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金俊眉怎么泡最好

用玻璃器皿能看出它的汤色。水温不能过高,刚煮沸的水要晾一会儿再泡最好,否则会把茶烫熟,失去原来颜色
低温85度,快出汤
红茶有专门的泡茶器

金俊眉怎么泡最好

2,天时茶器金骏眉

这个茶叶多少一斤

天时茶器金骏眉

3,喜欢喝茶又觉得功夫茶太麻烦朋友推荐鸣盏煮茶器知道好用不

答:首先功夫茶不是茶,跟红茶绿茶没有关系。工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其烹煎之法应是源于陆羽的《茶经》。
大概也就是100毫升!功夫茶具,很小,是特色!盖碗的规格市场上也都差不多,不要太大。要一点点品味,呵呵!

喜欢喝茶又觉得功夫茶太麻烦朋友推荐鸣盏煮茶器知道好用不

4,如何用茶具泡茶

泡茶神器让你更简单的泡茶,就是 这个造型...... 00:00 / 00:23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5,别人送了一包铁观音因为在校学习没有什么用专业茶具的条件能

不据一格降人才喝茶其实也可以不用那么讲究好茶,就如美女,天生丽质,即使没有好的茶具(一如没有华丽的服装),味道也不一般(容貌也掩盖不住)当然,讲究用水用具(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合适的冲泡方式。那茶更能发挥其特性。泡的更好喝。这就是茶艺方面要求了。玻璃怀可以用来喝,带盖的瓷杯,紫砂杯也可以,紫砂壶更好。记得水最好是刚煮沸的
你好!不用啦 哈哈 有杯子就可以泡。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6,推荐丨天时地利人和告诉你为何宋盏能成为茶器之首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一个爱茶、品茶,把茶融入生活的民族。既要品茶,自然少不了好盏。 建盏,为茶而生,与茶相依相存,是公认的好盏。 天下之盏,建盏为最 建盏作为黑瓷的典型代表,发展至宋代最受追捧。 宋代是茶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宋人无论是君主贵族亦或是文人墨客,无不钟爱点茶、斗茶,并以建盏为茶器之首。 不得不说,宋代建盏之所以能够占据那个时代的制高点,和 天时地利人和 是分不开的。 天时 便是宋代盛极一时的斗茶之风 。 斗茶这种饮茶方式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斗茶是将茶饼碾成粉末连水带茶一齐饮下,而在斗茶过程比的就是汤色,建盏的黑更容易衬托汤色的白。建盏在 口沿处会有一道“分水线” ,斗茶的一个环节是点汤,即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汤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也就是汤花能咬住“分水线”, 这说明建盏在当时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斗茶。 而 地利 则是建盏发源地水吉, 为建盏的诞生创造了一些独特条件。 若想烧出建盏这样独特的析晶黑釉瓷碗,并将产品行销到各地,成为风靡全国、畅销海外的流行品,其产地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 周围要有足够的燃料,以应对大规模烧瓷的能量消耗; 二、 要有适宜的地理环境,即有倾斜度但是斜率不会太高的山坡,以便建造一定规模的龙窑; 三、 要有便利的运送渠道,即发达的交通以供外销; 四 、 最关键的一点,要有原材料,即含铁量高,能形成析晶的胎土、釉料。 而水吉恰好满足这些条件。 首先, 水吉地处丘陵地带,遍地环山 ,但山丘海拔都不会太高,坡度适当,可依山形建造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超长龙窑。 其次, 丰沛的雨水和适宜的土壤、气候造就了漫山遍野的茂密植被 ,令水吉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水吉镇木材蓄积量2.9万立方米,年采伐木材2.2万立方米, 龙窑柴烧所需的燃料完全不用发愁。 第三,建盏作为瓷器不但易碎,且分量不轻,长途运输时若走陆运,难免碰撞损毁,成本也太高。以水运为主,陆运为辅,才能降低损耗和运输成本。建州(今建阳)一直是福建的重镇,建窑濒临建溪,而福建水利交通十分发达,水网密布, 因此建窑出产的建盏能够很方便的被运输出去,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市场。 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 建盏的胎被称为“铁胎” ,是建盏区分于其他窑口所产黑釉盏的 一个重要特征 , 也是建盏成为宋代公认极品茶具的重要因素 。而水吉本地的高含铁量粘土在宋代独一无二。 人和 即当朝君主的极力推崇—— 宋徽宗为建盏背书。 宋徽宗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皇帝,但绝对是一个极有造诣的艺术家,有宋一代书法第一,又兼具文艺青年的各种喜好。当时出自 宋徽宗之首的《大观茶论》 对建盏是这样评价:“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这句话至今仍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一句。宋徽宗不仅自己喜欢用建盏,还兼职推销员, 据《宣和遗事》载 :“ 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 ”。可见建盏在宋代想不火都难。 如此一来,宋代建盏成为 茶器之首 ,就成为了必然。而建盏的传奇更迭,可谓是埋葬千年复璀璨。即使几经反转, 今天,建盏仍然在品茗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继续发光发热。

