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么测定茶叶中有没有农药残留

拿茶叶样品到你们当地的检测中心去检测,他们会给你检测报告!上面可以体现!

怎么测定茶叶中有没有农药残留

2,普洱茶中到底有没有致癌物黄曲霉素

拿着茶杯,我开始想,如果普洱茶真的含有各种霉菌毒素,正如这两篇科技论文中提到的那样,浓度大大超过了标准,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尤其是B1,喝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改写中国癌症的流行病学结果。流行病学知识告诉我,粮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与该地区肝癌死亡率呈正相关,而中国省肝癌死亡率最低的是云南(普洱茶的起源)。从普洱茶与肝癌的相关性来看,似乎不支持普洱茶致癌的假说。老方文章中提出的问题仍然非常重要,值得认真研究。除了这两篇论文外,关于普洱茶霉菌毒素检测的文章很多,但研究结果不一致,有人说不,有人说有踪迹,有人说很多。从这些结果可以推断,普洱茶中的黄曲霉可能来自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的污染,但不是发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因为后者的污染会使检测结果一致。理论上,无论红茶,红茶,甚至绿茶或咖啡,如果它不是由发酵造成的污染,它可能会被霉菌毒素污染。我很快在网上查到了其他茶制品的情况,很快发现在不同的茶制品和咖啡中发现霉菌毒素。其中包括一篇文章(Emilia Ferrer等人。同时测定商业咖啡中的霉菌毒素,食品控制2015,报告),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真菌毒素,包括伏马菌素,黄曲霉毒素,通过对西班牙市100家超市销售的咖啡样品进行质谱分析,发现同型孢子素和新兴真菌毒素(浓度范围为0.10-3.570μg/K)。他们还发现,在五个咖啡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超过当前最大允许水平。我们从中国大陆、台湾、印度、日本等地购买了20种商品茶,分别是:中国普洱茶(迪珀、贡林香、诺祥普洱、中国普洱、绿碧茶园普洱茶、2009普洱茶、2016普洱生茶)、中国绿茶(Tieguanyin Zhifu、铁观音包房茶、台湾东方美人);中国产的茶叶和黄金骏美;中国产的绿茶(前张白毫、西湖龙井);印度产的红茶(卢比西亚麝香茶、卢比西亚尼尔吉里FOP、卢比西亚伯爵灰茶、英国红茶);南非产的红茶(香草波旁茶);日本产的绿茶(伊藤园绿茶、卢比西亚厚积茶)。采用有机溶剂(乙腈-2%甲酸水(1/1,V/V))和80℃热水提取20种茶叶中的真菌毒素。用UPLC-MS/MS进行了分析和方法学研究,检测了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伏马菌素(FB1、FB2、FB3)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包括普洱茶、红茶、绿茶等多个茶叶制品,检出了少量霉菌毒素,其中六个茶叶制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2,四个茶叶制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G1,三个茶叶制品中检出伏马菌素FB1,在一种茶叶中检测到伏马菌素FB2。毒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B1未检测到。在80℃热水提取样品中,除检测一种糯普洱产品中痕量(0.15~3.33μg/kg)伏马菌素B1和B2外,其余8种霉菌毒素均未检出。

普洱茶中到底有没有致癌物黄曲霉素

3,真菌毒素检测的常用分析技术有哪些

真菌毒素检测的常用分析技术有哪些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真菌毒素造成中毒的最早记载是11世纪欧洲的麦角中毒,这种中毒的临床症状曾在中世纪的圣像画中描述过。由于麦角菌的菌核中会形成有毒的生物碱,所以这种疾病至今仍称为麦角中毒。急性麦角中毒的症状是产生幻觉和肌肉痉挛,进而发展为四肢动脉的持续性变窄而发生坏死。
真菌毒素检测和微生物检测是两个领域的检测,不能混为一谈!

