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 最著名的诗句,西湖龙井以哪四绝而闻名天下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2025-01-08 20:30:40
本文目录一览
1,西湖龙井以哪四绝而闻名天下
西湖龙井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被誉为“中国第一茶”的西湖龙井茶,属炒青绿茶,因其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之特征被誉为“西湖龙井四绝”,有绿茶皇后之美称。
2,有关西湖龙井茶的诗句有哪些
00:00 / 00:35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3,苏轼赞美杭州西湖最有名的诗句是
楼主您好,苏轼有两首描写西湖的,很出名。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见下: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宋·苏轼)其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子女人格无法!?在这里说!这么久别说了!一!在这里说!一下、、在,,,,,!,,、,、,、你说过!《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4,关于西湖龙井的诗句有哪些
1.秋日游龙井宋代:叶绍翁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2.龙井试茶明朝·童汉臣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3.试茶明朝·陈眉公龙井源头问子瞻,我亦生来半近禅。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许俗只专。蔡襄夙辩兰芽贵,不到兹山识不全。4.寻龙井杨老唐代:刘长卿柴门草舍绝风尘,空谷耕田学子真。泉咽恐劳经陇底, 山深不觉有秦人。手栽松树苍苍老,身卧桃园寂寂春。 唯有胡麻当鸡黍,白云来往未嫌贫。5.饮龙井明朝·孙一元眼底闲云乱不收,偶随麋鹿入云来。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5,乾隆为龙井茶写的诗词是哪首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观采茶作歌 年代:【清】 作者:【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6,关于西湖龙井的诗句有哪些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北宋·林和靖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谢龙井僧献秉中寄茶》明朝·刘邦彦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也知顾渚无双品,须试吴山第一泉。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诗禅,相酬拟作长歌赠,浅薄何能继玉川?《谢璘上人惠桂花茶》明朝·刘士亨金粟金芽出焙篝,鹤边小试兔丝瓯,叶含雷信三春雨,花带天香八月秋。味美绝胜阳羡产,神清如在广寒游,玉川句好无才续,我欲逃禅问赵州。《试茶》明朝·陈眉公龙井源头问子瞻,我亦生来半近禅。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许俗只专。蔡襄夙辩兰芽贵,不到兹山识不全。
7,关于西湖龙井的诗句有哪些
《尝茶次寄越2113僧灵皎》北宋·林和靖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5261劝三巡。《谢龙井僧献秉中寄茶》明朝·刘邦彦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4102惠意勤虔,也知顾渚无双品,须试吴山第一泉。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诗禅,相酬拟作长歌赠,浅薄何能继玉川?《谢璘上人惠桂花茶》明朝·刘士亨金粟金芽出焙篝,鹤边小试兔丝瓯,叶含雷1653信三春雨,花带天香八月秋。味美绝胜阳羡产,神清如在广寒游,玉川句好无才续,我欲逃禅问赵州。《试专茶》明朝·陈眉公龙井源头问子瞻,我亦生来半近禅。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许俗只专。蔡襄夙辩兰芽贵,属不到兹山识不全。《龙井问茶》扬眉烟雨江南草木青, 诗画西湖古风凝。翁家岭上九溪水, 烟缠雾绕雀舌鸣;狮峰山下十八涧, 云卷雨舒莲心轻;扬眉做歌留后世, 叩问龙井一段情。
8,写西湖的诗句有哪些
