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香茶叶制作工艺介绍,茶叶的制作过程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2025-04-19 07:30:40
本文目录一览
1,茶叶的制作过程
绿茶:采摘-揉搓-杀青-烘干
红茶:采摘-揉搓-发酵-杀青-烘干
2,制茶的过程和工艺详细的 谢谢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3,茶叶制作工艺流程视频
http://www.teaguest.com/article-228.html
4,茶叶的制作工艺
萎凋茶叶摊放在竹筛上,放在室内自然萎凋,使叶质由硬变软,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目的在于去除茶叶的水分。揉捻用手将茶叶揉成条状,使其变形,要求揉捻的叶片柔软性好,受力容易变形;韧性好,受力变形而不折断;可塑性好,受力变形后,不容易恢复原来的形状。发酵主要用于红茶,实质是鲜叶细胞组织受损,引起的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作用,并产生一系列鲜叶内含物质的氧化、聚合、缩合,形成有色物质,如茶黄素、茶红素。文章图片3做青青茶的主要制作工艺,有筛青、摇青、做手做青三种方式。主要目的是使叶片边缘与其他叶片互碰,破坏叶缘细胞,多酚化合物因酶促作用氧化或自动氧化,叶缘出现红褐色,而叶面细胞因未被破坏,部分显现为青色,因而叫青茶。渥闷(渥堆和闷黄)渥堆是黑茶的主要制作工艺,将晒青毛茶堆放到一定高度,然后洒水,再用棉布覆盖起来,让其内部的湿热作用、酶促作用、微生物发酵作用,经过45——70天,茶汤由黄绿转变为褐红或栗红,整个过程称为渥堆发酵,简称渥堆。闷黄是黄茶的主要制作工艺,与渥堆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堆放的时间比“渥堆”短,由于湿热引起醇化,多酚氧化酶不发生作用,发酵程度不超过10%。干燥是制茶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使茶叶失去大部分水分。除了除去水分便于贮藏,利于长期饮用外,还能在前几道工序的基础上,形成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和形状。
5,茶叶制作过程是怎样的有谁知道呢
1绿茶:茶菁→杀菁→揉捻→干燥
2白茶:茶菁→委凋→干燥。
3青茶:茶菁→晒菁(加温萎凋)→晾菁→摇青(做青)→酵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烘干。
4黄茶:茶菁→委凋→揉捻→闷黄→干燥。
5红茶:茶菁→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6黑茶:茶菁→杀菁→揉捻→沃堆→干燥。
7花茶:一般用绿茶、乌龙茶或红茶和香花拼和窨制,利用茶叶的吸附性,使茶叶吸收花香制成花茶。
更多茶叶知识尽在三好茶坊,欢迎经常前来交流。绿茶:鲜叶摊放、杀青、揉切、干燥,以上是初加工;精制:筛分、切细、风选、拣剔、干燥、车色、匀堆。
6,茶叶制作流程简介
茶叶制作的流程有哪些,茶叶的制作过程是如何。茶叶制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希望你们喜欢! 1、采青 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 茶性比较细致 叶茶类:以叶做原料 茶性比较粗犷 2、萎凋 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 失 水:叶子晒干晒死 造成味薄 积 水:没有搅拌 造成苦涩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 静 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酵。 浪 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 擦,促进氧化。 3、发酵 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 发酵使茶发生变化: 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 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4、杀青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5、揉捻 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 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 第二、 成形。 第三、 塑造不同的特性。 