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对杭州旅游的作用, 杭州茶文化旅游有哪些特色 浙江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2025-01-24 00:30:40
本文目录一览
1, 杭州茶文化旅游有哪些特色 浙江
清河坊——虎跑泉——龙井问茶——中国茶叶博物馆——曙光路 【1】

2,杭为茶都的口号利用茶都优势发展茶文化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

3,谁能给我一些关于杭州茶文化的资料
这个是关于杭州茶文化的旅游线路 (可能对你写这个论文有点帮助) http://www.zeeu.cn/news/2625.html 这个是中国期刊关于杭州茶文化旅游的论文数据库(很多也挺全的,页面打开可能有点慢) 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filename=CAYA200504012&dbname=CJFD2005&filetitle=%E5%8F%91%E5%B1%95%E6%9D%AD%E5%B7%9E%E8%8C%B6%E6%96%87%E5%8C%96%E6%97%85%E6%B8%B8 关于论文的网站有很多,但我只推荐“论文天下”http://www.lunwentianxia.com/
4,杭州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00:00 / 00:32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5,梅家坞西湖龙井茶
一般正宗的是外面买不到的,都是有关系才搞的到````所以你买的很可能不是真最好的,次品吧````梅家坞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现有农居500余户,常住农业人口1262人,居民502人。有山有貌,有坞有水,有茶有文,梅家坞茶文化村是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和主产地之一,也是杭州城郊最富茶乡特色的农家自然村落和茶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区。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位列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西湖龙井和梅家坞龙井长得真的很像的,一般人很难分别的。如果需要购买龙井茶,楼主可以去这个店喔news.baidu.com//www.zuipin.cn/lvcha/xihulongjing.html。gd
6,浙江杭州是我国产茶著名的地区具有哪些特色
1、历史悠久、基础坚实(1)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产区,茶文化历史悠久杭州襟江带湖。它西有西湖,南临钱塘江,受一江一湖水汽调节和东南亚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时常有和风细雨,朝云暮雾,独特的小气候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因此早在唐代杭州就是著名的产茶区。据陆羽《茶经》载:“钱塘(茶)生天竺、灵隐二寺”、“杭州临安、於潜二县茶生天日山者与舒州同”。南宋时杭州已茶事兴盛,城市茶肆大兴,同时从寺院到宫廷再到民间的茶礼仪已成体系。名扬中外的径山茶礼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2)众多的名茶构建了杭州茶文化的坚实基础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产区,如明代的13种名茶中就有3种是产于杭州的。如今的杭州名茶主要有: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区的西湖龙井、余杭区的径山茶、淳安县的千岛玉叶、桐庐县的雪水云绿、建德市的千岛银针、临安市的天目青顶、富阳市的富春茗绿、萧山区的云石三清茶、滨江区的桂花茶。正是这些名茶构建了杭州茶文化的坚实基础。2、类型多样、绚丽多姿(1)秀丽的茶乡风光从龙井茶乡到径山茶乡、天目青顶茶乡,杭州各茶乡都山清水秀,满目葱茏。一片片茶园碧绿如染,一层层茶山连接云天。春茶期间,细雨蒙蒙,漫山遍野,云雾缭绕。茶园周围林木成荫,绿树婆娑。每当早春时节,气温回升,茶芽就象冬雷惊笋,吐出薪芽,青翠欲滴的茶丛,满山遍野的映山红,还有那山溪、小道、鸟语、花香、茶歌,穿着漂亮、玲珑活泼的采茶姑娘,穿梭于茶丛间。