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在大理云地矿珠宝店买了个貔貅大家可否分析下这翡翠貔貅是不是真

翡翠A货貔貅小挂件,天然A货无疑,个头较小.无纹裂实价百元至150区间.图上看像有紫色表现,如有3百左右.回答如有帮助请采纳,提问右上角.谢谢!
豆种 二百元内
你好!是真的。但在下关农贸市场或大理武庙会,这个东西成交价不会超过120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在大理云地矿珠宝店买了个貔貅大家可否分析下这翡翠貔貅是不是真

2,下关销法沱 怎么样

销法沱是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云南省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普洱沱茶,又名“云南沱茶”、“窈窕茶”、“减肥茶”、“外销云南沱茶”。产品的型号为7663,单沱规格有250克、100克、5克等,执行GB/9833.5-89生产标准,属于普洱茶熟茶。早期曾使用“中茶牌”商标,后期使用“松鹤牌”、“下关沱茶”等注册商标。它是云南省下关茶厂以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研制的产品,采取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拼配、筛制、发酵、蒸揉、压制而成。

下关销法沱 怎么样

3,下关绿盒沱茶怎么样

关甲属于滇青,也就是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绿茶是烘青,加工工艺不同.当然云南大叶种也可以拿来做绿茶,那个叫滇绿,和下关的茶不是一路.以前下关的部分产品里有拼配烘青用来提香的,不过包装上都会注明.关甲是下关的当家花旦,质量不会有问题,但是现喝的话比较冲,最好多存放几年,等自然陈化之后再喝.另外你说的黑茶,普洱里只有熟茶能算是黑茶,比如下关的销法沱,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下关绿盒沱茶怎么样

