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普洱茶有多少种

按照类别有生茶、熟茶之分。按照形状有砖、饼、沱等之分。按照年份有新老之分。按照生产厂家有大厂,小厂之分等等。

普洱茶有多少种

2,曼松是属于哪个山头的

位置如下:茶马古道上不得不提贡茶之乡曼松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乡,曼松的王子山、背阴山都曾是皇家茶园,当年还有官兵把守。简介: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川藏、滇藏两路。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曼松是属于哪个山头的

3,普洱茶7872是哪个山头茶

大益的熟茶,全台地。没什么山头不山头之分。广告里那种种得整整齐齐的矮树苗就是台地了,收起来几十吨,上百吨得收。谁还去分山头。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普洱茶7872是哪个山头茶

4,普洱茶六大茶山

普洱茶六大茶山有:1、易武(慢撒) 释名:“美女蛇居住之地” 茶山地理: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等。易武勐腊县城北方,距勐腊110公里。年平均气温17.2度,年平均降水1500-1900毫米。慢撒在易武之北,同归易武茶区。2、倚邦释名:“有茶树、水井之地”茶山地理:勐腊县最北部,今属象明乡管辖,涵盖19个自然村,面积360平方公里,海拔跨度较大,从600米至1900米皆有分布。其中曼松茶山海拔1340米。3、茶山名:蛮砖,亦称4、茶山名:革登释名:“很高之地”茶山地理: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莽枝与倚邦茶区之间。海拔1300米左右。5、莽枝释名:“(诸葛亮)埋铜(莽)之地”茶山地理:革登茶山西南,与革登同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海拔1400米左右。6、攸乐释名:基诺族的世居地,基诺族过去称攸乐人茶山地理:景洪市基诺乡,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现存最大的古树茶区,海拔575至1691米,平均气温18-20度,年降水量1400毫米。扩展资料:生态环境古六大茶山山水相连,地形、气候、植被相近。根据测试,海拔最高2023米,位于易武茶区的黑水梁子,最低海拔565米,位于象明茶区曼配罗梭江(人渡)水面,海拔高低差距1458米,以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5℃看。有立体性气候特点,海拔800米至1800米范围内的土地有上百万亩,这些土地屑赤红壤、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土壤pH值多在4.5-6.5之间,理化性能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六大茶山地处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9℃—20℃,年积温6000℃—7000℃,最热月平均气温23℃左右,最低气温10℃~13℃,极端最低气温0℃~-3℃的天数很少。一般在7℃以上,有轻霜3-5天,或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物四季常青,鲜花月月可见,一年四季不明显,月有雨季与旱季之分。年降雨量1700毫米至2100毫米,一般年降雨量多在1800毫米左右,其中4月至10月较多,达1400—150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日照短、雾日长,年日照时数达1880—1950小时,仲秋至来年孟春,不论高山或沟壑,常常云雾弥漫,午后方散,特别是秋冬站在山顶鸟瞰,一望无边的茫茫云海中露出点点山峰,壮观无比,真有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酌感觉,不愧是高山云雾出名茶的好地方。

5,普洱的地理位置

古代普洱茶产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西双版纳和普洱市一带.1973年以后,产地扩大至昆明、大理、临沧、红河、德宏,甚至省外和国外。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9县,全区面积44221.34平方公里, 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东南与老挝、越南接壤,西南与缅甸比邻,国境线长达625公里,是祖国重要的西南门户,仅陆上边境通道就有18个,澜沧江、红河、南亢河三条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之一。 2007年4月8日,思茅市改名普洱市;而原先思茅市下辖的普洱县(普洱哈尼彝族自治县),更名为宁洱哈尼彝族自治县;思茅市在改名普洱市后将其市政府驻地所在的翠云区(与县同一级别)更名为思茅区。
云南省西南部