治西湖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范云】
史氏导漳水。
西门溉河潮。
图始未能悦。
克终良可要。
拥锸劝年首。
提爵劳春朝。
平皋草色嫩。
通林鸟声娇。
已集故池鹜。
行莳新田苗。
何吁畚筑苦。
方驩鱼稻饶。
春雨晚钟
西湖春雨雨如烟
山外山隐天外天
晚钟送远游人醉
客船摇入有无间
苏堤春晓
东坡先生无一钱
留得苏堤已千年
桃红柳绿看不尽
剖开平湖两片天
虎跑余音
虎跑山势郁葱葱
为送甘泉现其踪
古道长亭唱不绝
诗僧余音绕青松
闹市寻幽
宝石山下车马喧
山中洞天多幽闲
黄龙方竹正叶翠
保亻叔古塔在云间
荷香鱼跃
孤山一派碧连天
浓阴深处有人眠
日蒸荷叶香十里
蓦地鱼跃留漪涟
天竺访僧
天竺古寺依山建
一涧清溪连三院
禅门半开疑有僧
山泉烹茶正火局酽
灵峰探梅
梅树五千下灵峰
腊月风光大不同
花开一片千层浪
香闻十里上九重
宝石流霞
朝阳台上迎朝阳
葛岭宝石泛流光
一揽西湖收眼底
看尽千百年沧桑
平湖秋月
平湖十顷水含天
秋月如玉玉转圆
二桂相映浮暗香
万里乡心今夜牵
龙井问茶
云淡欲无漫山茶
曲径相通有人家
小姑采回老农焙
邀我竹舍尝新芽
飞来灵鹫
灵隐上有北高峰
老和山脊一径通
天外飞来不辞苦
乘势直下九里松
玉皇飞云
玉皇七星八卦田
宋城遗迹难分辩
莫须有罪为偏安
如今青瓷值万钱
断桥残雪
夜来小雪抑轻尘
寒鸦点点不见人
断桥不断有残雪
此时无声胜有声
明前龙井
毕竟西湖明前茶
神韵高远无他家
明黄清淡真君子
人生到此不浮夸
吴山夜市
龙泉剑气壶中天
夜市寻宝需有闲
漫天就地真一乐
曾见大贤隐其间
六和临风
六和塔高迎江起
江如锦带塔亦奇
长桥卧波风帆远
登临方知钱王气
9,龙井题名记 文言文翻译
秦观《淮海集》
原文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译文
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1]。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注:法号或人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2])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 ,(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注释
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本名龙泓,原指山泉,龙井是以泉名井。附近环山产茶,即著名的西湖龙井茶。题名:题写姓名,以留作纪念。
元丰二年:即公元1079年。
吴兴:今浙江吴兴县。过杭:经过杭州。
会稽:今浙江绍兴。
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天竺寺讲经,元丰二年(1079)住寿圣院。辨才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
比出郭:等到出城的时候。“比”,及。“郭”,外城;这里指杭州城。
日夕:将近黄昏。
航:渡。普宁:寺庙名。
道人:即僧人。参寥:法号道潜,自号参寥子,有诗名。
“问龙井”三句:意谓我询问辨才大师派来的轿子在哪里,参寥便说,因我没有按时到达,轿夫已经抬回去了。“篮舆”,竹轿。
天宇开霁(jì):天空晴朗。“霁”,雨过天晴。
杖策:拄着手杖。并湖:沿湖。
雷峰:峰名,在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旧有塔,即雷峰塔。
南屏:山名,在杭州清波门西南九曜山东。
灵石坞:山名,在杭州小麦岭西南,一名积庆山。
支径:小路。
憩(qì):休息。龙井亭:辨才法师所建。
酌泉:舀取泉水。据石:靠着石头。
庐舍:房屋。或:间或,有的。隐显:忽明忽暗。
激激:形容水流迅疾。
“殆非”句:意谓这一路的情景,恐怕不是人间所有的。
行二鼓矣:快二更天了。“行”,将要。
始:才。寿圣院:寺院名,离龙井约一里地。
谒(yè):拜见。
10,关于西湖的诗文
张岱《西湖》诗: 追想西湖始,何缘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评。 冶艳山川合,风姿烟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 泼墨米颠画,移情伯子琴。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 到岸人心去,月来不看湖渔灯隔水见,堤树带烟熇。 真意言词尽,淡妆脂粉无。问谁能领略,此际有髯苏。 夏炜《西湖竹枝词》: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文苑随笔】诗西湖(中) 西湖如诗,西湖如画,西湖山水是一首首一幅幅写不尽做不完吟不够看不厌的诗书与画卷;西湖似镜,西湖似鉴,西湖碧波是映照云影映照史痕映照忠奸映照悲欢的菱花镜和青铜鉴——题记 古往今来,人们赞美西湖时总有许多比喻,其中,我最喜欢第一次把西湖比做西子的东坡诗和第一个把西湖喻为镜子的乐天句。