4,如何鉴别普洱熟茶不同年份口感差异

今日导读茶资讯温茶知新普洱熟茶不同年份喝起来会有不同的口感,如何鉴别普洱熟茶的年份引起的差异呢?中国的茶叶市场,缤纷复杂。虽然不少人乐在此中,但花了高价买到质差的茶,总觉得不是滋味。现在不少爱好者喜欢品熟茶,养胃去脂,健康。但我们端起一杯茶,心中总会想,这是什么年份的,好茶?保藏如何?传统工艺的普洱茶,越陈越香,所以,普洱茶的年份就显得特别重要。同一个产区同一个厂家出品的熟茶,因为年份的不同,价格相差甚远。对于普洱熟茶年份的初步判断,可以根据茶的特征来识别。年份与好坏,一般来讲,是标志一款普洱熟茶是否物有所值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如果在这两个指标上判断失误,那就有可能带来经济上的损失。鉴别熟茶,从感官开始。在谈如何判断年份与好坏前,应该先请大家自问一下:“我用什么去判断、鉴别一款普洱熟茶?”这里所说的“东西”当然是指人体的感官感受,不可能是仪器仪表。主要是依靠下列五种感官和部位:看、闻、品、气 。看??用来观察干茶、汤色和叶底。闻??用来闻取茶的香气,很重要。品??用来品尝茶的滋味,很重要。感??用来感受茶气,用来综合分析前面四种器官部位采集、传递来的信息,作出判断。对于熟茶品鉴来讲,鼻子、嘴巴是最重要的器官,因为“香甜醇厚滑”这五项指标主要是依靠鼻子和嘴巴来获取的,所谓的愉悦感也主要是通过鼻子和嘴巴来得到的。通过躯干感受到的茶气,则对品鉴中生代茶和老茶十分重要,但对于熟茶来讲茶气不算最重要的指标。干茶、汤色和叶底可以作为判断年代和好坏的辅助手段,但不是主要手段。严格来讲,高明的品鉴家应该可以蒙着眼睛来判断一款茶的年份与好坏。普洱熟茶随着存放时间以及环境的不同,其口感、香气等的表现也会有不同的变化,那么反过来,就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口感、香气特征来大致判断某一款茶的存放时间和环境。四个阶段在时间刻度上品味熟茶。普洱茶是存在于多维空间中(原料、工艺、时间、温度、湿度、微生物种群??)的物体,而我们试图以一条最简洁的直线来描绘它,那得到的只能是大致接近的结果。这是一条以时间为刻度的直线,起点就是现在,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于世的熟茶依时间先后排列在这条直线上。第一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3至5年。这个阶段的茶因为在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应该引起特别的关注。应该说,这个阶段的熟茶量不算少,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茶并不多,因为那几年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生茶上了,而且做熟茶对一个茶厂来讲确实也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压力,不像生茶那么相对“简单”。“香甜醇厚滑”五项指标中,“醇”(即纯净,杂味少甚至没有)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只是因为好念好记才放在了后面。大多数人接触普洱茶从熟茶开始,接受普洱者大多因为其“醇”,而拒绝普洱者则大多因为“不醇”,所以一款熟茶是不是“醇”非常关键。云烟的“醇”靠的是烟叶原料的存放,普洱茶的“醇”也靠渥堆起堆后存放散堆。“甜”应该跟原料有关。“香”、“厚”、“滑”似乎是一体的。所谓“厚”往往被理解为像一种喝了薄薄的粥(或者藕粉)的粘稠感觉,我觉得也可以是茶所浸出的内含物质较丰富的原因。“厚”一般是“滑”的基础,同样也是造成“香”的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渥堆完成后散堆1至2年再压制成型的茶似乎也能达到3至5年的口感效果。这个阶段的熟茶中,市场占有量最大的应该是勐海系熟茶,即渥堆车间安排在勐海县境内、利用勐海县特有的气候条件及适宜的微生物菌群再加上当年勐海茶厂的工艺和生产经验所完成的熟茶初加工。勐海系熟茶以重发酵见长,及发酵度达到七成以上,并经相当时间(一般半年以上)散堆后形成所特有的“焦糖香”、“蔗糖香”、“枣香”的依次排列,愉悦感很强,引人入胜。只是这样的好茶并不多见。这个阶段的下关销法沱的特点是口感带酸,原料的区域特征明显。昆明茶厂从06年开始恢复7581砖的生产,口感比较中庸、平稳,优缺点都不明显。第二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8-10年。大概从第五年开始,勐海系熟茶的“焦糖香”逐渐消退,替之以微弱的“熟米香”,也有人称为“糯香”。下关销法沱的酸口也逐渐减弱,如果是南方存储的话酸口会减得更快些。到8至10年的时候,“熟米香”占主导地位,熟茶的厚滑度与年份感会比较明显(茶不好,厚滑度出不来也能体现出来)。当初做茶时快速高温烘干的痕迹基本消退,喝上去不再觉得口腔发干了。第三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15-20年。存期在10年以上的熟茶,我一般把它区分为南方仓储(广东、港台)和云南仓储两种情况了。云南仓储出来的茶,一直到94年生产的茶都还没有一点参香、药香,而“熟米香”愈发加重,口感醇厚,比较迷人!同期南方仓储的熟茶,不管是勐海系、下关系还是昆明系,在这个阶段一般都出现了参香和微弱的药香,但是五项指标及其均好性(协调一致性)还有距离,放出好效果来、有愉悦感的茶不多,容易被人垢病,我称之为“尴尬的第三阶段熟茶”。第四阶段:生产压制成型后20年以上。以73厚砖为代表,放仓退仓到位,五项指标及其均好性皆好,药香显,化感十足,愉悦感很强。这个阶段的茶少而价高、可遇而不可求了。自然陈化成型的生茶生饼,即使是同样的茶叶,由于存放地点、存放时间、加工方法、发酵程度、保管方法、环境的不同,其变化情况也不同,陈化程度不同,口感也会产生差异。就"善变"的普洱茶来说,单纯以年代来标准化口感,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做工好、发酵适度、陈化足的普洱茶,苦涩味转化了,阴天造成的淡淡烟草味消散了,发酵时遇低温出现的少许酸味消失了,品尝时就会感到滑口充盈、无杂味、无生涩刺喉的感觉。过度夸张年份、过度神话部分小区域,会模糊视线,不能客观公正地品评茶叶。如果您购买普洱茶品尝时,觉得有酸味、烟草味、或着过于苦涩,那它可能连起码的存放年份都未达到,更不可能是存放“几十年”的好茶了,所以您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一些黑心商家有机可趁。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由茶资讯编辑整理分享。如有侵权请与茶资讯联系删除。长按解锁解锁更多精彩内幕卖茶找茶,上茶搜搜往期导读三伏天,不要把茶喝错了!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明明喝茶健康又消暑,何必喝更伤人的饮料?

