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雪水可以美容吗

清纯的雪水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古代文人雅士常将枝头新雪扫下煮沸沏茶,清醇爽口不说,也有一定的健身作用。在《红楼梦》第41回“宝玉品茶栊翠庵”一节中,妙玉给宝玉斟的一杯茶就是用雪水泡的。妙玉当时解释道,这水是5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共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瓮。而“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如果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 雪水为冬天自然雪融化后的水。雪水中的重水含量比普通水少25%,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要多。研究还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雪水之所以有奇妙的保健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成分比普通水少25%,而重水对生物的新陈代谢有抑制作用。
可以

雪水可以美容吗

2,妙玉跟宝玉有暧昧关系吗

那只杯子是妙玉很旧以前用的,而且她有洁癖,杯子肯定是洗得很干净.妙玉把自己的杯子给宝玉用,只是欣赏他的才华而已.其实从人物的性格可以分析的出来没有,妙玉清高,认为普天之下充满俗气,自是不把自己当作一般女子,而宝玉在这群女子面前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个浊物,在妙玉面前更是自惭形秽。所以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认为不是,只是一种朋友的关系,志同道合,不代表男女多交往产生的都是爱情。 因为妙玉在栊翠庵请黛玉,宝钗,宝玉喝茶时唯独给宝玉用的是她自己用过的绿玉斗。很多人在读红楼梦是都以为妙玉喜欢宝玉,其实不是的。从她和史湘云、黛玉联诗自称“闺阁之人”可以看出她心中有所爱,但不是宝玉。妙玉是一个但极端孤傲、清高的人,在大观园住的时候,她能看出黛玉和宝玉之间的感情,所以她和宝玉一样,内心的情感被封建社会的枷锁压抑着,所以对宝玉自然显得亲近。 我甚至怀疑妙玉后四十回与贾家有关系,不然她怎么能入选金陵十二钗。

妙玉跟宝玉有暧昧关系吗

3,妙玉真的对宝玉有情吗但是宝玉10岁时候她已经18岁了可能吗

我想大概没有,他们俩更多的是精神交流,正如宝玉所说的,他是一个些微有知识的人,他可以和鸟儿等讲话,另外,妙玉给宝玉自己的杯子,也是看重他,妙玉是将以前用过的杯子给他,那一定是刷的特别干净的,高鄂认为他们之间有这种关系,所以后面才有妙玉见到宝玉脸红.参考资料:百家讲谈
应该说宝玉是妙玉在世上难得的一个知己吧,是她认为的最有资格和她平起平坐的人,最看得起的人。精神上孤独的人很容易就将最接近他的人看作是自己感情世界里的唯一。
我认为不是,只是一种朋友的关系,志同道合,不代表男女多交往产生的都是爱情。 因为妙玉在栊翠庵请黛玉,宝钗,宝玉喝茶时唯独给宝玉用的是她自己用过的绿玉斗。很多人在读红楼梦是都以为妙玉喜欢宝玉,其实不是的。从她和史湘云、黛玉联诗自称“闺阁之人”可以看出她心中有所爱,但不是宝玉。妙玉是一个但极端孤傲、清高的人,在大观园住的时候,她能看出黛玉和宝玉之间的感情,所以她和宝玉一样,内心的情感被封建社会的枷锁压抑着,所以对宝玉自然显得亲近。 我甚至怀疑妙玉后四十回与贾家有关系,不然她怎么能入选金陵十二钗。

妙玉真的对宝玉有情吗但是宝玉10岁时候她已经18岁了可能吗

4,雪水有什么用途

雪水中的重水含量比普通水少25%,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要多。 清纯的雪水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古代文人雅士常将枝头新雪扫下煮沸沏茶,清醇爽口不说,也有一定的健身作用。在《红楼梦》第41回“宝玉品茶栊翠庵”一节中,妙玉给宝玉斟的一杯茶就是用雪水泡的。妙玉当时解释道,这水是5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共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瓮。而“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如果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 研究还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雪水之所以有奇妙的保健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成分比普通水少25%,而重水对生物的新陈代谢有抑制作用。 《医药养生保健报》 冬季,大雪纷飞,苍茫无际。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之时,往往忽视了雪的作用。雪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本草纲目》早有记载,雪水能解毒,治瘟疫。民间有用雪水治疗火烫伤、冻伤的单方。 经常用雪水洗澡,不仅能增强皮肤与身体的抵抗力,减小疾病,而且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如果长期饮用洁净的雪水,可益寿延年。这是那些深山老林中长寿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 雪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甘甜良药。降雪时或降雪后,人们在欣赏雪景、铲扫路雪的时候,别忘了铲些新雪积存下来,便于今后治病、饮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由于大气污染比较严重,收集新雪时,应剔除可能含有污染物的表雪层。 当然你要收那种纯净的哈,马路边的,不好,最好是森林里的,田野上的
热天小孩起痱子用雪水洗,好的快

