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茶叶是叶大好还是叶小好白毛越多茶越好吗

一芽一叶初展的好,一个芽的不好,白毛越多越好。(信阳毛尖)
肯定是越嫩越好啦!
茶叶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之分,各有千秋,制成各类茶叶的适制性不同,不能用来判断茶叶好坏。原则上说,茶叶越嫩越好,但个别茶叶如黑茶等,本身选用的原料就比别的茶类粗老。白毛也无法判断茶叶好坏,就跟桃子有油桃和毛桃一样,这是树种的问题。像碧螺春、白毫银针是白毫多了好,但像龙井啊、铁观音啊,白毫多少并不能用于判断茶叶好坏。

茶叶是叶大好还是叶小好白毛越多茶越好吗

2,大叶种的绿茶和小叶种的绿茶有什么区别啊

大叶种的绿茶和小叶种的绿茶的区别:  1、大叶种内含物丰富,含茶多酚更多。干茶肥壮;香气更浓;滋味浓厚。  2、小叶种干茶一般为扁平类,毛尖类,卷曲类,栗香显,滋味略淡。  3、一般大叶种叶大柔软,叶面的革质层也比较薄。  4、小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叶片硬脆,对制茶品质不良,但有利于抗逆性。  5、大叶种的绿茶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  6、小叶种的栅栏组织较多,胡萝卜素、叶黄素总量高,这些萜烯类衍生物可分解成β-紫罗酮和茶螺烯酮等香气物质,所以小叶种可以制出高香的茶叶。

大叶种的绿茶和小叶种的绿茶有什么区别啊

3,我想了解一下普洱茶

第一,普洱茶保护区域是云南省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等11个州市、75个县(市、区)、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不是以上保护区域生产的茶,都不是普洱茶。 第二是大叶种。在云南普洱茶的保护区域中,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的茶叶,但是生产普洱茶的只能是这个区域中的大叶种。 第三是晒青。普洱茶青毛茶的干燥方式必须是“日光干燥”,即晒青,晒青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普洱茶酶的活性,保证它的后发酵。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的关键工艺之一。普洱茶鲜叶采摘时有较长的雨季,生产企业是否具备晒青大棚,这个时候的鲜叶能否保证晒青,是检验普洱茶企业质量生产的关键。 第四是后发酵。普洱茶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紧压成型然后自然发酵,或者是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渥堆发酵,这两种方式都是后发酵,区别于红茶、乌龙茶的发酵过程。符合上述“四个原则”的茶就是普洱茶

我想了解一下普洱茶

4,如何划分茶叶的大小叶种

茶叶的大叶茶、小叶茶是按照根据茶树典型成熟叶片的面积大小进行区分的,一般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之分。 叶面积≥60平方厘米的,称特大叶种茶树; 叶面积≥40~60平方厘米的,称大叶种茶树; 叶面积≥20~40平方厘米的,称中叶种茶树; 叶面积≤20平方厘米的,称小叶种茶树。叶面积=叶长x叶宽x0.7 其中:叶长不包括叶柄 叶宽为叶基与叶尖对折后的中间部位。在茶叶所含的各种成份中,茶多酚性味苦涩,氨基酸性味鲜而带甜,咖啡碱性味苦。一般情况下,大叶茶类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但滋味收敛性略强;小叶茶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高,可制出高香茶叶。

