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请人喝茶时按照工夫茶的规矩,主人必须自己亲自冲茶,茶要酽像酱油一样,以示对客人的尊重,所以喝茶间,如遇又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表示欢迎,否则认为“慢客”,待之不恭。第一巡茶的第一杯,要请在座的长辈或声望地位高的人先喝,即“先尊后卑、先老后幼”,此外,还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历排辈,按步就方外,还得先敬客人和来宾,然后向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潮语“柜”与“县”同音,冲茶者,便被戏称为“风炉县长”)才可饮喝,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敬,叫“蛮主欺客”或“待人不恭”。
如若人多,使用多杯的大罐时,喝茶的人则要顺手端自己前面的一杯。最后一个人才能端中间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在旁边茶杯未有人端起之前,就先拿了中间一杯,不但会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也是对在座客人的不尊重,这就有失礼仪了。如若人多杯少,则你喝一杯以后,就要谦让座上的人都喝了,才能喝第二杯,真可谓“谦谦君子饮者风”了。
客人喝茶时,不能用杯脚擦茶池,喝完茶,茶杯要轻放不出声,否则被视为不尊重主人,是“强宾压主”有意挑衅。潮汕工夫茶,在潮汕地区深受人们喜爱,不少人早上起来就泡上一壶茶,倦意顿时一扫而光,只觉得神清气爽。潮汕人喜欢以茶会友,在细品慢酌、谈笑风生中,人们互通信息、加深了感情。品茶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解渴的目的,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为什么潮汕人坚持自己喝的是“工夫茶”而不是功夫茶?
其实“工夫茶”和“功夫茶”在我们这意思是一样的,功夫就是工夫反之亦然,不知潮汕朋友为何这么纠结于“工夫”一说。还有全国各地几乎所有人都说:“喝茶”,而潮汕和海陆丰叫“食茶”,广府人却叫成“饮茶”,这些难道意思不一样?“工夫”一词出自潮汕方言意思和“功夫”相似,比如:师傅的工夫真正一流,说成师傅的功夫真的一流,难道有什么区别?本人曾经有一篇问答涉及“功夫茶”,虽然我事先说明该文对潮汕朋友来说实是“班门弄斧”,可就是“功夫茶”还是不受潮汕友人的待见,其实本人对潮汕文化非常敬仰的,我虽然生在陆丰父辈却是从潮阳过来的,也可以说是潮汕人吧。
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富人爱喝茶,穷人爱喝酒,真的是这样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富人爱喝茶,穷人爱喝酒,真的是这样吗?★这种观点没有普遍性,个人不赞同这种观点。茶有茶文化,它的文化特征包括了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艺等等。而酒在中国历史中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如今的茅台酒不是普通人能喝的起的。假如有一天别人请我喝茅台酒,即便是我不胜酒力,我也会喝上一小杯,看一看我这穷人是否真的爱喝酒。
古往今来,饮用之雅莫过于茶。茶是天地灵物,常喝提神醒智。富人喝茶谈生意、谈事业。穷人喝酒谈感情,酒乃人间美味,少喝怡情助兴。富人惜命,知道喝酒伤身体,在很多酒席桌上,却让手底下的人帮忙一杯又一杯地替代喝,美其名曰:“不胜酒力”。职场中被别人邀请喝茶比比皆是,虽然场面看起来惊心动魄,但被这些富人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级别的象征。
假如是被别人请喝酒,立马义不容辞的豪爽答应,表面上看虽然架子大,但也稀松平常,因为喝茶者上心,喝酒者伤头。酒是粮食精,只要不是酒精勾兑白酒,视酒的度数而说,也是几十元一斤。按照奇葩观点的提出者来说,穷人爱喝酒,其八九不离十的是生活不如意,如果说这部分人的生活惨淡,说明这些人是借酒消愁愁更愁,酒越喝越麻痹大意,还有所谓的:“感情深一口闷”,整个喝酒的过程中牛逼哄哄,反正吹牛逼不上税。
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几乎会发现一起喝酒的描述都是虚幻飘渺,无影无踪的。回家睡一觉后仍然还是没钱,第二天照样干什么的干什么,就像鲁迅先生写的阿Q正传中的孔乙己一样,来几颗茴香豆,温两碗酒。归根到底,喝酒就是逃避现实,自我感觉良好,自我麻痹。这种喝酒的方式方法对经常在一起者们都是一种对身体健康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一些富人将茶道应用于生活中恰到好处,熟话说得好,人与群聚,物以类聚。他们在一起闲情逸致是品茶,而不是大口喝茶,恰到好处的边品边聊生意场上的赚钱门道,越品越精神,思路越开阔。事后生意如火如荼的兴旺发达,越有钱越赚钱,可以驾驭某一个或者几个行业。喝茶者中不乏其人根本不懂茶,无所谓,仅仅只是一种形式流程,喝茶喝得是对生活的思考,喝酒是吹牛逼大赛,不过两者之间都是一种心境,同时也是一种心情,都是空虚背后的浮躁与寂寞难耐。
文章TAG:潮州人 工夫茶 喝茶 为什么潮州人喝茶 潮州人的工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