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谁能给我推荐几种好喝的普洱茶

普洱茶有古董茶(1938年以前)、印级茶(1938年—1967年)、七子饼(1967年—2004年)等等, 普洱茶的种类: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也就是在茶菁制成之后仍会持续进行后氧化作用,茶性会、越来越温和、不刺激,而且存放的时间越久,氧化程度越完整,茶汤滋味越醇和,所以才有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说法。普洱茶依树种分,同有乔木与灌木之分,依制法不同,可分为生茶和熟茶;依存放方式不同,又分为干仓普洱茶及湿仓普洱茶。
一是看茶包装上的唛号看是几级的原料?{当然级别高点好啦}二是看茶叶的条形是否整,有无杂物?{是整洁的好}三是闻是否杂味,霉味?{无杂味,霉味}四是看茶汤是否透亮?{要透亮,不要看茶汤颜色,因不同的人泡茶的量和方法不同会倒致茶汤的颜色深,浅,浓,淡不一}五是看看泡过的茶叶低子是否还有活性?{有活性会好些}六是生普和熟普是大不同的,以上方法适于熟普.生普呢!基本上看看料子好不好,条形是否整,无杂物.口感看个人的喜好来选取,易武的茶通常好柔和些,班章的会烈些.

谁能给我推荐几种好喝的普洱茶

2,请问如何挑选普洱茶

普洱茶是一种越陈越香、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好茶。不然就无法解释,清朝200多年都将普洱茶作为贡茶,从康熙大帝、古稀天子乾隆到慈禧,无一不喜欢普洱茶。而在现代一批非富即贵的人群中,以普洱老茶作为养生必备,天天离不开普洱茶。   因此,让消费者准确地了解普洱茶,如何挑选好的普洱茶,很有必要。根据国家标准,普洱茶必须符合“四个原则”。   第一,普洱茶保护区域是云南省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等11个州市、75个县(市、区)、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不是以上保护区域生产的茶,都不是普洱茶。   第二是大叶种。在云南普洱茶的保护区域中,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的茶叶,但是生产普洱茶的只能是这个区域中的大叶种。   第三是晒青。普洱茶青毛茶的干燥方式必须是“日光干燥”,即晒青,晒青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普洱茶酶的活性,保证它的后发酵。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的关键工艺之一。普洱茶鲜叶采摘时有较长的雨季,生产企业是否具备晒青大棚,这个时候的鲜叶能否保证晒青,是检验普洱茶企业质量生产的关键。 第四是后发酵。普洱茶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紧压成型然后自然发酵,或者是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渥堆发酵,这两种方式都是后发酵,区别于 红茶、 黑茶的发酵过程。   符合上述“四个原则”的茶就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好茶,必须具备“三好”:   第一是好的原料。名山出好茶。景迈山是普洱茶原料基地。这座山中保存完好的古茶树有28000亩。这里的茶具备干茶香、茶汤香、杯底香以及蜜糖甜,是普洱茶人公认的好茶。班章、南糯山、猛库等名山生产的茶也不错。   第二是好的加工工艺。普洱茶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出厂每一个工序的生产工艺都非常重要,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订企业生产标准,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生产。   第三是好的仓储条件。普洱茶应储存在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的库房内。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   普洱茶是食品,与其他食品的挑选一样,色、香、味、形好的普洱茶才是好茶。普洱生茶色泽墨绿,好的生茶汤色金黄透亮。普洱熟茶色泽红褐,好的熟茶汤色红浓明亮。茶叶条索紧结显毫,香气纯正无异味,滋味醇厚回甘。好的普洱茶干茶与茶汤香气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是非常迷人,一定不会有异味。有的人说,普洱茶有霉味,还说这才是正宗的老茶。这是完全错误的。有霉味和异味的普洱茶不能买,也不要喝。老茶存世少,只有靠得住的老茶圈子里才可能买到真正的普洱老茶。