5,青茶9121是什意思

看这架势你说的应该是普洱茶,带有唛号。普洱中说青茶,代表它生产的时候是生茶, 并不是说他是乌龙茶。 普洱中的前2个数字,配方产生年份是91年的。第3个数字2,代表制作所用茶箐等级为2, 一般来说数字越小茶箐越嫩,9基本上就和老梗差不多了,但也不代表数字越小越好。 第4个数字1,表示其产于昆明茶厂。相对应的,2是勐海茶厂,3是下关等等。 总体的意思就是这款茶是以2级茶箐为材料,以91年配方在昆明茶厂产出的产品。

6,80年代下关厂生产的普洱茶边销生砖有茶友喝过吗

普洱茶术语名词解释 普洱茶:是指用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制成的。其中又分为生茶、熟茶。 生茶: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熟茶: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发水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发水渥堆过程中的结晶块叫茶头。 发水渥堆:1973年由昆明茶厂研制成功,1976年下关茶厂试制。简单说就是通过人为控制湿度、温度使茶叶进行发酵,达到快速成化的目的。据说是100公斤的茶加入40公斤的水渥堆,在适当的温度下,经过3至7天的发酵。 日凋:也称日光萎凋,俗称晒青,即茶叶刚采摘下来,在阳光下晒干到一定程度。近代也有用热风萎凋的。但据说日光萎凋的茶的品质要比热风萎凋的好。 干仓茶: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放在正常环境中(不高温、高湿、不人为)由茶叶自然发酵的茶,也叫无菌发酵。 湿仓茶:普洱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存放,产生曲菌发酵,也叫有菌发酵(曲菌发酵严重点就和发霉差不多)。 螃蟹角: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但采摘晒干后变成棕黄色),形状像螃蟹的脚。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用于消炎、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较好。 唛号: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为4位,头两位为该茶创制年份,第三位为茶料等级,第四位为茶厂编号(昆明“1”、勐海“2”、下关“3”、普洱“4”)。散茶用5位,第三、四位为茶料等级,其他同上。 内飞:压在茶饼正面内的那张小纸。一般印有生产厂家及生产厂家徽记。 内票:包在绵纸内的大一点的那张。一般印有该茶的介绍、生产厂家。 支飞:普洱饼茶一般7饼包为一筒,12筒包为一篮。称为一支。每支外面印有唛号、重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的那张纸。 普洱茶标准 前言 普洱茶是云南深传统的特色历史名茶,生产工艺及产品特征具有特殊性。由于普洱茶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普洱茶地方标准,作为普洱茶生产、检验、贸易、仲裁的依据。 本标准由云南省茶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茶业协会、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关茶场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勐海茶厂、云南海湾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昆明台联商贸有限公司、昆明台联商贸(茶叶)公司、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星银、张勤民、苏芳华、王霞。 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102—2003 普洱茶 2003-01-26发布 2003-03-01 实施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普洱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洱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类型、等级、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茶的散茶和紧压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的而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57—1996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2—1987 茶取样 GB/T8303—1987 茶磨碎式样的制备及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4—1987 茶 水分测定 GB/T8305—1987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1987 茶 总灰分测定 GB/T8310—1987 茶 粗纤维测定 GB/T8311—1987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SB/T10036—1992 紧压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157—1992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是用于本标准。