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熟普洱茶几泡就可以了,熟普洱茶一般泡几次就没用了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2025-05-18 18:10:41
本文目录一览
1,熟普洱茶一般泡几次就没用了
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而且采摘的茶叶较老,冲泡是的置茶量较多,一般可以冲七遍左右。
2,普洱茶熟茶泡几遍后才能喝
一般需要1~3次润茶,然后注入沸水至满,刮去浮沫盖上壶盖,静置1分钟浸泡30秒,即可。生茶回答完毕,希望对你的提问有帮助,如果满意请采纳o(∩_∩)o...哈哈
3,普洱茶的喝法有讲究吗
普洱茶的最佳泡法:
1、宽壶留茶根闷泡法: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留根"就是经"洗茶"后从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
"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留根"和"闷泡"道出了云南普洱茶的茶性。采取留根和闷泡,既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又为普洱茶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达到"茶熟香温"的最佳境界。
2、中壶"功夫茶"泡法: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茶壶的容积因饮茶者的数量而定。用此方法也能冲泡好云南普洱茶。如对部分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异味的茶,使用中型壶现冲现饮,头几泡除去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倒干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苦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快冲能减轻苦涩味。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味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
现实中常常会见一部分储藏不当而茶叶质地却很好的普洱茶,要么轻度受潮,要么窜味,开汤时茶味不够纯正,但浓甜度和厚度尚可。对于这类茶叶,冲泡时也采用以宽壶闷泡法,只是头一、二泡不留根,三泡起再留根闷泡。
3、盖碗杯冲泡法: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提高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普洱茶。但对于一些细嫩茶,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娴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有利影响,比较适合评茶。

4,普洱茶要怎么泡才好喝
①根据普洱茶的年份、生、熟茶选择泡茶的器皿、水的温度和投茶量。②普洱茶使用95~100℃的沸水冲泡,泡出普洱茶的香气和滋味。③普洱茶润茶可进行1、2次,冲下沸水立即倒出,速度要快。④是否加用滤网看干茶情况而定。⑤正泡时,前几泡出汤宜快,随着泡数增加,泡茶时间可慢慢延长。泡普洱茶首先看你的普洱茶是新茶还是老茶,嫩度高不高。新茶建议使用95°左右的水温进行冲泡,如果大部分是芽头的嫩茶可以适当的降低温度使用85°~92°的水进行冲泡。如果是老茶就需要使用100°的水进行冲泡才能把香气滋味泡出来。泡法:取适当量的普洱茶,将水烧开至90度~100度。先烫盖碗(或茶壶),将水倒掉之后将普洱茶放入杯中盖碗(或茶壶)中。注水,第一泡醒茶。将醒茶水倒掉之后可闻杯香。第二泡开始就可以饮用了。四泡之后每泡浸水时间都要延长一点。平时每天都喝一点普洱茶,一直在喝普洱溯岳茶坊的茶,感觉很好。现在也时不时的和他们的茶艺师张慈一起品品茶、聊聊天,受益良多。普洱茶最简单的冲泡简单点:先要有个紫砂壶或盖碗,壶价高低不一,盖碗就几元钱。公道杯一个,几个小瓷碗,滤网和滤网座,接水盘一个。基本配置就这些了,其他的东西就是锦上添花了。沸水冲洗茶具,放茶入壶或盖碗。洗茶,也就是倒沸水冲泡10秒左右,将水倒掉不要。头道,倒沸水冲泡10秒左右,出茶水到公道杯中,然后就可以倒各个小瓷碗,温了就可以喝了。2-10道或者更多,随君所便了.关键问题:用沸水,最好用专用泡茶的电水壶烧水。头3道茶,每泡不要太长时间,否则太浓了。每次泡好要倒入公道杯里慢慢喝,不能泡在壶里太长时间,否则焖熟茶叶不好.