花4800元买回茶艺讲解员口中号称“32年的陈年普洱茶”,包装上却赫然印着“2008年8月18日”。茶叶店卖的究竟是新茶还是陈茶?思明区工商局12315投诉台日前接到郑先生的投诉件。据悉,这也是该市工商部门近年来受理的首起茶叶年限引发的消费投诉。   原来,今年5月1日,郑先生和朋友在厦门旅游,逛到位于环岛路的某茶叶商贸有限公司时,两人准备买一些云南普洱茶。该店茶艺讲解员在现场向他们介绍说,他们卖的普洱茶年限已有32年,而且普洱茶“本身没有保质期”,会“越陈越香,越陈越保健”。郑先生对普洱茶之前也有耳闻,不免有些动心,加上亲口品尝后也觉得口感不错,便决定多买些带回台湾送给亲友。两人于是花费4800元人民币,买回了一箱茶砖、一桶茶饼,还有一罐田七花150克、一罐乌茶500克。   回到宾馆后,郑先生突然发现,这些普洱茶的包装袋上印的日期竟然是2008年8月18日。难道这些所谓的“32年陈茶”根本就是新茶?第二天,他再次找到商家进行询问,却未能得到令他信服的解释,退货要求也被拒绝。   郑先生认为,茶叶店声称自己销售的普洱茶年限有32年,但仅有该店自己开具的“收藏证明书”,而无法提供有公信度的权威鉴定机构开具的证明,存在欺诈的可能。而商家则解释说,茶叶包装袋上的日期只是包装日期。   工商人员指出,不论2008年8月18日到底是生产日期还是商家所说的包装日期,该茶叶店仅凭所谓的口感及茶艺讲解员的口头推荐,就能评断茶叶的年限,明显缺乏权威性和可信性,无法自圆其说。经过调解,商家最终同意退还郑先生的购茶款人民币4800元。   据了解,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茶叶中的黑曲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会不断生长、发酵,逐渐变成茶红素和茶褐素,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降血脂、血压、血糖等保健功能。其实这也是其他茶叶共有的功效,并不像某些商家宣传的那样神奇。而茶叶本身的品质、制作工艺、存储条件都会影响到存茶的品质,哪一个环节有所疏漏,茶叶都不会随着年限的增加品质变得更好,只会相反。   此外,对于一些商家所谓“普洱茶没有保质期”的说法,专家也指出,任何食品都有保鲜期,茶也是如此。普洱茶以5年至7年为佳,在这发酵期内,冲泡后的普洱茶口感醇和,香气也浓郁。发酵保存期最多以15年至20年为限。超过这个年限后,普洱茶就会失去食用功效,有害无益了。  “普洱茶越陈越好喝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炒家和一些小厂家、销售商的炒作。”工商人员建议市民,目前市场上超过十年的普洱茶少之又少,需仔细鉴别;同时,对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性,不能过度迷信。
普洱茶首先要看外观,不管是茶饼、沱茶、砖茶,或其它各种外型的茶,先看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第二要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正宗的是猪肝色,陈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这样的黑中泛红的颜色。 第三看汤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汤是透明的、发亮的,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茶汤发黑、发乌。 第四要闻气味。是否有清香味逸出,有没有回甘。陈茶则要看有没有一种特有的陈味,是一种很甘爽的味道,而不是“臭仆味”。 若可以试泡的话,还可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 还有以茶饼而言也要注意是否内外品质如一,而不是那种好茶在外茶渣在内“盖面茶”。 根据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判定普洱茶的基本品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普洱茶饼的外形要平滑、整齐、厚薄匀称等。 目前,陈茶在市面上已经不多,同时判断上并不容易。原则上,普洱茶饼散发出来的气味,可以做为判断年份的参考之一。有甘醇气味的应该有五到十年的陈放,气味平平不带杂味的有三到五年,带有生味与杂味的,就属于新饼了。最后,还可以看茶饼的松度,因为经过与空气长期接触的氧化后,茶饼会疏松一些。 普洱茶名品位于当今西双版纳境内的古“六大茶山”在昔日繁荣鼎盛时期,经营茶叶的商人开设制茶的商号、茶庄遍及各个茶山,创造出的普洱茶传统制作手工艺达到了顶峰,制作的普洱茶及其品牌留芳古今。由于品质超群,倍受欢迎,还获得了清朝皇宫赐扁嘉奖。 金瓜贡茶 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该茶生产始于清正七年(1729年), 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延。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的一级芽茶。采摘的芽茶一般先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过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故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其制作时间已有200多年历史,此品加工者为普洱贡茶厂,原料及初制出自西双版纳倚邦茶山。 福元昌圆茶 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曾演绎了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创于光绪初年的“宋云号”、“元昌号”两个茶庄均在倚邦、易武两个茶山。其中“元昌号”设在易武的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茶精制而成。现最古老的“福元昌圆茶”,产于光绪年间, 已历时100多年左右。《普洱茶记》云:“百年福元昌圆茶,享普洱茶王之誉。
你去茶一网买好了 品质都挺好的 而且不贵的 物美价廉了