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4、类型与等级 4.1普洱茶按形状分为散茶与紧压茶 4.1.1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 4.1.2普洱紧压茶外形有圆饼形、沱形、砖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 4.2实物标准样 4.2.1 4.2.1普洱散茶根据各等级的品质要求,制作特级、一、三、五、七、九级共六个实物标准样。(每五年换配一次) 4.2.2普洱紧压茶不做实物标准样。 5、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5.1.2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 5.1.3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 5.1.4普洱散茶必须符合相应实物标准样。 5.2感官要求 5.2.1普洱散茶品质特征见表1。 5.2.2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平滑、整齐、端正、厚薄匀称。分洒面、包心的茶,其洒面茶应分布均匀,不起层掉面,包心不外露。 5.2.3普洱紧压茶的内质要求 汤色红浓,陈香纯正,滋味纯正,叶底褐红、匀齐。 1.下关茶之概论下关茶厂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地处苍山南麓、洱海西岸。同勐海茶厂一样,同为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普洱茶、紧压茶企业之一。其前身为1941年创建的“康藏茶厂”,此后曾多次更名。新中国成立后的的1950年,正式定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历史中,下关茶厂先后并入当地私商茶号和部分国营小厂。1994年组建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更名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关茶厂的产品,早期饼、沱俱有,后期则以沱茶为主。早期下关沱茶,主要供边销及出口,多被立时消耗掉,故留存的茶品并不多。严格意义上讲,后期的下关沱茶由于制造工艺于传统的晒青茶制程存在显著差异,已经不能归类为“越陈越香”的普洱生茶系列。而早期下关茶厂生产的饼茶,如印级茶系列,中茶简、繁体系列,依旧在老茶市场上占有一定比例,并由于其优良的品质而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下关茶厂民营化改制之际,本文针对市面上常见的下关制式产品(紧压茶品)做一简要的总结和介绍。并为消费者选购理想的茶品提供一些建议和年代鉴定依据。 沱茶篇 下关茶厂素以沱茶闻名。建国后,其沱茶产品一直持续生产,花色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据香港茶史学者何景成先生研究,在国营下关茶厂五十余年的历史中,生产的沱茶计有7大系列11种口感。 甲级沱茶 甲级沱茶市下关厂生产时间最久、产量最大的常规产品。甲级沱茶于1951年投产后,一直延续生产至今。早期的甲级沱茶,规格有250克、125克两种;70年代以后,被现在常见的100克规格所取代(但由于订单的要求,特殊重量的沱茶也曾有少量生产)。甲级沱茶,沱高约4.3厘米,外径约8.3厘米,早期使用“中茶商标”,自1991年以后注册使用“松鹤”商标。 甲级沱茶的年份断代依据,主要有重量、沱型、包装材料的质地与印刷等。1993年以前,甲级沱茶使用油光格纹黄纸包装,约在1992年以后更换为无光的格纹黄纸,1997年开始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便装材料整早期多为五颗装牛皮纸筒,精装为单颗纸盒包装。2000年以后,条装材料改为复膜纸袋。 乙级沱茶与一级沱茶 为解决省茶司中低档毛茶原料过量积压问题,1988年下关茶厂开发投产乙级沱茶,其间1991—1992两年间一度停产。1993年恢复生产,因考虑到消费者心理接受力,更名为一级沱茶。此后两种名称时有混用。茶品规格为100克,沱高约4.1厘米,外径约8.2厘米。早期使用中茶商标,1993年后改用松鹤商标。据称,标注“乙级”的主要销往甘肃,标注“一级”的则主销其他省份。 丙级沱茶与大众沱茶 丙级沱茶投产于1988年,同乙级沱茶一样,是为解决省茶司中低档毛茶原料积压而开发的产品。1991—1997年间一度停产。1998年恢复生产,茶品配方与1988—1990年间的丙级沱茶不同。且因考虑到消费者心理接受力,更名为大众沱茶。茶品规格为100克,沱高约4.1厘米,外径约8.2厘米。早期使用中茶商标,1993年后改用松鹤商标。 特级沱茶 下关茶厂因2003年接盘商订单,投产特级沱茶。茶品规格为100克,沱高约4.3厘米,外径约8厘米,使用松鹤牌商标。外包装有复膜纸袋条装与单颗盒装两种。 苍洱沱茶 此茶曾与1959年及1979年生产两批,作为国庆献礼馈赠外宾。茶品规格为250克,沱高约6厘米,外径约12.5厘米。圆形纸盒包装,使用中茶商标。 2001年,苍洱沱茶成为下关茶厂的常规产品,产品规格与及配方不变,外包装为正方形纸盒,使用松鹤商标。 大理沱茶 1984—1985年间,其由于省茶司库存春芽青毛茶过多,故委托下关茶厂代加工过两批独特的产品——大理沱茶。产品规格为100克,沱高约4.3厘米,外径宽约8.3厘米。牛皮纸袋包装。第一批1984年生产219吨,第二批1985年生产100吨。 销法沱茶及普洱沱茶 下关茶厂的销法沱茶(熟茶)有大、小两种规格。大沱生产于1975—1998年。产品规格为250克,沱高约6厘米,外径宽约12.5厘米。正方形纸盒包装。小沱茶生产于1976以后。产品规格为100克,沱高约4.2厘米,外径约8.2厘米。圆形纸盒包装。