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有9468万多人,李姓有9276万多人,张姓有8550万人口,全国前20名的姓氏是: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据统计,现在中国至少有5600种姓,有单姓有复姓。秦汉以前,那时候的人是有“姓”“氏”之分的。剩余的0.45亿人,人均资产146万,里面有20%的人资产过千亿,所以现在中国大概有两千万人资产超过1000万,占比为七十分之一。

为什么中国人叫炎黄子孙?

“炎黄之后”称呼已历2000多年“炎黄子孙”称呼的来历, 最早出自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国语.周语下》记载太子晋言:“……夫亡者岂无宠?皆黄、炎之后也。”说那些失去姓氏的人不是没有人爱, 他们也都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人。三国时期史学家韦昭说:“鲧, 黄帝之后也;共工, 炎帝之后也”, “虞、夏俱黄帝、颛顼之后”, 由此可以认为“黄、炎之后”就是“炎黄子孙”称呼的萌芽了。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姬姓, 号轩辕氏, 曾发明养蚕、舟车、指南针、兵器、衣裳、房屋、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医书《黄帝内经》即黄帝与岐伯、雷公等的医学专著。古代神话中, 黄帝为至高无上的中央之神、公正之神、文明之神。炎帝, 相传远古少典娶有虫乔氏所生, 号烈山氏 (又作厉山氏) , 最流行的看法即神农氏。

他是发明农业的代表人物, 曾经发明耒耕, 立集市而通财货。在中国神话中, 炎帝是太阳神、农业神、医药神。 “炎黄子孙”称呼出自于康有为清末最早使用“炎黄子孙”用语的是康有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4月, 流亡加拿大的康有为在一次演讲中说:“我国皆黄帝子孙, 今各乡里, 实如同胞一家之亲无异。”上世纪80年代后期, “炎黄子孙”称呼已经普及了。

“炎黄子孙”称呼增强民族自豪感把自己与炎帝、黄帝这样的中华始祖联系在一起, 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而辉煌的历史, 中国是有着举世瞩目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并由此生出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炎黄子孙”称呼增强同胞亲切感“炎黄子孙”往往表达一种“血浓于水、同文同种”的手足同胞情,许许多多前人的话语中提及的“炎黄子孙”, 无不表达了浓烈的同胞之情, 但所谓“炎黄子孙”、“五千年血脉”更重要的是文脉。

“炎黄子孙”称呼增强文化归宿感“炎黄子孙”称呼克服了地理和政治上的中华同胞的局限性, 是一种文化归宿感的寄托。“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同义语或代称, 广大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是文化归宿感的寄托。 “炎黄子孙”称呼增强历史沧桑感“炎黄子孙”称呼与悠久的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这正是“炎黄子孙”称呼历史沧桑感的体现。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王盛  男神  检察  视频  全国  全国有多少人叫王盛  视频丨带您认识检察男神王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