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大多只看到了儒释道的社会显现和作用,以为儒(释道)治国,就如同以法治国一样,颁布个法条,学学思想品德课就可以了。儒释道的本质和真正目的———教人培养仁心善心道心,树立大我,最终成圣成贤,这个快被今天的社会遗忘了。难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全面地理解和接受。

如何理解茶文化

谢谢邀请!制造焦虑,让人急功近利!传承文化,让人潜移默化!焦虑,让人快速接纳,迅速丢弃!文化,让人缓慢接受,传承永久!茶文化是一个健康的文化体系,涵盖面很广,知识量庞大,传承了几千年,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中,融合中。难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全面地理解和接受。因此,我认为,理解茶文化要从健康生活上来解释。“形而下者谓之器(物质)。

”从物质层面来讲,茶文化包括:茶叶品种,栽培方法,生长环境,采摘方法,制作条件等等把茶叶生产出来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包括茶叶的使用过程中观察和感受到的“色,香,味,形。”的物质特征。包括泡茶方法中使用的器物:杯,盘,托,盏,壶,桌,椅,凳,几等辅助用品以及水,火,灶,台,布等。包括品茶环境:位置环境(亭,台,楼,阁),天气情况,室内装饰,室内布置等等。

包括人文环境:书,画,诗,棋,艺,曲,歌,舞等等。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形而上者谓之道(意识)。”茶文化的高端,很多方面是意识形态上的表现,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具体情况。茶文化中的道,是寓于茶事过程中所表现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意识。中国茶道讲究的“和,静(敬),怡,真”,日本茶道讲究的“和,静,清,寂”也是与茶文化相关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如何理解“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这句话?

人生不过一杯茶 ,太满了,总要溢出来 ;腾空了,却是一种包容 。 一杯浓茶,清香弥漫 。一杯淡茶,优雅共赏。 茶,集日月精华,汇天地灵气,选择什么样的茶,就如同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人格操守。 在喧嚣的世界里,能独守一隅静心品茶之人,不会惊叹一杯茶的浓与淡、苦与甜、热与凉,更不会在乎尘世的名与利、得与失、悲与欢。

“孔子思想是好的但是又是错的”如何理解?

孔子距今已2500多年的历史人物。谈其思想是好的但又是错的,可以这么说,但是没有什么意义。就象一个好人样,他有优点但也有错误缺点,一个坏人有罪恶也有些优点一样。孔子的一些思想在他那个时代有先进积极作用。用在现在就没有什么先进积极作用。现在的思想体系是建立在现在客观现实上思想模式,拿孔子的个别或局部思想来混合运用,则不适合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古人聪明还是现在的人聪明?请问你是怎么理解的?

古人和今人哪个聪明?我们可以看看古代有圣人,今天没有了,古代有大思想家,今天也没有了。之所以古有今无,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传承的问题。今天,我们大多只看到了儒释道的社会显现和作用,以为儒(释道)治国,就如同以法治国一样,颁布个法条,学学思想品德课就可以了。今人不知中国传统文化重在治心,行为是外在,由法律调节,思想是内外,由文化调节。

文化之于个人,是为(修为)己之学,是治自己心。文化之于社会,就是为(修为)所有个体之学,是治全体之心。儒释道的本质和真正目的———教人培养仁心善心道心,树立大我,最终成圣成贤,这个快被今天的社会遗忘了。古圣先贤所拥有的是智慧而不是聪明,聪明不是智慧,小聪明就更是风马牛。学知识学到了聪明,但不一定学到了智慧,智慧是指引生命航向和提升生命质量的特殊力量,它不是我们读大学读博士的书本上能学到的。

古代的“学”字为“敩”,《说文解字》释曰“觉也”,所以敩的目的在觉悟,觉悟就是得智慧。佛即觉者,圣人亦是觉者,他们所拥有的都是大智慧,佛家说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即是智慧之通达圆满,悟道是也。哪里是岸?回头是岸,回头即是回到自心,所以文化的功能是在“治心”。今天我们远离了传统文化的真正功能和目的,我们填鸭似的学习知识,殊不知都成了高知愚人,自己还都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是硕士博士专家教授,孔子那个年代写古文(大篆),编竹简,孔子一生所读的书还不一定有我们现在一个中学毕业生多,他何以能成为千古至圣?!这是最值得我们今人思考的问题。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指的是地球时空背景还是人类历史文化?怎么理解?

首先可以明确一点的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只能指人类历史文化。因为不要说二千五百多年前,即便是现在,也没有谁能改变地球时空背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孔子的出现,我国的历史文化长廊将是一片漆黑。这是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溢美之词。


文章TAG:万古  山水  岩茶  释道  千载  如何理解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万古山水茶。品武夷岩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