄曲霉素的产生。但并不是所有发霉的陈皮都有黄曲霉素。陈皮的发霉也有很多情况,有些是白色霉菌也是初期的霉菌,那就没含有黄曲霉素。

也有绿色的霉菌,那就是我们常见的青霉素。而黄色的霉菌,就是会有黄曲霉素的产生。但无论如何,无论是白色霉菌还是青霉菌还是黄曲霉菌,一旦发霉的陈皮都不建议再吃用。陈皮中的黄曲霉素无法去除,一旦发生只能作丢弃处理很多人就说了,把陈皮放在高温水里面煮30分钟,不就可以煮熟黄曲霉菌吗?的确,黄曲霉菌你可以煮死,但黄曲霉素你却无法消除!一般的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黄曲霉素破坏,是因为黄曲霉素裂解温度约为280℃,只有达到280℃的时候,才能灭活,一般的烹饪方法都达不到这个温度。

目前即使是消毒碗柜都不行,而黄曲霉素对紫外线也有一定的抵抗力。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就是黄曲霉素不是一种生物,而是一类化学物质,是黄曲霉或其他霉菌的代谢产物,所以我们不能说杀死黄曲霉素你只能说杀死产生它的母体黄曲霉菌,然而,黄曲霉菌活体的死亡并不能减少已经产生的黄曲霉素,对于已经感染了黄曲霉菌的食品,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扔掉,不要妄想通过普通的加热杀菌就能安全食用。

如上所说,黄曲霉素不能杀死,一旦产生的黄曲霉素存在于食物中,普通的加热难以分解,只能通过前期预防和后期去除来尽可能减少食品中的黄曲霉素。防止黄曲霉素产生,陈皮“防潮”是关键为什么说陈皮的防潮很重要?除了陈皮的陈化环境外,防潮的原因就是防止霉变。陈皮发霉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陈皮发霉一般情况下将不能再食用了。

而陈皮经过多年的陈化,也有可能出现霉变之后晒干又变回普通陈皮的过程,这时候一旦发霉的陈皮产生了黄曲霉素,就会积累在陈皮内,这是你无法从外观上观察到的。因此很多湿仓人造的工艺皮,就是泡水再烘干的过程,导致黄曲霉菌的产生,但之后反复的烘干又让霉菌失去活动,但黄曲霉素又积累在陈皮内,导致黄曲霉素超标。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黄曲霉素超标的陈皮,入口有十分“苦”的味道,跟吃发霉的水果味道很相似。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陈皮  发霉  白霜  陈皮发霉怎么办  新会陈皮发霉和白霜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