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 揉捻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6、干燥 干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份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 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7、初制茶 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8、精制 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下: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D、覆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 E、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 经过这些程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 各种茶制作过程 一、绿茶制作过程 我国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自唐代我国便采用蒸汽杀青的方法制造团茶,到了宋代又进而改为蒸青散茶。到了明代,我国又发明了炒青制法,此后便逐渐淘汰了蒸青。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绿茶加工过程是: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1、杀青: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一是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三是蒸发一部分水分,使之变为柔软,增强韧性,便于揉捻成形。鲜叶采来后,要放在地上摊凉2—3小时,然后进行杀青。杀青的原则一是“高温杀青,先高后低”,使杀青锅或滚筒的温度达到180℃左右或者更高,以迅速破坏酶的活性,然后适当降低温度,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影响绿茶品质,达到杀匀杀透,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杀青的其二原则是要掌握“老叶轻杀,嫩叶老杀”。所谓老杀,就是失水适当多些;所谓嫩杀,就是失水适当少些。因为嫩叶中酶的催化作用较强,含水量较高,所以要老杀,如果嫩杀,则酶的活化未被彻底破坏,以产生红梗红叶;杀青叶含水量过高,在揉捻时液汁易流失,加压时易成糊状,芽叶易断碎。低阶粗老叶则相反,应杀得嫩,粗老叶含水量少,纤维素含量较高,叶质粗硬,如杀青叶含水量少,揉捻时难以成形,加压时也易断碎。杀青叶适度的标志是: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无红梗红叶,手捏叶软,略微粘手,嫩茎梗折不断,紧捏叶子成团,稍有弹性,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 2、揉捻;揉捻的目的是为了缩小体积,为炒干成形打好基础,同时适当破坏叶组织,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揉捻一般分热揉和冷揉,所谓热揉,就是杀青叶不经堆放趁热揉捻;所谓冷揉,就是杀青叶出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摊放,使叶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揉捻。较老叶纤维素含量高,揉捻时不易成条,易采用热揉;高阶嫩叶揉捻容易成条,为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采用冷揉。目前除制作龙井、碧螺春等手工名茶外,绝大部分茶叶都采取揉捻机来进行揉捻。即把杀青好的鲜叶装入揉桶,盖上揉捻机盖,加一定的压力进行揉捻。加压的原则是“轻、重、轻”。即先要轻压,然后逐步加重,再慢慢减轻,最后部加压再揉5分钟左右。揉捻叶细胞破坏率一般为45—55%,茶汁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润滑粘手的感觉。 3、 干燥:干燥的方法有很多,有的用烘干机或烘笼烘乾,有的用锅炒干,有的用滚桶炒干,但不论何种方法,目的都是:一、叶子在杀青的基础上继续使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内在品质;二、在揉捻的基础上整理条索,改进外形;三、排出过多 水分,防止霉变,便于贮藏。最后经干燥后的茶叶,都必须达到安全的保管条件,即含水量要求在5—6%,以手揉叶能成碎末。 二、红茶的制作过程 红茶的基本制造过程是: 鲜叶***1***萎凋***2***揉捻***3***发酵***4***干燥 。红茶对鲜叶的要求:除小种红茶要求鲜叶有一定成熟度外,功夫红茶和红碎茶都要有较高的嫩度,一般是以1芽2、3叶为标准。采摘季节也有关,一般夏茶采制红茶较好,这是因为夏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适制红茶。 1、 萎凋:萎凋目的就是要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叶片变软,青草气消失,并散发出香气。鲜叶采摘后,要均匀的摊放在萎凋槽上或萎凋机中萎凋。萎凋槽一般长10米、宽1·5米,盛叶框边高20cm。摊放叶的厚度一般在18—20cm,下面鼓风机气流温度在35℃左右,萎凋时间4—5小时适度。常温下自然萎凋时间以8—10小时为宜。萎凋适度的茶叶萎缩变软,手捏叶片有柔软感,无摩擦响声,紧握叶子成团,松手时叶子松散缓慢,叶色转为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鲜叶的青草气减退,透出萎凋叶特有的愉快的清香。 2、 揉捻:揉捻目的一是使叶细胞通过揉捻后破坏,茶汁外溢,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内质奠定基础;二是使叶片揉卷成紧直条索,缩小体积,塑造美观的外形;三是茶汁溢聚于叶条表面,冲泡时易溶于水,形成外形光泽,增加茶汤浓度。