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在古代史料中人们把茶称为什么3个

荼。苦莱。铭

在古代史料中人们把茶称为什么3个

2,古代人对茶的雅称

古代人对茶的雅称有哪些-粤北茶事分享三 1. 乳茗 刚冒出幼芽的茶。清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忆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 2. 茶枪 对茶的俗称。茶未展开时似枪,故称。 3. 茶旗 对茶的喻称。茶叶泡开后如一面面小旗,故称茶叶。 4. 茗饮 对茶的雅称。唐杜甫《进艇》:“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瓮无谢玉为缸。” 5. 瓯一 本指茶瓯上浮的茶沫,后以喻茶。 6. 香茗 对茶的美称。茶为茗,喝之清香解渴,故称。唐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7 . 蔎 茶的古称。陆羽《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古代人对茶的雅称

3,茶叶中茶喊最多的是哪种茶

普洱茶含茶碱最高。

茶叶中茶喊最多的是哪种茶

4,我国历史上对茶的称谓和写法很多有茗

唐代以前的古书中,茶的称呼有多种,有荼、荈、槚、蔎、诧、茗、葭、葭萌等,其中以茶字用得最多,但当时“荼”是一个多义字,“荼”有时是指苦菜,有时是指茶。后来,大概是为了区分苦菜和茶,将指茶的荼字加一个木字旁,因此就有了。在唐代以前茶和是茶的常用文字称呼,读音一般仍读茶(cha)音。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湖南省有个茶陵县,是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于古长沙国置的县称“荼陵县”(因产茶多而名之,“荼”字汉时就音茶)。“葭萌”也是古代茶的称呼,明代杨填《郡国外夷考》称“《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之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可见,在茶陵县之前早已有以茶命名的县城---“葭萌县”。茶文字的规范,自隋代的一本字典性质的书《广韵》开始,它同时收有茶、茶字,并说明“茶”是荼的俗称,因此唐代开元年间官修《开元文字音义》中就正式收入了茶字,专指茶树和茶叶,到陆羽写《茶经》时,就只用《茶》字,而不用荼了。“茗”字在很多古书中,有的是指茶的嫩芽,有的把它指作晚采的茶,即“早采者称茶,晚采者称茗”。但现代语言中,往往将茗作为茶的雅称,似乎“品茗”比“饮茶”更雅致些。

5,古人把茶称为

?十分详细的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66767882

6,在中国古代茶叶叫什么古人对茶叶有哪些别称

茶是中国独特的文化,悠远流长,《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开端,茶诗是中国茶文化的基石。古代茶的名称有苦莱,茶,荠,荼,槚,茗等它们不专指茶树上的茶。到了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于是将数种不同意义的“荼”减去一划,成为含一种意义的“茶”字。茶还有很多别称,我们一一了解:一字别称:荼、茗、荈、蔎、槚。二字别称:甘露:出自(刘宋)《宋录》:此甘露也,何言茶茗?酪奴:出自(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惟茗不中,与酪作奴。水厄:出自(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彭城王谓缟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仓头水厄。翘英:出自(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灵草:出自(唐)陆龟蒙《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蓝英:出自(唐)陆龟蒙《煮茶》: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绿华:出自(唐)陆龟蒙《茶籯》:昨日斗烟粒,今朝贮绿华流华:出自(唐)颜真卿《五言月夜暖茶联句》: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玉蕊:出自(唐)吕岩《大云寺茶诗》: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愁草:出自(唐)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乳窦溅溅通石脉,滤尘愁草春光色。嘉草:出自(宋)王安石《试茗泉》:灵山不可见,嘉草何由啜。叶嘉:出自(宋)苏轼《叶嘉传》:文中以物拟人,寓意茶为叶嘉。清友:出自(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瑶草:出自(元)倪珊《龙门茶屋图》:不与世人尝,瑶草自年年。仙掌:出自(明)袁宏道《玉泉寺》:闲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 三字别称:晚甘侯:出自(唐)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王孙草:出自(唐)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借问王孙草,何时放碗花。瑞草魁:出自(唐)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涤烦子:出自(唐)施肩吾: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余甘氏:自(五代)胡峤《飞龙涧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不夜侯:出自(五代)胡峤《飞龙涧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冷面草:出自(宋)陶榖《清异录》: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也。苦口师:出自(宋)陶榖《清异录》: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嘉木英:出自(宋)秦观《咏茶》: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紫云腴:出自(宋)陆游《昼卧闻碾茶》:小醉初消日未晡,幽窗催破紫云腴。白云英:出自(明)朱谏《雁山茶诗》:雁顶新茶味更清,仙人采下白云英。离乡草:出自(清)《崇阳县志》:茶初山则香,俗呼离乡草。云雾草:出自(清)吴嘉纪《送汪左严归新安》:千年云雾草,早春松萝芽。【四字别称】玉川先生:出自(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龙芽凤草:出自(宋)吴潜《遏金门·和韵赋茶》: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