7,茶的禅意 葛红兵 阅读答案

文章所传达的 作者认为茶的真境界是:一杯茶是一个宇宙,进入茶,就进入了宁静、淡泊、安乐的另一个宇宙,是空无的茶气中万籁寂灭、心物两忘、超然独立的心境。 赏析:茶和茶器,都没有上下之分。分的是我们的分别心而已。是我们的分别心,让茶和茶器染上了人世的俗气,给它们早早地安上了等级,然后又用这些等级来迷惑自己,命令自己或悲或喜。 这句很富有哲理的语言 让我们明白其实不同的茶叶只是其特点不同 而没有高低贵贱 好差赖茶之分 只是我们内心的俗气给茶叶加上了好坏的标签之分 折射到人生,人世间的食物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由于人的原因人们追求表面的心里虚荣而非要分个高低贵贱,就像lv是包,妈妈缝制的布包就不是包了吗?其实充其量只能说其功能不同而不是lv就尊贵到哪里! 3.其实就像我说的lv与普通包包的区别一样 ,我们不应该这样而应该平等看待!

8,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是什么

《茶经》《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陆羽在各大茶区观察了茶叶的生长规律、观察了茶农对茶叶的加工,进一步分析了茶叶的品质的优劣,并学习了民间烹茶的良好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规律,此外陆羽还留心于民间茶具和茶器的制作,且制作出自己独特的一套茶具。陆羽用自己的一生研究茶事,他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大茶区。《茶经》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和结构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及性状。“二之具”记载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七之事”汇辑有关茶叶的掌故及药效;“八之出”列举茶叶产地及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条件而异,不必拘泥;“十之图”指将采茶、加工、饮茶的全过程绘在绢素上,悬于茶室,使得品茶时可以亲眼领略茶经之始终。《茶经》反映出当时茶叶的采摘、制作、鉴定、分级及烹煮、饮用等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表明唐代茶叶生产已比较发达,饮茶之风盛行。《茶经》在当时就已竞相传抄,《新唐书隐逸传》说陆羽著《茶经》后“天下益知饮茶矣”。当时卖茶的人甚至将陆羽塑成陶像置于灶上,奉为茶神。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