5,简述和妙玉有关的一个故事

当年刘姥姥进大观园,老祖宗带他们到栊翠庵品茶,妙玉嫌刘姥姥脏,要将她用过的小盖钟扔掉,宝玉访过来赏给了刘姥姥。
妙玉:美丽和才华是这块玉夺目的光芒,但是他更闪亮的是她和浊世的非暴力的抗争,她不像晴雯那样一网无前,也不像宝玉般“嘴上的革命”,她有她的方式就是不合作。 红楼梦里面要搞个民调,谁的人缘最差,那非这位孤高傲气的妙玉不可。在其红楼十二曲《世难容》中曹雪芹用“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来形容妙玉。可见妙玉是绝对的气质美女。在脂砚斋的批语中称其为妙卿,可见此女在脂砚斋心中的地位。在10个脂批本中的靖藏本里面有这些一条批语: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这就和高鄂续的后四十回妙玉的表现和结局完全不同。高鄂续书说妙玉喜欢宝玉,不安心佛法,虽在红尘外却动凡心,最后被强盗所掳不知所终。这个续书有明显问题,妙玉做为金陵十二钗排名第六的唯一非贵族女性,她如果在故事中毫无作用,性格气质也无明显超越其他女性的地方,她进入正册的原因又何在?妙玉实在是高鄂糟蹋曹雪芹红楼梦的一个例证,不足为信。根据靖藏本的批语妙玉应该最后是冒险回家乡来到瓜州渡口解救某人(很有可能是宝玉和湘云),牺牲掉了自己。妙玉大部分人的印象是她冷艳的外表,和大多数人保持距离,和谁都不太亲近,又莫名其妙的自负。看似一个讨厌的无情人,但是正是这种人才是内心有无限的能量,甚至为了别人可以牺牲自己,距人千里之外更多是对自己的保护,只因内心过于干净,容不下这肮脏的人世,这世界自然也容不的她。此所谓“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一个因为自己内心干净为被人嫉妒恶嫌的人,活在着肮脏人世不愿与其为伍,只能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免受伤害,妙玉之人既可敬也可怜,但是人都有求得认同的本能。这也是她强调自己品位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她对刘姥姥的厌恶实在是她内心缺乏认同感的表现,有人因为这个讨厌其人,我倒是因为这个感到一种哀伤。这样一个气质独特的美人,又是如此文采出众,想到这些你还会在意她的孤傲吗?难怪宝玉对她如此敬重,在曹雪芹的心中妙玉就是个学识出众的气质美女,是道德和人性的至高标杆,那怕她是有瑕疵的,她的美丽也是如此光彩夺目!如此高贵的少女,进入12钗实至名归。

