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写宝应生态园的作文怎么写

生态园是常熟的一个亮点。她坐落在虞山脚下,风景十分优美。 一走进生态园,就看到一棵高大的香樟树挺立着。像一个高大的卫士守护着大门。又像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生态园里还有一块草坪。虽然现在是秋天,但是草坪上的草还是绿的。踩在下面,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生态园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怠恭糙枷孬磺茬委长莲的游乐园。游乐园里有许多游乐设施:跷跷板,大型混合玩物等。由于这里的树多,又和山连在一起,山上的水流下来,就成了一条小溪,溪水很干净,凉丝丝的。这儿还有一个茶室,里面的茶丰富多彩:有铁观音,有大红袍,有碧螺春,有苦丁茶…... 生态园里最著名的,当然是那成百上千的杨梅。春天,杨梅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夏天,一朵朵小花掉了,变成了小小的杨梅。刚结出来时,还是青的,虽然青的不好吃,但是可以治病。把杨梅泡在酒里,拉肚子的时候吃,一会儿就会缓解。到了六月份,杨梅可以摘下来吃了,圆溜溜的杨梅虽然不大,但是酸酸甜甜的,好吃极了。秋天的时候,杨梅都烂了。冬天,叶子掉下来,腐烂后化为肥料让杨梅树来年结出更多更好的杨梅。 生态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真是多姿多彩啊!

写宝应生态园的作文怎么写

2,与可口可乐有关的故事

1.可口可乐曾经是一位医生发明的,也可以说是他制造了可乐。一次,他给一位病人看病,开了一瓶药水,让病人回家后服用,结果,当他晚上准备休息时,忽然那个人又来了,而且很高兴,将自己的大桶递到医生面前,要求装满满一桶的药水,要和上次一模一样,医生稀里糊涂地照做了。第二天,他带着一帮子人来到这里,纷纷递上了各自的杯子和水桶,抢着买药水。医生很奇怪,便问他们为何天天来买药,难道是家家都生病了?人们举着大拇指夸赞这里的药水很好喝。医生一头雾水:“没有生病,为何天天买药?难道这药水既可以治病,还是可口的饮料?”于是,他大胆的开了一家“药水”制造厂,因为这药水很好喝,人们喝了都无比愉快,他决定把它称为“可口可乐”,这位不知名的医生,仅仅因为一瓶药水,后来让自己的药水走遍了世界。 2.可口可乐-故事 可口可乐与圣诞老人的故事圣诞老人可以说是圣诞节中最令人欢欣的一部份,正如圣诞礼物、圣诞装饰品及圣诞乐章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圣诞老人不仅举世闻名,同时亦是最富神秘色彩的人物之一。人们只知道他与太太住在北极,每年圣诞前夕他都会与小精灵把雪橇装满礼物,展开马拉松式环球之旅,但世人对他的过去所知甚微。 圣诞老人究竟是何许人呢?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其历史可追溯回公元四世纪。据传说,当时在美雅(即现在的土耳其)传道的主教圣尼古拉斯,以乐于助人而知名。他最著名的一次善举是将金块从窗口掷入一没落贵族的家中,暗中资助三名贫苦的姐妹。当然,没有人知道圣尼古拉斯的样子。以前世人心目中的圣诞老人形象可算千奇百怪:高个子、小妖精模样、身穿法衣、披上兽皮,莫衷一是。人们现时熟悉的这个身穿大红袍、和蔼可亲、蓄了雪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形象是瑞典商业设计师赫顿·新百美于1931年为可口可乐公司所创造。自此以后,圣尼古拉斯的形象便明确起来。新百美并非凭空创造当代圣诞老人。他的模特儿是一位名叫鲁·班迪斯的推销员。这位模特儿满脸皱纹,但样子令人觉得欢欣愉快。他身上所穿的大红袍与可口可乐公司的企业颜色可说相得益彰。新百美的画作极富浪漫、健康的色彩。其笔下的人物、小孩经常笑口常开,令人百看不厌。他塑造的圣诞老人形象最深入民心,此造型不仅超越了画作本身,更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象征。新百美为圣诞老人赋予可亲的性格及历被接受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可口可乐产品的形象内涵。所以伴随着可口可乐公司产品分销到全球,圣诞老人的形象被世界所接受。圣诞老人形象至今仍与可口可乐紧扣在一起,可口可乐公司每年都会将新百美的作品重印在广告及新包装上欢贺圣诞佳节。

与可口可乐有关的故事

3,六克茶配三百克水十八斤水配多少克茶叶谢谢

180克
茶叶的区分,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辨别方法:中国十大名茶及鉴别方法 如下: 1.西湖龙井 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 2.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每公斤干茶需要茶芽13.6~15万个。外开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 3.白毫银针 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东部的福鼎和北部的政和等地。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 4.君山银针 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其冲泡后,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丛林立。很高的欣赏价值。 5.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6.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7. 安溪铁观音 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8.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和白龙潭等群山峰顶上,以车云山天雾塔峰为最。人云:“师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成品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9. 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 10.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在其它的“中国十大名茶”说法中,一般常见到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产于云南的“滇红”、湖北产“恩施玉露”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 等。