请问如何挑选普洱茶

3,普洱为什么没有属于名山的茶名山茶都在西双版纳境内

(四)依产地山头分类——临沧、普洱、西双版纳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江内(即澜沧江以东)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即现在通常说的“易武茶产地”;江外(即澜沧江以西)新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古六大茶山现今还有不同说法: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是历史上所称的“六大茶山”,现在改为:易武、攸乐、革登、倚邦、蛮砖、漫撒。原因是道光年间(1821—1850)随着蛮枝、架布、熠空等茶山的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崛起,遂取而代之。  临沧区:  (1)、勐库: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云南大叶种野生茶。特有勐库种。勐库古树茶还有一大特点:持嫩性强,芽叶肥壮重实。一芽四叶还很柔嫩,不象某些良种茶一芽二叶就显老相(硬叶硬梗)。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不如六大茶山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2)、冰岛:冰岛(当地人也称“丙岛”)冰岛村距离勐库镇约四十公里,是双江县著名的古代产茶村,以盛产冰岛大叶种茶而闻名,是该县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之一。冰岛茶种是著名的勐库大叶种的主要组成部分,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叶背隆起,叶脉明显。毛茶外形粗老,黑条白芽。春茶汤色金黄透亮,香气柔和,挂杯持久而不事张扬,以花果香为主。生津快速,口腔内回甘部位较深。十分耐泡。  (3)、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村芒绿山(忙麓山)。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此茶年产量极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极少有售,弥足珍贵。  (4)、忙肺:云南省永德县,永德县市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至今还生长着中华木兰以及大面积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古树茶,除名气外不输任何名山茶。难怪多年来一直受台湾普洱茶人重视。此茶以栽培型勐板忙肺大叶群体种的百年古树茶为原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厚重,刺激性强,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甘醇顺滑带微涩、舌底生津明显,喉韵甘润持久。  (5)、坝糯:勐库古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各具特色。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品茗云南大叶种野生茶。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不输易武正山。  (6)、勐库大雪山:大雪山野生古茶树茶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叶茶种群落。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部,海拔高度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此茶采摘极难、产量极低,弥足珍贵。该茶属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霸道。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强。  (7)、懂过:懂过茶山位于勐库茶山的西半山,海拔一千七百五十米森林覆盖指数高,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懂过的古树茶叶形略小,是否有勐库大雪山野生茶变种而成,有待考证。属云南大叶种野生茶。此茶香高味浓,苦底较重,回甘快而持久,甘甜协调不若冰岛、坝糯,而质量气强则过之。在勐库大叶茶中,风格自成一派。  (8)、白莺山:位于临沧云县漫湾镇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隔江与无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树群落,位于海拔1800米至2300米之间,南北纵距6000米,东西横距1.6千米,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80多万株,分布在12400面山地和村落。