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澜沧江原生潽洱茶

具体不清楚,但是在深圳的芳村茶叶市场一定有

澜沧江原生潽洱茶

2,澜沧茶厂07年的景迈普洱茶饼好吗

熟茶有收藏价值吗?没有。07年的熟茶,已经十年陈了,市场里200以内随便买,而且是大益。

澜沧茶厂07年的景迈普洱茶饼好吗

3,如何解读澜沧古茶的产品编号

003,是制程特别的茶园茶。<-------是不是烘青的茶?

如何解读澜沧古茶的产品编号

4,云南澜沧云雾普洱茶厂的普洱茶饼在什么价位

云南澜沧云雾茶厂-景迈风韵6615(熟茶)三五级- 一口价 120.00 元 云南普洱茶/澜沧云雾茶厂/景迈风韵/07年乔木春茶/生/正品! 一口价 85.00 元

5,请问思茅 普洱 临沧和澜沧之间的关系

坐飞机到思茅,坐车到澜沧是合理的路线。因为思茅的机票贵,还可以坐飞机到版纳,再坐车到澜沧。 思茅到澜沧的车费是60,
思茅是现在普洱市的前称,现在叫普洱市思茅区,而普洱又是现在宁洱县的前称,被市里面改了名字,以前的普洱就是现在的宁洱县,临沧市一个地级市和普洱市平级,澜沧是普洱市的一个县。

6,普洱茶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普洱茶历史:普洱茶是中国茶中的一种地方特种茶类,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朵奇葩。由于普洱茶原产区与中原文化发达区的万水千山之隔,普洱茶这朵奇葩直至明清时期才被认知,这就让人们对普洱茶的历史文化的认识带来了很多的不足与误区,随着人们对普洱茶认识的加深,普洱茶的影响力在逐年提升,2007年普洱茶成为当年中国的三大热词之一:股票、房奴、普洱茶。普洱,位于祖国云南省西南边陲,拥有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486公里的国境线,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绿海明珠,是“彩云之南”的面积大市、生态大市、资源大市、边境大市、民族大市、文化大市。历史渊源普洱茶起源地毕竟距离中华文化中心地区太遥远,交通不便及万水千山之隔使普洱茶的文字纪录非常贫乏,在少得可怜的文字记录中,还有不少是内地文人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记录,所以并非所有普洱茶的文字记录的历史都可以作为信史,也需要甄别。普洱茶公认的最早普洱茶产区的文字记录《蛮书》唐樊绰于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撰写的《蛮书》记录了很多云南的历史文化,其中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目前公认的普洱茶产区的最早文字记录,因而被广泛引用。如果我们冷静地来看樊绰的记录,仍有需要甄别讨论的问题。公元862年统治云南的南诏国出兵攻打安南(即越南,当时归属唐统治,唐政府在安南设有统治机构),唐政府派蔡袭继任安南经略使,樊绰是蔡袭幕僚。为了知己知彼,了解南诏情况,樊绰受命收集南诏资料并于863年写成《蛮书》,也就在同一年南诏攻占安南,蔡袭战死,樊绰逃走。樊绰其实并没有到过云南。因此对于《蛮书》关于茶的记录也需要进行甄别讨论。其一,书中所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应该是可信的。“银生”即银生节度,治所在银生城(今景东东县城),辖区包括了今普洱市、临沧市一部、西双版纳州等地,这一带正是公认茶的起源区域《蛮书》只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在唐代以前,景迈山种茶的说法已有1300多年,而新找到的用傣文写的经书记录布朗族1800多年前已在芒景建村和种茶,这当然还需专家认真考证。其二,说“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关于“散收,无采造法”应该是属于道听途说了。在澜沧江流域有很多古茶山,这些古茶山规模大,树龄老。以景迈山为例,可以采撷的面积超过一万亩,按照布朗族的传说种茶已有1800多年,这么古老而广大的茶园如果“无采造法”是不可能形成的。至于“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那只是一部分人的饮法,并不代表普洱茶产区的饮茶法。蒙舍蛮即南诏国的统治民族,南诏统一前在洱海周围有六诏(六个小王国),南面的蒙舍诏也称南诏,其民族属于当时称“乌蛮”的一部分,其他五诏的民族都是“白蛮”,后来南诏统一其他五诏建南诏国并先后征服今云南大部分地区。“蒙舍蛮”是当时“乌蛮”的一支,是南诏国的统治民族,所饮之茶应该是来自“银生城界诸山”的古老的普洱茶,只是在饮用时有加上椒、姜、桂煮饮的习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饮法应该起源于此。