六克茶配三百克水十八斤水配多少克茶叶谢谢

4,大红袍茶叶特级和一品有什么区别

大红袍目前已经没有实行分级制度了。以前统购统销,茶叶局分管定级,现在没有分管单位,都是自己标的。
真正好的大红袍很贵的 ,你可以先品尝一下,尽量去实体店先看看。茶有时候不在有多好 ,符合自己口味最好。
您好,我自己本人也是出售茶叶的,但没有出售大红袍。其实茶叶的质量好坏在于茶叶是否能够持久耐泡,茶渣是否过多,色泽是否纯正,最重要的是气味是否清香扑鼻。几乎每种茶叶都要分等级,实质上每种茶叶 的等级都是差不多的,主要是看顾客的喜好和口味。特级茶叶不但在选叶工序上绝对一丝不苟,而且在加工工序上也是纯手工,高级茶农加工的,还有茶叶本身的产地气候也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 因此,等级依次降低,那么总有某些工序不如上个等级的,不是因为故意做成低级的茶叶(这是会亏本的),而是因为在加工时总会有好的也有坏的,这是客观的,就客观的产生等级。 就比如铁观音这种茶叶,特级能达到每500克10000多元(这是很好的茶叶了),而1级的就会下降到每500克几千不等,都要视市场和气候而定的。 另外,像大红袍这种茶叶,你买到的肯定是复制品(这不废话),所以最好还是亲手去看茶叶质量,而且茶叶在运输的时候。会受到一定的震碎,质量会下降那么一点点。
特级:外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带宝色或油润,匀整 锐、浓长或幽、清远 岩韵明显、醇厚、固味甘爽、杯底有香气、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一级:外形紧结、壮实、 色泽稍带宝色或油润,较匀整、浓长或幽、清远, 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 较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较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二级:外形紧结、较壮实、色泽油润、红点明显、较匀整、幽长、 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金黄清澈、明亮 较软亮、较匀齐、红边较显。  除了等级,根据茶青产地不同,还分为:正岩,即茶青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品质最好;半岩,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洲茶,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附近的乡、镇。
【品名】一级大红袍【产地】福建武夷山【香气】清香型,纯正【汤色】橘红带黄,亮【滋味】醇正回甘【叶底】较厚,较软 诚信交易 薄利多销福建省武夷山市金沟岭岩茶厂,位于世界双遗产地-中国武夷山,是一家集生产加工致力于品牌推广销售及一体的企业.制作岩茶具有:"活.甘.清.香"的独特岩韵,饮后齿颊留香.香高而悠远,喉底回甘长,味醇而益清,绿叶红镶边,七泡余香.所获奖项:一:2007年,春季毛茶赛:水仙一等奖 大红袍一等奖 二:2008年,春季毛茶赛:水仙一等奖 大红袍优质奖 三: "星愿杯"茶王赛:肉桂金奖.大红袍金奖.水仙优质奖 四:2009年春季毛茶赛:大红袍二等奖 五:2009年武夷山国际茶业博览会名茶大赛:水仙茶王.大红袍银奖等. 二级大红袍【产地】福建武夷山【香气】清香型,纯正【汤色】橘红带黄,亮【滋味】醇正回甘【叶底】较厚,较软福建省武夷山市金沟岭岩茶厂,位于世界双遗产地-中国武夷山,是一家集生产加工致力于品牌推广销售及一体的企业.制作岩茶具有:"活.甘.清.香"的独特岩韵,饮后齿颊留香.香高而悠远,喉底回甘长,味醇而益清,绿叶红镶边,七泡余香.所获奖项:一:2007年,春季毛茶赛:水仙一等奖 大红袍一等奖 二:2008年,春季毛茶赛:水仙一等奖 大红袍优质奖 三: "星愿杯"茶王赛:肉桂金奖.大红袍金奖.水仙优质奖 四:2009年春季毛茶赛:大红袍二等奖 五:2009年武夷山国际茶业博览会名茶大赛:水仙茶王.大红袍银奖等一级和2级比 价钱差100多吧