白莺山古茶树种类多样,变异繁多,不仅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而且展示了野生茶树成为栽培作物的不同阶段,是茶的起源的历史见证,是开展茶树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9)、凤庆香竹箐:专家考证,香竹箐1号大茶树有明显的人工栽培的迹象,位于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有专家推测树龄超过3200多年。  (10)、永德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分布总面积10.05万亩,平均树高5米左右,树干基围最大的一棵达215厘米,树干最高的一棵达25米。  普洱(原思茅):  (1)、景迈:澜沧县惠民乡,惠民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相邻。现存有千年万亩古茶园,芒景(布朗族寨)和景迈(傣族寨)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十分壮观。主要分布在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村寨。古茶园为布朗族所种,居住已有1300多年。老茶树上所寄生之石斛科植物—螃蟹脚,成为茶区另一特色产品。景迈茶茶菁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入口即甜,杯底留香,回甘快且持久。与勐海茶的苦底相比,景迈茶属涩底茶,景迈古树茶入口涩味化的很快,回甘也很快,台地茶入口涩感挂在舌面,久久不能化去回甘也很慢,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春茶有十分明显的花香兰香,秋茶却蜜香浓郁。  (2)、景谷:古称“勐卧”,意为“有盐井之地”景谷县,地处无量山脉西南侧,历史悠久,是唯一发现茶树起源始祖宽叶木兰化石的地方,至今约3540万年。全县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园3万亩,野生茶群落面积6.2万亩,主要分布在正兴镇黄草坝、通达,益智乡曼竜、苏家山,凤山乡顺南光山,景谷乡文山、文东等地,其中又以景谷乡(小景谷)古茶园面积为最多,品质也列于前茅。小景谷各村基本都有古茶园分布,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名气最大的是苦竹山(也叫金竹山千家寨)和文山顶两处古茶园片区。景谷茶的芽、叶肥厚壮实,均有白豪覆盖,泡之汤色略显黄绿、清亮透明、清香持久、饮之生津、回甘持久、回味悠长。只是汤味显薄,不耐泡。  (3)、困鹿山:宁洱县凤阳乡,地处无量山系南段。困鹿山古茶园在清代曾是清宫贡茶的指定生产地,故又称“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1万亩,其中凤阳乡宽宏村的困鹿山境内有1939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是目前宁洱县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茶树群落。著名影星张国立出资认养了三号古茶树。困鹿山古茶园有两大特点。一是与村寨共生,构成茶树在村中,村在茶园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二是栽培型古茶园野生古茶林相连。困鹿山乔木茶的特点是:条索好,显毫,一年的茶汤色黄绿,香不强但持久,有苍老强劲的感觉,苦不重,苦化甘快,回甘久,涩不强,能化生津,汤饱满,缺山野气韵。  (4)、镇沅千家寨:千家寨茶山位于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原始森林,属哀牢山系,野生茶树群落万余亩,集中连片的4200亩。著名的2700年千家寨1号古茶树,系目前发现的最大最老的野生古茶树。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茶青揉不成条是其早年特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质较淡薄  (5)、景东:“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这是普洱茶也是云南茶见诸于史籍最早最确切最可靠的记载。唐南诏国银生城所在地即现在的景东,银生府管辖范围即当今普洱、版纳、临沧等普洱茶产地。普洱茶已名扬天下,景东无量山、哀牢山是茶起源的摇篮,是普洱茶的古老故乡,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目前所谓下关茶区为晚期顺宁及景谷茶区,也就是现今思茅区域、保山与临沧区域北部,涵盖保山、昌宁、云县、景东、景谷、墨江、镇沅、思茅等县市。(即无量山、哀牢山区域的普洱茶区,该茶区属普洱茶的边缘茶区,后续另作专题版块,本篇不再祥述)此茶区的配合点为高纬度与高海拔,气温低、雨量较少,质重、水甜柔、香气较沉、带微苦、微酸,是此茶区荼菁的特色  (6)、邦崴:位于谰沧富东乡邦崴村。属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树龄在1000余年的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彻底改变了茶叶原产地的传统学说,改写了人类种茶的历史。