这两款不同规格的茶品皆使用中茶商标。 普洱沱茶投产于1998年。其品质、规格与100克销法小沱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外包装为简装牛皮纸袋,印刷文字由“云南沱茶”更改为“普洱沱茶”,以示其为熟茶茶品。使用商标为松鹤。 2普洱茶的品鉴 鉴定普洱茶好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肉眼识茶 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 普洱散茶以嫩度划分级别,从级外、十级到一级、特级,嫩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毫显的嫩度高;二看条索紧结,厚实程度,紧结、厚实的嫩度高;三看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高;四是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反之则差。 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变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变松,叶际边缘模糊。 ②开汤鉴茶 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看完外形后,第二步是开汤鉴茶。取3-5克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普洱茶的汤色要求红浓通透明亮,在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中,80%左右的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TB),再加上较高的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形成了普洱茶滋味浓厚、汤色红褐的物质基础。茶红素是汤色呈“红”的主要成分,在发酵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促使茶黄素氧化成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随着普洱茶陈期延长,发酵时间的增加,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越来越红。由于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的产生与存放时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的年限内,普洱茶的“红”是鉴别普洱茶陈期的重要指标。普洱茶的“红”又根据品质不同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等,其中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其次是玛瑙红,再次是琥珀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汤色混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茶。 ③叶底观茶 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柔软度、色泽、匀度。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的好,叶底硬、无弹性的品质不好;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黑、碳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属品质不好。 普洱茶的收藏 受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价越高的影响,普洱茶的收藏日趋升温,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收藏普洱茶要注意掌握选购、归档、贮藏三个环节。 一是选购。 首先,选购时需根据自己的收藏爱好、收藏目的、收藏时限来选择茶叶,如果是打算收藏待品质提升后过几年再品饮,可选购熟茶;如果是打算长期收藏以待升值,最好选购生茶,因为生茶转变为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其次,选购时要认准生产厂家和产地。要选购那些用料精良、品质稳定的厂家生产的茶品来收藏,最好是选用生态有机茶以古茶园所产茶最为上品。再次,选购时要认真品鉴茶的年限、品质,以确定收购价格。 二是归档。 购回茶后,要做好普洱茶收藏记录,要分门别类对购茶的时间、地点、厂家、品种、等级、名称以及是否是生态茶等认真记录,以备今后鉴赏和交易。建议在茶品商标附近加盖自己的收藏印章(或加贴一张自己的收藏印章),名人收藏的名品今后升值的空间将会更大。 三是贮藏。 普洱茶贮藏十分讲究。一般要有专门的贮藏室,室内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雨淋,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为宜,湿度控制在75%左右,室内要通风,切忌与其它有异味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散茶要用陶制的大瓮来装,饼茶、金瓜茶、沱茶要用木架陈放,以利于通风透气,木架最好选用材质疏松无异味的水冬瓜木制作。藏茶要每隔3个月左右翻动一次,检查是否霉变或其它寄生虫侵入,最好3个月左右把藏茶移出仓外,用紫外线灯对仓库进行消毒杀菌以避免交叉感染。若发现异样,要尽快采取措施或找专家咨询。