6,六大普洱茶山产的茶优点和缺点在哪里请教各大高手指点

  (一)六大茶山,在宋朝开始闻名天下。  (二)六大茶山为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又称澜沧江北六大茶山。除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外,其余五大茶山都在勐腊县。  (1)倚邦茶山——有三山半之说,三山即曼松山、曼拱山、曼砖山,半指牛滚塘半山。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如今在中国茶博馆存放的有二百年历史的“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茶”,其原料就出自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的大叶种茶芽叶肥厚、大茸毛多、持嫩性强、是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料;小叶种茶树茶叶,叶面平、叶质软、色泽绿、茸毛长、嫩度高,特适合制做绿茶或普洱茶。据有关专家测定,倚邦古茶树茶叶品质既优于内地小叶种又优于大叶种。  (2)攸乐茶山——目前仍存有一片混生林古茶园,曾是云南大叶种的中心产地。该茶山的茶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酽正。  (3)曼撒茶山——紧接老挝边境。该茶山曾遭遇三次大火,后被易武茶山取代。所产大叶种茶、叶芽宽大、肥硕、结实,被认为是普洱茶中雄性之美的代表。  易武茶山——外形条索肥大、茶味浓郁,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一些资深普洱茶品尝家,从越陈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茶山大叶种实属最佳。故现今多有茶商在包装上注明易武茶,以求高价。  (4)莽枝茶山——该茶山面积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20世纪40年代末期开始荒芜,直至80年代才开始复苏。  (5)蛮砖茶山——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最完好的茶山,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是茶中珍品。  (6)革登茶山——茶芽粗壮、满披银茸,民间称之为“大白茶”。  (三)江南六大茶山:  (1)南糯茶山——出自该茶山的“南糯白毫”曾获食博会金质奖。  (2)勐海茶山——有全国最多、最老、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有世界最高和最古老的巴达古茶树;有中国最早的思普茶叶试验场;有全国唯一的大叶茶树种资源基因库;有全国大叶茶单产最高的茶园……  (3)巴达茶山——目前多种植云抗10号、14号,矮半、长叶白毫等茶树,一律不用化学药剂,是最优质的生态茶。  (4)景迈茶山——一种寄生植物“螃蟹脚”是该茶山茶叶的标志,如果在市场上,有商家说“螃蟹脚”是出自其他任何一个茶山,那商家就是说谎或本来就不知道产在哪里。茶城最便宜也得300元一斤。  (5)南峤茶山——已培植成新式茶园。  (6)勐宋茶山——产量少,品质佳。  (四)还有班章茶山、布朗茶山等也是出产优质普洱茶的有名茶山。

7,普洱市有哪些景点

思茅莱阳河思茅茶马古道思茅小橄榄坝思茅整控江摩崖思茅勐卧佛寺双塔思茅千家寨至于路线吗,需要你自己来规划,毕竟你住哪已经旅行方式不同,不过开车还是打车都需要地图,下载个腾讯地图什么的,开车能知道自己当前位置和目的地的准确路线,也能找到附近的宾馆加油站,这都用的上,自驾车出行这些都是必备的,用街景模式找到附近建筑,可以快速到达目的地,查找附近的这个选项特别实用,找一些常用的场所特别简单,简直不要太轻松。希望解决你的问题,给人与善~升级需要您的采纳!谢谢了!
普洱市有九县一区,分别是:思茅区、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江城县、宁洱县、墨江县、景谷县、景东县、镇沅县。其中,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在东南方,是边三县;江城县在西南方,一脚可以踏三国。另外五个县为内五县。思茅区为行政首府,曾经叫思茅,后来改为翠云区,现在正式命名为普洱市思茅区。

8,普洱茶有几种

生熟两种
普洱茶,分:生茶,熟茶 型状分:沱,砖,饼,工艺茶, 香型分:常见的,清香,兰香,枣香,樟香 等级分:生茶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份说:特级10等。 熟茶:宫庭,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十级。
生茶多为:花蜜香、兰花香、梅子香、槟榔香... 熟茶多为:糯香、枣香、参香、药香、樟香、荷香.
普洱茶的“生”“熟”之分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是中国茶叶中极具特色的茶类,在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商品分类上,按产品的特性,有自然分类和学科分类。自然分类即把未经渥堆发酵加工的晒青毛茶制成品俗称为普洱生茶。学科分类普洱茶是工艺茶,即采用人工发酵加工制成的普洱茶,俗称为普洱熟茶。保持传统风格的 自然醇化的普洱茶产品、其品质的好坏,关键是选料和贮放的条件陈化时间都会起到直接的 作用。人工发酵的普洱茶,其品质形成与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贮放条件等相关,缺一不可。其中加工工艺尤为复杂,除了控制好水分(湿度)、温度、光线、空气(氧气)等条件外,控制有益微生物是这类普洱茶良好品质形成的关键措施,能否控制这些因素是发酵普洱茶品质稳定与否的重要环节。 无论是经过长时间自然醇化或人工发酵工艺的普洱茶品,目的是让晒青毛茶的苦涩浓烈性味得到收敛,杂味散失,转化为茶汤明亮、醇厚甘滑、温润香纯的优良普洱茶品