邦崴茶条索不长,叶质厚,内质饱满,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香型层次明显。  (7)、江城:三江环绕,故名“江城”。江城县,与越南、老挝国境相连历史上,江城茶叶生产经过了一个萌芽、兴盛、衰落又到发展的过程。以牛洛河茶厂等为龙头,现代茶园面积达到12.8万亩(未含大树茶),出口欧洲,畅销国内。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因气候地理条件,江城野生茶菁一般较为香柔甜滑,然口感偏淡,类似近年易武茶。这也是近年易武野生茶时有以江城茶及勐宋茶拼配的主因。  (8)、佛殿山:位于西盟县,西盟县境内存活有古茶树共五大群落总面积2.85万亩,佛殿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大有9000亩。佛殿山拥有野生古生物茶树群落19.5平方公里(28500)亩,自古以来被誉为普洱府的八大茶山之一。该地茶具有回甘持久,经久耐泡的特点。  (9)、营盘山:位于思茅区城区东南郊十余公里。营盘山万亩有机茶园2.4万亩,被建设成为观光旅游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营盘山茶园是云南省内最大的连片万亩生态茶园,总面积达二万亩。  (10)、板山:位于宁洱县勐先乡原始林带。清代较早的贡茶产地,在板山金竹林箐、茶山箐及白草地一带发现大量栽培型茶树群落。属茶园小乔木,茶特点是:苦涩易化,生津快。(11)、秧塔:云南景谷秧塔大白茶种植历史始于清道光二十年,在清代制成【白龙须贡茶】(把把茶的前身)向朝廷纳贡、首创“二度浆”(分两次轻揉捻)的做工方式,以减低大叶种茶的苦涩度。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名声远扬乃茶中佳品。云南大叶种茶,芽叶披满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白、独有橄榄清香回甘,茶汤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  (12)、景谷苦竹山:位于云南省景谷乡(小景谷)。小景谷是著名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现存的人工栽培古茶树群落绝大多数直径有碗口粗细,树龄约200年以上。云南大叶种茶。此茶香高扬、水甜柔,甘醇顺滑回甘绵长与易武茶品相近。  (13)、马邓茶山:镇沅县者东乡马邓村位于哀牢山西坡,海拔1780米,马邓先民种茶历史悠久,史料记载已有800多年。现存栽培型古茶树约有500多亩,均为乔木型古茶树,当地农民历来都在采摘利用马邓茶,历史上马邓茶是用马邓特有的古茶树品种的原料加工晒青茶,是镇沅的历史名茶,云南大叶种茶。茶叶质量顺滑,香型独特,带野生茶的甜香,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后段与两颊甘韵明显。喉韵甘润绵长。  西双版纳:  (1)、古六大茶山:  ⑴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⑵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现今已没落,茶山图片难寻。  ⑶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历史上著名的清宫贡茶多出自此山。  ⑷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⑸曼撒山(易武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⑹悠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产茶量已渐少,产茶重心已移至新六大茶山(江外六大茶山):  (2)、新六大茶山:  ⑴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⑵布朗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⑶巴达山: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⑷南峤(勐遮)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⑸勐宋茶山(勐海区域):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⑹惠明景迈山: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说明:景迈茶山属普洱区,因划归新六大茶山,故排在版纳区内)
瞎说,怎么没有,老班章来自布朗山,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普洱茶茶区有新旧各六大茶山,怎么会无茶山呢?

普洱为什么没有属于名山的茶名山茶都在西双版纳境内


文章TAG:老班章  章的  茶汤  颜色  老班章的茶汤颜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