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对大红袍还存在一个误解,认为拼配的大红袍品质不太好。其实茶叶拼配为了保证质量稳定的必要技术,与酒的勾兑技术一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茶叶品质。由于茶青的来源不一、采摘的时间不一、做青技术不一,每一个制作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成品茶的质量。哪怕是同一个茶厂,不同批生产的成品茶质量都可能不一样。而市场上对成品茶的质量要求却是有标准的,特级、一级、二级……进行拼配是为了保证成品茶符合市场标准,坦白讲,这种拼配的技术含量是比较高的。

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岩茶,自是与天工地斧而成的岩石峭壁有关,最珍贵的武夷岩茶,是生长在岩壑幽涧间,石隙石缝天然形成的盘钵里。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盘裁式”茶园之称。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其实,凡产于武夷岩的茶树,都是岩茶,包括正山小种。大红袍只是岩茶中之一,也是岩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奥秘是什么?

谢谢邀请。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奥秘,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天人合一”。为何?岩骨花香的最终形成,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而是多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土壤、气候、生态、品种这四个自然因素,和耕种、制作、品饮、文化四个人文因素的和谐统一。1941年,林馥泉在《武夷茶叶之生产及制造与运销》中记载:“武夷岩茶可谓以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岩骨坑源所滋,品具泉冽花香之胜,其味甘泽而气馥郁。

”后又再提到:“方臻山川精英秀气之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对武夷岩茶的特质即岩韵进行了一个高度总结:岩骨花香。如今,这个词已被作为岩韵的注释写入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当代武夷岩茶泰斗级专家姚月明在其论文集中,对岩骨花香有一个更具体的阐述:“优质武夷岩茶着重‘岩韵’,也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岩骨’,俗称‘岩石味’。

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这是由于茶树立地条件好所致的。岩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那样,或以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生长在武夷山的鲜茶在独有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不同品种有各种特有的品种香。香气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具幽兰之胜。”从此,岩韵也即岩骨花香的有无、浓淡、强弱成为鉴定武夷岩茶品质的公认标准。

不仅如此,姚老的话中,也第一次清楚地说明了岩骨花香的产生,其决定因素不仅是茶树立地条件好,也是“独有的加工工艺”。这“独有的加工工艺”,即是2006年,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对此,叶启桐、陈德华这二位国家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做出了定义。叶启桐认为:“岩韵是武夷岩茶在武夷山特有的碧水丹山环境中,经传统的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味感醇厚且能长留舌本、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

”陈德华认为:“武夷岩茶是在特殊的生态环境、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精湛的加工制作工艺等共同作用下,最终由品种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武夷地土香。”他们再一次把岩骨花香的产生条件,归功于自然环境、栽培(即耕种)、制作、品鉴等多个方面。也就是再一次说明,岩骨花香是多元化的产物。如果这样还不够,那就看看2016年修订的《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市范围内,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这句话有多层含义,我们分开来解释。武夷山市范围,指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的行政区域范围;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指武夷山的土壤、气候、植被等。武夷山丹霞地貌,峰谷连绵而溪流环抱,植被茂盛而岩石风化土多,沟谷坑涧各有各的小气候;适宜的茶树品种,大的含义上是指适制乌龙茶的品种,小的含义上是指适制武夷岩茶的品种。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但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武夷岩茶的品种大多来自武夷菜茶,即土生土长于武夷山的茶,历经几代武夷茶人的选育和栽培;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即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其工序之繁复、技艺之高超、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制约因素之多,是其他茶类制作工艺所没有的。另外,武夷岩茶还比较“玄乎”:不同的人泡,有不同的味道;同一个人泡,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味道

所以时常都会听说:“这泡茶,怎么我泡就没你泡得好喝”“这泡茶,怎么没有昨天来得好喝”“嗯,今天这茶泡得不错”……也就会有岩骨花香时有时无时强时弱的情况出现。毕竟,泡茶、品茶,都是一门技艺。不然,怎么需要把茶叶审评师、茶艺师分级呢,是吧?最后一点,喝茶时的氛围也会影响岩骨花香。其实也很好理解,喝武夷岩茶时,有一个专家、高手在过程中进行正确的讲解,肯定能较快较准地从“条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方面具体地,去认识岩骨花香。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北斗  香型  岩茶  一号  北斗一号是什么茶  岩茶北斗是什么香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