此时的茶山,称为人间仙境,并非夸张。现代人处于烦嚣的都市,对美妙似仙境的茶乡,更为向往。现代诗人唐韬访问龙井茶乡后,竟要“诗人不做做茶农”,他在《访西湖梅家坞茶村》的诗中吟道:“梅家坞村翠干重,一缕香烟绕秀峰。如此湖山归去得,诗人不做做茶农”。(2)精湛的采茶、制茶工艺经过数百年的实践,杭州茶农积累了一整套精湛的茶叶采摘和制作工艺。采茶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摘的标准根据不同的等级而不同,如极品龙井芽叶细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每公斤干茶有茶芽8万个左右。龙井茶的炒制技术巧夺天工,炒制手法包括抖、带、搭、甩、捺、拓、扣、压、磨、推等,号称十大手法。炒制时,不时变换手法,因势呵成,巧妙非常。(3)独特的品质风格和品饮趣味杭州的众多名茶各具独特的品质风格。如: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名誉中外,其外形似碗钉,色泽翠绿或带糙米色,鲜活而油润,香气鲜爽持久,滋味甘鲜可口,叶底黄绿,嫩匀成朵;径山茶外形细嫩,紧结显毫,色泽绿翠,内质栗香持久,滋味爽口,汤色嫩绿,叶底细嫩;千岛玉叶外形条直扁平,挺似玉叶,芽壮显毫,滋味醇厚耐泡,汤色明亮,叶底厚实均匀;雪水云绿外形挺直扁圆,嫩绿似莲芯,银茸素裹,清香高雅等等。由于杭州名茶多为绿茶,因此在品饮方面也独具特色。以品赏龙井茶为例,宜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透过玻璃杯看去,犹如兰花初绽,鲜活成朵,旗枪耸立,交相辉映,亭亭玉立,栩栩如生;茶汤嫩绿,清澈明亮,举杯品尝,香馥若兰,鲜爽可口。关于龙井茶的品饮,清代陆次云曾有一番探幽人微的赞叹:“龙井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与齿颊之间,此无珠之味,乃至味也。”(4)古老动人的茶传说和趣闻轶事杭州作为众多名茶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茶的传说,有“十八棵御茶”的传说、“龙井”之名由来的传说等等。名茶还与众多的名人留下了不少的轶事佳话。从“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再到美国总统尼克松、朝鲜首相金日成、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法国总统蓬皮杜等都与龙井荣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些典故、轶事是旅游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实体性景观的文化内涵和趣昧性,能达到引人人胜的效果。(5)形式多样的茶礼在杭州茶文化中颇有特色的茶礼主要由宫廷茶礼、民间茶礼和寺院茶礼三块组成。杭州的宫廷茶礼在宋代已颇具规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宋徽宗赵估作有《文会图》。图的下方有四名侍者分侍茶酒,茶在左,酒在右。巨大的方案可环坐十二个位次。宴桌上有珍羞、果品及插花。树后石桌上有香炉与琴。整个宴会设在宽敞的厅堂中,气氛较一般的茗饮拘谨,是礼仪性的宫廷茶宴。杭州的民间茶礼是自南宋时迅速发展起来的(宋代是茶文化由中间阶层向上下两头扩展的时期,使茶文化逐渐成为全民族的礼仪与风尚),相当部分延续至今。主要表现为:迎宾送客以茶相待,礼尚往来茶叶为首选,在婚娲、祭祀层面表现也尤为突出。如宋人吴白牧的《梦梁录》记述了当时杭州婚姻习俗中的“茶礼”,俗称“茶定”,即男方向女方求婚的聘礼。当然.聘礼的内容以龙井茶为主。“茶礼”是男女双方最后确定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在杭州不少地方,除夕夜请菩萨,需把当年采摘的头茶作供品,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茶叶丰收。大年初一清晨,每家每户必须让男子先起床,泡上一杯当年产的龙井新茶,拿两个金团,放在灶神堂前,恭祭天地神灵。每年新茶上市之前,也需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取意让他们先尝新,同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叫“七家茶”。茶农最害怕天旱和虫灾,如果遇到天旱和虫灾,必须用猪头三牲祭祀龙王菩萨、孟姜菩萨,有时还要抬着龙王的神位,一路敲锣打鼓,去茶山上兜一圈,这叫“出神”。