7,下关沱茶是普洱茶吗

认真来说算是吧。。。这个说起来太复杂了。。工艺上;原料上。。。和普洱茶传统的工艺有点区别。。。
“记得以前,很清晰沱茶完全是独立的一种茶,跟普洱是两码事,喝普洱不是散茶就是砖或饼。滇绿制品还称得上普洱吗?在下就认为不是(如果是的话下一个便要恶炒重庆山城沱)。其实包括某大厂相当部份的沱茶都不是普洱,虽然它也出过些佳品如865x、苍洱七x等等。(实话实说,有赞有弹,别诽谤我诽谤)。商人把烘青引入普洱,无法自其圆其说,只好道:36个月内尝鲜吧。哈哈!居然流行品饮新茶。能尝鲜的,是绿茶呵!你要喝,老朽不反对不提倡不参与,但这已不算是叫喝普洱茶了!”下关茶厂也没说自己的茶品是普洱茶,它现在是沱茶集团。就现在只是炒家,消费者认为它是普洱茶,然后说下关不厚道。我并没有为下关说好话的意思,因为我喝下关的茶,我就当下关茶来喝。这位人兄所说的是否正确,我不想过多考究,而我的观点是:下关茶厂是一家老茶厂,以生产沱茶为主。一直以来,下关茶厂也没公开或在任何官方场合说自己的茶品是普洱茶(至少我没听到过,也许一直在打擦边球),它现在是沱茶集团。就现在只是炒家,消费者认为它是普洱茶,然后说下关不厚道。我并没有为下关说好话的意思,因为我喝下关的茶,我就当下关茶来喝。下关的茶品是不是普洱茶是由标准去认定,但现在的普洱茶还没有国家标准,结果导致是很多概念的不清,加上普洱茶的热潮以及各路“专家”的忽悠,于是会有人利用这个进行炒作,利用的就是下关茶品的价格原来很低,有炒作空间。真的希望普洱茶有一个国家的标准!

8,马背茶的介绍

你说的马背茶就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故事  位于西双版纳地区的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之后,茶就作为商品对外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域。  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普洱茶外销之路,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历史的普洱茶外销之路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条是从普洱出发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泸州、叙府、成都、重庆至京城。  二条是普洱经下关到丽江与西康西藏互市。  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两路:一路至缅甸、泰国;二路是经缅甸至印度、西藏。  四条是由勐腊的易武茶山开始,至老挝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在江北古六大茶山境内有七条:易武至江城道、易武至宁洱山、易武至思茅道(此道是主要道)、易武至倚邦、莽枝、革登也走此道,易武至车里再走勐海道,易武至老挝磨丁道,易武至老挝勐悻道。於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倚邦通过磨者河上的承天桥再到慢撒、易武那条由石板镶成的古茶马道,约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昔日古六大茶山有许多茶号和茶庄专门从事茶叶的收购,加工和外运销售,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茶马古道”使普洱茶行销国内各省区,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法国、英国、朝鲜、日本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和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中,都有喝“普洱茶”的描述,今天,普洱茶已为世界所认知,接受和喜爱。  如今马帮消失了,但喝普洱茶的时候我们仍会想起这群勇敢坚毅的汉子们,想起了他们留下的或是浪漫或是凄惨的故事。马帮,是普洱茶产生的基础,也为普洱茶品赏者留下很多神游的空间
此茶也叫边销茶,是用普洱茶的老叶子做的茶,以前主要是销往西藏,所以得名边销茶,它是普洱大叶子茶在运输运输过程中自然发孝而成,现在也可以用生物技术来缩短发孝的时间.此茶汤色棕红.透明亮丽,茶味足,喝起来味道香醇厚实,回甘好,耐泡,不锁喉.因为是老茶梗,老叶子,所以喝起来香甜.是爱茶人的佳品饮料. 特别的开胃.去油腻.