真菌毒素检测的常用分析技术有哪些

4,茶叶农残检测项目有那些

茶叶农残检测项目:茶叶农残超标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国也是屡见不鲜。茶叶分散式种植模式也让农药残留成为突出性问题。我国对茶叶农残检测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建立起系统的标准体系进行规定。像GB2763-2019、GB2763.1-2018、GB23200.26对应茶叶中各类农药的限量、检测方法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一、茶叶中有机杂环类农药残留检测茶叶中的有机杂环类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主要是莠去津、乙烯菌核利、腐霉利、氟菌唑、抑霉唑、噻嗪酮、丙环唑、氯苯嘧啶醇、哒螨灵等农药残留的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就是想将茶叶磨碎进行试样制备,然后通过使用丙酮一正己烷提取相关的农药残留,之后使用活性炭小柱依据中性氧化铝小柱进行净化,最终被测物会被丙酮一正己烷洗脱。二、茶叶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检测茶叶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检测种类主要有六六六及异构体、滴滴涕及异构体及弄型物、七氯、环氧七氯、艾氏剂、异狄氏剂、六氯苯等。检测方法也是先制备试样,然后用丙酮一正己烷进行提取,不同净化处理使用的是弗罗里硅土-活性炭,然后使用配有电子俘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定量方法使用内标法。三、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种类主要如下1、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代森锌、代森锰、代森锌锰、代森钠、代森联;2、甲基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甲基代森锌;3、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福美双、福美锌、福美铁茶叶中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和甲基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将试样在碱性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转化为水溶性钠盐,加入离子对试剂后,用碘化甲烷进行甲酯化反应,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洗脱,洗脱液浓缩至干后,乙腈-0.1%甲酸溶液溶解残渣,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茶叶样品中残留的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将试验用乙腈提取,加入碘化甲烷甲酯化试剂生成甲酯化衍生物,采用无水硫酸镁和石墨化碳极性填料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样液浓缩至干后,乙腈-0.1%甲酸溶液溶,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四、茶叶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茶叶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种类主要有敌敌畏、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乐果、敌百虫、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毒死蜱、杀螟硫磷、喹硫磷、杀扑磷、乙硫磷、三唑磷等茶叶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先制备试样,然后将试样放入水中浸泡,然后使用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进行提取,通过活性炭进行净化,之后用配备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息色谱仪进行测定,定量方法使用外标法。五、茶叶中吡唑、吡咯类农药残留检测茶叶中吡唑、吡咯类农药残留检测种类主要有唑螨酯、硫化氟虫腈、氟虫腈、氟虫腈砜、溴虫腈、氟硅唑、野燕枯、吡草醚、吡螨胺、唑虫酰胺等。检测方法主要将制备后的试样放在 剂萃取仪(ASE)中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溶剂提取,然后使用ENVI-Carb/PSA复合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之后用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测定,定量方法使用外标法。

5,饲料中霉菌毒素怎么检测

冠宇仪器霉菌毒素快速测试仪能够快速定量检测粮食、饲料、谷物、食用油、调味品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含量。适用于粮油监测中心、粮油饲料生产加工、食品加工贸易、畜禽养殖户自查、工商质监部门用于市场快速筛查等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目测法、薄层色谱法 (tlc)、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酶联免疫法 (elisa)、放射免疫法 (kia)、气相色谱法等。