5,温州特产作文

[三杯香] 泰顺名茶,采摘于清明前后,因冲泡三次后仍有余香而成名.该炒青绿茶外形条索细紧有苗锋,色泽翠绿油润,芽毫藏隐,泡开之后呈一芽两叶叶形。 [大荆红花芋] 乐清大荆镇利用山地和梯田,大种红花芋。它个大而均匀,去皮后呈粉红色,艳如花蕾,肉嫩味香,为芋中的上品。1994年初有40万公斤陆续运销日本。 [大黄鱼] 又叫黄花鱼,为暖温性集群回游鱼类。洞头渔场盛产大黄鱼。渔讯期3月至6月,以5、6月为盛。大黄鱼蛋白质、脂肪丰富,无机盐及维生素含量高,鲜食味美,晒制成鱼鲞,则可保持较长时日。肝可制鱼肝油,鳞可制芡鳞胶、咖啡碱。 [上吴枇杷] “浙南五月碧苍苍,蚕老枇杷黄”。浙南有名的批杷生产基地——永嘉县六龙乡上吴村,有枇杷树46,67多公顷,10多个品种。种植最多的“大红袍”、“青碧”,都是枇杷中的珍品,皮薄色黄,果晶柔软,味甜如蜜,食之满口生津。还有“红毛丫头”,红红果子,大如鸡蛋,25~26颗便有1公斤重。80年代全市枇杷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66.67余公顷。 [马站四季柚] 历史上有“仙家名果”之称。又名苍南四季柚。据马站魁里乡下魁村《周氏家谱》记载:周大川(1698—1780)曾任四川省千总,带回四川柚苗种植,后经农民繁殖选育而成四季柚。四季柚以一年能多次开花结果而得名,以第一第二次花所结果实最好。果实卵圆形,单果重0.75—1.25公斤,果皮较薄,肉质脆嫩,汁多无渣,甜酸适口,品质上乘。果肉白色居多,也有挑红色的。果耐贮藏。果树喜温湿气候和黄红壤,唯马站气候土壤适宜。 [乐清湾缢蛏] 乐清湾,为我国缢蛏(俗称蛏子)三大产地之一。蛏味很鲜,为沿海居民所喜食。除鲜食外,也有加工为蛏干和蛏油。乐清每年围塘整涂,规模较大。整涂培苗与海区自然涂附苗比较,亩产要提高10至20倍。 [永嘉田鱼] 学名田鲤。养殖于水稻田,形似鲤鱼。永嘉稻田养鱼已有数千年中历史,至今相沿。该鱼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当年鱼苗最大的达0.5公斤。全县养殖面积5666.67公顷,年产量达80余万公斤。肉质肥嫩,少骨刺,味鲜美,营养丰富,兼有利尿、消肿的药用价值。田鱼多姿多采,也是理想的观赏鱼类,人们誉之“体像鲤鱼,味赛鲫鱼,色如金鱼”。市区菜市场有售,还远销国外。 [永嘉早香柚] 永嘉中部山区岩头、花坦,碧连等地,有百亩以上的早香柚荃地8个,其中花坦乡巽坑村荃地达400亩。永嘉早香柚原产碧莲,9月下旬成熟,属我国特早柚类品种。平均亩产1500公斤。肉质脆嫩,果汁多,甜酸适口,1993年在泰国曼谷国际农产品评比中获银质奖,1994年又在全国第三次柚类评比中获金杯奖。 [龟脚] 学名石砌,长5—8厘米,因形似乌龟之足而得名。龟脚分布于海浪冲击的崖礁缝中,瑞安北麂、北龙、大峙等海岛有产.其肉淡红色,肥而细嫩,味极鲜美。因渔民要攀登海岛悬崖找寻、挖采,十分艰险,所获不多,故更显名贵。 [沙岗粉干] 永嘉枫林镇西北的新坊、镬炉、兆潭、东岸庄、徐家湾等村庄统称沙岗.这里农户向来以制作粉干为副业。粉干为民间主要副食品。其制法是:米粉加水蒸成半熟,捣成块状,再压成细条,扎制成贴,晒干即成。沙岗粉干细如纱线,洁白软韧,快熟难断,耐煮汤清,是温州地区最优质粉干之一。 [瓯江子鲚] 子鲚,瓯江特产,上市时节满腹是子,故名。学名叫凤尾鱼,也叫凤鲚,系因尾部有分叉、细长而尖、形如风尾而得名。它从立夏、小满开始,洄游人瓯江中游咸淡水汇合之处产卵繁殖,一直到夏至、小暑,捕获期约两个月。此鱼高蛋白、高脂肪,肉质细嫩、鲜美,久负盛名。食法有红烧、油炸或加工成鱼干。尤以油炸鲚为夏日筵席上的时鲜佳晶。 [瓯柑] 温州栽培柑桔,已有千余年历史。瓯柑早在唐代便列为贡品。今有柑桔种植面积近1.333万公顷,优良品种有“茶山温州”、梧埏温州”等,还培育出无籽瓯柑。瓯柑肉质鲜嫩无渣,香甜略带苦味,夏日食瓯柑犹如玉液琼浆,沁人心脾。瓯柑还能去胃中瘕热,利水谷,止呕咳,生津止渴,久食能通筋络,开肠胃。储藏得法、春后不溃的瓯柑,还有清心消暑、去邪祛毒、降血压等作用。矿山、井下、炉前接触煤气烟毒硅尘的工人最宜吃瓯柑。 [金星草] 又名雁荡铁皮石斛,为当地特有的兰科植物。生长于峭壁和峰柱裂缝处,高约50厘米,竹鞭状,条叶鲜丽。其根枝清热解毒,疏肝化郁、并能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热症抽搐、心悸、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疾病。 [黄腹角雉] 我国特产珍禽,属国家一级保护鸟,产于泰顺县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体型略大于家鸡,羽毛鲜丽。尤其是雄鸟,头顶有一簇由黑色和棕红色羽毛组成的羽冠,头两侧有一对钴蓝色的角状突,腹部纯淡黄色,背面黑底缀以许多米黄色的圆斑和棕红色的块块,颗颗小白点散布其间,显得格外柔和、匀称。更为别致的是,它胸前挂着一块从喉部垂下的肉质裙,肉裙中央鲜红,外缘镶以蓝色的条纹图案。文成石蝉林场也曾发现黄腹角雉,被专家们确认为新分布。 [菊花鸡] 温州特产细毛乌骨鸡,味美,药用价值高,因周身羽毛向上卷曲似菊花,故名。其特点是:躯干部似圆球,全身羽毛洁白无瑕,羽枝如丝,顶上毛冠大而圆,中间附生半球形软顶骨,耳垂呈翡翠色,额前肉冠形似胡桃,连同颔下肉垂呈蓝紫色,腿羽扩张如帚,五趾羽毛宛如两把雪白的小扇子,婆娑而行,别具风趣。 [温郁金] 因产在温州而命名,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末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稍扁,肥满,外皮细皱,表面淡黄色,断面有光泽。加工成药,味苦、辛甘、性寒,具有和血散瘀、行气解郁的功效,治胸肋脘腹疼痛、痛经等症,瑞安市马屿、陶山各乡镇,为全国三大郁金产地之一,产品出口印尼等国。 [楠溪江香鱼] 瓯江八珍之一。生息分布在大小楠溪,上至巽宅,溪口,下至沙头,尤以大楠溪产最佳。年产约50吨。楠溪江香鱼头小吻尖,尾分叉,身上细圆鳞发光。除腹部为银白色外,全身呈淡黄色。一条100—150克重,体长为15严20厘米。肉味鲜美,素有“淡水鱼之王”美称,清炖、白烧、熏焙咸宜。 [檀香橄榄] 又名青果,温州橄榄均属白橄榄,分布在飞云江南岸。种植历史已逾百年。平阳塘川檀香橄榄,脆嫩少渣,味清甜,含旃檀香,回味持久。种植面积133。33公顷,年产10万公斤。瑞安董夏村是橄榄专业村,年产橄榄4万公斤,主要有长榄和檀香揽两种,品种多,以老香、丁香榄最佳,是鲜食和加工兼用优良品种。
我的家乡——温州,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还有许多肥美的果实,特别是杨梅,是我们温州的特产. 在温州瓯海区的茶山上,有一大片杨梅林,这里的杨梅在端午节的时候就成熟了。有的杨梅是鲜红色的,有的是黑的,它不是真的黑,而是太红了,所以红得像黑。你瞧,它们一个个身材圆滚滚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不过成熟了的杨梅身上的刺已经变软了,变平了。咬一口,甜甜的汁水立刻溢了出来,酸中带甜,甜中带酸。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那杨梅是圆圆的,有的又大又红,有的还发出了紫色,挂在树上像一个小灯笼。杨梅是红色的,像是在向人民祝贺今年是个丰收年,那些杨梅有的很大,远远的就可以看见万绿之中红红点点,这就是温州人民辛勤的结晶。如果想知道杨梅的味道,可以用牙齿轻轻一咬,那甜中带着几分酸的汁水在嘴中洋溢开来,那甜甜的味道刺激着我的味觉,我小小的舌头,兴奋的呐喊着。杨梅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烘干,再把白砂糖,撒在上面,可好吃了。也可以把杨梅泡在酒里,酒就有了杨梅的味道,杨梅里也有了酒的滋味。 要是这个时候你到茶山,热情好客的茶山杨梅种植户,还会让你亲自去享受一下摘杨梅的乐趣。满山的杨梅挂在枝头上,迎着阳光微微颤动,准会让你垂涎欲滴。尝一口自己摘的杨梅,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吃完一肚,还会让你带回一篮子,别提有多爽了. 摘下来的杨梅,除了直接品尝外,也可像新疆的葡萄一样制成杨梅干,还可制成杨梅罐头. 真想尝一尝我们家乡的杨梅,请你到我们家乡——温州茶山来!
瓯柑,永嘉五牛早茶叶,