7,普洱茶的唛号

正规厂家出产的普洱茶都会有唛号。唛号始于1960~1970年,当时正是七子饼茶的繁盛时期,这使得普洱茶的生产走上了标准话生产的道路。第一批带有唛号的普洱由勐海茶厂生产,唛号分别为7432.、7452。 不知这个回答对你有没有帮助
唛”为英语“mark”音译。“唛号”亦称“唛头”,广东方言,原意是“商标”、“牌子”。在茶叶贸易中特指用数字或数字辅以文字表示的茶叶名称。也有俗称“茶叶编码”的。普洱茶的“唛号”,即以数字方式表示的普洱茶的名称。 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用4位数,前两位为该款茶的生产年份,第3位为毛茶原料的等级,第4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如7542、7562、7572、8542等。 普洱散茶用5位数表示。前两位为该款茶的生产年份,第3、4位为毛茶原料的等级,末尾一位为生产茶厂的编号,同样是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如:78071、79562、76563等。 新老普洱茶出厂均有唛号。
社会上说法较为混乱。但是大家都一致认为,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府是普洱茶集散地。根据经济规律推演,普洱茶的原产地也必是普洱府无疑。因为按照自然经济时期市场形成的规律,某种物品形成规模的集散,首先是这个地方要具有一定的物品产量,其产量在满足自身消费后,还有大部分变为商品可进行交换,然后商贾纷纷慕名云集,买进卖出,形成贸易,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才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年间朝廷在普洱府建立了流官体制,加强对所属三厅一县一司的管理,其核心是促进茶叶种植的科研和发展,形成大宗商品,为朝廷增加税收并承担向朝廷进贡的责任,因此,普洱府的设立对普洱地区的茶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围绕茶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普洱府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加工和贸易,普洱成了茶马古道的源头。 本篇文章来源于黎明茶厂官方网站 原文链接: http://www.lmpuer.com/news/newsdetail.aspx?id=143
越久的卖的越贵。

8,云南茶排名是怎样的

云南比较出名的有普洱茶、滇红、滇绿、南糯白毫茶、云南沱茶、露珠茶、糯米香茶,还有花茶、七子饼茶、三七茶等特产茶叶也很受欢迎。1、普洱茶云南最出名的茶莫过于普洱茶了,云南的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在三千多年前的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的种茶先民濮人就向周武王献茶了,只是当时还没有普洱茶的名称。澜沧县富东乡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彻底改变了茶叶原产地的传统学说,改了人类之前倾向于茶叶原产印度的人类种茶历史。普洱茶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经过在普洱这个地方对茶叶加工集散运销各处,普洱作为重要的商业集镇,普洱茶因此而得名。2、滇红滇红又称云南红茶,是世界茶叶市场上著名的红茶品种。滇红的产销已有近五十年历史,出产于云南省南部的临沧、保山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茶所含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决定了红茶的质量,二者含量越高,品质越佳。3、滇绿滇绿即云南绿茶,滇绿出产于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德宏等地州。滇绿茶选用云南大叶种鲜叶做原料。它从鲜叶采摘时就精选细嫩的一芽二叶,经过杀毒、揉捻、烘干等工艺处理。由于高温杀毒,及时揉捻,快速烘干,控制了酶的活动和多酚类的氧化,防止了芽叶发酵,保持了茶叶的绿色,形成滋味醇浓,香气持久,回味悠长,汤色黄绿的特点。4、南糯白毫南糯白毫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这里哀牢山余脉绵延,澜沧江碧水长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是茶树优良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茶叶内有效物质的蓄积。因此,南糯山所产茶叶质地上佳。南糯白毫茶条紧洁,壮实匀整,白毫密布而耀眼,茶汤清澈,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爽口润喉。5、沱茶云南沱茶属紧压茶,系选用优质毛茶作原料,经高温蒸压精制而成。云南紧压茶产销历史很长。早在明代《滇略》一书即有:“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的记载。据资料记载,形似倒置碗状的云南沱茶,定型生产已有六十多年,这的特异形状和优良品质早为人们熟知,蜚声中外。6、七子饼茶又称圆茶属紧压茶,外形美观,为圆饼形,酷似满月。每七饼茶为一个包装,故自称七子饼茶。七子饼茶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县是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原产地。这里的茶树所产鲜叶,芽肥叶厚,叶色浅绿,叶质柔软,制成茶叶品质尤佳。七子饼茶因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和爽口而著称。