6,一克熟茶五亿霉菌喝普洱等于喝脏水普洱茶真的细菌爆表吗

文|科学虫洞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源远流长。家家户户都会备上茶叶,不管是自己喝还是待客,都派得上用场。酒桌上也不乏茶的身影,有人不胜酒力,便会“以茶代酒”表示尊重。 喝茶有提神醒脑、解郁保健之功效, 普洱茶 则是最为出名的茶叶之一,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茶叶之一。可是在愈发注重食品安全的现在,一些关于普洱茶的传言却甚嚣尘上。 “一克熟茶就有五亿霉菌,你还喝啊?”“喝普洱等于喝脏水,还会致癌!” 诸如此类的传言让老百姓担忧不已,往日喜爱的茶叶也不敢再喝了。 那么, 普洱茶是否真的像传闻中说的那样“细菌爆表”? 早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一部分的它, 到底还能不能喝? 接下来我们就好好聊聊。 《中国茶经》将茶叶分为六个品种,即: 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知名的碧螺春属于绿茶,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君山银针属于黄茶……普洱茶则属于黑茶。 普洱茶产自云南的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区,以 云南大叶种茶树 为原料,用发酵工艺制作而成,有 生茶(生普)、熟茶(熟普) 之分。 生普汤色较浅,或者呈黄绿色,茶性较烈;熟普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不管生普还是熟普,都是储藏时间越久,香味越醇。 生茶和熟茶制作工艺也是有所不同的。二者的原料都是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 晒青茶制成后,会继续进入加工流程,做成生普和熟普。二者的区别在于, 生普 是再分级后,将晒青茶蒸压成型,再经过后续陈放而得; 而 熟普 则要让晒青茶经过洒水、 渥堆 、晾干等工艺,制作成散茶,最后蒸压成型。 熟普的制作中,有一道工序尤为重要,那就是 人工渥堆发酵 。这个过程需要多种菌种的参与,包括 黑曲霉、根霉菌、青霉素、酵母、细菌 等等。 这样听起来,熟普是不是显得特别脏,就连泡出来的茶都显得难以下咽了? 其实不必担心,不是所有菌种都可怕,甚至一些菌种能为人所用。如普洱茶制作工艺中出现的菌种,对人体都是 无害的 。 而且,正是有了这些微生物,普洱熟茶才得以出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以黑曲霉为例,它是重要的发酵菌种之一,也是 普洱茶渥堆发酵的关键因素 。在合适的温度下,它可以分泌淀粉酶、葡萄糖酸等多种物质。 在黑曲霉的帮助下,普洱茶中的果胶、多糖会被分解掉,产生消脂减糖的效果。而且在发酵过程中,酵母和霉菌的繁殖,还能 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 。 我们再来说说 渥堆发酵的原理 ,其原理在于三大作用,分别是 微生物作用、酶促作用、湿热作用 。 在这些作用下,茶叶内的物质会发生一系列反应,让普洱熟茶成为我们熟悉的模样。例如,把晒青茶的 颜色 转换为 红色 ,让 滋味 从从浓酽变醇和, 香气 也发生改变。 而且,熟普和其他茶类的区别,主要就在于它有 微生物的参与 。所以说,微生物对于制作熟普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在 《喝普洱茶是防癌还是致癌?》 中,方舟子称普洱茶在生产和储存中无法保障卫生,并列举了几项调查数据,表示普洱茶容易被 黄曲霉素 等污染。 而黄曲霉素,则是十分致命的一类致癌物。那么, 普洱茶真的会致癌吗?答案是否定的。 方舟子在文章中列举了检测出黄曲霉素的相关调查,但实际上,他列举的研究,所用的样品是 湿仓茶 。 湿仓茶 ,指的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储存的茶叶,这种茶有个缺点,那就是 产生真菌毒素的几率较大 。 所以,这不是普洱茶有问题,是储存方法出了问题。 那么,市面上的普洱茶,是安全的吗? 对此,多个相关检测都给出了答案。 例如, 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等多个机构 联合,对市场上的普洱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管是生普、熟普,还是储藏过程中受污染的普洱茶,都 没有检测到黄曲霉素 。 2008年,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 《食品及原料中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 科技 项目,对茶叶进行摸底调查,结果 并未检测出真菌毒素 ,自然也没有黄曲霉素。 综上所述,普洱茶中确实有菌种,但这些菌种是无害的,并且对熟茶的生产十分重要;而正常生产的普洱茶也没有真菌毒素,不会致癌。 虽然普洱茶不会致癌,但是食用和保存也讲究方法,这样才能喝得安全、喝得香。 ·普洱泡茶前需要沸水洗茶 ,生茶洗1次,熟茶洗2次,每次不超过3分钟。 · 普洱茶虽越陈越香,但也有 最佳饮用期 。如果茶叶出现异味(例如霉味),或者泡出的茶汤浑浊难闻,那就是变质了,不宜饮用。 ·喝隔夜茶不会致癌 ,但是隔夜茶中营养物质流失、微生物含量上升,可能发生变质,不建议饮用。 ————————————

7,如何检验茶叶中的铅氰戊菊酯三路杀醇

甲氰菊酯的英文名称为fenpropathrin,是一种神经毒剂. 中毒症状:属神经毒剂,接触部位皮肤感到刺痛,但无红斑,尤其在口、鼻周围。很少 引起全身性中毒。接触量大时也会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双手颤抖 , 重者抽搐或惊厥、昏迷、休克。 急救治疗:[1]无特殊解毒剂,可对症治疗。[2]大量吞服时可洗胃。[3]不能催吐 。当发现中毒时,应立即抬离施药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和清水洗净皮肤。弱溅人眼睛时用清水冲洗,必要时送医院治疗。若误服,注意不要催吐,要让病人静卧,迅速送医院治疗。 治疗时可用30~50克活性炭放入85~120毫升水中服用,然后用硫酸钠或硫酸镁按0.25克/千克体重的剂量加入30~170毫升水中作为泻药服用。三路杀醇用甲醇稀释
我是来看评论的

8,实验室用什么方法可以检测到茶叶的农药残留

用气相色谱可以检测出来.不过这就不是一般实验室能有的了.
你好!既然在实验室,当然可以采用气谱或者液谱的方法。你要用核磁共振也不反对,呵呵,开玩笑了calori朋友说的“不同农药用不同方法来滴定”?有那么方便吗,农药不是那么简单的化合物。如有疑问,请追问。
有机磷类可用气相色谱中的氮磷鉴定器,有机氯类用电子捕获鉴定器。祥情可参阅GB5009-2003《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
既然在实验室,当然可以采用气谱或者液谱的方法。你要用核磁共振也不反对,呵呵,开玩笑了calori朋友说的“不同农药用不同方法来滴定”?有那么方便吗,农药不是那么简单的化合物。
看你是什么农药了不同的农药有不同的方法来滴定 试剂是不同的