7,在古代史料中人们把茶称为

在古代史料中,人们把茶称为( 晚甘侯 )( 荼 )( 槚 )等,陆羽在( 茶经 )一书中,把茶的众多称呼统一为“茶”。

8,称为 等陆羽在 一书中把茶的众多称呼统

称为(蔎)(茗)(荈)等,陆羽在(茶经)一书中,把茶的众多称呼统一为荼,后人才改为茶。
在古代史料中,人们把茶称为(蔎)(茗)(荈)等,陆羽在(茶经)一书中,把对茶的众多称呼统一为“茶”

9,求各种茶叶名称的由来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一部分的茶叶名称都是茶叶产地的名字比如祁红滇红龙井还有一部分的就是来源于故事或传说比如大红袍:传说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还有另一说法,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葛雷伯爵:相传在清朝时有位名叫GRAY的伯爵外交官,曾至中国内陆游历访问,返回英国时,福建的绅士送了一罐茶叶与佛手柑油给这位伯爵,当伯爵先生返回英国伦敦时,在一次的宴会里,不小心地把佛手柑油滴到茶叶中,没想……散出的馨香竟使宾客大为赞赏,有人就建议何不就以伯爵之名来命名,EARL GREY之名从此名声远播“各种茶叶”实在是太多,实在好奇可以多多利用搜索引擎

10,古代茶有什么别称

茶的别称:槚、<艹设>、茗、荈。唐·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艹设>,四曰茗,五曰荈。
1.云华茶生于山颠云雾处为佳,故称。唐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2.云腴因茶生于山间云雾处,故称。宋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云不知.”3.不夜侯古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4.余甘氏古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喝茶甘甜,余味无穷,故称。5.水豹囊本为一种豹皮制成的鼓风之具,此喻饮茶如其所吹之风,故称。6.仙芽对茶的美称。清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海扇占春信,仙芽问五夷。”7.玉爪对茶的美称。因茶泡开如鸟爪,故称。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8.玉芽上等的芽茶美称为“玉芽”。9.甘草对茶的喻称。茶喝之甘甜饴美,故称。10.鸟嘴对茶的喻称。因茶叶状似鸟嘴,故称。唐郑谷《峡中尝茶》:“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11.先春茶的别称。早春时茶已吐出嫩芽,故称。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12.阳芽对茶的喻称。宋周必大《茶》:“还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13.冷面草对茶的喻称。14.鸡苏佛对茶的喻称。鸡苏原为一种植物,其叶淡香,以此喻茶为“鸡苏佛”。15.金叶对茶的美称。16.苦口师对茶的拟人戏称。浓茶味苦,故称“苦口师”。17.乳茗刚冒出幼芽的茶。清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忆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18.茶枪对茶的喻称。茶未展开时似枪,故称。19.茶旗对茶的喻称。茶叶泡开后如一面面小旗,故称。20.茗饮对茶的雅称。唐杜甫《进艇》:“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瓮无谢玉为缸。”21.瓯蚁本指茶瓯上浮的茶沫,后以喻茶。22.香茗对茶的美称。茶为茗,喝之清香解渴,故称。唐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23.蔎茶的古称。陆羽《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24.荼苦茶。25.荈本指茶的老叶,即粗茶,后泛指茶。26.涤烦子茶的拟人戏称。唐施肩吾:“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27.森伯对茶的拟人称谓。28.雀舌对茶的喻称。茶芽似鸟雀的舌头,故称。29.晚甘侯茶的拟人戏称。30.瑞草魁古人对茶的美称。瑞草为香草,茶为瑞草之首,极言茶之佳美。唐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31.酪奴茶的拟人戏称。32.橄榄仙对茶的拟称。喝茶后似食橄榄那样回味久长,故称。33.槚即楸树,本为一种乔木,后代指茶。34.碧霞对茶的美喻。元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文章TAG:古今  茶叶  称呼  最多  古今对茶叶称呼最多的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