6,宝玉和妙玉是什么关系

妙玉和贾宝玉之间不是一种情爱关系,而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交流,这两个人物之间是互相欣赏的,是互相给予高评价的,他们是这样一种关系。我们一定要懂得,人与人之间,男女之间,老少之间,不同的种族之间,不同信仰的人之间,是可以建立起这样一种高级的精神关系的。男女之间,除了有性爱,有情爱,也可以有这种惺惺惜惺惺的高级情感关系。 妙玉是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她本是苏州人氏,出身城仕宦人家,因从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门,带发修行。正如邢岫烟所说,妙玉“为人孤高,不合时宜”,她爱洁成癖,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栊翠庵喝了一口茶用过的成窑小盖钟,妙玉嫌脏就不要了。 妙玉虽自称是“槛外人”,但实际上她并未能迈出尘世的门槛儿。她的师父临寂时曾劝她留在京城,说到时候自然会有她的结果,而妙玉等来的结果却是被强人劫持受辱。这是她预言不灵呢,还是妙玉修行未到家呢? (据高鹗之“伪”续) 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这使她秉承了一种雅洁之气;但她的身世又是不幸的,出家之后,父母俱亡,为睹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她随师从苏州到了京城。贾府为元春归省聘买尼姑,她因为“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被请到了大观园的栊翠庵。 贾府里与妙玉性情相投的有四人:一个是邢岫烟,一个是惜春(高鹗续书),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但是这四人也并非全是与妙玉相契无间。邢岫烟幼时曾妙玉识字,妙玉与岫烟交往,多半是出于师生之谊,未必真心推重岫烟。惜春虽与妙玉有共同的语言,但惜春身上多的是烟火气,少的是灵气。妙玉与她在一起谈经论佛可以,但要进行心灵交流,妙玉恐怕还认为惜春差一截。黛玉本是一个高洁孤僻之人,可妙玉的高洁与孤僻又胜黛玉三分,以致黛玉也有了远妙玉之意;如果说宝玉对黛玉还有一种俗情的话,那么他对妙玉有都不敢有这种感情,此情即使偶一闪念,他也会视为罪过,他对妙玉有的只是一种敬重之情。这样看来,宝玉对妙玉的疏远,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正值青春芳龄的妙玉,在需要朋友的年龄周围却没有一个朋友,她独守静庵,心中孤苦可知。
妙玉对宝玉怀有爱慕之心,宝玉对妙玉怀有敬重之意
节选: 明明是极为重视和珍惜,却相互牵挂而不打扰,只是把美好的相知相惜的感情埋藏在心里,贾宝玉这样的处理方式,恰恰表现了两人感情的真挚与纯洁。 而这种难得一见的美好的柏拉图式的恋爱,有幸,被伟大的曹雪芹先生写下来,留存在伟大的小说《红楼梦》里,让我们有福得以体验得以把玩得以感悟。 当然,我疑心,在暗地里,这种纯洁的感情还是有些不得已的味道的,不然,何以在栊翠庵品茶的时候,妙玉会突然对林黛玉简单的一个问题而“发飙”呢?而且立马连她素日看重的林妹妹也数落了起来,这里,是不是有点“吃醋”的意思呢?我看是有的。毕竟,妙玉还是一个少女呢。她把自己因身份限制而与贾宝玉不可能的恋情的“烦恼”在不自觉中转移到贾宝玉真爱的林黛玉身上了。这是一种多么微妙的心理感情呀。不是曹雪芹,谁能写得出来呢?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813260100g5bl.html

