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茶道”,并非今人所理解的日本流的茶道,为了避免引起歧见,我这里引录一段原文,有点长:“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楚人陆鸿渐(即陆羽)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并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储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为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季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诵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 。李公为?雨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鸿渐。

” 上述一段引文中虽出现了“茶道”两个字,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的茶道显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茶道,而是指饮茶的风尚,“茶道大行”,指的是饮茶之风的盛行,常伯熊或陆羽所作的演示,也只是一种煎茶的方法,而且整个演示,使李季公感到很失望。陆羽的一部《茶经》,详述茶的起源、种类及茶的采摘、煎煮和茶具的选用、茶的饮用等,具有相当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但还只是就茶论茶,显然还不具有哲学的底蕴,还没有上升到一种“道”的层面。

尔后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一直到明代顾元庆的《茶谱》等几十种论茶的著作,大抵都重在茶的选用和烹煮上,只有明代屠隆的《考磐余事∙茶》中讲到了人品,但强调的是好茶须有具有清风雅趣的人才能辨识和欣赏,而非通过茶事来修行人品。因此,中国古代对茶的种种讲究,还只是一种茶艺,而非现代意义上的茶道,倒是明代以后,随着叶茶的兴起,在江南一带,饮茶染上了浓郁的文人趣味,在茶具的选用和饮茶的情趣上,更多地与琴棋书画融为一体。

但这种由饮茶体现出来的文化情趣依然不能归之于茶道。虽然日本的茶道在形成的过程中明显地可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痕迹,日本室町时代的“唐物数寄”推崇的就是中国的书画,茶具的种类和样式也沿袭唐宋的物品,禅宗的精神更是直接来自中国,但将禅与茶连接在一起,在茶中寄予了人生的哲理,并通过茶来透现出比较完整的审美意识,显然是日本人的创造。

茶道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代人的努力,分别是村田珠光(1423~1502年),是他首先创立了茶道,一个是武野绍鸥(1502~1555年),茶道在他手里有了很大的发展,还有一个就是声名最响的千利休(1522~1591年),他最终全面建立了茶道的体系和宗旨,现在日本三大茶道宗派的里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派,都是千利休一脉的沿承。

顺便讲一下,茶道这个词的诞生是相对比较晚近的事,它在当初被称为“佗(准确的日文汉字是“侘”,亦可用“佗”字)茶”,又被称为“茶汤”。到了明治时代,茶道一词才开始普遍使用。茶道形成之后,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饮品,从茶庭的设计、茶庵的营造、茶室内的格局和装饰、茶具的选用到点茶的方式(这些都有明显的中国宋代文化的印记)、茶礼(与中国宋代的寺院制度也有密切的关系)的制定,都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缜密细致的规范,乃至于有《山上宗二记》、《南方录》、《宗春翁茶道闻书》和《茶道旧闻录》、《茶汤古事谈》等多种茶道经典的问世,“敬、静、寂、和”的茶道精神的确立,都说明了日本的茶道在中国茶文花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源流。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茶道  日本  简史  发展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哪个久  日本茶道发展简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