9,普洱茶黄叶

原创 | 义芳君说茶:茶不可貌相,这种普洱茶虽其貌不扬,滋味品质却很值得期待!曾经,在相当多数人眼里,普洱茶饼里的粗枝大叶往往被认作是既有碍整体观感,又破坏汤色滋味和谐的“讨厌鬼”,而被人们摒弃。现如今,普洱茶里这些本是多余之物、不被人看好的“粗枝大叶”不仅有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名称“黄金叶”,即俗称“老黄片”,而且被一些喜欢的茶人当成至宝,千金难买。那普洱老黄片到底是好东西呢,还是粗鄙的废料?下面,且跟义芳君一起去一睹芳容、一探究竟吧!1、好东西还是废料?要论颜值,普洱老黄片肯定不入偶像派的法眼。条索疏松、粗大,颜色金黄,看过去粗枝大叶,好似豹头环眼、满腮钢须的猛将张飞,一出场就将茶叶偶像派内心里关于优质茶叶的人设全部打碎。好在普洱老黄片虽然其貌不扬,但内质却有着令人惊艳的一面,就像长相黝黑粗鲁的“黑旋风”李逵竟也能干起穿针引线的细活,着实令人刮目相看。有些人潜意识里想当然认为,普洱老黄片会不会就是那些枯枝败叶呢?实际上,这是对普洱老黄片的典型误解。普洱老黄片并非是那些枯枝败叶,它之所以称之为“黄片”,主要是因为这些茶叶鲜叶一般是第三叶或第四叶,长得比较老,颜色泛黄,人们顾名思义罢了。制作过程中,与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相比,条索就相对粗大蓬松,显得格格不入。有些茶青如果揉捻不到位,条索也会显得疏松、不利索;如果杀青过头,色泽也会因水分过少而偏黄。此外,有些人则认为,普洱老黄片纯粹是边角料,是废品,根本不值一提。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也是对普洱老黄片的一大误解。美其名曰“黄金叶”,固然它的香气滋味有着让人值得期待的地方。许多人也许没有注意到的是,普洱老黄片的鲜叶虽然相对粗老,但反之,这也是它的一大先天优势。茶青粗老,即叶片成熟度高,茶多糖含量比嫩叶高,反之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比嫩叶低,这有助于形成甘甜醇厚、不苦不涩的品饮特点。而且,老黄片还有一个嫩茶所无法比拟的特点——持久耐泡。与其它普洱茶一样,普洱老黄片也有山头、茶树优劣之分。优质的普洱老黄片,当属一些名山的古树黄片,例如:倚邦、昔归等等,当年茶滋味就很是不错。与当年的普洱生茶相比,虽少了一些青香甘爽,滋味却显得更加甜润、耐品,别有一番老成稳重的成熟魅力。况且老黄片由于条索较为疏松,压制后茶叶条索之间内部空间较大,陈放转化速度相对来说要比一般的普洱生茶来得快。要是能陈放上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则滋味更上一层楼。不仅香气独特,枣香中透着一股纯正的药香味,沁人肺腑;汤色橙黄明亮,赏心悦目;口感顺滑细腻,不苦不涩,怡然自得。2、如何品饮?若说普洱生茶基本的品质特征是青香水甜微带涩,那么优质普洱老黄片则可以归结为四个字“香滑柔甜”。这样的品饮特点既源于茶原料与工艺,也得益于娴熟的泡饮技艺。一般来说,普洱老黄片的冲泡只需参照普洱茶的一般泡法即可,除此之外,还有两大要点需要注意把握:一是“看茶选器,适当增量”。普洱老黄片适用容量较大的大号盖杯,例如:450cc、520cc,便于茶叶舒展,且投茶量可适当增加,茶气更足。二是“水温要够,姿势要对”。对于普洱老黄片这类叶片比较厚实的茶叶,最好用沸水,且采用悬壶高冲的注水法,有利于提香增质。这样冲泡的普洱老黄片,初入口,丝丝甜润,虽不甚明显,到了三、四泡之后,渐入佳境,鲜爽甘甜之感汹涌而来,一股甜润的暖流温柔地触摸着每个味蕾,茶香交织着饱满的茶气在口腔内四处游戈,令人舒畅无比。此外,冲泡七八泡之后的普洱老黄片还特别适合煮饮。这时候用文火慢煮,五分钟左右即可出汤。最好不要倒尽,每次留出大约四分之一茶汤作为茶引,平衡每一次的茶汤滋味。3、结语俗话说,人不可貌相。茶亦如此!无论好坏,适口为真。也许,你觉得这样的茶一文不值,但是,你也有可能错过的不仅仅只是“树木”,还有可能是一整片森林。我是【义芳君说茶】,每日分享原创茶文。欢迎茶友关注交流,留言转发。
你好!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如有疑问,请追问。