前者是“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者是“排比管弦引翠袖,指麾船舫点红旌,慢牵好向湖上去,恰似菱花镜上行”。 此后,还有很多诗人袭用了白居易的比喻。如宋人洪钟的“玻璃千顷碧潭平,风度荷香远更清,遥想西湖好风景,采莲人在镜中行”;如金代任询的“西湖环武林,澄澄大圆镜,仰看湖上寺,即是镜中影”;还有金潞的“保叔浮图高插天,碧云流影下晴川,六桥万柳千桃树,镜里分明锦障悬”。 这几首诗,比喻虽然相似,但是作者出于不同的角度和心态,都在诗的意境上较之白居易有所辟径——你看那任询的“仰看湖上寺,即是镜中影”,恰似一幅西湖全景的长卷。而金潞的视角则是由南向北眺望,亭亭保叔和苏堤桃柳都倒映湖中,用“碧云流影”和“锦障”来形容,不仅写出了色彩,而且闪耀的光线描绘出西湖山水的质感、动感和立体感。 诗言志。西湖这面“宝镜”到了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辛弃疾的手中,便有了气吞云梦之势,不同凡响:西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周遭红碧——在这里,西湖仍是一面宝镜,却被突如其来的西风斜雨收藏起来,于是湖中再无云影山痕人踪,只有雨打荷叶点点滴滴声声,真是匠心独具,韵味无穷。 诗人们常把西湖比喻成为明镜,就中大致不外两路招数:其一,直截了当,以镜设喻取譬,着力渲染,重在形象;其二,拐弯抹角,不落言筌,亟盼读者琢磨觉悟,重在意象。而将这“形象”中和“意象”里的“镜西湖”恰到好处地重叠起来,使之真正成为“双面宝镜”的文学巨匠当属浙籍现代诗人艾青以及他的名作《西湖》。 这首《西湖》诗,惜墨如金,字字珠玑,一共才有十四行八十八字,最生动的莫过于开篇的四行二十五字——提纲携领,妙趣横生:“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一个完整的圆形,被分成了三片”。 这诗果然“形象”。西湖北有葛岭南有吴山,站在这两个距湖边最近的制高点上可以鸟瞰西子全貌,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偌大的西湖并不“完整”:白堤把西湖南北隔断,苏堤把西湖东西分开,于是便有了西湖、北西湖、里西湖——月宫里的宝镜,掉到这里真就摔成了三片:本是天堂的不幸,却是人间的大幸。是日,嫦娥要在《榕树下》注册网名,我想了想说:就用艾青老师的曲笔吧,叫“三片月牙”。 这诗确有“意象”。西湖的美丽除了自然的秀美,还有许多人文的瑰丽,而在这后一种美丽中最动人最惊心的莫过于凄美,或者说是阴柔美、残缺美、悲剧美。譬如岳飞和于谦的千古奇怨,譬如圆泽和李源的三生石叹,譬如白娘子和苏小小的情殇,譬如白居易和苏东坡的遗憾,譬如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譬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塌》,都是西湖边上的一片片碎镜子:既把无情的人性映照的清清楚楚,也将有爱的人心划割的淋淋漓漓——实在佩服艾青老师的玄机和伏笔。 西湖在我心中,曾经波平如镜,曾经圆满朗润,后来这面“镜子”一不小心从孤山上掉下来给摔碎了,而且每一瓣碎片都尖锐锋利,裹在心肌渐渐愈合的伤口里绝不能去碰,否则疼痛难忍。其实破镜很难重圆,总觉得拼接不如收藏,哪怕就像艾青诗中说道的那样:“人们用金边镶裹,裂缝似漆泥胶成,敷上翡翠、涂上赤金,恢复它的原形”。 诚然,西湖是用白堤和苏堤粘补的“碎镜子”。然而,“心镜”一旦碎了,就很难找到好用而无痕的粘合剂。那么,用横三竖四贴上胶布的镜子去照什么东西都是分裂丑陋的,还不如捡一块破碎的镜片呢。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格外珍惜那面很明亮却也很脆弱的“镜子”,千万不要把她丢失了或者打碎了,同时也要经常擦拭镜子上的灰尘,让它把我们生命中的每一轮太阳和月亮都映照的真真切切,干干净净。一如艾青诗云:“晴天,白云拂抹,使之明洁,照见上空的颜色”。 西湖如诗,西湖如画;西湖似镜,西湖似鉴。每一次到杭州,我都要登上葛岭或者吴山,朝望晚眺那面倒映着青山绿水的月宫宝镜,朗朗吟颂郭沫若的“菜花黄,湖草平,杨柳毵毵,湖中生倒影……好风轻,天宇莹,云波层层,舟在天上行”。也喜欢徐志摩的“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当然,最让我铭心刻骨的仍是艾青《西湖》诗中的收笔几行:“在清澈的水底,桃花如人面,是色彩缤纷的记忆”。 作者:黑人阿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 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周立勋《西湖》诗: 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 夏炜《西湖竹枝词》: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 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袁宏道《西湖总评》诗: 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码。