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产于苍梧的六堡茶,其消暑祛湿作用明显,早已被岭南人民广泛接受。六堡茶不仅在两广、港澳地区盛行,自清朝开始,大量六堡茶沿西江顺流而下,被远销到南洋诸国,形成了积淀深厚的“茶船古道”历史文化,蜚声海内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东南亚如马来西亚等地仍保留着喝六堡茶的习惯。随着国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养生。

第一次喝六堡茶是什么感觉?

这个我真有发言权,上个月刚刚和杭州做六堡茶的一个茶商交流过,他也算是杭州地区为数不多的专门做六堡茶的吧,入行很早了,十几年了,特别难得的是和我们同龄的,交流比较方便。说实话他和其他茶商比起来是他没有压力,他做茶叶纯粹是喜欢。用他的话来说,这些陈茶的作用不是为了盈利的,而且作为一种商场交流的一个纽带,送人自己藏了十几年的茶叶是一种情谊,而且还不会坏,更重要的是成本也不高(这也是我怼普洱的原因,什么茶叶都有等级,黑茶后发酵的茶青原料是不高的,硬要当顶级茶,那就是诈骗忽悠了)。

那天,我们过去深入的聊了一个下午,我个人是不喜欢陈茶的,也算是受普洱的毒害吧,普洱炒作二十年所有的过度吹嘘忽悠讲故事造成了对陈茶的鄙视。我整个下午就喝了五六口茶,和我平时大口大口喝茶是完全两样的,与其是对茶叶印象不好还不如说是因为普洱的厌恶。他那些十多年的茶叶有几个特点,第一汤色比较深,甚至是已经不透亮了,第二口味变淡了甚至无味了,霉味没有,传说中那些木香陈香都不明显,第三茶味淡了,不过瘾,第四,我是对陈茶有戒心的,毕竟网上那些不懂普洱却装逼捧着发霉茶饼四处鉴定的沙雕太多了,所以不敢多喝。

六堡茶年份越老越好吗?汤色越深越好吗?

问题1:六堡茶年份越老越好吗?六堡茶作为一种后发酵的黑茶,具有“越陈越佳”的特点。“存新茶,喝老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越陈越佳”的含义。1.何为“陈”?陈,除了指代时间的“久”,更指代六堡茶在长期的存放中会不断的“陈化”,所谓“陈化”就是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如:茶多酚、蛋白质、糖类、氨基酸、生物碱等物质发生了生物作用、自动氧化作用。

2.何为“佳”?经过多年陈化的六堡茶,茶汤苦涩味减轻,逐渐出现陈香、槟榔香等,汤色变得红浓、明亮,滋味变得醇厚、饱满,茶性变得温和。六堡茶的品质、风味以及保健功效得到显著的提高。能被称之为好的老六堡,不单只是其存放时间久,更重要的是茶叶本身品质是好的(《好的六堡茶要符合哪几个标准》六堡聚文章),并且它是处于老六堡品饮的“峰值期”。

据不少老茶人介绍,存放15~20年左右的六堡茶,品饮口感达到“巅峰”,但也会根据茶的具体发酵程度、存放温湿度有些变化。换句话说,“越陈越佳”并不仅仅是指年份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看一款茶品是否具有“陈化潜力”。那么如何判断一款六堡茶是否具有“陈化潜力”?哪些六堡茶具有“陈化潜力”?详见文章六堡聚文章:《「讨论」什么样的六堡茶才有“陈化潜力”?》问题2:汤色越深越好吗?首先,并非汤色越深越好,还要看亮度明暗和清浊度。

其次,影响汤色深浅有很多因素,除了原料(等级)、工艺(发酵)、仓储(转化环境)以及年份(转化效果)等。下面举例:同为新茶,传统工艺(农家)六堡茶,整体会比现代工艺(厂家)六堡茶的要浅,农家茶的汤色一般呈黄绿色或青黄色,以黄色为主;厂家茶的汤色一般呈红褐色或橙红色,以红色为主,茶汤色则更为红浓深重,也更有质感。

随着年份,二者的大体走向如下:农家茶: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厂家茶:橙红(1-2年)、石榴红(3年)、宝石红(3-5年)。陈茶期:酒红。即便同一种工艺,颜色深的未必就好,还要看明亮度和透明度。比如颜色深,但是浑浊无光泽,未必就是好的表现。更多六堡茶干货知识,可查看六堡聚文章或视频,或者与我们寻茶师一对一深入交流探讨。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六堡  存储  六堡茶的什么颜色  不同地方存储的六堡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