9,傣族的风俗和节日有哪些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于各地在社会发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态上也有差异。傣族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傣族,又称泰族、掸族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于各地在社会发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态上也有差异。傣族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关门节、开门节: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从关门节到开门节的3个月内,是“关门”的时间,为一年中宗教活动最频繁的时期。礼佛,听佛爷讲经,7天一小赕。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灯),举行“赶摆”。关门期间,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外出;待“开门”后方能结婚和外出。泼水节: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节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之后,妇女们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泼水祝福。接着成群结队四处游行,泼洒行人以示祝福。西双版纳每年过泼水节的时候,傣族群众都要在澜沧江举行声势浩大的龙舟赛,赛后就将龙船拆散放进佛寺的竹楼里保管,待第二年泼水节到来之前,再把拆散的龙船拼装起来,拼装龙舟就称之为“旱黑”。花街节: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节日的花街热闹非凡,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款款走过花街,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如果情投意合,两人就相约到凤尾竹下荔枝丛中,姑娘解下腰间的秧篾饭,掀开青翠的芭蕉叶,只见喷香的糯米饭用鲜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黄一半鲜红,以芭蕉叶相隔一层又一层盛满猪脊肉、油炸干黄鳝、腌鸭蛋等美食。两人一起吃着,说着情话。吃完秧蔑饭,提亲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婚礼:德宏和内地傣族地区的家庭婚姻具有更为鲜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买卖和包办的基础上。一般彩礼合三百元,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要负担“开门钱”、“关门钱”、“拜堂钱”、“佛爷费”、“认亲费”、“媒人费”等,达十几种。这实质上成了妇女的身价。不少家庭贫困的青年男子,由于无法负担这一笔费用,便采取了偷亲、捡婚的形式,即男女双方感情成熟后,确定“抢婚”日期。男青年倍其伙伴,身带砍刀、铜钱,到预定地点埋伏,待姑娘走来,“抢”着就跑。姑娘假意呼喊通知家人,男方将铜钱撤下逃去。既成事实便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双方邀请头人、亲友会商解决,聘礼定后,才正式过门成亲。此外,在这些地区,入赘的现象也较普遍,但在性质上和西双版纳已完全不同,它不是原始习俗的遗留,而是封建婚姻的产物。入赘的人社会地位极低,他们的子女没有财产继承权。