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普洱茶熟茶的泡法最好用完全煮沸的水来泡普洱熟茶。普洱熟茶的第一泡茶水可以倒掉,第二道可以饮用,但第二泡的时间要静置10到20秒,第三泡时间比第二泡长30到40秒,以此推算,茶水每泡过后浓度越淡,浸泡时间就要相应加长。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小】【淇】【\/】【号】dydy268 交流学习。她茶叶挺纯,可像她拿茶或学习!---------------------------配置python的eclipse开发环境eclipse狠强大!在eclipse下开发python很方便!代码提示功能比较完善!在eclipse下配置python开发环境不算难,简单记录一下.1.help -> Install New Software,点击"add",在name里面输入"PyDev",location里面输入""very happily. My uncles come
5,泡普洱茶用多少度的水
普洱茶泡法 一、宽壶留根闷泡法 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 “留根”就是经“洗茶”后从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 直到最后茶味变淡。 “闷泡” 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个“慢”字。 “留根”和“闷泡”道出了云南普洱茶的茶性。采取留根和闷泡,既能调节从始伞终的茶汤滋味,又为普洱茶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达到“茶熟香温”的最佳境界。 中壶"功夫茶"泡法 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茶壶的容积饮茶者的数量而定。用此方法也能冲泡好云南普洱茶。如对部分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异味的茶,使用中型壶现冲饮,头几泡除去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倒干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苫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快冲能减轻苦涩味。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味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现实中常常会见一部分储藏不当而茶叶质地却很好的普洱茶,要么轻度受潮, 要么窜味,开汤时茶味不够纯正,但浓甜度和厚度尚可。对于这类茶叶,冲泡时山采用以宽壶闷泡法,只是头一二泡不留根, 泡起再留根闷泡。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提高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普洱茶。但对于一些细嫩茶, 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娴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有利影响,比较适合评茶。 冲泡中注意的问题 一、投茶量 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富于变化。就饮茶习惯而言,港台、福建、两广等地习惯饮酽茶:云南也以浓饮为主,只是投茶量略低于前者。江浙、北方喜欢淡饮。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为1:40或1:45。对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可以此为参照,通过增减投茶量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切忌一成不变。 二、泡茶水温 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厂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山苫涩味,容易烫伤—部分高档茶。确定水温的高低,一定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云南人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沸水温度低于沿海、平原地区。如昆明的沸水温度在94℃左右,适合直接冲泡绝大多数熟茶。对于青茶,除部分高档茶外,大部分也可直接用沸水冲泡。