5,小叶子檀和大叶子檀有什么区别

“小叶檀”是檀香紫檀的俗称,又叫印度牛毛纹小叶紫檀。檀香紫檀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归为紫檀属紫檀木类。  小叶檀产于印度。故也称为印度紫檀,其心材新切面桔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常带浅色和紫黑色条纹。划痕明显;木屑水浸出液为紫红色,有荧光。管孔在肉眼下几不得见,结构甚细,纹理交错,有局部卷曲(类似牛毛纹)。气干密度为1.05-1.26g/cm3,密度大,入水即沉。“大叶檀”是卢氏黑黄檀的俗称,又叫非洲大叶紫檀。卢氏黑黄檀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归为黄檀属黑酸枝木类。  卢式黑黄檀产于马达加斯加。其心材新切面桔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常带明显的黑条纹,条纹比紫檀木略宽而且不均匀。新木有酸香气。管孔在肉眼下几不得见,结构较细,纹理交错,有局部卷曲;“鬃眼”比“小叶檀”大一些,质地也比“小叶檀”粗糙一些。气干密度0.95g/cm3以上,沉于水。
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入水即沉。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初为橘红色,久则深紫色如漆,几乎看不出年轮纹。脉管纹极细,呈绞丝状如牛毛。并且小叶紫檀还是一味名贵的中药,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紫檀能止血、止痛、调节气血。 小叶紫檀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 紫檀木分新、老两种。老者色紫,新者色红,都有不规则的蟹爪纹。紫檀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颜色呈犀牛角色泽,它的年轮纹大多是绞丝状的,尽管也有直丝的地方,但细看总有绞丝纹。紫檀鬃眼细密,木质坚重。鉴别新老紫檀的方法,新紫檀用水浸泡后掉色,老紫檀浸水不掉色;在新紫檀上打颜色不掉,老紫檀打上颜色一擦就掉。

6,大叶种红茶和小叶种红茶有什么区别

大叶种红茶和小叶种红茶区别为:芽叶不同、叶片不同、栅栏组织不同。一、芽叶不同1、大叶种红茶:大叶种红茶芽叶重在0.4~0.5g,每0.11_采面上芽叶数应有200~250个。2、小叶种红茶:小叶种红茶芽叶重在0.2~0.25g.,每0.11_采面上芽叶数要有400~500个。二、叶片不同1、大叶种红茶:大叶种红茶种叶片大而柔软,叶面的革质层也比较薄。2、小叶种红茶:小叶种红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叶片硬脆。三、栅栏组织不同1、大叶种红茶:大叶种红茶大叶种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较多,有60~100片层,光合速率较高,海绵组织比较多而松。2、小叶种红茶:小叶种红茶小叶种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较少,有20~40片层,光合速率较低,海绵组织少而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叶种茶百度百科——小叶茶