红茶的揉捻机一般都比较大,多使用50cm 以上甚至90cm的揉捻桶。其揉捻的适合度,以细胞破坏率90%以上,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叶表面,用手紧握,茶汁溢而不成滴流。 3、 发酵:发酵是功夫红茶形成品质的关键过程。所谓红茶发酵,是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发酵室气温一般在24—25℃,相对溼度95%,摊叶厚度一般在8—12cm为宜。发酵适度的茶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春茶黄红色、夏茶红黄色,嫩叶色泽红匀,老叶因变化困难常红里泛青。 4、干燥:发酵好的茶叶必须立即送入烘干机烘乾,以制止茶叶继续发酵。烘干一般分两次,第一次称毛火,温度110℃—120℃,使茶叶含水量在20—25%,第二次称足火,温度85℃—95℃,茶叶成品含水量为6%。 三、青茶的制作过程 乌龙茶的制造工艺,要经过:采青、凉青、晒青、凉青、做青***摇青摊置***、炒青、揉捻、初焙、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才制成成品。制乌龙茶制作严谨,技艺精巧。一年分四季采制,高山茶分春秋两季。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5月上旬***为春茶;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7月上旬***为夏茶;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8月下旬***为暑茶;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10月上旬***为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好。秋茶次之,其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采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生长地带不同的茶树鲜叶要公开,特别是早青、午青、晚青要严格分开制造,以午青品质为最优。 1、采青***采摘***:晴天的正午10:00至下午15:00时采摘的鲜叶质量最好,采集时不能在下雨天及阴天中采摘,否则将很难行成甘醇的之味及香气;而且茶叶的鲜嫩度要适中,一般选三叶一芽,枝梗宜短,细小。这样枝梗的含水量才会少,制作出来才会形成高档气质。采青很辛苦,采青的最佳时间也正是太阳正烈的时候且全靠手工一叶叶的采摘,因此需要很多人手,乌龙茶采摘讲究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开采,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了枝梗粗壮不利于粗制,太短了叶片太嫩做不成茶。 2、晒青:茶青采下来后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爆晒,当茶青积累到一定量***一般够做十来斤毛茶***就运回家里置于空调房内。等到夕阳西下时,在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 青。晒青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摊在水筛上架在架子进行;有的是直接摊铺在地上;有的在地上铺上竹筛进行。主要还是根据当时的气温来。晒青的目的是先利用地热、柔和的夕阳和晚风使箐叶蒸发部分水分,为摇青作准备。此时的关键是叶片上的泥土味、杂味等要去尽又不能晒死。 3、晾青:茶青经过晒青后,将茶青置于竹筛上,放入空调房静置,茶青经过晒青时,会蒸发部分水分,青叶成遢软样,在空调房静置时,叶梗、叶脉的水分这时会往叶面补充,这时,叶面又会挺直起来 4、摇青:当茶青晾青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将竹筛中的茶青倒入竹制摇青机中准备摇青,在摇青的过程中,通过“闻青叶香气,看青叶颜色变化”来决定摇青的次数和轻重。一般要重复2到3次的摇青,每次摇青间隔个把小时。具体的要看茶青的质量和当天天气。这一环节在反复的摇青和静置中决定了茶叶的质量,为制茶中最关键的部分。将摇青过的青叶移入青间,放在水筛架上静置。这时在摇青时青叶散发的水分通过静置,又会从叶梗、叶脉往叶面补充散发,到完成最后一次摇青已是夜深人静,这时要将茶青静置到第二天使其发酵。 5、杀青***炒青***:到了第二天茶农就要不时通过对茶青的看、闻、摸、试,来决定是否要炒青。这一环节将最终决定乌龙茶的质量,也决定毛茶价格。有经验的茶农都能把握时机制作出优质乌龙茶。由于杀青后叶子上会产生一定的红边此时还要将红边去除否者会影响茶叶质量。 6、包揉成型:把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俗称茶巾***,利用“速包机”把整个茶叶紧包成球状。从这个环节开始其目的就是制作外形和颜色。 7 、揉捻:将打包好的茶包放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使茶叶成型 。茶球在紧包的状态下在揉捻机中滚动,里面的叶子受到挤压会慢慢形成“颗粒状”,从叶状到颗粒状的神奇之作全在这里,当然是要经过很多遍的操作。 8、打散:把打包好的茶球打散,以便重复进行包揉和揉捻。 9、焙火: 将茶揉捻到有一定溼润并有一定色泽后就要将其焙火,把茶团解块后摊铺在竹筛上放在铁架上,至于炉中焙烤。包揉、揉捻与焙火是多次重复进行的,这些过程重复得多了将使茶叶颗粒暗淡无光色泽不活,重复次数少了又会使颗粒蓬松颜色发白。应适可为此直到外形满意为止。 