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功夫茶”和“工夫茶”,有很多误解,说法千奇百怪:有的认为都是指好茶;有的说“功夫茶”、“工夫茶”都是指的一种冲泡技巧;有的说“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冲泡技巧,等等。潮州茶,走的是茶本质一脉,清苦。因此说潮州茶不受欢迎是不准确的。只有武夷岩茶是不能欺负的,那是兄弟。

为什么很多茶叫“工夫”茶?

欢迎关注【懂茶帝】工夫茶和功夫茶完全不一样啦。先说结论:工夫茶为茶名,功夫茶为泡法。关于“功夫茶”和“工夫茶”,有很多误解,说法千奇百怪:有的认为都是指好茶;有的说“功夫茶”、“工夫茶”都是指的一种冲泡技巧;有的说“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冲泡技巧,等等。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准确,这其中有一定的历史演变,听小懂慢慢道来!我们先看看从古到今的“工夫”含义的变化:武夷茶与“工夫”在清康熙三十年,清僧释超全在武夷山为僧,与武夷茶结缘。

其《武夷茶歌》中有“如梅斯馥兰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说明他看到的武夷佳茗,是靠“工夫细”制出来的。这里的“工夫”显而易见是力气、时间之意,后来逐渐引申为花费工夫做出的好茶。270多年前“工夫”为较珍贵之茶清雍正在崇安县为令三年的刘埥,他在《片刻余闲集》中写到:“武夷茶高下共分为两种:……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丛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次则花香……”说明在270多年前“工夫”就是指茶之名称,且为较珍贵之茶。

民国后到现在的“工夫”当代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茶叶资料选辑》载:“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民国之后,岩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则全指红茶。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红茶篇》中,将红茶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三大类,且按地域分为: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而福建“闽红工夫”又含坦洋、白琳、政和三大工夫。而“功夫茶”,是指泡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功夫,要注重水、火、冲三者的把握。“功”、“工”在广东潮汕、福建闽南的方言中读音是有区别的,吴觉农指出:在潮州方言中,“工”念音为“刚”,“功”念音为“攻”,闽南话也与之相近。到潮州就很容易听出“工夫”与“功夫”。

潮州功夫茶里有哪些真功夫?

潮州人泡茶喝茶不叫功夫茶,叫工夫茶。功夫和工夫两字普通音读法是一样,但在潮州音读法是不一样。因为外地人对这两个读起来是同音,常常把潮州工夫茶写成功夫茶,本人在这里只是简单说明一下而已,下面就话入正题:传统的潮州人泡茶是用一个柴炭炉,一把陶瓷罐和扇子,一套瓷器茶钟具组成,茶叶选自当地特产的乌龙茶系列的凤凰单丛,岭头白叶单丛等茶叶

喝工夫茶最主要是时间,所谓的工夫就是指时间,讲究泡茶过程。首先是用滚水洗杯具,放入茶叶(所放的要看属于浓香型还是清香型,根据茶叶的特性来放入多少的),因为放多放少会直接影响到茶水的味道。冲入滚水,把浮出的泡沫连同茶水倒掉,为什么要倒掉第一次的茶水呢?因为茶叶表面可能存在杂味!(潮州人传统说法:头过脚惜,二过茶叶),也就是第一次茶水勿喝,第二次才开始喝的意思!喝茶时,注重:色,香,味,韵,制茶时注重工序火候,採茶时注重天气和方法。

传统的潮州人泡茶有两种方法,一种叫:韩信点兵,意思是一个杯逐个杯来,另一种是:关公巡城,意思是反复来回。潮州人喝茶讲究闲情雅致,轻音细曲,邀上好友,评茶论道,费工夫,用上3个杯子,谈天说地品人生道德!有茶三,酒四,踢桃二之俗称,意思是说•喝茶最好是3个人,3个杯子就是一个品字。大家看到潮汕人在喝茶时不管多少人一般都是3个杯子,喝茶时大家都是互相谦让轮着喝,在喝茶,只讲究如何泡出好茶水,潮人是这样认为:能来到家里唱茶的,都是胶己人,这也正是潮汕人具备着传统的礼仪文化和人品道德的优良习俗!在潮汕,功夫和工夫的意思是两个完全的概念,在工夫里面是包涵着时间,细致,过程和讲究等诸多方面。

潮汕的茶为什么不太受大众欢迎呢?

潮州茶,在本地是很普及的,潮汕人一天不喝茶,当地的凤凰单枞,那可以说是无法生活的。因此说潮州茶不受欢迎是不准确的。但是,潮州茶又确实没有像红茶,铁观音,武夷岩茶,白茶普洱茶那样让全国人民耳熟人详,风靡一时。出了潮汕地区,影响力就急剧下降,也是事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周边的省份太强大,推销空间被挤压,一方面是当地的茶在坚持自己特色的时候,没有把特色普及出去,一般外地人一尝试喝过凤凰单枞那种浓烈的味道,和滴漏式样的分茶方式,堆积紧压式的惜茶用尽泡茶原则,在好奇同时,也是猛吸了一口冷气的,很难接受。

凤凰单枞在当地其实非常普及,价格也实惠,除非你标榜乌东单丛,类似武夷正山核心区,那是潮州茶高端的存在。本人有在当地生活的经历,炎炎夏日,躲在树荫下,一张小桌子摆着六七个拇指大的小陶瓷茶杯,刚刚冒泡的滚开水淋在小小的盖碗茶杯具上面,压紧茶杯里面从早晨开始就喝了还不舍得倒掉的多层残渣,最上面一层才是新添加的茶叶