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南高看云生,北高见月没。 楚人无羽毛,能得凡游越。西湖观柳 岳力 杭州西湖,山青水秀,我拐弯抹角先到游人极少的湖东,其实是奔了白居易那两句诗而去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头一次读这两句诗,是年少时父亲教我的。我的少年时代是在中原重镇信阳度过的,那里不植柳,而是高高大大的梧桐;柳便是神秘角色。莫名地,西湖观柳竟成了少年时代的一大理想,对柳神往已极。 湖东看柳确是最佳角度:一带碧痕,春雨如酒柳如烟,绿绸卧波,柳色正好。是时,正值江南暮春,花已残,绿正酣,满目苍翠中,一湖烟波里,最闪眼的是那阵阵极柔的绿光,那便是满堤柳丝荡出来的。 是和风牵了柳梢在作最美的舞蹈。花无含露不娇,柳不舞风不媚。静态的柳是西子捧心的倩影。薰风是着了酒意的导演,柳自是最有韵味的舞蹈家。想以太平洋岛国的草裙舞作比,又觉那腰肢与草丝的柔动里,少了柳的舒展和随意。任你怎样地用心,也难尽述那秘醺的柔姿。 我看呆了,痴痴地想,世上怎会有这等神秘的植物,惹得历朝历代的诗人都来为它作诗赋文?可是因它的柔顺与娇美同女性类似,便让多情的诗人移情于它了? 近旁有新植的幼柳,活闪闪在风中招展。这时的柳,枝条短短,蓬勃地向上长,枝干也水嫩,禁不住风的拉拽,摇得天真烂漫,那模样活像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的欢腾雀跃。最常见的是树干碗口粗细的成年柳,便已是出落成十八九的少女了,枝条纷垂下来,秀发一般,都碰到水面了,风过处,柳絮撩波绿皱,仿佛窈窕村女湖畔濯发。身段也丰盈婀娜起来,迎风展姿,娉婷无知。我想,该唤它女儿柳了。而对面白堤的柳已不再娇娆了,干粗叶亦稠,清风来时,便荡得有分寸了,含蓄而持重。虽挂得满树绿的音符,却只是微吟,绝了华音与喧嚷,是另一种心。想来这柳乃白居易当年所见吧!经历了许多,便透出别样的气韵和深度,这便又是少妇的风韵了。不到火候,那味道任你怎样模仿也是学不来的。其实,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自有其美的地方,能够拥有和欣赏这样的美是一种福分。 远眺良久,复作近观,闲闲踏翠白堤行。 正像李叔同先生所写:“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民歌所唱:“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景色。杨柳间夹着桃树,虽是春意阑珊,绿叶间还闪着些残红,那绿叶树头,青桃正小。桃红柳绿是白堤!教人好生怜爱。 极目左右,长长一堤,真可谓“桃花似火柳如烟”,妙极美极!不过,也有贬斥之辞,韩愈《晚春》一诗道:“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氏笔下,它又成了个毫无本领的角色,经风一吹,即成乌有。而曾巩的《咏柳》诗中,柳又是个得意猖狂的形象,“倚得东风”,树条摇摆,飞絮乱舞。自然,杨柳在民间还承受了许多不光彩的托寓,比如“烟花柳巷”、“水性杨花”之类。 千百年来,杨柳与人类相伴相生,喜之称好;厌之说坏,各据角度也。杨柳从来是惹人注目的,惹人注目的东西便总会有些褒贬是非之仪了。好也罢歹也罢,这与它无关紧要。温柔乃天性,飞絮只为传播种子,别无它意,简单的很。褒贬是非皆人的自作多情,终是改变不了它什么。它按天性生长繁衍着,宠辱不惊。参考资料:《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22日第8版
文章TAG:
西湖 西湖龙井 龙井 最著名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以哪四绝而闻名天下
大家都在看
-
回族女人有盖什么意思,为什么回族女人都有盖
2022-05-13
-
有机物为什么叫有机,为什么叫有机班章
2022-05-13
-
很多人知道普洱茶,普洱茶为什么喝不惯
2022-05-13
-
起源于中国的韩国茶文化,韩国茶道分为什么
2022-04-10
-
茶叶要如何提升卖点,13个提炼卖点的角度
2022-12-29
-
为什么叫公道茶,公道杯为什么公道
2022-04-23
-
用保温杯泡茶 为什么变红了,为什么用保温杯泡茶不好
2022-06-15
-
保温壶泡茶叶为什么变成红色,茶叶为什么泡成红色
2022-04-13
-
送茶叶给领导怎么说,关于过节给领导送礼
2022-04-25
-
什么是原矿紫茄泥,《三足线韵》原矿紫茄泥
2022-07-09
-
评茶师多少钱,高级评茶员的工资大概是多少
2022-04-25
-
张成仁滇红小罐茶,小罐茶滇红是什么茶
2022-08-16
-
茶的陈化是什么,什么是茶叶陈化
2022-06-11
-
什么茶叶有兰花香,带有兰花香的这6款茶
2022-06-15
-
喝茶居然也会醉,怎么喝茶会醉茶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