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茶之父器是茶之母,茶经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可见茶具对茶的影响之大那么问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2025-03-24 15:30:40
本文目录一览
1,茶经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可见茶具对茶的影响之大那么问
玻璃杯能看到绿茶在水里跌落起伏的优美的运动态势,优势美女的舞姿。
古代玻璃杯没普及的时候使用陶瓷煮茶和煎茶的。泡茶是明带开始慢慢兴起的
2,为什么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其实很好理解啊,你想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泡茶的时候对水对泡茶的器具都有要求的。有的采集露水之精华,像泡龙井,还有需要采集特定的泉水、雨水、深井水、云雾等,不同的茶采集的水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好水出好茶。对于器具就不用说了,就像紫砂壶多出名,一般的水及茶叶也能泡出好茶。用化学解释就是茶叶里的物质雨水集茶壶里的物质反应吧。希望满意

3,水乃茶之母 何为茶之父

4,水为茶之母 器为茶之父的出处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作为孕育、盛载茶的器具,茶具是我们鉴赏和品饮茶汤的媒介。“器具精洁,茶愈为之生色”,因此茶器具的选择与安置对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饮茶习俗的变化,茶具的种类、形态和内涵都有了新发展,带给大家的不仅有美味的茶汤,还有愉悦心神的效果。煮水壶和火炉一组得心应手的烧水器,可以带给茶人茶汤无限的灵感。所谓的“茶室四宝”中的玉书煨即是煮水壶,潮汕炉则是烧开水用的火炉。玉书煨为赭色薄瓷扁形壶,容水量约为250 毫升。水沸时,盖子“卜卜”作声,如唤人泡茶。现代已经很少再用此壶,一般的茶艺馆,多用宜兴出的稍大一些的紫砂壶,多作南瓜形或东坡提梁壶形。也有用铁壶的,铁壶古朴、耐看,煮出的水为软水,口感较圆润、甘甜,用来冲泡茶品,可有效提升口感,不过铁壶提起来相当沉重。银壶煮的水,味道软甜,壶也不重,只是价格比较高。1 茶 壶茶壶是茶具的中心,壶的大小、泥料、形制等亦关系到茶汤的香气和韵味。明代对壶器主张以小为贵,“壶小则味不涣散,香不躲搁”。许次纾在《茶疏·瓯注》中指出,银锡制壶有利茶汤,其次是内外施釉的瓷壶,可惜老瓷壶大多不耐沸水骤浇,瓷身易裂。而江苏宜兴砂壶虽深受当时的茶人推崇,仍需避免烧结温度不足,土气败茶。一把好壶,其口盖应紧密。选购时,先在壶里注入八分满的水,再以手指压住壶盖上的气孔,试着做倒水动作,若水流不出来,壶盖的紧密度便很高。除此之外壶的周身要匀称,壶口要圆;壶嘴、壶纽、壶把三点应对直,成一直线;拿掉壶盖,把壶倒放在桌面上,壶口与壶嘴要相平。出汤爽利,水柱要急、长、圆、挺,如果流速过慢,就会影响茶汤的品质;壶嘴的断水要明快干净,不滴水和不倒流。最重要的是,一把壶提起来是否顺手好用。我们每个人的手,大小、长短、胖瘦都不同,选壶时,自己的手握起来,感觉是否合适。有些壶的把手不好握,或者重心往前倾,难以操作,就不是理想的壶。在壶里注满水后,能够以单手平平提起来,缓缓倒水,出水的感觉很自在顺手,就表示这把壶的重心适中、稳定。1 壶 承壶承本来的功用是为了保证席面的整洁干爽,承接淋壶的热水。淋壶的目的是为壶加温,以泡出茶的精美真味,需要高温冲泡的茶叶,才用得上淋壶,此时须选用深腹的茶船,以便承接淋壶的热水。使用深腹的壶承泡茶时,要记得随手倒掉淋过壶的热水,不要把茶壶久浸在已经冷却的凉水之中,否则,不但使壶温下降,泡不出美味的茶汤,而且日久之后壶身会产生上下两截色泽。在冲泡一些无须淋壶的茶叶时,可自由选择各种质地、颜色、大小的浅碟或无边框的垫板来做搭配,以突出壶身的线条美感。有时,即使是墙角的一块石板,一把卵石,经由茶人悉心整理,也能搭建起壶的主舞台,就像佛陀脚下的莲座。1 盖 碗盖碗亦称盖杯,是含盖、碗、托三件一式的茶器。清代北方流行花茶,茶汤容量较多,具保温功能的盖碗便发展起来。盖碗的口大,揭开碗盖,茶汤、叶形都能观赏得很清楚。饮时多以盖拨茶,可直接啜饮,还可以拿起杯盖,移至鼻端闻香。杯托则可以避免端茶烫手,托着杯托,使盖碗看起来雅致大方。当我们选购盖碗时,要亲自端起来试试,有时候过大的盖碗口径,手是无法负担的。同时试试盖子是否好拨动,这样在拨茶叶时,才可方便使用。
5,别人送了一包铁观音因为在校学习没有什么用专业茶具的条件能
不据一格降人才喝茶其实也可以不用那么讲究好茶,就如美女,天生丽质,即使没有好的茶具(一如没有华丽的服装),味道也不一般(容貌也掩盖不住)当然,讲究用水用具(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合适的冲泡方式。那茶更能发挥其特性。泡的更好喝。这就是茶艺方面要求了。玻璃怀可以用来喝,带盖的瓷杯,紫砂杯也可以,紫砂壶更好。记得水最好是刚煮沸的你好!不用啦 哈哈 有杯子就可以泡。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6,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
