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饮食的名家中,和陆羽观点相同的也有,《食宪鸿秘》的作者朱彝尊、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就是同样的观点,但朱彝尊实际上并不怎么饮茶,他是玩养生的,说到养生之水,他就不认为山泉水最好了,而是长江之水最好,因为长流水,有土性而无土滓。而宋徽宗也不拘泥于山泉水,实在没有,常有人汲的井水也可,江河水却是不行。还有一派观点却是不同,会区分天水和地水的好坏,《饮食须知》的作者贾铭和李时珍都是这一派。

贾铭认为天雨水、立春节雨水、梅雨水、液雨水、腊雪水、露水等等天水“甘淡”,这一点和宋徽宗说山泉水好在“轻甘”实际上是一回事。李时珍也说天水的好,认为天水第一、地水第二,地水中又是顺流水最好。很显然《红楼梦》里的妙玉也是这一派,她自己泡茶用的最好的水,是玄墓蟠香寺梅花上的雪。妙玉的一句话很关键,“来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说明就轻甘、甘淡而言,她认为梅花雪是极致。而梅花雪水贾铭也说到了,不过是说它经年不坏而已。有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妙玉认为的第一甘淡的梅花雪,是陆羽排次中的第二十。这说明从唐到清,关于泡茶用水的理念肯定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究竟是对于甘淡二字的理解不同,还是养生理念发生了变化,还是旧朝的水已经不是今朝的水了呢?我有一个猜测,不一定对,跟泡茶的方式有关。

白茶用什么壶泡最好?

白茶用什么壶泡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白茶,属微发酵茶,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经过晾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成茶。有白毫银针、牡丹、贡眉三种类型。白毫银针,头采在清明前后,一芽两叶紧抱未展,呈鹊舌状,满身披毫,汤色淡雅,口味鲜爽清幽,有草木之香,用白色盖碗或玻璃杯冲泡,更易察汤观色是为最佳。紫牡丹,一芽两叶初展,绿叶夹白毫,芽叶成朵,冲泡后芽叶如牡丹蓓蕾初放,十分恬淡高雅,因而得名。

汤色杏黄明亮,滋味甘醇清新,用紫砂壶冲泡能使敛香收味,犹若享用自然的气息,回味悠长。自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多年宝之说。老牡丹、贡眉老茶,陈放数年后凉寒之性变弱性平和,宜用铁壶或陶壶煮茶饮用,利肝明目,益于脾胃,老少皆宜,有利健康。贡眉也称作寿眉,为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芽叶中含有嫩芽、壮芽。贡眉越陈越香。

冲泡茶叶用水的选择很重要吗?

我们都知道泡茶是离不开水的,水是泡茶茶叶滋味和内含物质的载体,茶的色、香、味溶于水后,才能展示出茶的品质,水的好坏直接影响茶汤的质量。抛开冲泡水温和技巧,只说水质对茶的影响。根据分类有了各种名称的水,如软水与硬水,自来水,纯净水与蒸馏水,矿泉水,山泉水与井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等。现在常用泡茶的水主要有: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

因山泉水只有极个别地方才有,这里不做说明。自来水因经过了消毒程序,有一股刺鼻的味道,且普遍有氯气等物质存在,直接用来泡茶,则会影响到茶汤的滋味和香气。矿泉水是采自地下深层流经岩石并经过一定处理的饮用水,以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显着特征。但是用矿泉水泡茶这件事,一直存在争议。纯净水,即是不含杂质的水,也叫净水或纯水水质偏酸性。

用纯净水泡茶茶汤的净度好、透明度高,但茶叶本身的香气不能完全被激发出来。好茶,是色、香、味、形的协调统一,古人云:“无水不可与之论茶”,而这“无水”,指的是“没有合适的水”。可见,水质对于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若要了解这其中的缘由,只需了解水质的特点便可。 水有软硬之分,而水的软硬程度,主要是由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总和,与一些微量金属离子所决定的。

简单来说,钙镁离子的含量越高,水质越硬,反之则水质越软。日常饮用的自来水就属于水质偏硬的类型,人们通过饮水便能补充人体对于钙镁离子的需求,但对于泡茶来说,却并不太合适。水的软硬程度直接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越高的水,其溶解度越低。这是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与钙、镁等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到茶汤上,便表现得浑浊与清淡。

2011年的《茶叶科学》的实验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钾离子、镁离子、锰离子含量增加时,茶汤感官品质下降,逐渐变浑浊,闷味加重,苦涩味增加。说明水质的硬度对于茶品的影响。在泡茶时,茶汤的颜色和香气对水质的PH值比较敏感。在硬度相同的情况下,PH值越高,茶红素和茶黄素的氧化程度便越深,茶汤颜色也会随之加深,茶水的收敛性也会变弱,汤感变软。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水泡  茶叶  好茶叶用什么水泡最好  茶叶用什么水泡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