在冲泡部分高档新青茶时,除直接降温外,还可通过不加壶盖或沸水高冲来降低水温,避免因茶叶烫熟而产生 “水闷气”。三、冲泡时间 泡时时间长短的控制, 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确。如前所述,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 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冲泡时间的掌握,就规律而言:陈茶、粗茶冲泡时间叫时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 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掌握时,要根据茶叶的特性决定。例如,用350毫升紫砂壶“宽壶留根闷泡法”冲泡80年代生产的中档七子熟饼“7572”(勐海产)时,投茶量6~8克,经“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后,倾出二分之一即可饮用。用同一方法冲泡时期的中档青饼时,投茶5~7克,纤“洗茶”后注入沸水,闷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如用此法冲泡“民国”时期的紧茶时,投茶量适当增加,闷泡时间可延长到5一7分钟。对一些苦涩味偏重的新茶,冲泡时要控制好投茶量,缩短冲泡时间,以改善滋味。 四、关于“洗茶” “洗茶”这一概念出现于明代。 《茶谱》(明朝)载: “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过程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储藏越久,越容易沉积脱落的茶粉和尘埃,通过“洗茶”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对于品质比较好的普洱茶, “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
6,怎么喝普洱茶
普洱,喝陈茶,也就是念头越久越好喝~
用稍微开一点的水,其他的跟普通泡茶没什么区别,一泡到第5、6泡都ok建议每天喝茶的方法
早上:起床后空腹一杯(大约500ml)
这一杯要注意茶一定要喝淡茶,不然空腹饮用容易晕茶,茶水温温的就好。
功效为:润肠,通便,促进新陈代谢。
中午:午饭后半小时(大约500ml)
茶水浓度适中,一定要喝热茶,最好可以一口一口边品边把这杯茶水喝下去。
功效:刮油
晚上:晚饭后半小时(大约500ml)
同中午那杯茶一样,浓度适中,也要喝热的
功效:刮油
其余时间,想喝就喝,不要喝太浓就好。但是注意千万不要饭前喝,不然会增加你的饥饿感,使你吃得更多。
这是祖源食品专营店的小册子上印的,免费送,可以去看看如果是在家里的话,要用玻璃杯或陶瓷杯,用开水把杯子烫一下,再把普洱放进去,放开水泡30几秒,再把水倒掉。然后再放开水就可以喝了,这叫洗茶,在家嘛就简单一点好了。普洱茶冲泡的器具和乌龙茶备具一样;电热煮水壶,酒精煮水用具等盖碗或紫砂壶,茶巾,茶盘,茶夹,茶海(公道杯),杯子。
说到选水在现在生活已很方便,一般要求凡符合国家规定指标水,最好的是纯净水,山泉水。置茶量主要因个人喜好而定,
但在常规冲泡时置茶量一般以120~150CC的溶器放5~8克茶叶,冲泡中茶与水的比例关系很重要,这就是每个人泡的茶喝起来不一样的关键,
如果你用茶量过多水少时,茶当被完全泡开时,就会过分浓厚,滋味强烈。反之茶量放少了,茶味淡薄,水味重。
任何变化中都会引起茶叶的香气,汤色,味道的改变。无论是茶叶的品定或三五知己品茶都必需统一茶水比例,人性化的去调整,彼此灵活掌握! 一》生茶(低温醒茶、高温水泡法) 盖碗置茶8克入碗(如果是紧压茶应把茶叶充分拆散)煮水到85度,注水入碗,
动作要柔和缓慢顺时针方向转,待水 满至七分时停下把盖碗的醒茶水倒入茶海(此目的是让茶滋润一下,醒茶)。
用茶海的茶水温一下杯子,之后打开盖子透一下气(全过程7秒完成),
第一泡开始集中精神慢悠悠注水,整个动作平稳一呼一吸间顺时针方向水至八分满完成,闷泡25秒,
倒出茶汤分汤到每个客人杯中完成。每泡的泡水次数常规在8泡,因百分之八十的物质已被泡出!
普洱茶香气味道主要表在口腔中,所以用闷泡方式好让茶叶中所含营养物质被沁出,
而达到一定的浓度、质感、口韵等(前提到一定要慢、稳、顺时针注水为了是不让茶叶中细胞壁破裂细胞溢出而茶汤变的苦涩高)。
二》熟茶(高温杀菌、底温泡水法) 最好用紫砂壶泡熟茶,因熟茶在制作过程茶性百分之八十有所转变,口感主要表现重、醇、厚、顺,
紫砂壶内部有气孔能吸收熟茶中杂味且不走味又比较好的保持香气和陈味,
置茶8克入壶,把水一定煮到100度后直接倒入壶盖面上,重复三次,先让热水增热逼杂气味。
打开盖后往壶中注水水注拉高点,让茶叶在壶里翻滚,到出茶汤后把壶盖打开放出热气,
用壶一定要把壶盖打开、如果不开壶盖会产生闷杂味影响茶味,
第一泡用100度的水转圈注入茶中(高温目的杀死细菌)因熟茶经过洒水渥堆发酵过程在微生物作用下,有益和有害的微生物拌生在一起.