目的是为了求雨、消除虫灾。杭州的寺院茶礼仪是杭州茶文化礼仪中独具魅力的一块。杭州的茶文化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记载,杭州最早植茶的就是寺院。陆羽在《茶经》中载:“钱塘(茶)生天竺、灵隐二寺。”杭州两湖山区的宝云寺、白石寺、垂石寺均产茶。又因为茶理中的养生、清思等与佛理相吻合,就更促进了寺院仪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是余杭的径山寺茶宴。宋代径山寺以佛和茶名,号称江南掸林之冠。茶宴上,要坐谈佛经,也谈茶道,并赋诗。径山的茶宴有一定的程式。(6)雅俗共赏的茶诗、茶词、茶联杭州有许多著名的茶诗、茶词,纵贯古今。如唐代诗人释皎然的《对陆迅饮天目茶元居士晟》,与陆游同时代的皇甫曾所作的《送陆鸿渐天日采茶回》,乾隆所作的《观采茶作歌》、《于金山烹龙井雨前茶得句》、《再游龙井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等等。特别是“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等名句,脍炙人口。近代的如周祥均所作的《龙井茶虎跑水》,如行云流水,令人倾倒。杭州的茶联大多以茶事为内容,常悬挂在杭州茶馆、茶楼、茶室、茶叶店、茶座的门庭或石柱上。昔日杭州几溪的林海亭、九溪茶场、藕香居,现今杭州龙井秀萃堂茶室、九溪十八涧茶厅、茶人之家l西湖国际茶人村等均有许多茶联。如:“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开”、“无事且临溪,喝杯茶去;有泉可灌足,得空再来”、“泉从石出情宜冽,茶白峰生味更圆”、“泉清让虎跑,茗贵称龙井”、“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等等。这些茶联常给人古朴高雅之美,也常给人以正气睿智之感,还可以增加品茗情趣。(7)独具风韵的杭州茶馆杭州的茶馆历史悠久。南宋时茶事兴盛,金人灭北宋,南宋建都于杭州,把中原的儒学、宫廷文化都带到了这里,使这座美丽的城市茶肆大兴。《梦粱录》载:“杭州茶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那时的茶馆已经分出各种不同的种类来了,有听琴说书就着茶的,文人雅士聚会开茶话会的,市井引车卖浆者则常常在街头茶摊上边斗茶边谈天说地,赵盂烦专门有《斗茶图》记录了这一场景。到了明代市井里巷间的茶馆就极为普遍了,张岱和吴敬梓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作了详细的描写。《儒林外史》中有个马二先生,去了吴山,见“这条街,单是卖茶的,就有三十多处”。19世纪中叶,杭州包括近郊在内,全市已有大小茶馆二百多家。
7,茶文化旅游对茶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茶文化旅游已在茶产业发达的地方应用和发展很多年,比如杭州龙井,福建铁观音等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应该说茶文化旅游对茶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不但推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在茶文化的影响下推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推广应用,不段的提升和影响着人们走向更高人格修养,同时茶业作为农业的一大产业,他的经济作用也逐渐突出出来,当地政府和茶经营者借助发达的旅游业来带动茶产业的发展也成为茶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就西湖龙井和福建铁观音了,相对还不太结合得好的其他优秀茶叶可以学习学习龙井和铁观音的模式,抓住旅游发展茶经济,让茶在旅游中得到升华,让旅游因茶而更热火。茶文化属我国传统文化一重要部分,它把人类的茶精神以茶智慧终结并记录传承了茶文化的历史。这里所指茶文化涉及致深致广,内容丰富。它即指精神文明体现,又是有意识形态的延伸,它不但是在传承茶文化的历史益是提高人们对茶文化修养和艺术的欣赏水平。茶业文化,通常指其某一茶业公司自身茶艺茶文化茶经济文化的统称,茶叶文化应指各种各样茶叶自身茶文化茶历史茶识的统称。茶文化一般是通过茶艺来体现 演绎和传承。茶艺本身也属茶文化一部分,茶道则是从中脱颖而出的,它原于茶文化茶艺,但又高于茶艺文化形态,浓于茶文化其身。总之,茶文化是通过茶艺的演绎来提现其茶文化的内涵及其精髓,茶道从中演变,是茶文化的结晶体,也是茶人的智慧之作! 以茶养心,以心悟道!