10,十二时辰点穴秘诀中穴位都在什么地方

《穴位跌打损伤密旨》
打人揍架 108 处 穴位 别乱来  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9、素 髎: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13、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  16、脑户:在后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  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19、哑门:在项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  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  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后、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结喉相平处。  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  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下一寸处。  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  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35、腹哀:在大横穴上三寸、即剑突尖下。  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三寸五分处。  37、鸠尾:在脐上七寸,即剑突尖下。  38、神阙:在腹部、脐窝中央处。  39、步廊:在中庭穴旁开二寸处。  40、极泉:举臂开腋时,在腋窝中间、腋动脉内侧。  41、日月: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即期门下一寸。  42、上脘: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五寸处。  43、京门:在第十二肋骨头下。  44、急脉:在大腿内侧面上部,从耻骨联合之中央外量二寸五分。  45、梁门:在腹上部、脐上四寸、中脘穴旁开二寸处。  46、章门: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  47、库房:在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处,即华盖穴旁开四寸。  48、维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五分处。  49、渊腋:在腋下三寸,乳头旁开四寸陷中。  50、中府:在云门穴下方约一寸,第一、二肋骨之间,距胸骨正中线六寸处。  51、下脘:在腹部正中线,脐上二寸处。  52、不容:在幽门穴旁开一寸五分,即巨阙穴旁开二寸处。  53、带脉:在章门穴下与脐相平处。  54、乳中:在乳头中央处。55、乳根:在乳头直下第五肋间。  56、关元:在曲骨穴上二寸、脐下三寸处。  57、中极:在脐下四寸处。  58、曲骨:在脐下五寸,耻骨联合上缘。  59、辄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处。  60、天枢:在肚脐旁开二寸处。  61、食窦:在任脉旁开六寸的第五肋间。  62、会阴:在大便前(指肛门)小便后两阴之间。  63、大椎: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正中处。  64、风门: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65、天宗:在肩胛岗下窝的中央。  66、至阳:在第七、第八胸椎棘突之间。  67、脊中: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  68、膏肓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69、魂门:在第九第十胸椎突棘旁开三寸处。  70、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处。  71、意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2、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73、胃仓: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4、志室: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5、腰眼: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三至四寸处。  76、命门:在第二、三椎之间。  77、肩井: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高处。  78、长强:在尾骨尖与肛门之间。  79、巨骨:在锁骨肩胛岗之间凹陷处。  80、臂臑: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稍前处、肩(骨禺)与曲池的连上。  81、尺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号肌腱外侧处。  82、曲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近尺侧缘。  83、曲池:屈肘时,在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之中点处。  84、手三里:在曲池穴下二寸处。  85、少海:屈肘时,在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86、青灵:在少海穴上三寸处。  87、内关:在腕横纹正中直上三寸。  88、腕骨:在手背尺侧,当第五掌骨与钩骨、碗豆骨之间凹陷处。  89、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中点稍偏食指处。  90、阳溪:拇指向上挠时,在腕关节桡侧凹陷处。  91、中渚:在第四、五掌骨小头之间、掌指关节上方一寸凹陷处。  92、八邪:握拳时,每个掌骨小头之间处。  93、风市:在直立两 手自然下垂时,在大腿外侧中指尖所到之处。  94、阴包:在曲泉穴上四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95、阴廉: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二寸动脉处。  96、血海:在大腿内侧面下部、髌骨内上缘上二寸处。  97、箕门:在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处。  98、承扶:在臀部下缘横纹中点处。  99、委中:在窝部横纹中点处。  100、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胫骨前肌上。  101、膝阳关:在阳陵穴上、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  102、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出现“人”字形凹陷处,即委中穴与足跟之中处。  103、悬钟:在外踝高点直上三寸,腓骨前缘。  104、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  105、解溪:在足背的踝关节横纹中点、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  106、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7、太溪: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8、涌泉:在足掌心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文章TAG:下关  普洱  叶子  大理  下关销法沱普洱粗老叶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