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夏茶其实还是有难度的。今天早上我试喝了一款普洱生茶。初闻茶香还不错,但是入口的茶汤滋味低于预期,与以往的春茶略有差距。于是就和卖家联系,告诉他我试过后的感受。对方稍微停顿了下,回复说,肯定是春茶,可能是混采的缘故。由于这款茶是用陈华五六年的毛茶压制,所以很难从干茶色泽区分春茶还是雨季。于是我又细看了茶底,发现叶底有柔软肥嫩的、也有很多薄而硬的,颜色也是有油润明亮、也有暗淡铜色的。

所以初步判定这是不仅是混采还是拼配的,有春茶、雨季还有谷花茶。当然普洱茶文化博大精深,这个判断仅是我一家之言。通过自己这几年的经验,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区分普洱茶春茶和夏茶。首先,普洱茶的生命力就在于拼配,不同茶山春、夏、秋普洱茶,其香气、滋味和外形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优秀的拼配师通过拼配,把这些优缺点相互弥补,扬长避短、令其从色、形、香、味都能够很好的协调融合,创造出层次丰富的口感滋味,在提高茶叶品质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茶叶产量。

所以我们通常在买到的普洱茶饼都是拼配过的,如果不是个性化需求,很难买到不经过拼配的春茶。另外,我们在换位思考下,如果我们是茶商,春茶和夏茶价格差距很大,春茶价格较高、产量少,从经营角度来说,当然也是会选择拼配。另外自己这几年接触的茶农,通常会把产量很高的夏茶做成滇红,通过工艺和发酵弥补普洱夏茶滋味寡淡的缺点。

夏季的茶叶你觉得还有必要采摘吗?口感怎么样呢?

农村有谚语“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摘不得”很好地总结了一年之中茶农对茶叶的评价。春茶香1、清明茶。长江以南,每年在清明节前半个月就开始摘茶了,属于清明芽尖茶,此阶段做出的茶叶清香无比,茶草小而均匀,汤色清绿好看,极具品尝价值,因此市场价格也极高。但清明茶最大的缺点是不耐泡,1~2开后就没有什么汁水了,因此只适合休闲室内品茗,不适合野外劳作解渴。

2、谷雨茶。在江南,清明节后至谷雨前后所采茶叶通常称谷雨茶,谷雨茶兼具清明茶优点,因茶叶大量上市,价格低于清明茶,汁水浓而持久,可以泡几开水,是室内品尝和野外工作都可以的茶叶,其味清香纯正,甘醇不涩。夏茶涩3、立夏茶。立夏以后所采茶叶一般统称为夏茶了,夏茶汁浓、叶片大,所制干茶难有好看的造形,一般以毛峰为主。

夏季虽仍很清香,但一般品尝起来有一定涩味,虽可解喝,但无品尝乐趣。在农村,由于夏茶普遍价格低,所以多数茶农都将采回的鲜茶叶直接室外晾晒干,制成红茶出售。秋茶好喝摘不得4、白露茶。夏至到立秋期间一般是不摘茶的,但立秋后到白露秋分期间又可以摘茶制茶,其中尤以白露前后所摘茶叶最佳,俗称白露茶。白露茶清香甘甜,味道独特,受到很多茶客追捧。

茶叶怎么区分明前茶、雨前茶、春早茶,夏茶,秋茶?

一、在了解如何区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这几种概念进行一下归类:1. 明前和雨前在一个概念里,是以二十四节日中的“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作为时间节点来区分采茶时间。“明前茶”指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雨前茶”指清明后、谷雨前这段时间所采摘的茶叶。2. 春早茶、夏茶、秋茶在同一个概念里,是直接以季节来区分采茶时间:春茶指春天整个季节采摘的所有茶;夏茶指夏天整个季节采摘的所有茶;秋茶则指秋天整个季节采摘的所有茶。

二、在分清了以上这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再来区分一下它们的不同。1. 明前茶和雨前茶比,中国大部分茶区,明前茶所采摘的茶叶都是以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为主。清明一过,到谷雨之前,随着温度的升高,茶树的芽叶会生长的更快更长,采摘时多以一芽二三叶为主。2. 再就是区分春夏秋茶:每一个季节采摘完后,茶树都有一个休止期,然后重新再发芽长叶。

所以不管是哪个季节的茶叶,都会有芽叶生长。那么这里有一个不同季节的芽叶外观的普遍规律,即:春茶茶芽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下一页

文章TAG:夏茶  春茶  最差  最佳  夏茶怎么样  春茶最佳夏茶最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