8,有关杭州茶文化旅游的问题
杭州的茶文化可追溯到宋代。宋室南渡,建都临安,把中原的儒学文化也带到杭州。据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临安巷陌街坊,自有提壶拎水者沿门点茶。或朔月望日者,如遇凶吉一事,点杯邻里茶水。”宋《咸淳临安志》中记有“岁贡茶叶”,可见当时杭州的茶叶已列为贡品。其实最早关於杭州茶叶的记载见诸于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到的“钱塘天竺、灵隐两寺产茶”。作为名茶之乡的杭州,自古茶肆林立。《梦梁录》裏这样描述:“茶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夜市于大街有车担浮铺者,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茶起之时,需奏乐鸣鼓,非同寻常。”明《西湖游览志》称:“老龙井产茶,为两山绝品。郡志称宝云、香林、白云诸茶,未若龙井茶之清馥隽永也。”清乾隆下江南时,曾到龙井胡公庙。品茶后,赞不绝口,遂封胡公庙前18棵龙井茶树为御茶。龙井茶叶由此声名大振,盛誉久享。
杭州余杭区的径山寺,处於山峦重叠,林木葱笼\的西天目山中。宋孝宗御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号称“江南禅林之冠”。清康熙书寺名“香云禅寺”。径山环境幽静,树林密布,流水潺潺。径山寺建于唐代,是读佛、论道、参禅、品茗的好地方。青山绿水品香茗。佛教中的参禅悟道,实际是“闭目静思,修心养性”。坐禅允许饮茶。唐宋时,佛教兴起,香火日盛,以茶助谈,以茶助经,参禅悟道,成为一种风尚。茶与佛,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春季,径山要举行茶宴,由法师亲自主持,然后献茶於僧客。僧客接茶后,不能立刻饮下,而是闻香、观色、再品茶,而后方可评论茶品;再谈经论道。到了明清时期,进山品茗论道者日众\,影响甚至远播海外。日本禅师亲自到径山寺拜师取经,他们将径山的茶宴形式带回本国。据考,日本的茶道就是源自径山。
9,急求杭州茶叶的相关知识如鉴别作用特点等谢了
杭州出产是龙井茶,龙井属于绿茶,西湖龙井位列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以前人们按照五个产地的不同品质划分龙井茶的质量排名,分别是狮、龙、云、虎、梅。现在统一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种。
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龙井茶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
以前此茶按产期先后及芽叶嫩老,分为八级,即“莲心、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现在分为十一级,即特级与一至十级。一斤特级龙井,约有茶芽达三万六千个之多。狮峰山上的龙井为龙井茶中之上品。该茶采摘有严格要求,有只采一个嫩芽的,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
鉴别方法:
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四大招数:
一、辫“色绿”:特级、高级新茶,尤其是“西湖龙井”极品的“狮峰龙井”,色泽恰恰是翠绿和龙井茶农谓之的“糙米色”相间,而且绿、黄两色天然浑成,恰似水墨画墨迹浓淡相洇。不能有炒焦色。
二、闻“香郁”:西湖龙井茶香味浓,西湖乡茶农直观、形象地谓之“(油煎)蚕豆瓣香”,就是“兰花豆”香。“龙井”本塘尤其是特、高级“狮峰龙井”,放杯中先别续水,盖儿扣上先“闷”几分钟,揭盖闻之,兰花豆特有的香气袅袅升起,而且其中又掺几丝蜂蜜的甜味儿,续水时那“香郁”尤是浓烈扑鼻。
三、品“味醇”:首次冲泡从容饮至三分之一,再续水饮至一半----此其时也,十足外行也能立判真假,兰花豆香里闪烁几许蜜糖的甜丝丝感觉,而且味蕾有一种龙井茶农谓之“滑溜溜”的独特质感。
四、观“形美”:叶片长短整齐划一,干燥而不碎。
