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实际意义就因人而异了。有人说,我清明以前去买茶,不就是好差了吗?错,还有陈茶。就是去年的茶。新旧茶的区分也是靠经验的。到这里其实还没算茶叶的制作成本。简单说说甘露的传统手工工艺吧。鲜叶收购以后,放到阴凉处通风大概四小时。然后对茶叶进行筛选,保证茶叶的一致性。再以柴火将锅温烧至适中。把茶叶茶叶放锅里用手翻炒。

这叫杀青。就是去掉多余的水分。然后出锅降温,十分钟后再入锅翻炒。顺便用手揉戳。这叫塑形,然后出锅降温。再入锅翻炒揉戳。这叫提毫。一般要反复3遍入锅。每一锅鲜叶不能超过两斤。也就是说这一套动作下来最少一个多小时,能做半斤成品茶。八小时能做4斤茶。这产量?所以大家就不要再期望买到手工茶了。并且,这一套流程,温度的掌握非常关键。

专门有一人时不时的加柴或者撤掉柴火来控制茶的温度。炒茶的人全靠手感来控制茶叶揉搓的力度。是不能戴手套的。锅温高的时候能达到两百多度,如果是新手炒茶,手上全是水泡和灼伤。但凡你看到旅游景点,有人支个锅在手工炒茶,这人又戴着手套。你就知道他只是演员。到这里还没完,再次对茶叶进行筛选,最后是烘培和包装。其实手工茶并不一定比机器制作的好喝,现在机器制作的所有工序都量化。

并且机器制作的卫生情况,比手工制作的好太多了。并且所谓的机器制作也不是纯机器制作,其实是半机械半手工。既保证了产量,也保证了质量。那么如何判别,茶叶的好坏呢?我只简单说说绿茶,比如毛峰,甘露,竹叶青,碧螺春。由于我是用手机回答的问题,所以没有现成的图片,只能简单的口述,请大家原谅。如果直接看干茶的茶型,技术含量比较高,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所以我教大家相对简单的方式。

绿茶,我建议大家还是用玻璃杯。既能喝到茶的清香,也能欣赏茶叶品质。1、看,茶叶泡水后会发胀。看看发展后的茶叶是不是有破损。好的茶叶保证茶的完整性。再看茶到底属于是芽茶,还是一芽一叶,或者是一芽二三叶。在看汤色,看汤色需要一些经验。汤色呈现出淡绿色,叶片呈现出淡淡的黄色,并且汤色清澈。这种应该就是新茶了。

也属于做工比较好的茶叶。但甘露又除外,因为甘露需要提毫。毫,就是茶叶表面像绒毛一样的东西。这需要在揉茶的时候控制好温度力度。所以甘露在冲泡的时候,汤色稍微有些浑浊。2,闻,新茶冲泡的时候有一股浓浓的茶叶清香味。这里要说一说花茶,包括现在的碧潭飘雪。我是不介意大家喝这种茶,因为花香很重。传统工艺需要三次提香,非常繁琐。

所以现在多数是加香精。以茉莉花为例,花期和采茶期不同,基本上没有鲜花和鲜茶的做法,要不是陈茶鲜花,鲜茶陈花。毛峰加花叫花毛峰,甘露加花叫碧潭飘雪。这是将成品茶放入鲜花一起烘培,让干茶吸收鲜花的香气。然后把花去掉,再次加入鲜花与茶一起烘培,如此三次。非常的繁琐,所以现在基本都是加香精。大家还是不要喝这种茶了。

3、品,绿茶多数入口苦涩,回口甘甜。这种口感,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不是我故弄玄虚,实在是才疏学浅表述不出来。明前茶入口苦涩味较淡,回口,甘甜立至。明后的茶叶苦涩味较浓,回口甘甜迟缓。或者基本没有。而发酵过的茶基本没有苦涩味。再说说现在广受大家喜欢的竹叶青,竹叶青冲泡起来,每一片叶子都能在杯中立起来,清香而美观。

非常有品位。广受中青年朋友的喜爱。竹叶青属于现代工艺茶。应该是八、九十年代才发明的。竹叶青不能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必须使用机器。所以有人告诉你,我的竹叶青是手工制作的,那就是扯淡。因为手工制作竹叶青塑形是一个难题。根本做不到机器的工艺水平。竹叶青其实就是黄芽减少了发酵的过程。(黄芽属于半发酵茶)竹叶青也分纯芽和一芽一叶。

当然,一芽一叶的竹叶青就便宜了。好的竹叶青在五、六百块左右,我认为合情合理。超出这个价的不能说价格虚高,只能说仁者见仁了。一芽一叶的竹叶青在2-300元左右,算是合理。竹叶青讲究叶宽而肥,针状细长的不好。苦涩味过重的也不好。叶片大小不一的不好,叶片有破碎的也不好。好了,说的太多了,也比较杂乱。喜欢茶的朋友还是多多交流吧,大家相互学习。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红茶  淘宝  网上  购买  淘宝上如何买红茶  网上如何购买到好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