9,铁观音用什么器具喝起来好

“壶为茶之父”。泡什么茶用什么茶具,这也挺有讲究的。过去,爱茶人喝绿茶喜欢用玻璃杯,喝花茶喜欢用盖碗,喝乌龙茶喜欢用小紫砂壶和小紫砂杯。近几年来,有更有讲究的:这把紫砂壶专喝乌龙茶,那把紫砂壶专喝绿茶,最好的紫砂壶专喝普洱茶。因茶择具真是做到家了。说到这里,有一点提醒消费者:最好别用黑陶茶具泡茶、喝茶,因为黑陶含铅量大。 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回答: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德信红茶和德信乌龙时我会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但冲泡德信绿茶特别是德信碧螺春和德信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平常,我们常喝的茶是乌龙茶、花茶还有绿茶,假如现在您面前有3种茶具,分别是玻璃的、紫砂的和瓷的,您知不知道这3种茶具分别用来泡什么茶呢? 喝乌龙茶最好用紫砂茶具。紫砂茶具买回来以后,要放在锅里,加上一把粗茶叶,煮上半个小时,为了是去掉茶壶表面的蜡质和杂质,使手感比较舒服。您记住喝乌龙茶最好选用宜兴产的紫砂茶具。 ...展开全文“壶为茶之父”。泡什么茶用什么茶具,这也挺有讲究的。过去,爱茶人喝绿茶喜欢用玻璃杯,喝花茶喜欢用盖碗,喝乌龙茶喜欢用小紫砂壶和小紫砂杯。近几年来,有更有讲究的:这把紫砂壶专喝乌龙茶,那把紫砂壶专喝绿茶,最好的紫砂壶专喝普洱茶。因茶择具真是做到家了。说到这里,有一点提醒消费者:最好别用黑陶茶具泡茶、喝茶,因为黑陶含铅量大。 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回答: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德信红茶和德信乌龙时我会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但冲泡德信绿茶特别是德信碧螺春和德信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平常,我们常喝的茶是乌龙茶、花茶还有绿茶,假如现在您面前有3种茶具,分别是玻璃的、紫砂的和瓷的,您知不知道这3种茶具分别用来泡什么茶呢? 喝乌龙茶最好用紫砂茶具。紫砂茶具买回来以后,要放在锅里,加上一把粗茶叶,煮上半个小时,为了是去掉茶壶表面的蜡质和杂质,使手感比较舒服。您记住喝乌龙茶最好选用宜兴产的紫砂茶具。 泡乌龙茶的时候,水温一定要高,得95℃以上,最好是刚刚开的沸水。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您用热的水来泡乌龙茶的话,它就可以比较快地让茶香飘出来,让茶汤的颜色变得浓郁起来。 茶坊里喝茶,喝的是感觉、情调。所以,价格也比较贵,有时喝一次茶比吃一顿饭还要贵。如果我们在家里喝茶,不必购买成套的、昂贵的茶具,照样可以品到茶的清醇,领略茶艺的神韵。 泡绿茶也是有讲究的。首先要注意两点:第一就是要用没有盖的玻璃杯来泡,第二点就是要注意水温。泡绿茶的水温不能过高,大约在80℃左右就可以了。这是因为绿茶大多都是在谷雨前或者是清明前采摘下来的茶树的嫩叶,既然是嫩叶,当然就怕高温了。如果水温过高的话,就把茶叶泡坏了。另外呢,如果选取带盖子的茶具的话,它不容易散热,时间长了,就把茶叶泡糊了,这个茶汤也变得非常浑浊,非常不好看。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水开了之后,您不要马上就把它倒到杯子里泡绿茶,而是让它落落火,等一会儿。等多长呢?大约一两分钟的样子就差不多了。那时候的水温差不多就是80℃左右。还有一种方法非常好,就是把热水先倒到杯子里面,然后再往里放绿茶。我国太湖一带的人,泡碧螺春茶的时候,都是用的这种方法。 很多北方人都喜欢喝花茶。那么喝花茶的时候,最好用盖碗来泡,效果就比较好。为什么呢?主要是为了留住茶香。泡花茶的水温可以比泡绿茶的水温稍高一点,大约是90℃~95℃左右就比较好。冲好水之后,您就可以把茶盖盖上,然后闷上两三分钟就可以喝了。收起
泡饮铁观音讲究用功夫茶具,七泡香气不减,兼有红茶之甘醇与绿茶之清香,还伴有兰香,因为铁观音茶山同时也有兰花生长。紫砂壶最能发挥名茶真味,而且常泡铁观音,不仅宜神,还颇养壶。铁观音有“一经品尝,辄难释手”之说,可见颇耐寻味。