每人的小杯里就分点几滴茶汤,刚好盖底。当你邹着眉头勉强拿起黑黝黝的大家都在用的杯子,喝下如上甘岭那般珍惜的浓茶,如果你不嫌弃,你心里会窜出一股深井里苦涩变成甘泉的感觉。如果你还想再喝第二第三杯,忘了茶杯那档事,恭喜你,你就找到了潮州茶的精髓,当地人享受的就是这一种被虐般的快感。苦涩穿肠,全身舒畅;十几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当初那杯茶喝下去后,晶晶亮,透心凉的感觉。

天天喝就习惯了,因此,潮州茶要从小喝起,再也不离不弃。不会喝潮州茶,不懂苦乐人生,不配做潮州人。潮州茶,走的是茶本质一脉,清苦。苦茶当药,清心解暑,搜肠刮肚,分外轻松。别人几泡就倒掉的茶渣,他当做宝,一喝到底,要的就是那茶碱的苦味。当然,也要这个茶有这个本事。自从引进了武夷茶的宋种,传承了闽人的喝茶方式,又借清中期欧美风靡中国茶的机会,另起炉灶,另辟蹊径发展出了凤凰单枞,走汕头香港海路,也辉煌了一回,连茶具都另起一套,别具一格。

潮州茶自成一家,却又上接传统精神,各个传承都有说法。绿茶就是白水;高山冻顶乌龙太轻飘;清香型铁观音那纯粹是骗骗北佬的;白茶,小弟;普洱,贩夫走卒的东西;花茶红茶,女人的玩意。只有武夷岩茶是不能欺负的,那是兄弟。以小众的,孤清的心态,冷眼旁观那些风风火火起来又跌落的铁观音之流,隐隐约约有一种高傲的意识,我这个才是正宗的茶和喝茶方式。

的确,潮州茶道,是目前仅存的有根底的完整的中国茶道,或者说是除了道观寺庙外,中国大陆普通民众的茶道,从潮州茶道这里,可以追溯到宋明的人间日常生活中,是清明上河图的现实版。目前流行大陆的饮茶方式就是清末由闽南特别是潮州传到台湾,再在改革开放后回流大陆的。也就是说其实,目前中国茶道的祖宗,就是潮州茶道在两百年间存在。

潮汕工夫茶正确的冲茶步骤到底是什么?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懂茶帝】潮汕地区的喝茶氛围相当之盛,你不到当地,绝对感受不到那种近乎疯狂的程度。在这里,不管是家家户户,还是办公室、小餐馆,人人都得摆一副茶具,随时准备泡茶。潮汕工夫茶怎么泡?我曾经两度探访凤凰单丛的发源地——广东凤凰镇,而凤凰镇就在潮州。在潮州我们看到,当地人泡茶一般只用一个盖碗,配三个品茗杯,一般不用公道杯。

那为什么是三个杯,而不是两个或四个杯呢?因为三个杯摆在一起,就是一个标准的“品”字啊!▲三个茶杯成一个“品”字那么问题来了,人多了怎么喝?也是三个杯,总的来说是客人先喝,主人后喝;长辈先喝,晚辈后喝;领导先喝,下属后喝。人少了怎么喝?还是三个杯。而且,摆出的“品”字,最好是朝向客人,如上图中,下方的两个茶杯为客人所用。

每喝一冲,茶杯都要用热水汤一遍,真够费水吧?哈哈!用热水汤一遍,一是为了洗杯,因为可能会有多人共用一个杯的情况;二是为了温杯,再次倒茶能保持茶汤的温度。倒茶时,我们可以看到经常听说的“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这是潮汕人泡茶的惯用手法。潮汕人就是在这样一系列看似繁琐的程序中,在三个茶杯之间,怡然自得地“品”着茶。

关于潮汕工夫茶的概念很多,今天来通过我在潮州拍的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潮汕人是怎么泡工夫茶的,往下看↓↓ {!-- PGC_VIDEO:{"hash_id": 6849594346689613271,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395700802320777473, "media_id": 3730231991, "neardup_id": 855482132001118910, "vname": "1.mp4.mp4。

为什么潮汕人坚持自己喝的是“工夫茶”而不是功夫茶?

其实“工夫茶”和“功夫茶”在我们这意思是一样的,功夫就是工夫反之亦然,不知潮汕朋友为何这么纠结于“工夫”一说。还有全国各地几乎所有人都说:“喝茶”,而潮汕和海陆丰叫“食茶”,广府人却叫成“饮茶”,这些难道意思不一样?“工夫”一词出自潮汕方言意思和“功夫”相似,比如:师傅的工夫真正一流,说成师傅的功夫真的一流,难道有什么区别?本人曾经有一篇问答涉及“功夫茶”,虽然我事先说明该文对潮汕朋友来说实是“班门弄斧”,可就是“功夫茶”还是不受潮汕友人的待见,其实本人对潮汕文化非常敬仰的,我虽然生在陆丰父辈却是从潮阳过来的,也可以说是潮汕人吧。


文章TAG:功夫茶  小杯  潮州  三个  潮州功夫茶为什么是三小杯  功夫茶为什么是三个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