7,红楼梦书中青春出家的妙玉到底是宝玉的知己还是情

妙玉对宝玉的情之所以值得谈一谈,因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自相矛盾的一种理解。一方面说后四十 妙玉回把妙玉描写成:一看到宝玉就脸红,一想起宝玉就害相思病,以至于到走火入魔这么个地步。把妙玉写得那么不堪。这是曲解丑化了妙玉。妙玉这么高级的一个女性形象,被搞得那么不堪,被歪曲了,丑化了。 可同时呢,又说前八十回,妙玉对宝玉是有爱情的。要不然她的一些举动就解释不了,对宝玉很特殊。栊翠庵品茶的时候,她招待宝玉、宝钗、黛玉,当然都是高级古董了。但是她给宝玉的茶杯,是妙玉自己日常喝茶的绿玉斗。妙玉这个人是有洁癖的。她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碰了她就不要了。尤其在当时,男女之间,你自己的茶杯,你让给宝玉用,那这个关系就不一样,是毫无关碍这么一种关系,而且当着宝钗和黛玉的面。(刘姥姥喝茶后妙玉不是把茶杯收回来,而是直接扔到后院去了。) 还有要红梅的时候,只有宝玉去,妙玉才会给他红梅,你跟一个人去,妙玉都不会给。按照李纨的意思,大雪天,公子哥取要红梅,得有人撑着伞,得有人扛着红梅回来,这都不是公子哥干的事,所以说,跟一个人去。黛玉就很知心,说不必,你跟了人去,反而不得红梅了。非得宝玉一个人去,妙玉才给那枝红梅。 尤其是宝玉生日的时候,很热闹,“群芳开夜宴”。妙玉就让人悄悄的送一个生日帖子给宝玉,宝玉都感到很意外。这都是非常特殊的,很不同寻常的。 这怎么解释呢?有一种理解,妙玉对宝玉至少有一种朦胧的爱,至少有一种潜意识的爱。那这么一来,就自相矛盾了:前八十回,妙玉就对宝玉有一种潜意识的爱,发展到后四十回,她还不变成显意识的爱?她还不脸红、害相思病、走火入魔?这个发展就合乎逻辑了?妙玉又是尼姑,不是很容易谈恋爱。所以,这两种理解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将后四十回的妙玉写得太不堪了,糟踏了这个形象;另一方面,又说前八十回,这些举动确实是对宝玉有爱的,至少是朦胧的,潜意识的爱。这就自相矛盾了。 关键在于前八十回,妙玉对宝玉的情是什么情?确实是很特殊,连邢岫烟也觉得很奇怪,说,她竟然送给你一个生日帖子,还落款槛外人,很奇怪。宝玉对邢岫烟有一个解释,这段话特别重要,放过了这几句话,那么整个前八十回,妙玉对宝玉的情就理解歪了。宝玉怎么解释的呢?他说妙玉:“她原不在我们这些人中算”。她原不像我们大观园这些女孩子当中的一个,是我们这些人之外的一个,“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她原本是一般世人“意外”,不理解,世人不理解的人,在世人意料之外的人。这两句话,是对妙玉这个人的评价。她不一样,别拿我们大观园的黛玉、宝钗这些人来衡量她,跟我们这批人不一样,不能跟我们这批人当中论,她是“世人意外之人”。她对我呢?他为什么对我这样?“只因取我是个微有知识的,方送我这个帖子。”这里的关键的关键就是“微有知识”的“知识”两字。这个“知识”不是现在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知多识广,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知识”是佛家语,《华严经》《妙法莲花经》《坛经》等等佛经里都有“知识”这个词。在佛家里,“知识”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是知人之心识,就是知人识人,知人识心,然后就引申为知己、知心、知音、朋友、知心朋友、知己朋友。就是说,妙玉之所以送我帖子,对我比较特殊,就因为我还稍微能知她的心识,能够了解她、理解她的内心世界、内在人格。在妙玉看来,谁都不理解她,没有一个人能理解她,只有宝玉才稍微的能够理解她。所以,她把我当知心朋友看,当作很难得的知心朋友看。这段话就把两个人的关系,两个人的情,讲得很清楚了。所以对这段话,清朝的陈其泰这个红学家,有一句评语,说宝玉的这句话:“是妙玉定评,安得以世人意中之事揣度之”。宝玉的这句话,对妙玉这个人物是确定的一个评论,本质性的一个评论,怎么能拿世人意中之事,世人意中之事就是男女之事,一般人想,他们男女之间肯定有什么了。哪能拿世人以为的男女之事来揣摩她呢?不能。所以说,宝玉的这段话和陈其泰的这段评语把妙玉对宝玉的情和那种特殊的关系点的很清楚。确实有情,但绝不是男女之情,是一种很知心、很难得的友情。 黛玉对宝玉跟女孩子打交道的关系是很敏感的,她是很留心的,甚至有时候有点小心眼。但唯独宝玉和妙玉这么亲密的关系,她很放心。刚才不是讲了么:要红梅,李纨说派一个人跟着去,恰恰是黛玉说不必,跟了人去反而得不了红梅。