10,怎么泡铁观音啊

怎么泡铁观音的方法,其实说法有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说出来了,不过我可以推荐你去看一下这个,上面有泡铁观音的方法,好像是从最古老的泡法角度去讲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http://www.sellcha.com
日常冲饱铁观音毕竟不同于茶艺表演,网上很多有关于铁观音的冲饱方法都是转载于茶艺表演的过程,既看不懂,又不实用。我把我们日常最冲饱铁观音的方法整理一下,供铁观音爱好者参考。 1、用煤气灶、随手泡、电磁炉等工具先烧开水,要即烧即泡。 因为泡茶要求温度要高,一般要100度,而且泡铁观音水质一定要好。可用井水、桶装水、山泉水或矿泉水。绝对不用城市里的自来水。水质越好,则泡出的效果也越好。如果用热水瓶里的水效果也是大打折扣,我们都是即烧即泡的。很多学术文章说泡茶最好用80度的水,一定是泡不出味道的。没有一个懂铁观音的人会这样做的。 2、准备泡茶工具。 最实用的不锈钢茶池,纯白瓷茶具,最中间的为盖碗,我们这边也称“闷瓯”,也有的称“介碗”,一般采用中号的,口径75mm,刚好泡标准的7克饱。还有小茶杯,仅这些也可以。讲究的还有茶海(右边的白瓷容器),茶滤(弹簧架上那个透明的小东西)与茶海配合使用,还有小夹子。我们这里有98%以上的人用这是这些工具。白色的瓷茶具可很好的观察茶叶的颜色,千万别选那些花花绿绿的。有文章说最好采用陶制的茶具,但只要是懂茶的人很少会用陶制的。开水开后把这些茶具烫洗一遍。 3、把茶叶放入盖碗中。 4、冲入滚烫的开水,盖上盖子,倒掉这每一泡的茶汤。目的是去除茶叶里面的一些灰尘等杂质,起到一个讲究卫生的作用。 5、再冲入开水,盖上盖闷一会儿,时间可自己掌握,想別浓点就多等会儿。接下来可开盖闻香。杯盖的香气是茶叶质量的重要一个方面。 6、闻后把茶汤倒在茶海里,茶海上放茶滤,起过滤杂质的作用。也可直接倒在小杯里。 7、把茶海里的茶汤倒在小茶杯里,再鉴赏茶汤的颜色。 8、用夹子夹茶杯送到客人前。 9、最后鉴赏茶汤的气味、口感等。品饮茶水。 10、接下去的第二泡、第三泡依上面的方法冲泡。具体冲几泡要看茶叶的耐泡 程度和个人的喜好而定。
开水加上好的紫砂壶,按高冲低泡进行
铁观音如果选用工夫茶具来饮用,时间把握如下:第一道和第二道约30-40秒,第三道约50秒,第四道约60秒,第五道约80秒,第六道约120秒,第七道和第八道根据个人的口味来把握,还有水温以90oC~100oC沸水为佳,选用山泉水饮用效果更佳! 备 :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对茶叶、开水、茶具和品茶环境四方面的准备工作。 洗(温):指对茶具的洗涤、热烫过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温杯的作用。 取(选):按客人的品种、嗜好和饮茶习俗,备齐多种茶叶品种,让客人点茶和供客人选用。 沏(泡):沏茶时手势动作要轻柔持重,倒开水时要把茶壶上下拉三次,高冲低调,即“凤凰三点 头”。 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能均匀地吸水,有处于茶叶在杯中显色、透香和吐味。此时还要仔细 辨别沏茶的水声 ,仔细观察茶叶从浮到沉的形态变化。 端(敬):端茶给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正确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垫托盘,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 :客人接过茶后不能举杯一饮而尽,吃口要小,可从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过舌头,扩展到舌 苔,直接 刺激味蕾,此时可以微微、细细、啜啜品之。 斟(加):给客人斟茶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开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国有“浅茶满酒”的习 惯 必须注意礼节,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为宜。 清 :要等客人离后,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来以备下次之用。
一、茶具的选择   泡铁观音根据各人喜好选择瓷茶具或紫砂茶具均可。但由于近年来铁观音流行轻发酵,比较重视茶叶的香气,建议选择瓷茶具(盖碗或壶均可),这样有利于发挥出铁观音的香气,盖香明显。由于紫砂壶密度较小,壶体孔隙会吸附一部分茶味,所以感觉起来香气就差了一畴。当然,喜欢养壶的朋友用紫砂壶冲泡铁观音也是可以的,只是要分些观音给壶喝就是了。呵呵!   下面我以盖碗为例来示范铁观音的泡法。   二、铁观音的冲泡   1.取适量茶叶(一般一泡茶8克)放置于盖碗中,用沸水冲泡。   2.用盖子刮去泡沫。   3.快速将茶冲倒于公道杯中。公道杯上放置滤网,可滤去碎茶叶。由于这第一道茶水主要是洗茶,并不饮用,故而快冲快出为好。   4.用公道杯中的第一道茶水冲洗滤网和茶杯。   5.洗好杯子后,再用沸水冲泡第二道茶水,盖上盖子。   6.第二道茶水通常浸泡15秒即可出水,将茶水倒于公道杯中。可根据各人喜好稍做调整,觉得淡了就延长一点,觉得浓了就缩短一点。   7.将公道杯中的茶水倒于茶杯中品饮。   8.细细品味观音的韵味之后,揭开盖碗冲泡下一道茶水。   看了这个范例,相比您不再觉得泡功夫茶有多难了吧?赶快试试这样冲泡出来的铁观音和您原来的大杯浸泡有什么不同吧,相信从此您一定会喜欢上铁观音的。   如果您看了本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和我交流,愿与天下朋友共享好茶。   明代的许次疏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蕴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连,缺一不可”。茶、水、器、火四者,环环相扣,这和我们谈的如何泡好茶正好相呼应。 泡茶看似容易,将茶置于壶内,注热水,待片刻,再倒出来,就完成了“泡茶”!表面看来,铁观音茶就如上述的分解动作,就可得好茶汤!然而,静心观茶、识茶,钻研茶的特质,才是泡好茶的第一步!在上述文字记载之外,实际泡茶过程中,以及面对不同茶叶和茶器时更仔细分辨,才得好茶汤滋味。   安溪铁观音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意思就是水以山泉水最好,茶具以小巧方便为佳,如果用炭火来烧水那是最好不过。   冲泡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1 白鹤沐浴 (洗 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2 观音入宫 (落 茶):把铁观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3 悬壶高冲 (冲 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4 春风拂面 (刮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5 关公巡城 (倒 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6 韩信点兵 (点 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7 鉴尝汤色 (看 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   8 品啜甘霖 (喝 茶):乘热细缀,先闻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闻,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习茶技艺 五、习茶:   对于冲泡艺术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讲究理趣并存的程序,讲究形神兼备。茶的冲泡程序可分为:备茶、赏茶、置茶、冲泡、奉茶、品茶、续水、收具。

文章TAG:天时  茶器  珍藏  名茶  天时茶器珍藏名茶  金俊眉怎么泡最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