作为一般人对这些微生物的了解很少,没把握,所以我强调“高温杀菌”从科研角度看只要85度的水温所有的微生物都死掉
!无论从卫生方方面面和心理因素,这点非常有效!然后出汤分茶汤到杯子上(温杯)!第二泡就用85度水来冲泡。。。。。一直循环! 条件
1. 冲泡水温:通常用100℃沸水,至少不能低于90℃。
2. 置茶量:茶水比例为1克:50克,或置茶量为容器容量的20%左右,最好将紧压茶拨开后,暴露在空气中2星期,冲泡味道更佳。
3. 用水的选择:纯水,矿泉水和山泉水尤佳。煮水时不宜过度沸腾,这样水中的氧气过少,会影响茶叶的活性。
二、 茶具
1. 壶: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瓷壶、陶壶、紫砂壶。
2. 杯或碗: 饮用普洱茶也可以使用瓷盖碗。瓷盖碗使用方便,造型现代优雅,并且有助于观赏普洱茶的汤色。要注意的是,温度较高,小心烫手。
另外,不宜用保温杯冲泡普洱生茶,那样会焖熟茶叶, 影响普洱茶的特有风味。 品饮名优茶,还必须讲究。
三、 步骤
1. 日常冲泡
1 )温壶涤具:先用滚水烫热茶具,主要起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随后放入茶叶;
2 )润茶:冲入约茶具容量 1/4 的滚水,然后快速倒去,以此清洗茶叶中的杂质,并且唤醒茶叶;
3 )头道。倒沸水冲泡 10 秒左右,出茶水到公道杯中,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然后就可以倒到各个小瓷碗 ,温了就可以喝了。
a. 每次泡好要倒入公道杯里慢慢喝,不能泡在壶里太长时间,否则焖熟茶叶不好。
b. 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c. 茶叶的浸泡时间,视茶叶的情况而不同,一般紧压茶可以稍短些,散茶可以稍长些,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投茶量少可以稍长些,刚开始泡可以稍短些,泡久了可以稍长些。
四、 品尝
茶汤入口,稍停片刻,细细感受茶的醇度;滚动舌头,使茶汤游过口腔中的每一个部位,浸润所有的味蕾(不同部位的味蕾感觉出的茶汤的滋味,通常是不相同的),体会普洱茶的润滑和甘厚;入喉时可领悟普洱茶的顺柔和陈韵。
冲泡茶叶的时间和次数相关。茶叶冲泡时间与茶叶种类、用茶量、水温和饮茶习惯都有关系。冲泡时间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几点注意:用茶刀鞘下一块,就可以了,不过千万不能用刀切,不然泡开的茶会很碎的。如果没有茶刀用水果刀也可以的。
一,水要沸水。
二,要洗茶。不洗的话,喝的口感很不好,而且会觉得有尘土似的。
三,每泡茶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0到40秒吧。
7,泡好普洱茶需要几个步骤
普洱茶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实在令人困惑。 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笔者针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些试验。略有心得有体会。在此与诸位茶人探讨。 我的大体思路是:首先,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征;其次,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扬长避短;第三,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具体达到扬长避短的目地;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和调整。下面,我先就这几点一一展开,最后在实际演练一次冲泡全过程。 一、分析茶性 气味方面: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 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总体而言,熟茶内容不够丰富,一般都不太耐泡。 二、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茶。 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三、向着目标选择手段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泥紫砂壶 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茶事用水需一整篇文章详加论述 3、适当的醒茶 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茶水温 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为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具体操作到后面实战演练一节中再作细论。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 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这个口诀过于大略。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但总的来说,在熟茶的冲泡中它还是相当实用的。如下,我们具体分析五种基本的注水手法对冲泡的主要影响。 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 旋水:即注水时移动烧水器皿的壶口。其主要作用时增加水与叶低的激荡,同时提高各部位茶叶接触水的均匀性。不旋,壶口一直固定在一个点上注水,称为定点吊水。