7,大叶茶是什么品种的啊

大叶种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山茶种(Camellia sinensis),是在云南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衍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栽培品种,分为乔木、小乔木等类型。   大叶种茶详述  云南大叶种茶树根据分枝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乔木、小乔木等类型。乔木型植株高大,分枝部位明显,有明显主干;而小乔木型茶树,植株较高大,基部主干明显。按分枝部位不同,茶树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自然生长的乔木茶树多为半开展状。   云南大叶种茶树,由于顶端生长优势明显,自然生长的茶树分枝呈单轴分枝,从叶片的大小来看,定型成熟叶片的面积一般大于40cm2,从云南大叶种内部结构来看,栅栏组织大多数为一层,且排列较稀疏。大叶种茶树叶片长12.7~25.3cm、宽.8~9.0cm,叶形椭圆为主,叶尖聚尖或渐尖,叶面隆起,叶色绿有光泽,叶片厚而柔软,叶身背卷或稍内折,叶缘微波,侧脉10~11绿。   大叶种茶树春芽萌发期在早春,育芽力强,.发芽密度中等,芽叶肥壮,色黄绿,茸毛特多,持嫩性强,一芽二叶百芽重平均153.2g。盛花期在10月上旬,结实率低,芽叶产量高,且内含物质丰富。    大叶种茶园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中、龙陵、德宏等地。“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   “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 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等;云选9号、云抗37号. 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的区别  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的形态区别。大叶种角质层厚度2~4µm;中小叶种角质层厚度4~8µm。大叶种栅栏组织通常只有的1层,遮荫下会增加;中小叶种有栅栏组织2层,多达3层。大叶种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较多,有60~l00片层,光合速率较高,海绵组织比较多而松,叶背的气孔大而细,叶色多带黄绿,叶尖较锐长,梗和节间长,单位叶片面积的气孔数较少,气孔的保卫细胞较大,蒸腾速率快;小叶种栅栏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较少,有20~40片层,光合速率较低,海绵组织少而密,叶背气孔多而密,叶色多浓绿:叶尖较钝。据严学成研究,大叶种茶树气孔密度约l00个/mm2,最多为150~180个/mm2;中小叶种约200~260个/mm2。从全国红绿茶产区的高产实例看,大叶种芽叶重在0.4~0.5g,每0.11m2采面上芽叶数应有200~250个;中小叶种芽叶重在0.2~0.25g.,每0.11m2采面上芽叶数要有400~500个。芽叶平均重量,取决于茶树的种性,如云南大叶种在正常培育下,一般400~500个1芽2~3叶混合芽就有500g;而中叶类型的苔茶品种则要2000个才达500g,小叶类型的要3000个以上才达500g。   一般大叶种叶大柔软,叶面的革质层也比较薄;而小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叶片硬脆,对制茶品质不良,但有利于抗逆性。大叶种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例为1:2或l:3,而小叶种的比例为1:1或1:1.5,即大叶种的海绵组织细胞较小叶种多。因此,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小叶种的栅栏组织较多,胡萝卜素、叶黄素总量高,这些萜烯类衍生物可分解成β-紫罗酮和茶螺烯酮等香气物质,所以小叶种可以制出高香的茶叶。 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之间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  茶叶内含成分中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是茶树品种最重要特性。茶树品种不同。物质代谢类型也不同,其生化特性的差异也反映在茶树新梢多酚类的含量与组成上。南方大叶种碳代谢强烈,茶多酚代谢旺盛,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EGCG及ECG)和酚/氨比值大(见表1),形成茶黄素的潜力大,适制红茶、普洱茶。中小叶种氮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旺盛,氨、氨基酸、茶氨酸含量高,其香气、滋味高爽,适制绿茶。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含有较高的茶多酚,其中儿茶素含量占茶多酚总量的70%,而一般小叶种茶树的鲜叶茶多酚含量较低(见表1)。一般来说,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组成、中以L-EGCG含量最高,其次是L-ECG和L-EGC,但在云南大叶种中L-ECG含量几乎接近L-EGCG,而且L-EC和D,L-C的含量和L-EGC相近,甚至超过L-EGC的含量(图1)。傅冬和等研究表明,小叶种儿茶素中EGCG与ECG之比远大于大叶种儿茶素(图1),小叶种.儿茶素中平均比值为3.5598,大叶种儿茶素中平均比值为1.3245,说明小叶种儿茶素中EGCG所占的比例远高于大叶种儿茶素中EGCG的比例。大叶种儿茶素的酯型儿茶素的比例大于小叶种儿茶素的酯型儿茶素的比例,说明大叶种中酯型儿茶素的质量分数大于小叶种儿茶素中酯型儿茶素的质量分数,致使大叶种儿茶素的,抗氧化效果强于小叶种儿茶素。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是形成茶叶内质主要理化成分之一。茶多酚性味苦涩,其氧化物是构成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物质;氨基酸性味鲜而带甜,与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是构成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物质;咖啡碱其性味苦,参与茶叶品质的形成,且与茶黄素结合形成络合物提高茶汤鲜爽度,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不同茶树品种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不同(见表1)。按叶片大小分析茶多酚含量呈大叶>中叶>小叶规律,氨基酸含量呈中叶>小叶>大叶规律,咖啡碱含量则呈大叶>小叶>中叶规律。这些成分与品种的关系对茶类的加工有指导意义。 普洱茶均由大叶种为原料  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8,请问如何挑选普洱茶

