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十大名茶有哪些

中国十大名茶,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非官方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名茶包括青城山的青城雪芽,安徽太平的太平猴魁,泾县的涌溪火青,湖南蒙洱茶,云南普洱茶,庐山云雾,恩施玉露,四川茉莉花茶,峨眉竹叶青,蒙顶甘露,屯溪绿茶,雨花茶,滇红,金奖惠明茶,白毫银针,崂山绿茶,日照绿茶等。

中国十大名茶有哪些

2,列举一下中国十大名茶

1、西湖龙井, 2、碧螺春 3、信阳毛尖 4、君山银针 5、黄山毛峰 6、武夷岩茶 7、祁门红茶 8、都匀毛尖 9、铁观音 10、六安瓜片
1、杭州龙井 龙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老井的品质为最佳。 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好茶还需好水泡。“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为杭州双绝。虎跑水中有机的氮 化物含量较多,而可溶性矿物质较少,因而更利于龙井茶香气、滋味的发挥。 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一旗一枪,,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爱。 有专家说,正宗龙井可能绝迹。 2、苏州碧螺春 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国内著名的名茶,常被作为高级礼品。 关于“碧螺春”茶名的由来,可以参见《茶叶命名之法》 3、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 4、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5、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6、恩施玉露 产于湖北恩施。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甘醇 ,叶底色绿如玉。“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 日本自唐代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7、白毫银针 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的建阳、水吉、松政和东部的福鼎等地。 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由于制作时未经揉捻,茶汁较难浸出,因此冲泡时间应稍延长。 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在港澳地区,零售商店常将少许白茶拼配进其他茶类,以提高其档次,进而获取商业价值。 8、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崇安县武夷山。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茶汤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究。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9、安溪铁观音 产于闽南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究。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关于“铁观音”茶名的由来,可以参见《茶叶命名之法》 10、普洱茶 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 f
洞庭碧螺春 西湖龙井 安溪铁观音 黄山毛峰 武夷大红袍 君山银针 冻顶乌龙茶 六安瓜片 云南普洱茶 祁门红茶

列举一下中国十大名茶

3,铁观音茶名字的来历

铁观音茶名字的来历有两种 ,一种是“观音赐茶”一种是“皇帝赐名”: 一、观音赐茶 相传,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的老茶农魏荫(1702-1774年),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暮必在观音像前敬奉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有一天晚上,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第二天清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他细加观察:茶树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异于它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茶树经数年的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于是魏荫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他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嘉宾临门,才取出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就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的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岩石中发现,岩石威武胜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听后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皇帝赐名 相传,在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有位仕人叫王士让,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出生,雍正十年(1732年)中副车,乾隆十年(1745年)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卒任上。王士让平生喜欢收集奇花异草,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士让告假回家,访亲问友,亲朋们经常聚集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他总徘徊于南轩之旁。一日,王士让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它种,遂移植在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压枝繁殖。这株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后,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在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时,以此茶馈赠。方苞品其味非凡,遂转献内廷。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问尧阳茶史。王士让如实禀告此茶发现始末。乾隆细察、掂量此茶,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铁观音”。
茶叶铁观音的由来: 《安溪县志》记载:清雍正年间,名茶铁观音发源于古老茶乡安溪的西坪尧阳。而在安溪民间乃至福建省内广泛流传着两个关于铁观音的美丽而神奇的传说,讲述着铁观音的由来。铁观音传说一为魏说,一为王说。 一、铁观音传说:魏说 相传,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的老茶农魏荫(1702-1774年),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暮必在观音像前敬奉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有一天晚上,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第二天清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他细加观察:茶树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异于它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茶树经数年的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于是魏荫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他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嘉宾临门,才取出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就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的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岩石中发现,岩石威武胜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听后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铁观音传说:王说 相传,在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有位仕人叫王士让,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出生,雍正十年(1732年)中副车,乾隆十年(1745年)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卒任上。王士让平生喜欢收集奇花异草,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乾隆元年(1736年)春,王士让告假回家,访亲问友,亲朋们经常聚集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他总徘徊于南轩之旁。一日,王士让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它种,遂移植在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压枝繁殖。这株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后,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在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时,以此茶馈赠。方苞品其味非凡,遂转献内廷。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问尧阳茶史。王士让如实禀告此茶发现始末。乾隆细察、掂量此茶,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铁观音”。 说因为这两个美丽的传说,安溪铁观音茶叶既有“观音赐茶”又有“皇帝赐名”,不但与观音菩萨结下不解之缘,而且与乾隆皇帝搭上关系,一经问世就以其独特的“观音韵”和“兰花香”的优异品质一炮打响,为广大茶人所喜爱,驰名中外,誉满天下。清末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诗人连横在《剑花室诗集》中曾以“茶”为题作诗二十二首,其之七为: 安溪竞说铁观音,露叶疑传紫竹林。 一种清芬忘不得,参神同征木犀心。 当然,以上两种是传统的说法,而我以为下面这种说法更具有说服力。 铁观音原产地安溪县,此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民谚说:“四季有花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可谓得天独厚。内安溪群山环抱,土质大都是红壤,呈弱酸性,非常适宜于茶的生长,又可谓得地之灵气。安溪铁观音条索肥壮,卷曲紧结,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馥郁,清香悠长,品之滋味浓郁,醇厚甘鲜,入口留余香,回味甘甜带蜜味,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正是独特的天时地利让安溪铁观音茶叶“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食之能治百病”。常饮铁观音茶,有益于祛病保健,养生长寿,犹如观音菩萨保佑一般。加之安溪铁观音茶叶色有独特的乌润砂绿铁色,故称之为“铁观音”,这样解释,顺理成章,我以为更恰当
铁观音茶名字的来历 一、“魏说”--观音托梦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 ),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儿十年 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 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 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问,找到 梦中的条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 ,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铁观 音"。 二、“王说”--乾隆赐名 相传,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 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 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 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 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 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间其味非凡,便转 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 如“观音”,赐名“铁观音”。
要说这个铁观音的名称来历,既有观音托梦,又有皇帝赐名,这两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但是我个人理解,觉得铁观音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铁”意指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观音”应该是从形状上来看比较似观音。故名铁观音。不管如何理解,总能反映出铁观音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铁观音茶名字的来历


文章TAG:中国  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名茶  十大  中国十大名茶名字由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