6,如何辨大红袍茶真伪高悬赏

到底怎么分辨大红袍茶叶的真假呢?大红袍茶叶分辨真假最好的办法:品鉴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多个方面。其中以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为重点。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外形:干茶的外形色泽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货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叶的叶底也可以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 大红袍,字面诠释是大红色的衣袍。一般用于红色植物的比喻和代称,最著名的是茶叶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品质优异。 大红袍的名称来历: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 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1楼着重外选,本人着重内选。 大红袍原系武夷菜茶品种中优秀单株。 后经无性繁殖而成现在的大红袍品种。 据历史记载,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武夷山内有数处:一是天心岩九龙窠一处(即现在能看到有“大红袍”库崖石刻标志的),年产不到0.5千克(见1921年蒋叔南游记);二是天游岩一处,年产约数十小两(见1921年蒋叔南游记);三是株帘洞一处,清朝嘉庆年间约产0.9千克,当时每千克售价银元128元(相当大米2000千克)。 但多数认为,生长在天心岩九龙窠有“大红袍”摩崖石刻标志的为正本大红袍。传说中的大红袍茶如此神秘,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生长环境得天独厚。九龙案的大红袍茶树生长在高距地面约9米的岩壁上,不受烈日照射,温度适宜,利于茶树生长。与古书上讲的“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以及近代栽培学上提倡的遮阳树,造成茶树小气候的道理是b一致的。同时在岩石上方有一股山泉,浸淘沙壤,滋养茶树,水分溶解根系分泌出的酸性物质使岩石不断风化、分解有效微量元素供茶树吸收利用,这种温湿和营养条件形成有利岩茶生长的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②制工精良。大红袍茶的制作,均系有丰富经验的茶师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工艺精湛。历史上的大红袍茶只是代表众多名茶的一个象征,数量极其有限。根据资料显示,现在经过武夷市茶叶研究所技术人员试验,无性繁殖大红袍茶育苗已获成功,从1985年开始,已进入大红袍茶批量生产。经过试种,可以在福建、广东等乌龙茶区推广种植。 泡吧,再好的茶,泡了才知道。汤色浓酽,金红棕色,稍微混浊,滋味甘苦,涩感强烈,微有冰凉感觉,浑厚如喝米汤。叶底细嫩,间杂老叶,明显有拼配品种,口感觉得有白鸡冠的甜水、水金龟的深度冰凉,水仙的粽味,大多是肉桂的香酽(约一半以上)其涩难忍。第二泡茶汤比较浅,说明茶叶焙火严重,所以在二泡中基本出现茶汤本色。样子好看,滋味如前。按照《三醉斋》品茶标准,得出如下结论: 亲和力10%(包含香气与滋味的品尝人自我喜好程度) 10 香醇度10%(包括气息与滋味中的香型喜欢程度) 10 甘甜度10%(包括甘甜的自始至终的感受以及回甘等等) 5 饱和度10%(在茶味充分体现的情况下的饱满程度以及层次感)10 醇和度10%(是茶的纯度、厚度等协调程度的综合体现) 10 想像力10%(包括回味等是好茶不可缺少的遐思) 2 茶耐力10%(在品质不明显下降的情况下的耐冲泡的次数) 2 茶韵味10%(品茶人对茶的风格理解) 5 鲜爽度10%(茶叶的新鲜、爽口程度) 1 滑顺度10%(茶汤入口、入喉的滑顺程度) 3 外加: 霸王气20%(茶王的风范以及香气滋味的穿透力度) 3 总体得分61分!楼上和我的答案都不错!值得参考
真正的武夷山大红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茶树品种必须是经过母树无性繁殖后,保持了母树优良特征特性的茶树;  其次是生长环境,大红袍原产地域范围被界定在武夷山市2798平方公里内,在境内特殊的土壤、气候、湿度等因素下才能生长出优质的大红袍茶树;  第三是制作工艺。从茶叶的晾晒、做青到炒揉、烘焙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按照传统的独特制作工艺加工完成。  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武夷山大红袍。另外消费者在购买茶叶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产品外包装上是否有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标识。同时,还应注意一些具体的辨别方法。 ##同期 武夷山市政府茶产业顾问 赵大炎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内质 就是香气和滋味 比如二级(大红袍) 带花果香的香气稍微弱一点 滋味也比较薄一点 一级的大红袍比二级好一点 滋味比较醇厚 带花果香比较明显 韵味比较明显 特级的大红袍明显的有花果香 滋味醇厚甘爽 回甘很快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巢,现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壁上有朱德题刻的“大红袍”三字,由岩缝渗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支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椭圆型,叶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货稍厚面发脆,嫩芽略壮,显亮,深绿带紫。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传说中在明朝年间一个赶考举人路过武夷时,突然发病,腹痛难忍,当时有位来自天心岩天心寺的僧人取出采自寺旁岩石上生长的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不药而愈,举人后来考取了状元,为了答谢和尚,专程前来拜谢,并将身穿的状元袍披在那株茶树上,该茶因而得名“大红袍”。 大红袍属半发酵茶,由于茶树长在岩石间,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其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名丛”,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 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quot;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7,生活家居 烹饪美食