普洱茶是一种越陈越香、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好茶。不然就无法解释,清朝200多年都将普洱茶作为贡茶,从康熙大帝、古稀天子乾隆到慈禧,无一不喜欢普洱茶。而在现代一批非富即贵的人群中,以普洱老茶作为养生必备,天天离不开普洱茶。   因此,让消费者准确地了解普洱茶,如何挑选好的普洱茶,很有必要。根据国家标准,普洱茶必须符合“四个原则”。   第一,普洱茶保护区域是云南省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等11个州市、75个县(市、区)、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不是以上保护区域生产的茶,都不是普洱茶。   第二是大叶种。在云南普洱茶的保护区域中,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的茶叶,但是生产普洱茶的只能是这个区域中的大叶种。   第三是晒青。普洱茶青毛茶的干燥方式必须是“日光干燥”,即晒青,晒青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普洱茶酶的活性,保证它的后发酵。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的关键工艺之一。普洱茶鲜叶采摘时有较长的雨季,生产企业是否具备晒青大棚,这个时候的鲜叶能否保证晒青,是检验普洱茶企业质量生产的关键。 第四是后发酵。普洱茶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紧压成型然后自然发酵,或者是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渥堆发酵,这两种方式都是后发酵,区别于 红茶、 黑茶的发酵过程。   符合上述“四个原则”的茶就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好茶,必须具备“三好”:   第一是好的原料。名山出好茶。景迈山是普洱茶原料基地。这座山中保存完好的古茶树有28000亩。这里的茶具备干茶香、茶汤香、杯底香以及蜜糖甜,是普洱茶人公认的好茶。班章、南糯山、猛库等名山生产的茶也不错。   第二是好的加工工艺。普洱茶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出厂每一个工序的生产工艺都非常重要,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订企业生产标准,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生产。   第三是好的仓储条件。普洱茶应储存在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的库房内。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   普洱茶是食品,与其他食品的挑选一样,色、香、味、形好的普洱茶才是好茶。普洱生茶色泽墨绿,好的生茶汤色金黄透亮。普洱熟茶色泽红褐,好的熟茶汤色红浓明亮。茶叶条索紧结显毫,香气纯正无异味,滋味醇厚回甘。好的普洱茶干茶与茶汤香气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是非常迷人,一定不会有异味。有的人说,普洱茶有霉味,还说这才是正宗的老茶。这是完全错误的。有霉味和异味的普洱茶不能买,也不要喝。老茶存世少,只有靠得住的老茶圈子里才可能买到真正的普洱老茶。
花4800元买回茶艺讲解员口中号称“32年的陈年普洱茶”,包装上却赫然印着“2008年8月18日”。茶叶店卖的究竟是新茶还是陈茶?思明区工商局12315投诉台日前接到郑先生的投诉件。据悉,这也是该市工商部门近年来受理的首起茶叶年限引发的消费投诉。   原来,今年5月1日,郑先生和朋友在厦门旅游,逛到位于环岛路的某茶叶商贸有限公司时,两人准备买一些云南普洱茶。该店茶艺讲解员在现场向他们介绍说,他们卖的普洱茶年限已有32年,而且普洱茶“本身没有保质期”,会“越陈越香,越陈越保健”。郑先生对普洱茶之前也有耳闻,不免有些动心,加上亲口品尝后也觉得口感不错,便决定多买些带回台湾送给亲友。两人于是花费4800元人民币,买回了一箱茶砖、一桶茶饼,还有一罐田七花150克、一罐乌茶500克。   回到宾馆后,郑先生突然发现,这些普洱茶的包装袋上印的日期竟然是2008年8月18日。难道这些所谓的“32年陈茶”根本就是新茶?第二天,他再次找到商家进行询问,却未能得到令他信服的解释,退货要求也被拒绝。   郑先生认为,茶叶店声称自己销售的普洱茶年限有32年,但仅有该店自己开具的“收藏证明书”,而无法提供有公信度的权威鉴定机构开具的证明,存在欺诈的可能。而商家则解释说,茶叶包装袋上的日期只是包装日期。   工商人员指出,不论2008年8月18日到底是生产日期还是商家所说的包装日期,该茶叶店仅凭所谓的口感及茶艺讲解员的口头推荐,就能评断茶叶的年限,明显缺乏权威性和可信性,无法自圆其说。