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所说的「茶」字所出的《开元文字音义》,是唐玄宗李隆基编纂的,是唐代的标准字体字书。从这些发音可以窥见茶的传播路径:引自:郭孟良.(2003).中国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页5-6可见荷兰、英国、法国语言中的「tea」的发音,其实来自福建方言,接近「茶」的上古音「荼」。

“茶”字是怎么来的?它是如何演化的?

简版结论:(注意这个回答涉及一些音韵学知识,因为不讲的话,就讲不清楚「茶」字怎么来的)1、「茶」和「荼」本一字分化,就是形声字,从「艸」,「余」声。这个「余」声是指古音,也即汉语音韵学中的所谓的「喻四归定」。如:「涂」从「余」得声,是古音谐声。2、「cha2」在魏晋以前跟「荼」的读音一样,类似福建闽南语的发音,福建闽南语也就是英文「tea」之词源。

这也就是汉语音韵学中所谓的「古无舌上音」。如:「姚、逃、兆」,都从「兆」得声。「逃」从「兆」的上古音,也即舌头音得声,「姚」的声母喻三,是从「兆」的中古音得声。『兆』是舌上音,也是中古音。『茶』是舌上音,『荼』是舌头音,今之舌上音古读舌头音。简单的讲一下这个音变关系: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分为「喻三」和「喻四」在上古汉语中没有,「喻四」来源于舌头音「端、透、定」三纽,「喻三」来源于「匣母」。

这是民国音韵学家曾运乾首先提出来的,。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三母在上古汉语中没有,是从舌头音「端、透、定」三纽中分化而来的。这是乾嘉学者钱大昕的发现。 南方方言闽南语、潮州话等,是最能体现「古无舌上音」的方言:福建话是最能体现「古无舌上音」现象的汉语方言,「茶」字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3、从古人的的经文注解看,「荼(tu2)」的本义指「苦味植物」。

唐宋以后,饮茶之风兴起,将「荼(tu2)」字简省了一笔,造「茶」字,专门表示「苦味植物茶叶」。这种「一字分化」的造字方法在汉字中很常见,比如:「陈、阵」「大、太」「刀、刁」都是。略微改变本字的字形,造一个新字,承担本字的一部分职务。目的使得汉字能更准确的记录汉语,不发生歧义。----------------------------------------详细的论证:《说文》有「荼」无「茶」,「荼」字以「艸」表意,从「余」得声,《說文》:荼,苦荼也。

从艸,余聲。徐鉉注《说文》:此即今之茶字。「荼」的本义是「苦味植物」,引申义「痛苦」从古人的经传注解来看,「荼」的本义可以指很多「苦味植物」以及「野草」:《詩‧邶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毛傳:「荼,苦菜也。」《國語‧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韋昭注:「荼,茅秀也。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中荼  茶文化  小篆  古代  茶的小篆怎么写  古代茶文化中荼和茶的关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