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保留了一些中国的传统?

与其说是保留,不如说是“本地化”。中国的传统,特别是在唐朝的时候,大量的传入日本,日本在基于中国的传统之上,加上了许多日式“调料”,让其在日本生根发芽。现在有许多日本引以为豪的传统,很多都是发源于中国,可是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日本将其打造出了自有特色。我们先了解一下在日本那些发源于中国的传统历史,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

书道(书法)书道,原本就是发源于中国汉字,是十分具有东方色彩的艺术形式之一。年初,在日本举行的王羲之的书法展,还吸引了日本天皇的参观,可见日本人对于书道的崇拜。日本书道随着汉字而来,在汉字传到日本之前,日本并没有文字文化,在日本发现最古老的有铭文之物是公元5世纪左右,当时中国正处于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的时代,文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之后佛教传到日本,也促使了日本书道的发展,飞鸟时代的圣德太子以及奈良时代的圣武天皇崇尚佛教,设有“写经所”,即抄写经文的地方。遣唐使将中国文化原原本本的带到日本!接下来进入了平安时代,日本嵯峨天皇尤其中意唐风,将当过遣唐使的空海的书法当作模范。在当时嵯峨天皇、空海与橘逸勢三人,被称为日本的“三笔”,是日本书道史上顶峰的人物。

这三人不仅仅拘泥于唐风书法,还将中国风的书法加入了日本元素。平安时代中期,唐朝国力衰弱,日本逐渐停了遣唐使,在日本本土确立了国风文化,以三笔书法为基础,完成了向和式书法的转变。在镰仓时代,日本还形成了各个流派。因此,日本的书法大致分为两类:唐风类和和风类。进入明治时代,许多实权之人偏向唐风,当时清朝的学者杨守敬带着汉魏六朝的碑帖到日本之时,给予日本书法界了极大冲击。

日本看到汉魏六朝的碑帖,还形成了所谓的“六朝书道”。至此,日本的书道基础得以奠定,才有了如今的景象。茶道茶道同样是起源于中国,最初日本了解到中国茶艺的是通过陆羽的《茶经》,此书中详细的记载了茶树的培养方式,收获方式,饮法以及相关历史。公元804年,空海从中国带回茶,但是并没有特别大的发展。饮茶的习惯在日本平安时代得以发展,当时日本的茶类似于现在的乌龙茶,这也是日本人喜欢喝乌龙茶的原因。

当时日本人将茶叶作为“奢侈品”,也只有尊贵客人来时才会煎茶。镰仓时代,日本禅宗荣西从中国带回茶树,种植于九州地区,并且还给宇治的明恵上人送去茶种,这才有了宇治茶。1214年,荣西献上《饮茶养生记》一书,饮茶一习惯才在日本武士阶级盛行。镰仓末期,大名之间盛行“斗茶会”。以中国唐朝茶具为首,很多大名不惜花费重金购买,这样的文化一直持续到15世纪末才结束。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茶具  日本  追捧  为什么没有日本茶具的历史  日本茶具受追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