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首先,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其次,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粗高,高矮都不变,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 7、烧水器皿的选择 为了控制注水水流,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价格材料等暂不论,能把水线修成如上图所示一般圆润平稳,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下面实战中,为了演示的便利,我用盖碗代替紫砂壶。盖碗比紫砂壶难于控制,也因而更锻炼技术。如果控制得当,盖碗也完全能泡出口感宜人,像出自紫砂壶一般的茶汤。 四、实战演练 1.置茶:控制好茶/水比例,为浓淡打好基础 110ml盖碗,投茶7克。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比如说,希望多泡几巡者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 2.水烘:去杂味 依上一节第4点的方法,自行选择。水烘有些局限性。一则盖碗不太好烘,二则比较浪费水。烘与不烘,我们都可以通过冲泡技巧抑制杂味,提升口感。 3.洗茶:湿润茶叶,清洁茶面 从洗茶开始,请温柔注水。可旋可吊,但水流一定要平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洗两次者,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洗茶的水温。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提高水温洗茶。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 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我个人推荐直接使用烧水器皿中的开水烫盏。无论视觉还是实际效果,都更清洁。 小技巧:在洗茶温杯时,请将置茶容器开盖放置,便于杂味逸出,也便于叶底降温。 4.前三泡:抑制杂味,提升汤感 基本方法:定点吊水,缓慢注入。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盖碗中水色很浅,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把红褐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 出汤时,建议使用公道杯。这样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融合,您会发现缓慢吊水浸泡出的茶汤很软、很粘,但没有什么气味。 每泡出汤完毕后,建议沥净茶底。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但会改变滋味物质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为冲泡增加很多不稳定性。 5.中间三五泡:有香有水,协调交融 基本方法:缓慢旋水,稳定注入。不可猛冲。要把水温,以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我们才可以兼顾香、水,达到协调。下图中左边是第四泡旋水加猛冲的茶汤,注水4秒,浸泡26秒;右边则是同一茶第三泡稳定缓慢旋水注入产生的茶汤,注水9秒,浸泡21秒。可以明显看到,左侧茶汤深,暗且浊,右侧浅,亮且透。区别很大,简直让人不能相信泡是同一泡茶,仅仅调整了注水手法所致。 因此,稳定旋水说来简单,实则很考技术。但实际泡茶中如何旋?旋多快?水柱多粗?注水点多高?这些都需泡茶者根据茶性,品饮者的口感需求等作实际的调整。 6.最后三泡:香高水滑,汤甜味淡 基本方法:急冲注水,叶底保持持续高温。冲既可高亦可低,既可定点亦可旋水。重要的是冲击、翻腾叶底,同时保持高水温,以充分激发陈香。 茶叶泡到尾水,出于浸出更多物质,提升陈香的双重考虑,我们需要提高浸泡时的水温。这时,和初期正好相反,我们不但不开盖降温散味,还要在出水后立即注水,以保持被浸泡茶叶的高温。紫砂壶由于其本身导热性差,保持叶温的能力天然较强。而盖碗则降温极快,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动作次序:准备出汤时开始加热水→水将沸腾时开始出汤→汤出净后先注水泡茶→泡好茶后再端起公道杯分茶。 这就是如上第三节第5点中提到的技巧。 7.整个冲泡过程中,不要摇、搅、拨动叶底 这样做既会使茶汤浑浊,又可能令茶味淡薄,水味彰显。同理,注水要一直保持平稳。即使高冲也要保持水柱平静光润。 五、余话 制茶者讲究看青做青,品饮者一样讲究看茶泡茶。以同一招势从白茶泡到黑茶,从开始泡到最后,是不可能得到精美协调的茶汤的,也颇有"耽误了好茶"之虞。顺势而动,以和为贵。抓大放小,有的放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体察和调整,方是茶人本色。 平静的形态带来平和的动作,平和动作带来协调的滋味。对泡茶动作的揣摩和练习像一种修行,会帮助泡茶者达至好的心境,进而也带来好的茶汤。茶道茶道,以茶入道。本文抛砖引玉,望与诸位有志于茶者思考交流,共同精进。
文章TAG:
普洱茶 茶几 就可 可以 泡熟普洱茶几泡就可以了
大家都在看
-
如何区分好坏陈皮,陈皮的鉴别方法
2022-04-27
-
谈谈你对茶道的理解,什么是茶道
2022-05-16
-
如何辨别真假紫砂壶,一分钟教你辨别真假紫砂壶
2022-04-29
-
水果茶用什么茶叶最好,做水果茶要用什么茶叶
2022-05-29
-
白茶可以搭配什么喝,煮老白茶加什么好喝
2022-06-12
-
上品古树茶如何鉴定别,云南有那么多古树茶吗
2022-05-01
-
普洱熟茶存放几年最好,熟茶能放多少年
2022-04-18
-
为什么茶喝了睡不着,四季春茶喝了会睡不着吗
2022-07-04
-
最贵的六种茶叶,什么茶最贵最好
2022-08-22
-
如何了解茶叶视频知识,发现茶叶里的大学问
2022-05-01
-
三得利乌龙茶什么梗,乌龙茶因什么而得名
2022-04-14
-
大红袍如何分辨好坏,如何鉴别大红袍的优劣
2022-04-28
-
莓茶是什么味道,霉茶是什么味道
2022-09-01
-
安吉白茶为何要修剪,白茶什么时间剪枝好
2022-04-14
-
茶水晶五行属于什么,五行茶是属于什么茶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