茶,这一片树叶,从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尝百草开始。发展至今,有历史源远流长。简单说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以及羹饮。 4、汉代: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以及气候条件均有利于茶业的发展。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改进,讲究水质,斗茶盛行。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简单介绍一下茶从药用到引用的三个阶段 1、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2、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3、饮用:饮用源于食用,饮茶比喝白水解渴。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3. 饮茶的三个阶段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味品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2、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筅搅拌后饮用,现在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 明朝把团茶改成如今的散茶。而今,茶的文化和精髓仍在不断地发扬和传播。如何泡一壶好茶? 水为茶之母泡茶,该用什么样的水? 水是茶的载体,我们品的茶汤,只有不到1%是茶的浸出物,99%以上的是水。用水的纯净度、煮沸时间的长短等因素都对茶汤的品质有影响。 陆羽《茶经》中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陆羽认为,山泉之水,长流不息,经自然过滤后,不仅保持了水质的鲜活,且已经形成清流,相对净度最高。但在古时,茶叶流通受交通影响,一般都是用当地山泉水泡当地之茶,其水与茶叶中的矿物质大体相同,相得益彰,不会因矿物质相冲而影响茶汤的品质。 现代茶专家认为:“上水为蒸馏水,中水为纯净水,下水为自来水”。现代,茶叶流通领域广至全世界,为避免茶与水的矿物质发生冲突而影响茶汤的品质。故各大茶评比赛中,首选蒸馏水,其净度最高,最能体现出各茶叶真实本色的口感、汤色和香气,也最为公平公正。一般家庭泡茶用水,蒸馏水价格过高,则以纯净水最为合适,且其净度高于矿泉水和自来水。 水煮沸时间的长短也影响茶汤的品质。陆羽在《茶经》中载:“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其意为,泡茶之水,一沸水最好,二沸水次之,三沸水以上皆为老水,不可食用。这是因为反复沸腾的水已变成硬水。 选择怎样的水来泡茶,煮水应煮到什么样的状态,您明白了吗? 器为茶之父,“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器作为茶的主要载体,其所用材质最为关键。不论是用瓷、陶或是玻璃器具来冲泡茶,效果很好的是紫砂壶。紫砂壶的好处是能“裹住香气,散发热气”,久用能吸收茶香,更能散发油润光泽。养好一把壶,如铜质之色,似玉石之光,击之有铿锵声,浑圆脂润,方敦厚重,珠玑隐现,朴质可爱。所谓壶重养养出神,是养壶之道对于茶饮之道甚重。 由于紫砂泥料的独特结构,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松散有双重气孔结构,所制茶壶具有很好的吸附性,从而很好保留茶香和茶味。那么,根据每种茶的不同属性,应选择何种款式和泥料的紫砂壶来冲泡? 因壶适茶,因茶选壶 我认为,“还茶本味,自在品茗”,只有选择好的紫砂壶,才是对茶最好的诠释。他从几个方面教大家选壶: 1、壶形:从伸展程度与浸润状况来选择。 圆形壶:适用于大部分茶叶,圆形的器壁可任由水在壶里顺流,水与茶叶紧密结合,有利于发茶。 高形壶:适合泡红茶类和一些比较细碎的茶叶,如红茶类在焙制过程中经全发酵的加工工艺,经高形壶焖后觉得香浓蕴藉。泡茶时要注意出汤后打开壶盖侧放,不宜深焖(要控制时间,深焖过度,茶汤会苦涩,破坏茶汤品质)。高形壶更适合泡黑茶,因为黑茶耐浸泡,久浸不涩,壶身高可提供浸泡空间。 扁形壶:适合沏泡绿茶及一些大叶茶,如绿茶类焙制加工时未经发酵,叶绿素没被破坏,沏泡时不宜深焖,倾出时澄碧新鲜,香、味兼顾。 2、容量:据茶叶品种、饮茶人数、茶杯大小等为方向。 大多数茶友都钟情于容量小的紫砂壶(容量在100-200毫升之间),因为,小壶便于试茶、品味,香气不涣散。 容量低于100毫升的壶,适合泡细碎、嫩度高、叶片小的茶叶。大壶保温性较好。适合于多人共同品饮,尤其适合泡普洱茶、红茶,茶汤滋味更易体现出韵味。 壶容量低于60毫升,比较适合细碎的茶叶,不利于叶片较大的茶叶。冲泡绿茶,可选用的器型较大,一般多为300毫升左右,器型身矮,开口较大,以使绿茶能够在85℃左右的温度下充分展现绿茶特有的清香和清爽滋味。冲泡绿茶时,可不用盖壶盖。 冲泡红茶,选用器型可大可小。但要壶口小、壶身高。 泡乌龙茶,选用的器宜小。器小香气不涣散,香聚而香味佳。 花茶,选用可同绿茶的壶,能够充分展现花香和茶香的复杂滋味。 泡普洱茶,陈年乌龙茶,多选用口阔腹扁、胎质疏松的小壶。