10,杭州茶叶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就开车去中国茶叶博物馆游玩,刚从车上下来,就闻到一股茶香。路旁都是一排一排的茶树,清翠欲滴,真使人心旷神怡。 我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字——茶。接着,我们来到了展厅。我们先走进了茶史厅,这里有各种各样古代精致的茶具,还有许多关于茶的知识介绍,我们还在这里玩有奖竞答题,我还得了个一等奖。其中就讲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这使我感到莫大的自豪。 然后,我们又来到茶萃厅,这里陈列了好多种茶叶,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还知道了茶总体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还有加工茶类,如花茶、紧压茶等。最有趣的是紧压茶,紧压茶是用许多干茶压成各种形状制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展厅里就有好几种形状的紧压茶,有一个南瓜形的紧压茶最逼真,怎么看都象一个大南瓜,非常有意思,我都忍不住想摸一摸。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茶事厅、茶缘厅、茶具厅、茶俗厅这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特点,让人看了还想再看一遍。 今天我不但看到了许多从来没看到过的东西,还对我国的茶文化有了许多亲身体会,这次游览可真是满载而归啊。.....基本上都很少人会看到..你就瞎编啊``这个都嘛是乱说的才会有高分以茶为伴 茶是我们杭州一大特产。今天我们就来到“茶叶博物馆”,来探访那有渊源历史的茶。 一进博物馆,看见一个刻有“茶”的石碑,水在石碑上“哗,哗”的流,让人立刻进入了幻想,多么美啊! 之后是前言,概括的介绍了茶。 接着就是茶的历史了,大多以画为主,旁边还有许多典故,介绍。 我们看得津津有味,学到了许多知识,像制茶的过程,还有茶的来源。 不禁痴迷于茶了,看了一幅画,看了一则介绍。慢慢地走,默默地看,看了一篇又一篇,累了,也不愿停下来。这可能就是茶的魅力吧! 还有一些特殊的茶名,像紧压茶、造型茶。 再有就是茶具厅,大多都是场景,有大厅,有茅屋,有卧室……无一不摆上一套茶具。没想到,茶是这么深受人的所爱啊! 站在山上,山下的景色尽收眼底,有博物馆,品茶的亭子,但最美的还是那一大片翠绿——茶园。 远远望去,只看见一颗颗绿色的小绒球,但细看,每一片叶子都挨得那么紧,密密的组成了“绿球”。 在博物馆里我学到了以往没有的知识,我知道了乾隆、康熙爱茶,我知道了“神农尝百草,日通七十二毒,得而解之”茶有药的效用。 但我在茶园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和人的伟大的杰作。人们在大自然探索,发现了茶,才有品茶等享受。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茶可以令人痴迷,可以令人健康。我不觉已被茶迷惑
文章TAG:
茶文化 文化 杭州 杭州旅游 茶文化对杭州旅游的作用 杭州茶文化旅游有哪些特色 浙江
大家都在看
-
桂枝加肉桂有什么功能,金奖肉桂有什么功能
2022-05-21
-
茶楼和茶庄有什么区别,茶庄和茶馆有什么区别
2022-05-18
-
武汉有什么好茶,湖北武汉有什么茶
2022-04-13
-
信阳的特色有什么,河南信阳有什么特色美食
2022-07-03
-
陶器喝茶如何,志野杯喝茶的优缺点
2022-04-27
-
《吾非良人》丹青手,水丹青是什么
2022-11-13
-
茯茶为什么叫茯苓砖茶,新疆人喝的砖茶
2022-07-19
-
年亩产茶叶收入有多少钱,种植茶叶一亩利润有多少
2023-02-14
-
太平猴魁用茶壶怎么泡,您会冲泡太平猴魁吗
2022-04-27
-
安徽白茶产地是哪里最好,各省哪些口粮茶最好
2022-04-29
-
正兴德和张一元哪个好,浅谈老字号正兴德
2023-02-15
-
需要达到什么条件,北方栽什么茶树
2022-05-06
-
关于太平猴魁茶名字的由来,太平猴魁茶叶子为什么那么大
2022-04-03
-
中国茶类是如何划分的,国内期刊是如何划分核心和一类二类分级的
2022-04-22
-
粗砂紫砂壶泡什么好,龙血砂紫砂壶泡什么茶
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