教你学做川菜——家常菜 #红烧鱼块(带骨) 做法: 1, 鱼一条, 去内脏去鳞, 洗干净, 斩成块. 放盐抓匀腌30分钟. 2, 姜一块切丝, 蒜一颗切蒜末, 葱切段. 喜欢吃辣的干辣椒一个切成3段. 3, 锅内放两大勺油烧到冒烟, 放入姜丝蒜末和干辣椒段, 别烧糊了, 马上把鱼 块放进去, 倒酱油, 等鱼两面煎黄, 放一小勺糖, 加小半碗水.4, 盖上锅盖中火焖3-5分钟, 开锅盖, 投葱段出 锅. 不要拌来拌去, 鱼块会碎. 爱吃醋味的出锅前加一点醋.. #糖醋鱼块(不带骨) 做法: 1, 超市买去皮去骨的鱼肉回家切成块. 放适量盐抓匀, 腌20分钟后放入蛋清一个, 注意不要蛋黄, 抓匀. 2, 锅内放4大勺油烧热, 鱼块逐块滚上干生粉放到锅里炸. 炸到两面焦黄, 捞出.. 3, 姜蒜切末, 青椒去籽切块. 锅里放一小勺油爆香蒜末, 放青椒和盐稍炒后盛出.. 4, 锅内放一小勺油, 爆香姜末, 放入炸好的鱼块, 轻轻搅拌几下.. 碗里放三勺糖, 两勺醋, 两勺生粉加小半 杯水用筷子拌匀倒入锅内. 迅速用锅铲推动鱼块, 让每块都裹上汁, 加入炒好的青椒, 拌匀出锅.. 这种做法很好吃, 不过很麻烦, 不带骨头的鱼块更容易碎. 如果不爱吃青椒可以省去炒青椒的步骤. #宫爆鸡丁 料: 鸡肉, 炸熟去皮的花生米, 红辣椒, 干辣椒, 花椒, 酱油, 醋, 盐, 糖, 味精, 生粉, 蒜, 葱. 做法: 1. 鸡肉去皮去脂肪, 用刀背拍两下, 切成丁. 放入盐, 酱油, 生粉拌匀, 如有料酒可加一勺. 拌匀后再加一小 勺油拌匀. 2. 红辣椒去籽切块, 西兰花杆切片, 蒜切蒜末, 葱切段. 把一小勺醋, 一勺酱油, 一小勺糖(不喜欢吃甜的可 不放), 一大勺生粉, 适量味精加水调匀. 3. 把锅烧红, 放比较多油, 倒入鸡丁滑散, 看到鸡丁变白,迅速捞起, 把油留的锅里. 4. 锅内油烧红, 放入花椒爆香后把花椒捞出, 再放干辣椒和蒜末, 火要大, 动作要快,不要烧糊. 放入蔬菜, 加一点盐, 迅速翻炒, 大概炒半分钟, 倒入爆好的鸡丁, 翻炒两下, 把调好的芡汁倒入, 加入花生米,拌两下, 投入葱段, 起锅. #醋溜土豆丝 做法: 1, 土豆切丝, 放入凉水中泡半个小时, 沥干水. 葱切段. 2, 锅里放两大勺油烧热. 放一把花椒炸至表面开始变黑, 把花椒捞出.. 3, 放入3,4个干红辣椒, 再把沥干水的土豆丝倒进去, 动作要快, 要不干辣椒会 变黑. 4, 翻几下土豆丝, 放点醋, 放点盐, 继续翻炒, 等土豆丝差不多熟了加入葱 段, 鸡精, 拌匀了出锅. 要点: 1, 土豆丝要切的细而均匀. 切不好的可以利用假期到中餐馆去训练半个月 2, 土豆丝要用凉水泡一段时间, 炒出来才比较脆 3, 炒土豆丝油一定要热, 醋要早放 #粉蒸牛肉 主料:瘦牛肉370克,大米75克。 调料:植物油50克,酱油30克,花椒、胡椒粉各3克,辣椒粉2克,葱、姜各8克,料酒13克(可用红酒),豆瓣 酱30克,四川豆豉5克,香菜少许。 作法: (1)大米炒黄磨成粗粉。葱切成葱花。豆豉剁细。姜捣烂后用少许泡之香菜洗净切碎。 (2)牛肉切成薄片(长4厘米、宽2.5厘米)用油、酱油、姜水豆豉、豆瓣酱、胡椒粉、大米粉等拌匀,放入碗中上 屉蒸熟,取出翻扣盘中撒上葱花。另用小碟盛香菜、花椒粉、胡椒粉上桌。 特点:鲜嫩醇香、麻辣适口。 #五香鸡翅 原料:鸡翅(鸡腿、肉、排骨都可以)500g 佐料:五香料(亚洲店有的)200g、酱油50g、油50g、盐10g、冰糖30g(白糖也凑合) 做法: 1.锅加油烧热,加入五香料,炒一下。 2.五香料放入纱布包起来,(当然你怕麻烦也可以不包,但你吃东西时就麻烦点,到处都是小茴香和花椒的颗 粒),加水煮开,去掉泡沫。 3.放入酱油、盐、冰糖和鸡翅,把鸡翅煮熟入味即可。 剩下的汤放入冰箱,可反复使用约十次,中间可加点盐、冰糖和酱油。非常的实惠!!! #清炖牛肉 主料:牛肉500克,白萝卜适量。 调料:料酒15克(用红酒好啦),花椒10粒,味精3克,葱、姜、盐适量。 作法 (1)牛肉切块后,用凉水泡半小时,移入开水锅内边炖边除浮沫,直到肉熟透无沫为止。 (2)在这时,把葱(长段)、姜(拍破)、花椒、料酒加入锅中,用文火炖至9成烂时,再放入萝卜(去皮切滚刀块) 。 (3)萝卜炖烂时加盐、味精即成。 特点:汤清鲜适口,肉软烂味香 #红烧肉 主料 猪五花肉2.5公斤 调料 熟油50克,白糖120克,盐15克,料酒100克(可以用红酒),姜块25克,葱段50克。 作法 (1) 将猪肉皮刮净毛污,用火烤上色后放进温水中刷洗干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肉块。