经过调解,商家最终同意退还郑先生的购茶款人民币4800元。   据了解,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茶叶中的黑曲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会不断生长、发酵,逐渐变成茶红素和茶褐素,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降血脂、血压、血糖等保健功能。其实这也是其他茶叶共有的功效,并不像某些商家宣传的那样神奇。而茶叶本身的品质、制作工艺、存储条件都会影响到存茶的品质,哪一个环节有所疏漏,茶叶都不会随着年限的增加品质变得更好,只会相反。   此外,对于一些商家所谓“普洱茶没有保质期”的说法,专家也指出,任何食品都有保鲜期,茶也是如此。普洱茶以5年至7年为佳,在这发酵期内,冲泡后的普洱茶口感醇和,香气也浓郁。发酵保存期最多以15年至20年为限。超过这个年限后,普洱茶就会失去食用功效,有害无益了。  “普洱茶越陈越好喝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炒家和一些小厂家、销售商的炒作。”工商人员建议市民,目前市场上超过十年的普洱茶少之又少,需仔细鉴别;同时,对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性,不能过度迷信。
你去茶一网买好了 品质都挺好的 而且不贵的 物美价廉了
普洱茶首先要看外观,不管是茶饼、沱茶、砖茶,或其它各种外型的茶,先看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第二要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正宗的是猪肝色,陈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这样的黑中泛红的颜色。 第三看汤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汤是透明的、发亮的,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茶汤发黑、发乌。 第四要闻气味。是否有清香味逸出,有没有回甘。陈茶则要看有没有一种特有的陈味,是一种很甘爽的味道,而不是“臭仆味”。 若可以试泡的话,还可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 还有以茶饼而言也要注意是否内外品质如一,而不是那种好茶在外茶渣在内“盖面茶”。 根据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判定普洱茶的基本品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普洱茶饼的外形要平滑、整齐、厚薄匀称等。 目前,陈茶在市面上已经不多,同时判断上并不容易。原则上,普洱茶饼散发出来的气味,可以做为判断年份的参考之一。有甘醇气味的应该有五到十年的陈放,气味平平不带杂味的有三到五年,带有生味与杂味的,就属于新饼了。最后,还可以看茶饼的松度,因为经过与空气长期接触的氧化后,茶饼会疏松一些。 普洱茶名品位于当今西双版纳境内的古“六大茶山”在昔日繁荣鼎盛时期,经营茶叶的商人开设制茶的商号、茶庄遍及各个茶山,创造出的普洱茶传统制作手工艺达到了顶峰,制作的普洱茶及其品牌留芳古今。由于品质超群,倍受欢迎,还获得了清朝皇宫赐扁嘉奖。 金瓜贡茶 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该茶生产始于清正七年(1729年), 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延。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的一级芽茶。采摘的芽茶一般先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过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故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其制作时间已有200多年历史,此品加工者为普洱贡茶厂,原料及初制出自西双版纳倚邦茶山。 福元昌圆茶 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曾演绎了清代普洱茶最为辉煌的篇章。创于光绪初年的“宋云号”、“元昌号”两个茶庄均在倚邦、易武两个茶山。其中“元昌号”设在易武的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武山大叶种茶精制而成。现最古老的“福元昌圆茶”,产于光绪年间, 已历时100多年左右。《普洱茶记》云:“百年福元昌圆茶,享普洱茶王之誉。

文章TAG:小叶  叶种  茶叶  叶和  小叶种茶叶和大叶种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