7,生熟茶叶的区别哪种好
生茶与熟茶只是普洱茶的分类,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 , 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 一 生茶是以大叶种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 制程: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燥,即为生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生茶品。 茶菁颜色与香气:茶菁由青绿至墨绿色为主,有些部分转黄红色。通常新制茶饼味道不明显,若经高温则有烘干香甜味。 叶底:新制茶品以绿色、黄绿色为主。活性高,较揉韧有弹性。 二 熟茶是以大叶种晒青茶经后发酵加工形成。外形色泽红褐,香气独特陈香。制程: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即为生散茶。生散茶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 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普洱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品。 茶菁颜色与香气:茶菁黑或红褐色,有些芽茶则暗金黄色。有浓浓的渥堆味,发酵较轻者有类似龙眼味,发酵较重者有闷湿草席味。 汤色:发酵度较轻者多为深红色,发酵重者以黑色为主。 叶底:洒水渥堆,而发酵度较轻者叶底红棕色,但不柔韧。重发酵者叶底深褐色或黑色居多,较硬而易碎。三 这个都是看个人口感,熟茶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接受的,浓稠水甜,几乎不苦涩,泡水长。生茶口感强烈,刺激性较高。若经高温,清香水甜而薄,微涩。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好茶配好器,入手紫砂茶器找 壶史名录,普洱茶养壶很好,以下是养壶流程http://wenku.baidu.com/view/080b010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5=www.zunhu168.com
8,如何泡一手的好茶
功夫茶、当然是下功夫、你对茶当然要有足够的了解、其性能、泡茶的火候、一般来讲泡得一手好茶的人都有一定年纪、当非一日之功、泡茶讲的是学问、讲的是心境、缺一不可、一个没学问的人能泡出什么好茶呢?茶叶好坏不重要、好茶者多食粗茶、当然天天铁观音未尝不可、所谓学问是对茶的研究、各种茶品的生长研究、水量水温、时间、是个拿捏把持的问题、其次是心境、一般人是和茶、衷与茶者是品茶、品茶要心境、年轻人同意可以有心境、只是看你的底蕴有多深了、其实还是和见识和学问分部开、总的讲、学问是茶道的本质、若喜与茶道亦能说明人对城府底蕴的求存!不可偏离本质教您泡出一手好茶 作者:百灵小樱 标签:生活2010-10-08 16:34 星期五 晴. 俗话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好茶必有好的茶具。一起来探讨人见人谈,走到哪都能听到的 http://www.zg245.com 台湾泡茶五部曲: 第一步: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饮过程中还要不断淋洗,使茶具始终保持热度。 第二步:分茶入壶,碎末填壶底盖以粗条,中小叶排在最上面,以免茶末堵塞壶口。 第三步:冲茶先要循边缓冲,以免冲破“茶胆”。冲水时要使茶叶打滚。 第四步当水漫过茶叶时,立即倒掉,称之为“茶洗”。 第五步第二次冲水至九成即可,加盖用沸水淋壶身,这时茶盘中的水涨到壶的中部,这叫“内外夹攻”。 约1~2分钟后,高山茶的精美真味就浸泡出来了。 产于高山的茶菁占有上述优势,但是高山制茶仍有其困难之处,首先是居高不下的种茶与制茶之人力成本;再者是高山茶菁必须现地现做,而午后经常性的起雾环境,时常影响后制茶叶的成功率。所以顶级的好茶,只能看老天的脸色。
9,泡茶用的水对茶的味道有什么影响吗
八分茶遇十分水,茶水亦八分十分水遇八分茶,茶水十分由此可见,泡茶之水对茶叶的味道非常关键“大茶古铁观音”“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自古有言茗茶配名水,众多天下第一泉林立无不源于茶而起。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所谓的“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将水分为不同等级,古虽有蓄水方法种种,加之如今交通方便,蓄水更易,但是名泉终归有限,若泡茶均用名水,则茶之味非凡人所能享。况且水之好坏不在其是否江井,而在于其清、活、轻、甘、冽,唯有五味皆齐,才可算得上是好水,如蒸馏水虽有其清轻,却终因少甘冽而不为所用 。