葱、姜拍松。 (2) 将锅烧热用熟油刷勺,放入50克白糖沙成糖色,待把糖炒至浅红色起小泡时把葱、姜和肉块一起放入锅中 ,炒至六成熟,然后烹入料酒,再炒5分钟后加水浸过肉块,再加入白糖和盐,用小火直把肉炖烂,撇去浮油即 可。 特点 色红润,味甜咸,食而不腻 #家常鸡块 主料 鸡一只,胡萝卜250克。 调料 植物油800克,(实耗约50克),酱油40克,豆瓣酱100克(大一点的亚洲店有的),油5克,盐10克,姜5克 ,味精5克,汤1,500克(老规矩,用水)。 作法 (1) 鸡开膛去内脏、骨头后,剁成块,用8成热油炸后捞出。胡罗卜削成三角形,也用油炸一下捞出(如果不想 用油炸,可以只煎一下)。葱、姜均切成片。 (2) 先净豆瓣酱用少许油炒酥,注汤煮一会,去豆瓣酱渣,再下鸡块及葱、姜、盐和料酒,煮透撇去浮沫,用 文火煨至8成烂时下胡萝卜,鸡和胡萝卜均烂时,收浓汁,调一下味即成。 特点 鲜香味浓,为便菜之一。 #蘑菇肉片 原料 去皮精肉200g,蘑菇200g 佐料 油75g、盐3g、料酒(当然也可以用红酒了)、葱13克,湿淀粉15克,味精3克,姜8克,汤适量(用水得了)花椒面、胡椒面各少许。 做法 1. 肉和蘑菇分别切片,肉用盐、料酒拌匀,浆上湿淀粉。 2. 用料酒、味精、葱、姜、汤、花椒面、胡椒面、湿淀粉对成汁。 3. 炒锅烧热注油,油热后即下肉片,边下边用勺推动,待肉丝散开,待散出味后加蘑菇炒几下,再倒入对好的汁,待起泡时翻匀即成 家常美味三款 蒜香蒸豆角 原料:嫩豆角500克 青椒、红椒各50克 鸡蛋1个 大葱50克 蒜米30克 熟芝麻、油酥花生末、油酥腰果末、美极鲜酱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色拉油50克 制法: 1.嫩豆角治净,切成1厘米长的小节,下入沸水锅中焯一水捞出;青红椒、大葱洗净,分别切成丝。 2.鸡蛋磕入碗中搅散,放入豆角,调入精盐、美极鲜酱油、味精,拌匀后装盘,再上笼蒸制约3分钟出笼。 3.最后把熟芝麻、油酥花生末、腰果末、葱丝、青红椒丝、蒜米依次撒在蒸熟的豆角上,再浇淋上烧热的色拉油即成。 特点:蒜香醇厚,口味鲜香。 咸蛋黄火局冬瓜 原料:冬瓜1000克 熟咸蛋黄4个 青椒、红椒各50克 淀粉100克 精盐、味精、鲜汤各适量 色拉油1500克(约耗75克) 制法: 1.冬瓜去皮切成菱形片,加入适量精盐码味,然后拍匀淀粉;熟咸蛋黄压成茸;青红椒分别切成粒。 2.净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放入冬瓜片炸至外脆内嫩时,倒出沥油。 3.锅留少许底油,放入咸蛋黄炒至翻沙,掺入少许鲜汤,调入精盐、味精,最后倒入冬瓜片,撒入青红椒粒,翻炒均匀,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冬瓜脆嫩,咸鲜微辣。 枸杞金条 原料:土豆800克 枸杞10克 蜂蜜、白糖各适量 色拉油1500克(约耗75克) 制法: 1.土豆去皮治净,切成5厘米长、1厘米见方的条,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枸杞用温水泡涨。 2.净锅注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放入土豆条,炸至金黄色时倒出沥油。 3.另锅上火,放入白糖、蜂蜜及适量清水,熬至糖汁发粘时,倒入炸好的土豆条,沾匀糖液后,起锅装盘,撒上枸杞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口味香甜。 新味家庭凉菜四款 夏日天气炎热,食欲不振,这可是许多人心烦的一件事。但是,进餐时若有一碗小米粥和两碟美味可口的凉菜,必会让你的胃口大开。 下面,笔者就给读者介绍四款原料易得、制法简单的家庭凉菜。 葡萄藕片 原料:嫩藕500克 鲜葡萄500克 葡萄干100克 蜂蜜200克 红樱桃5粒 黄瓜1小段 制法: 1鲜葡萄撕去皮,用牙签剔去籽,用榨汁机榨成汁。葡萄干切碎,纳盆,加入葡萄汁、蜂蜜混合均匀,即成葡萄蜂蜜汁。 2嫩藕刮皮洗净,切成厚约0.2厘米的圆片,再用清水洗两遍后,放入沸水锅中焯至断生,捞出放入凉水中投凉,控干水分,然后放入葡萄蜂蜜汁内拌匀,放进冰箱内冰镇约30分钟,取出装盘,点缀上红樱桃和切成佛手花的黄瓜,即成。 特点:香甜脆爽,清凉可口。 