10、烤焙:当茶叶最终成型就要放要进行烤焙将茶叶中的水分烘干。这将影响到茶叶的储存时间保证在茶叶的储存和转运中不变味。一般要进行一个小时。 四、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贡眉、寿眉,不同的白茶品种加工工艺各不相同。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白 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但是从制作工艺步骤来说,却有着细微的差别,白毫银针制作工序为:茶芽、萎凋、烘焙、筛拣、复火、装箱;白牡丹、贡眉工艺为:鲜叶、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或筛拣***、复火、装箱。 其中的关键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白茶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四步: 1.采摘: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储存: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开启,进行包装。白茶主产地在福建省,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茶树的生长,后来的采摘以及制作工艺更加考究,传统采摘方法有"十不采"的约束,所以每个细节都决定了茶叶的质量。 五、黄茶独特的“闷黄”制作方法 黄茶是我国特产,属于六大茶之一,因黄汤黄叶而得名,其制法采用独特的“闷黄”制作工艺,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溼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制作步骤:杀青、闷黄、干燥、揉捻。 1、杀青: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闷黄: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从杀青到黄茶干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溼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 3、干燥: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 4、揉捻:黄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 六、黑茶的制作方法 1.杀青: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 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杀青能杀匀杀透。 2.初揉: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 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溼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决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溼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溼。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4.复揉:将渥堆适度的茶坯解决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菸味,分层累加溼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干燥判断标准:茶梗易折断,手捏叶可成粉末,干茶色泽油黑,松烟香气扑鼻时,即为适度。干毛茶下焙后,置于晒簟上摊晾至与室温相同后,及时装袋入库。
7,茶叶是如何制作的 注语言要简介
第一步:采青。一般是三片叶,也有更多的。直接摘叶子的情况很少,有些老茶树就是这样,这样的叶子,品质不好。
第二步:晒青。太阳底下,屋顶屋前屋后,摊开晾晒。
第三步:晾青。把茶叶放置在空调房搁置,继续抽干水分。
第四步:摇青。把茶青放进滚筒反复翻滚,落后放置空调房搁置,反复三次。别小看这简单的摇滚,摇青是制茶最重要步骤,比较繁琐,决定后面的程序。
第五步:炒青。是用滚筒杀青机,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巩固已形成的品质。以前没有机器,凭感觉,现在有机器自动控温。
第六步:拍打。 用布将经过炒青的茶青包裹起来,用力摔向地上,这时茶青周围的红边遇重力摔打与茶青分离。传统制作铁观音过程中没有这一道工序,去红边的目的是使茶汤颜色好看。
第七步:整形包揉。 把杀青后的茶叶包在特制的布里,利用“速包机”把整个茶叶紧包成球状,在机器里反复整形。从这个环节开始其目的就是制作外形和颜色。这个过程要反反复复,非常辛苦。第八步:烘干。经过包揉、揉捻、解块、烘焙的茶叶,已经基本完成了,只是还粘乎乎的有水分,用烘干机烘干后,OK
8,金银花茶的制作方法
金银花属忍冬科木质蔓生植物,用其花与茶叶制成的金银花茶,具有芳香可口,清凉解毒,通经活络等功效。常饮此茶,可以健身防病、延年益寿,更具有抗癌、保健、减肥等多种特殊功效,因而备受消费者青睐。高档金银花茶,销售价上升到200元/公斤还畅销不衰。现介绍其制作技术。