陆羽曾在<>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选择泡茶用水,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A)水的硬度会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会自动氧化而损失。 (B)水的硬度会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会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属暂时硬水,部份地下水属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之软水。
10,乌龙茶是如何泡制的
乌龙茶也称青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和红茶(完全发酵)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叶。 因 此,它具有绿茶清香的气味和红茶甘甜的口感,并且巧妙地抑制了红茶之涩和绿茶之苦。 乌龙茶制茶的工艺大致步骤可分为:晒青、晾青、摇青、揉捻、干燥和拣梗。泡好一壶乌龙茶的必要条件如下: 一、好茶好水好茶具 俗话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将其神韵表现淋漓尽致。水最好是纯净水或矿泉水,茶具则“宜陶景瓷”(宜兴的陶器,景德镇的瓷器)为佳。 二、壶型与茶叶投放量 根据喝茶人数选定壶型,根据茶壶的容量确定茶叶的投放量。若茶叶是紧结半球型乌龙,茶叶需占到茶壶容积的1/3—1/4;若茶叶较松散,则需占到壶的一半。 三、水温要求 由于乌龙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质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用沸水来冲泡。 四、开汤时间 闽南和台湾的乌龙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冲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稍加数10秒即可。闽北和潮州的乌龙茶开汤时间则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 五、冲泡次数 绿茶一般三次为最佳,乌龙茶则有“七泡有余香”的说法,方法得当每壶可冲泡七次以上。 市面上的乌龙茶按茶的原产地可分为闽南、闽北、广东潮州以及台湾。 闽南乌龙茶也称溪茶,代表性的名茶有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闽北乌龙茶也称岩茶,主要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代表名茶有大红袍、肉桂、铁罗汉、水仙等;广东潮州乌龙茶则以凤凰单枞著称;台湾乌龙茶主产于台湾,因为发酵工艺的不同分为台湾乌龙和台湾包种两大类。冻顶乌龙、青心乌龙以及文山包种名气很盛,但近年来金萱、翠玉等台茶也开始流行。 乌龙茶香气浓醇而馥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边缘呈红褐色,中间部分为淡绿色,形成奇特的“绿叶红镶边”。但从汤色上区分,闽北茶和闽南茶有所不同:闽北乌龙茶汤色较深而闽南乌龙茶汤色清澈明亮。 特别提醒: 从严格意义上说,人参乌龙茶不属原味茶。它是一种再加工茶,以西洋参的叶子碾碎以及其他一些辅料加入茶叶中制造而成,优质的人参乌龙茶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鉴别人参乌龙茶好坏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即冲泡时茶的叶底散开越快相对来说茶质越优。市面上的人参乌龙多是陈茶所制,消费者选购时要留心。
文章TAG:
之父 之母 茶经 经水 水是茶之父器是茶之母
大家都在看
-
哪种茶叶咖啡因含量最高,什么茶叶含咖啡因高
2022-06-29
-
鹤顶红/红顶鹤,岩茶鹤顶红是什么
2022-05-24
-
什么是白露寿眉,白露寿眉有什么特点
2022-05-23
-
送茶有什么寓意,送人茶有什么寓意
2022-07-07
-
喝乌龙茶拉肚子怎么回事,为什么喝乌龙茶拉肚子
2022-04-14
-
龙团胜雪是什么茶,龙园胜雪是什么茶
2022-08-02
-
龙井茶什么汤色,西湖龙井茶汤色
2022-06-22
-
单孔紫砂壶什么年代,球孔紫砂壶什么时期的
2022-05-25
-
茶能解什么毒,什么茶能解百毒
2022-06-26
-
三级普洱茶价格,普洱茶三级什么价格
2022-04-14
-
什么样的建水紫陶好,怎样挑选建水紫陶壶
2022-07-01
-
天冷就不能喝绿茶,为什么冬天不喝绿茶
2022-05-23
-
江西南昌特产什么茶叶,南昌产什么茶
2022-10-12
-
野生红茶什么样的最好,红茶什么样的好
2022-04-19
-
没有烘焙工艺的是什么茶,茶叶制作中不需要杀青的是什么茶
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