9,茶叶微生物检测怎样准备

微生物检验工作是一项对前期准备要求很严格的工作,依照我的个人经验,建议你要准备以下事项:1,清楚你的检验工作的目的,是检测什么样品的什么项目,依照什么标准,例如依照GBT 4789.2-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检测某食品样品的菌落总数项目,那么你就要熟读这个标准,要知道准备什么用到的仪器器具,用到什么培养基,要有怎样的培养条件,怎样去观察结果以及数据处理,怎样填写检验报告。所有这些都了然于心,才建议你往下进行。2,所用器具的灭菌准备,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样品的前处理,这些在相应的标准,以及很多的指导书都可以轻易查到,我就不多说。3,检验操作环境的准备:如操作台的紫外照射消毒,自身劳保用品的佩戴等,4,培养环境的准备:培养箱的清洁腾空,温湿度设定到指定数值,便于检验操作完成后,马上放入培养。由于时间有限,个人经验有限,只能为你提供微薄的经验分享一下,有更多问题我们可以分享交流一下。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10,茶叶污染物的检验指标有哪些限量多少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标准和产品现状 茶叶的卫生质量主要包括:(1)农残留;(2)重金属;(3)有害微生物等。? 1. 茶叶的卫生质量标准滞后 2. 我国现行茶叶卫生标准GB97079-1988,只限定了农残留(六六六 MRL≤0.2mg/kg,紧压茶≤0.4g/kg;DDT:MRL≤0.2mg/kg;Cu≤60mg/kg;Pb≤2mg/kg)。该标准较之欧盟指令和CAC的有关标准差距甚大,其中欧盟至目前为止,仅在农残留限量中就有108项,限量标准要比我国标准严10~200倍。我国现行国标在技术参数的设置和限量指标上均落后于国外先进标准,严重滞后于市场需要,不利于茶叶的出口,据统计,如按现行国际,我国90%以上的茶叶卫生质量合格,而同期据国家茶叶质检中心对2000只茶叶按欧盟新标准分析的结果来看,仅氰戍菊酯一项超标率为39.9~84.2%。? 3. 2.茶叶中农残留的现状 4. 茶叶中的农残留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茶叶出口的最大问题,给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很大的威胁。1999年、2000年我国对欧盟茶叶出口连续减少1万吨,其主要原因是欧盟实行新的农残留标准,造成我国茶叶农残留偏高。? 5. 我国茶叶生产由于受到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茶叶的农残留状况也不断变化。? 6. 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农的品种较少,主要大面积使用六六六、DDT,茶叶中的农残留主要是六六六和DDT。鉴于此种情况,农业部于1972 年发布了“禁止在茶叶生产中使用剧毒农和高残留农的通知”。此政策出台,有效地抑制了农残留扩散,茶叶中六六六和DDT的残留得到控制,残留量普遍下降。但由于当时同期农田作物生产的继续普遍使用,造成土壤、水、空气的污染传播,使茶叶中的残留水平一直处于0.3~0.5mg/kg之间,难以达到国际标准(≤0.2mg/kg)的要求。据此,我国于1984年宣布全国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六六六、DDT,使茶叶中的六六六、DDT残留问题得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7. 随着该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农在管理上得到了有序的法制管理,生产和使用逐步进入科学合理的轨道,但由于农村分散经营的特点,在茶园农的合理使用技术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茶农农残留控制的意识不强,造成茶叶农残水平出现阶段性的回升。茶叶农残控制又出现新的问题。从目前国内茶叶的农残情况来看。有如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8. (1)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优乐得残留超标严重。国家茶叶卫生标准对上述三项未作规定,据国内按欧盟新标准检测的结果和出口茶叶国外检测的结果反映来看,情况十分严峻,国内抽样结果为:氰戊菊酯超标率39.9%~84.2%、甲氰菊酯为22.4~66.6%,优得乐为14.9~50.0%,欧盟 1999年检测结果依次为0%(按新指标为70%左右),14.2~21.8%和18~21.8%。结果令人担忧。? 9. (2)三氯杀螨醇的残留存在潜在危险。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问题,一段时间内,曾是我国茶叶农残留的首要问题,自从国家禁止在茶叶中使用三氯杀螨醇后,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仍存在潜在危险。一方面,欧盟新标准将该项指标由MRL≤20mg/kg提高到≤0.1mg/kg,将标准提高了200倍,对我国茶叶将是一个考验;另一方面,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是在我国生产的三氯杀螨醇产品中,普遍含有3~10%的DDT,极易造成茶园未施用DDT,而茶叶DDT残留超标的现象出现。?
污水监测常规7项:ph、悬浮物、cod、氨氮、bod5/氯化物、总磷、总氮。这些可以作为主要污染物指标。

文章TAG:茶叶  叶中  真菌  真菌毒素  茶叶中真菌毒素的测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