翡翠鸡片 原料:鸡脯肉150克 嫩黄瓜75克 蛋白浆50克 榨菜25克 松花蛋1个 鲜尖椒1个 香菜5克 姜汁2克 精盐、味精、料酒、香醋、香油、红油各适量 制法: 1鸡脯肉洗净,用坡刀片成薄片,再用精盐、料酒、味精和蛋白浆拌匀上浆;嫩黄瓜纵剖成两半,斜刀切片,用少许精盐腌渍一下,沥尽汁水;松花蛋治净,切成小丁;榨菜剁成细粒;红尖椒、香菜分别剁成细末。 2将松花蛋丁、榨菜粒、红尖椒末和香菜末共纳碗中,加入精盐、香醋、香油、红油、姜汁、味精等,调匀成松花榨菜味汁。 3锅内掺清水上火烧沸,抖散下入上浆的鸡片,氽熟后捞入凉开水中冲凉,与黄瓜片装入圆盘中,浇淋上调好的松花榨菜味汁,即成。 特点:鸡片滑嫩,黄瓜脆爽,咸鲜酸辣。 芥酱酸拉皮 原料:鲜拉皮1张 熟鸡脯肉、熟火腿肉各50克 酸白萝卜、酸花菜各10克 酸梅、香菜、蒜仁各5克 芥末酱10克 芝麻酱15克 香醋50克 精盐、味精、香油、红油、鲜汤各适量 制法: 1鲜拉皮切成0.3厘米宽的长条;熟鸡脯肉用手撕成丝;熟火腿肉切成细丝;酸白萝卜、酸花菜分别切成小丁;酸梅、香菜分别剁成末;蒜仁制成泥。 2芝麻酱纳碗,先用鲜汤搅成稀糊状,再加入芥末酱、酸白萝卜丁、酸花菜丁、酸梅末、香菜末、蒜泥、香醋、精盐、味精和香油、红油,调匀成味汁,最后放入拉皮条、鸡丝、火腿丝拌匀,装盘即成。 特点:滑软筋道,酸香微辣,麻酱味浓。 瓜环虾仁 原料:嫩小黄瓜3根 个大鲜虾仁36粒 海鲜酱75克 南乳2块 蛋白浆50克 葱白末5克 熟白芝麻15克 精盐、料酒、味精、鸡精、胡椒粉、鲜汤、香油各适量 制法: 1鲜虾仁洗净后挤干水分,用精盐、料酒、味精和蛋白浆拌匀,放入冰箱内冰镇约10分钟;嫩黄瓜切去两头,再切成0.5厘米厚的圆片,然后用小刀旋去中间的籽成瓜环;南乳压成泥。 2海鲜酱纳入小碗,先用鲜汤开,再加入南乳泥、精盐、味精、鸡精、胡椒粉、葱末、香油等,调匀成海鲜乳汁。 3将冰镇好的虾仁一只穿入一个瓜环中,逐一制完后,投入沸水锅中焯至断生,捞出投凉,然后沥干水分,整齐地摆入盘中,浇淋上对好的味汁,即成。 特点:虾仁鲜美,瓜绿脆爽。 家常川菜---糖醋排骨 作法很简单,一看就会!希望你能喜欢!!! 主料:剁块的排骨 配料:糖,醋,酱油,盐 第一步:炒锅内放入水,烧开,倒入排骨,加葱姜,少量滴酱油,煮到水干,排骨熟透!夹出排骨!!! 第二步:重新在炒锅内放入油,油热倒入排骨,加入糖,醋,少量滴盐,用中火烧开,呈沸腾状态,之间 需翻炒多次,直把油烧干,装盘即可! 水煮肉片 原料: 青菜 ,肉片。 什么菜都好,品种无所谓。肉片也是随意,猪、牛全没问题。 青菜洗干净,从中间切一刀,成两段。 猪肉切片,不用很薄。 调料: 葱切丝,蒜切片,姜切片(我今天没买到,就用姜粉代替),陴县豆瓣一大勺,干辣椒,花椒粒 准备工作: 1、切好的肉片用淀粉、盐、料酒腌一会儿。个人喜欢多放点淀粉,这样一会汤不会太稀,肉片也更嫩滑。 2、烧热锅,不放油,把辣椒和花椒放在锅里,等冒烟并闻到香辣味以后出锅。火千万别大,要不就都糊了,特别是辣椒。 把花椒擀成末、辣椒切段。 做法: 1、锅里放油,炒香葱、姜、蒜,下豆瓣酱,稍翻几下 2、加入适量清水,盐,鸡粉。我又切了几条大一点的葱段放进去一起煮。 3、等水开,挑出大的葱段。 下青菜,稍微烫一下就可以出锅,不要煮,留着这个脆劲最好。 焯好的青菜放在盆里,能看出来菜还是很绿很挺的。 4、再等水开,关小火,把肉片抖开,一片片下到锅里,然后转大火,用筷子翻几下,确定肉片没粘在一起,盖上锅盖煮一会儿,直到肉片熟透。 5、煮好的肉片盛到刚才放了青菜的盆里,撒上事先准备好的花椒末和辣椒。 还没完哦! 最后一步:干净的锅里烧几大勺油,等到油冒烟浇到盆里这才完成。 能够听见“嚓——”的一声。 肝腰合炒 材料:猪肝,猪腰。 做法:猪腰洗净,剔掉中间白色的东东,洗多几遍,切成花, 猪肝切片,厚薄均匀 配料:黑木耳,酱油,泡辣椒,泡姜,葱段,生姜,蒜,鸡精(味精),生粉,料酒 开水发黑木耳 清笋叶 把肝和腰用,淀粉、料酒腌起 炒锅放油 油很热后,倒入肝腰,翻炒几下 放入黑木耳,泡姜,泡辣椒,生姜,蒜瓣,酱油,葱段,鸡精调味快速翻几下起锅 装盘即成 回锅肉 材料: 猪带皮五花肉、青椒(或蒜苗)、豆瓣酱、深色酱油、姜片、味精、精炼油。 做发: 1.猪肉块入水中煮熟后切成薄片,葱、青椒切成段。 2.油烧热,肉片放入翻炒。 3.肉出油卷起时,放入青椒、豆瓣酱和其他调料,翻炒几下即可。 (要加点酱油调色哦,出锅是还可以少放点白糖。) 喜欢川菜的朋友一定要试一下哦! 近年来,川菜有不少风行全国的大菜,水煮鱼、香辣蟹数年来长盛不衰,且有更多改良创新品种问世。除此之外,川菜的几道当家招牌菜虽历史悠久,但老而弥辣,称雄其主场之一的重庆。 