10,请问思茅 临沧 澜沧和普洱的关系

临沧是临沧地区州府所在地(临沧市),普洱原是思茅地区州府思茅市改名,澜沧石思茅地区下属一县。可坐飞机先到临沧,再坐客车到普洱,最后坐客车到澜沧,完事就可直接反昆明。
现在的普洱市就是以前的思茅地区。现在的思茅去既是以前的思茅市。澜沧县是普洱市隶属一个县。澜沧县市去西盟县、孟连县的必经之路。临沧市也是原来的临沧地区。市政府所在地在临翔去。你乘坐飞机可以到昆明巫家坝机场。普洱市、临沧市都有昆明直达上述两个城市的飞机。
最正确的答案,原来叫思茅地区,管辖范围其中就包括县级的思茅市、普洱县、澜沧县,后思茅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思茅市,原来的县级思茅市改为翠云区,普洱县、澜沧县同样归思茅市所辖。后来为了扩大知名度,把地级思茅市改名为地级普洱市,原来的普洱县改名为宁洱县。 临沧原来也是个地区,地区行署驻地在临沧县,后来改为地级市,市政府所在地由临沧县改名为临翔区。
过去的思茅现更名为普洱(市);临沧(市)与普洱(市)相邻,位于普洱(市)西北;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则是普洱(市)辖下(西南部)的一个县。以上三地只有昆明到普洱、临沧的飞机,但无相互间的航班,只能先乘机到普洱或是临沧,然后再乘汽车到另外两地,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关系呈△。
一、普洱茶茶区 云南普洱茶茶区,有其历史渊源,茶区面积是比较大的,这里介绍与讨论的是四个较大的普洱茶茶区: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与保山,当然,这里并无褒贬谁之意,且疏漏也再所难免。 古“六大茶山”之于普洱茶,名冠世界,不用多解释,但由于历史的变迁,现在要准确定位某某山,确不是易事。其它的,我们应该知道更多的普洱茶区,它们是幕后英雄,产品名遍天下,自己似乎默默无闻。实际上,云南主要的几大普洱茶茶区,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都为云南普洱茶做出了重大贡献。 临沧、保山茶区,古为永昌府,是云南用茶的鼻祖“蒙舍蛮”(唐代,云南南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蒙舍诏人)的起源与重要活动区域,可以说滇西茶区(现代的临沧、保山茶区及德宏茶区)过去是古茶区,近现代则是下关茶厂(前期康藏茶厂)的主要原料供货商,也可以说是云南紧压茶的重要支柱之一。下面的论述摘自普洱茶未受炒作之年代,可见一斑: 总之,笔者认为,云南南路茶区(西双版纳、思茅茶区)与西路茶区(临沧、保山及德宏茶区,以及大理南涧等地茶区),都属古老茶区,没必要厚此薄彼,更不能像以前有的信息,误导消费者,炒作某一很小的区域,打压其它区域。实际上,四大茶区的茶箐、地理环境与民族加工工艺各具特色,才构成了的灿烂的普洱茶文化。普洱茶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结晶,后面笔者要谈到的传统工艺与自然发酵可以证实这一点。 三、盛唐、南诏与普洱茶 很多普洱茶史的研究者在提到《蛮书》时,只注意到了“茶出银生城界诸山”,他们只注意到了地域概念----什么地方产茶。而忽视了其它四个重要的环节: 永昌以其悠久的哀牢文化孕育了蒙舍诏。“诏”者王也,据《云南志》载,蒙舍诏自言源于永昌沙壹,而永昌的哀牢人有北迁至巍山者,久而久之,与原居此地的昆明人融合始称为“蒙舍蛮”。巍山也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发源之圣地。南诏初期,滇西有六诏,蒙舍诏在其它五诏之南,所以称为南诏。 关于银生城界诸山与云南古茶区 《蛮书》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而后来的《普洱府志》又云: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以自唐时。这划定了普洱茶大致的产地范围。据《蛮书》的历史背景,银生为南昭国的八大行政区之一银生节度,也称开南节度,银生城为现在的思茅地区景东县,开南城则位于现在的景东县文井乡开南村,银生节度辖区为:西双版纳、思茅,另外还有临沧的部分地区。 总之,南诏以来的云南古茶区,包含了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及大理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现在也都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只是清朝置普洱府辖西双版纳、思茅以来,这两地的名气稍大而已。 云南晒青毛茶的诞生
思临沧 澜沧和普洱,这都是一条线上的,照这个方赂风地好到达缅甸,坐飞机的话,跟本没办法坐,因为都离得太近,从外地坐飞机过来的话,你只能坐到景洪,离这些地方都近一点,不过在此要纠正一点,现在的思茅改为普洱了,

文章TAG:2007年  澜沧  普洱茶  澜沧江  2007年澜沧号普洱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