9,普洱茶茶区分布图

提起普洱茶,人们就会想到六大茶山。六大茶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六大茶山让普洱茶一度辉煌,使普洱茶成为六大茶山茶农致富的摇钱树,成为岁岁上贡清王朝的御用贡茶。晋洱茶的声名远播,又让六大茶山名扬四海。  相传六大茶山基诺族的祖先是三国时代跟随孔明南征而来,因途中贪睡而被“丢落”,进而附会铺陈为“攸乐”一名的来源。这些被“丢落”的人虽然一觉醒来后便信道兼程地追上了孔明,可是孔明已不再收留他们,但为了这些落伍者的生计,孔明即赐以茶籽,命他们好生种茶为生,同时还命他们照其帽子的式样搭屋而居。据说基诺族居住的状如戏剧中孔明帽的竹楼是得到孔明的启示建造的。一说孔明南征时途径西双版纳,军队见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有愿在此落籍的,求孔明给以生活出路,孔明视其气候、土质适宜种茶,遂由内地带来茶种,令军民种植,教以栽制,每年冬季让内地乡亲驮运内地之物来与他们交换茶叶,并看望他们一次,使落籍军属得见老乡及家乡风味,再则使少数民族人民得闻中国政治、文化、语言,永远归化中国。其实,据考证,孔明南征并未到过西双版纳。至今,攸乐山又称孔明山,攸乐山和易武人尊称孔明为“茶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孔明生日这天,要集会纪念孔明,放“孔明灯”,称为“茶祖会”,以示对孔明的思念。  据传,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孔明遗器而得名。《普洱。府志、古迹》记载:“旧时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锛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  六大茶山所产普洱茶在清朝时达极盛时期。《檀萃滇海虞衡志》记载:“普茶名居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日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日蛮揣,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八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六大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境内,除攸乐山位于景洪市外,其他五大茶山均位于勐腊县境内。六大茶山总面积2260余平方公里,现有茶园面积约10万亩,产茶130吨。六大茶山地处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9℃—20℃,年有效积温6000℃—7000℃,年降雨量1700-21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境优越,高山云雾是出名茶的好地方。远在清雍正10年就被清王朝指定为上贡清皇宫的贡茶。一直到光绪30年,历时163年。  明末清初,许多南下的石屏人看到六大茶山气候适宜,土地宽广肥沃,适宜发展茶叶,便相约“奔茶山”。他们在六大茶山开荒种茶,、开办茶庄制普洱茶,著名的同兴号、同庆号、乾利真、同昌号、安乐号、东和祥、东顺号、鸿庆号天顺祥等20多个茶庄生产的普洱茶,名扬四海,普洱茶的年产量达10万担的规模。这一时期,六大茶山几乎家家种茶,户户卖茶,马帮塞途,商旅充斥,每年约有五万匹马于春秋两季前来驮茶,形成了普洱茶的极盛时期。 六大茶山孕育了云南普洱茶。六大茶山是西双版纳的骄傲,是云南的骄傲,是普洱茶的骄傲。  资料来源:www.ynzxtea.com

10,普洱茶八大茶山是哪些山在哪里

百度一下,你要的资料都有~~~~~~
一向都是六大茶山,没有八大茶山的说法~都是那些没有入围六大茶山的地区自己闹的~
我个人一直在喝六大的茶,也喝过其他很多品牌的茶,对六大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六大茶山是02年建厂的,六大的老总阮殿蓉 确实是一位才女,02年之前他是担任大益勐海茶厂的厂长,大益的所有配方她都有的,所以六大的茶和大益的茶口味很接近,不过价位就比大益的要便宜很多了,这个也是我选择六大的原因。六大的茶06年之前做出来的茶确实是非常好的,这个毋庸置疑,07年普洱茶市场一乱,所有这些厂家出产的茶质量就下滑很多了,而且价格贵得恐怖,不过六大的质量把关一直是特别严格的,即便07年的茶包装这些也是很不错的。07年的茶我就不多说了,哪个品牌的都差,08年六大的茶好了一些,09年 2010年六大的茶开始变好了,每年的产量都很低了,质量就提高了很多,这个是本人的亲身体验,本人喝茶多年,六大每年的茶,基本所有品种的茶我都必喝,可以说是六大的忠实追随者了,呵呵...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六大茶山”概况 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而必须的。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其余五山均属倚邦土司管辖。有史籍讲“易武茶山,实际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记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确的。 关於古“六大茶山”地理位置,史籍上的说法多种多样:有的讲在澜沧江以东,有的讲在澜沧江以西,还有的说澜沧江两岸各有六大茶山。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表明,古“六大茶山”确都在澜沧江沿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其中,慢撒在易武乡,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在象明乡。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为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现均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古“六大茶山”的命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山,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阳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地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於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文章TAG:普洱  几个  山头  头曼  普洱有几个山头曼松普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