辣子田螺 田螺肉味甘咸、性寒,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痛的功效,同时含钙量相当丰富。重庆名店陶然居就是以辣子田螺起家的。 原料:田螺1000克,干辣椒、郫县豆瓣、花椒、姜米、蒜泥、酱油、料酒、香醋、精盐、白糖、鸡精、熟芝麻、葱花各适量。 制作方法:①田螺淘洗干净入锅,加清水和料酒、香醋煮沸捞起,去头部包壳。②炒锅加油烧热,下干辣椒节,炒至呈棕红色,下花椒、姜米、蒜、郫县豆瓣炒至香。下田螺翻炒,依次下料酒、香醋、精盐、白糖、酱油、味精,以大火不停翻炒,待田螺熟透、入味,起锅装盘,撒上熟芝麻、葱花即可上桌。 山城辣子鸡 用料讲究,主料一定选用家养土仔公鸡现杀现烹,以保持鲜嫩肥美,辅料非川产二金条辣椒和川产茂汶大红袍花椒不用,且非常考验厨师对火候的掌握。 原料:土公鸡500克,花椒、干辣椒、熟芝麻、料酒、酱油、姜、葱花、鸡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①公鸡去内脏洗净,斩切成小块。姜、葱、干辣椒切好备用。②将鸡肉放到碗中,加酱油、料酒、味精、盐、姜片、花椒等拌匀,腌制 10至15分钟。③炒锅置火上,油烧热后下干辣椒节炸至棕红色;放入腌过的鸡块、花椒翻炒,鸡熟酥时加料酒、酱油、味精、姜丝,转中火翻炒2分钟,用漏瓢滤去余油,起锅装盘,撒上熟芝麻、葱花即可上桌。 连山回锅肉 川味家常菜的经典。回锅肉在四川民间又俗称“熬锅肉”,由于四川各地物产不同,风俗口味也有所差异,这道菜也有许多种做法,主要表现为配料和调味的不同。 原料:五花肉500克,蒜苗、青椒、干红辣椒、永川豆豉、炸锅盔、郫县豆瓣、酱油、泡子姜、醪糟汁、鸡精、精盐、白糖、葱各适量。 制作方法:①猪肉入沸水氽去血水,捞出后趁热抹上醪糟汁和盐,放到笼中蒸至肉皮粑软,取出晾凉。②干辣椒、葱、蒜苗切成节,子姜和青椒切片,炸酥的锅盔切成三角形。③炒锅置旺火,油烧至六成热,下干辣椒炸香捞出;倒入肉片爆炒呈“灯盏窝”,加入酱油、豆瓣、豆豉、白糖,煸炒片刻,下蒜苗、泡姜、青椒、葱节、锅盔,翻炒出香味,加入炸香的干辣椒、鸡精略炒,装盘。 鱼香肉丝 鱼香,是四川菜肴主要传统味型之一。此法源出于四川民间独具特色的烹鱼调味方法,而今已广泛用于川味的熟菜中。 原料:猪腿肉300克,水发玉兰片、水发木耳、泡椒、泡子姜、大葱、蒜泥、淀粉、酱油、香醋、绍酒、精盐、白糖、高汤各适量。 制作方法:①猪肉切粗丝,玉兰片、木耳切丝,与肉丝入碗,加精盐、绍酒、湿淀粉拌匀。②泡椒剁细与糖、醋、味精、淀粉、肉汤调成糖醋汁备用。③炒锅置旺火上,油烧至六成热,下拌好的肉丝炒散,加泡椒末、姜、蒜和葱,爆出香味,烹入芡汁,颠翻几下即可。 酸菜鱼 重庆家常菜的开路先锋,炒富了一方水土,一方人。 原料:草鱼一条,泡酸菜250克,鸡蛋2个,猪油、姜片、蒜米、葱花、大葱节、泡红辣椒、料酒、香醋、味精、胡椒粉、干细豆粉、花椒各适量。 制作方法:①将鱼头切开,取下两扇鱼肉,鱼骨切块,鱼肉斜刀改薄片。酸菜切成片,鸡蛋取蛋清和干细豆粉调成蛋清豆粉。②鱼片加料酒、食盐、味精、香醋、姜片、葱节码味后,用蛋清豆粉拌匀。③炒锅下油烧至五成热,放入鱼头、鱼骨熘至断生捞起;锅内留少许油,加花椒、酸菜、泡椒、姜片炒香,下汤,倒入料酒、香醋、食盐、胡椒粉熬出香味,先下鱼头、鱼骨煮几分钟后,再下鱼片煮2至3分钟,连鱼带汤倒入盆内,撒上姜末、蒜米、葱花。④锅内下少许油烧至五成熟,均匀淋于姜末、蒜米、葱花上。 毛肚火锅 原料:黄牛毛肚,青蒜苗,葱白各250克,牛肝,牛腰,牛脊髓,醪糟汁各100克,鲜菜500克,干辣椒,姜片,豆鼓各40克,鸡蛋清6个,牛肉汤2500克,牛油200克 制法:毛肚切三厘米宽,牛腰牛肝牛肉切成薄片,葱蒜切成8厘米长。牛油75克烧至六成热,放豆瓣炒酥,加姜末辣椒花椒,炒香,加牛肉汤烧沸,放料酒,豆鼓,醪糟汁烧沸成火锅,卤汁。脊髓,毛肚,牛肝,牛腰,牛肉及青蒜苗,葱段,鲜菜,精盐,牛油分别装入盘中即可。 更多川菜请见: http://tag.chinabbs.com/more/t3408/index.html 33道家常川菜做法(图片+文字说明) http://bbs.9y9.cc/read.php?tid=204347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09602.html?fr=qrl3
最简单的麻婆豆腐、回锅肉啊!

文章TAG:大红袍  发现  1000  宝应  大红袍发现1000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