你看,这话是黛玉讲的,黛玉很放心。喝茶品茶的时候也是当着黛玉的面,绿玉斗就给宝玉喝了。这也说明妙玉心里很坦然, 憧憬如果真有男女之事,我的茶杯给你喝反而有点不好意思或别别扭扭。她当着宝钗和黛玉的面很大方的就给宝玉用了,心里没有什么疙瘩。黛玉也是对他们俩特别放心。黛玉对史湘云都不放心,但对妙玉就这么放心。是不是因为妙玉是尼姑的原因,黛玉就用不着担心呢?反正尼姑嘛,也谈不了恋爱,也嫁不了人,你要红梅就要红梅吧,所以她放心呢?不是这样的。尼姑不谈恋爱么?自古以来,尼姑和尚谈恋爱的多了。我们都看到过京剧《思凡》,《思凡》就是一个小尼姑和一个小和尚,两个人谈恋爱,要思凡嘛,要还俗嘛。还有一个有名的古典戏剧叫《玉簪记》,讲的就是尼姑陈妙常和书生潘必正的恋爱。而且《玉簪记》中《琴挑》这一折正好是贾母元宵夜点戏的剧目,在那些戏曲里点的就是《琴挑》。《琴挑》就是陈妙常和潘必正通过琴声互相传情的。那时黛玉就在场呀,就在宴会上,所以黛玉应该知道陈妙常这个尼姑是会谈恋爱的。所以黛玉之所以放心,并不是因为妙玉是尼姑,还是她最了解妙玉和宝玉这两个人。如果说对妙玉最了解的是宝玉的话,那么第二个了解的应该是黛玉,非常理解他们两人的关系。 妙玉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很不简单。但《红楼梦》前八十回对妙玉这个人的性格、思想活动、内心世界没怎么描写。《红楼梦》对于人物这方面的描写,不像一般小说那么描写,它通过诗词。如果你要了解黛玉的内心世界,你就要读透林黛玉的诗词。妙玉更是这样。妙玉在中秋的晚上,黛玉和史湘云到凹晶馆去联诗,联到了一个说“寒塘渡鹤影”,一个是“冷月葬花魂”。接下来妙玉出来了,她续了几句诗。黛玉对她非常尊敬,说“平时我们都不敢请教你”,称她是“诗仙”,“正好今天你难得有这个雅兴出来,你看看,我俩写的诗行不行?不行的地方你给我们改一改,实在不行就不要了,你给续几句”。黛玉、湘云、宝钗都是诗社里的魁首,轮流第一名,但黛玉在妙玉面前就表现的那么谦虚,尊称她为诗仙,那么客气的请她来指教。说“平时不敢唐突”,不敢请教你。接下来妙玉兴致很高,续了几句诗。这几句诗对理解妙玉这个人非常重要:“歧熟焉忘径”,就是说,我对歧路岔道太熟悉了,哪可能忘记人生的大道?“泉知不问源”是说,我对水泉的来龙去脉,是怎么流过来的,我非常清楚,所以它的源头在哪,我问都不用问。你说这造诣有多高,绝对不会迷路。她对人生的大道,人生的本源清楚得很,能辨歧途,能识本源,意思是说她绝对不会迷失方向。所以脂评说“妙卿身世不凡,心性高深,”站得很高。接下来她说“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她说,我有很高雅的兴致,悲愁怎么可能乘虚而入呢?我没有任何忧愁,哪里会心烦意乱?你说这么一个人,她怎么可能走火入魔?所以后四十回写她走火入魔当然就是丑化了她,歪曲了她。她人格那么高。但是:“芳情只自遣”,高洁的情怀我只能自我排遣,为什么呢?“雅趣向谁言?”我高雅的志趣,我向谁诉说?她没有朋友。她的内心世界是那么的丰富,而周围没有一个人能理解她,没有一个知心朋友,碰到宝玉微有知识的那么一个,她当然对他有特殊的一种情谊。所以这里也回答了她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欲洁何曾洁”比较好理解,因为她有洁癖,最后的结局是不能得到很高洁的结局,“终陷淖泥中”。“云空未必空”:有人把它理解成不空就是男女之情,其实不是。“云空未必空”,妙玉自己的诗已经把它回答了:她虽然是尼姑,但她内心有“芳情”,有“雅趣”,你说有芳情,有雅趣还谈得上四大皆空么?还真正谈得上尼姑的标准么?所以妙玉其实不是一个尼姑,你看,你从来没看见过作者写妙玉在念经,在念佛,这是在后四十回写的,前八十回没有写到。她最喜欢的是《庄子》,她是属于像庄子那一类的超尘脱俗的这么一种高士。所以邢岫烟说她“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就是说,她虽然作尼姑,但她不是真正的尼姑。“俗不俗”是说她不是世俗的人,毕竟还是尼姑的身份。“男不男”,当然她不是男人。“女不女”,是说她不是一般的女人,没有一般女人的男女之事。所以,我们要看“云空未必空”并不是说她心里有爱情,在动那方面的脑筋。不是的。她这个尼姑,不是四大皆空,不是真正的尼姑,是一个大观园里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当时在精神上,在学问上,尤其在精神上,高过于宝黛钗这些大观园里的第一流知识分子。她的芳情、雅趣、内心世界是绝对不空的。

文章TAG:品茶  栊翠庵  妙玉  宝玉  品茶栊翠庵妙玉和宝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