1、主料制备金银花茶需要70%的茗茶作主料。将采收来的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鲜嫩茶叶,按照绿茶的制作方法制成干茶。要求含水量不超过4%(手捻叶子成粉、手折茶梗即断),并要去除老叶、碎叶、茶末和杂质。
2、银花采收 5~7月为金银花采收期,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青色时,即可采摘。如有已开放的花朵也要一同采收。应在上午9时以前采摘,此时露水未干,不至于伤及未成熟的花蕾,而且香气最浓,也便于保持花色。
3、茶叶吸香将干茶与金银花置于密封密器中隔层摊放,即一层茶叶一层鲜花(金银花必须平摊窗纱网袋中),加盖密封好。此后每隔2~3小时,将银花提出,把茶叶拌匀,再重复进行2次茶叶与银花的隔层摊放。这样茶叶就能吸附金银花的香气。
4、花茶配制茶叶吸香完成后,把金银花提出,置于阳光下曝晒,当银花手搓可成粉时,与茶叶按3∶7混合均匀,即成金银花茶。金银花必须在日光下晒干,不宜烘干,否则不能保持银花的原有色泽。上述方法制成的花茶,可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
9,滴水莲的资料
滴水观音原产于南非热带雨林,若让其在湿润温暖的环境下生长,叶茎边缘会有水珠滴下,故称“滴水观音”。可惜在北方,气候比较干燥,不能见到此景。所幸,滴水观音在北方还是可以开花的,而且香得很,所以滴水观音的另一个名字就叫香棒。总的来说是一回事。 滴水观音属天南星科,这一科中的大多数植物都有毒性,例如万年青、龟背竹和绿萝等。这个毒主要是滴水观音汁液里的毒,如果孩子不碰,应该没有问题的。不会散发什么所谓“毒气”之类的,请放心(只要不误食,接触伤口) 只要掌握了滴水观音的习性,这种花是非常好养的。养滴水观音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滴水观音在不低于18℃的环境下才能生长好,如果气温低于18℃,滴水观音会处于休眠状态,停止生长。 2、施肥。滴水观音喜肥,每月要给滴水观音施肥。 3、浇水。滴水观音会顺着叶子滴水,它的这种特点让许多人认为滴水观音一定喜欢"喝水",可事实上,滴水观音并不总是"口渴",一个星期浇一次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往滴水观音叶面上喷水,北方的水碱性大,喷水会使叶片上出现白色的斑点。 4、阳光。滴水观音喜阴,不要让阳光直射。 滴水观音变"蔫"了,主要是施肥不够,要注意追肥。 养护: 滴水观音喜温暖湿润及稍有遮阴的环境,但花期要阳光充足,否则佛焰苞带绿色,影响品质。须保证每天3—5小时光照,不然叶柄会伸长影响观赏价值。 滴水观音耐寒力不强,10月中旬要移入温室。夏季需要在遮阴情况下,经常喷水降温保湿。 滴水莲又名滴水观音.滴水观音喜湿润、肥沃土壤,即常说的“大肥大水”,生长期间要多浇水。追肥可用腐熟的豆饼水等液肥与化肥(复合肥或磷酸二铵)轮换施用,每隔2周追施一次。追施液肥时,切忌肥水浇入叶鞘内以免腐烂。 硫酸亚铁的使用 在盆栽滴水观音中,追施硫酸亚铁能使滴水观音叶片变大、变厚、变绿,平滑有光泽,叶柄不易伸长,从而保证叶片美观。同时能促进花蕾形成,延长花期。具体方法是:将硫酸亚铁稀释成2%的溶液,每隔1个月浇施一次,每次要浇透。
10,茶叶加工法
六大茶类的制造工艺简介: (一)绿茶制造工艺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二)红茶制造工艺 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下文以工夫红茶为例,简介红茶的制造工艺。 (1)萎凋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2)揉捻 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3)发酵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4)干燥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乌龙茶的制造,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 (1)萎凋 萎凋即是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 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2)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
文章TAG:
滴水 茶叶 制作 工艺 滴水香茶叶制作工艺介绍
大家都在看
-
如何区分好坏陈皮,陈皮的鉴别方法
2022-04-27
-
谈谈你对茶道的理解,什么是茶道
2022-05-16
-
如何辨别真假紫砂壶,一分钟教你辨别真假紫砂壶
2022-04-29
-
水果茶用什么茶叶最好,做水果茶要用什么茶叶
2022-05-29
-
上品古树茶如何鉴定别,云南有那么多古树茶吗
2022-05-01
-
白茶可以搭配什么喝,煮老白茶加什么好喝
2022-06-12
-
普洱熟茶存放几年最好,熟茶能放多少年
2022-04-18
-
为什么茶喝了睡不着,四季春茶喝了会睡不着吗
2022-07-04
-
最贵的六种茶叶,什么茶最贵最好
2022-08-22
-
三得利乌龙茶什么梗,乌龙茶因什么而得名
2022-04-14
-
如何了解茶叶视频知识,发现茶叶里的大学问
2022-05-01
-
大红袍如何分辨好坏,如何鉴别大红袍的优劣
2022-04-28
-
安吉白茶为何要修剪,白茶什么时间剪枝好
2022-04-14
-
莓茶是什么味道,霉茶是什么味道
2022-09-01
-
茶宠用什么好,用什么茶养茶宠比较好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