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成为贡品的茶是,新辣道招牌饮品土贡梅煎作为土家族进贡清朝乾隆皇帝的贡品是哪种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2025-05-28 10:20:40
本文目录一览
1,新辣道招牌饮品土贡梅煎作为土家族进贡清朝乾隆皇帝的贡品是哪种

2,乾隆年间公元多少年徽州烟丝成为贡品
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徽州烟丝成为贡品,皇家御封红方印。乾隆年间,公元1755年,徽州烟丝成为贡品,皇家御封红方印
3,被乾隆封为御茶的是什么茶
西湖龙井清朝乾隆皇帝游览杭州西湖,对西湖龙井茶赞不绝口,亲自封为“御茶”。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清朝乾隆皇帝游览杭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4,曾被乾隆封为御茶的是什么茶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清朝乾隆皇帝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原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因此得名西湖龙井。清朝乾隆皇帝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山脚的悬岩上。
5,安顶山云雾茶的来历
安顶云雾茶古代的时候叫岩顶茗毫,山上有个寺庙叫大西庵。元末朱元璋起反元,经富阳安顶山大西庵,在这里喝了山顶的茶叶,下诏将安顶茶列为贡品。后来由大西庵这个寺庙而得名改名为庵顶茶,慢慢的变为了安顶茶。由于茶区山高入云常年云雾绕绕改名为安顶云雾茶。现在安顶茶中的砾者云雾茶比较不错。安顶云雾茶(俗称安顶茶、岩顶茶、岩顶茗毫)产于富春江南岸里山镇安顶山,该山位于仙霞岭余脉,顶峰海拔 790米,北邻富春江,山顶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日夜温差大,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非常适宜于茶树生长,是生产名茶的好地方。安顶云雾茶由于其产地独特,茶叶品质具有独特的地域香或扑鼻清香,滋味鲜爽,具备名茶所需的自然品质特性。该茶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该茶在元末朱元璋起反元,经富阳安顶山大西庵,道人奉茶,朱元璋见杯中冒出“茶烟”,清香四溢,绿叶映衬,醇洌心脾,便问“何茶?”,道人引登安顶山田鸡坪,指十几蓬茶树答曰:“此乃安顶茶。” 朱元璋称帝后下诏将安顶茶列为贡品,一直沿至清代,年年进贡。因受明朝皇室的青睐,安顶山茶树不断繁衍,成了“十里茶香”之域。在明朝时正德年间(公元1502年——1521年)每岁贡茶二十斛,该茶与当时列为贡品的富春江鲥鱼齐名。解放后,安顶山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上纪八十年代随着茶叶经营体制改革后,安顶山茶叶从手工炒青改为龙井茶,茶叶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86年被评为省一类优质名茶,2003年荣获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该基地2002年通过了浙江省和杭州市无公害基地认证,2003年通过杭州市都市农业茶叶示范园区验收。目前安顶云雾茶基地茶园有1800多亩,随着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该茶的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为打响安顶云雾茶提供了质量保证。现在安顶山云雾茶价格一般在400-1000 低于400的要么不是云雾茶是龙井茶,要么不是安顶山的,只是名字叫安顶云雾茶。一般安顶山山上的茶叶成本价都在350以上不算包装。真正安顶山山顶的茶叶要卖到800-1000元,非本地认识的一般很难买到。安顶云雾茶在山顶购买价格普遍比下面的茶叶贵不少,如果要购买安顶云雾茶最好有熟悉的人带领。或者下面几个村去购买,一般路边都有牌子,茶叶出售。最早的时候安顶云雾茶称之为岩顶云雾茶,后来朱元璋经富阳大西庵,喝了此茶非常满意,称帝后,就下旨将岩顶云雾茶列为贡品。从此岩顶云雾茶也应为大西庵而得名,改名为庵顶云雾茶。如今安顶杨树冈的大西庵残址尚存,半截御赐石碑上刻有史实。后台改名为安顶云雾茶,现在也称之为砾者云雾茶。
6,三清茶是什么
三清茶配方是麦门冬、 枳壳 、玉竹、 佩兰 、厚朴 、白豆蔻 、山楂。 脾胃伏火、肠燥便秘、口苦口臭人群食用可以去除口臭,效果很显著。我自己就喝过了,一天泡2泡,3天便能感觉到效果,半个月既可彻底去除口臭主要就是口臭,味道自己都难以接受,不过用了三清茶后半个月左右就改善了很多很多了,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味道了三 清 茶 ,要真的才会有用的。假的就是扔钱。官的elu.baidu/www.ge-x.com?sdwh-----一、主路由器设置方法:1、先将网线(总线)插在无线路由器的WAN口,用一条网线一头插入无线路由器的任意LAN口一头连接电脑网卡,开启路由器的电源。2、电脑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填上无线路由器的设置网址:192.168.1.1(路由器背面有标注)。3、然后输入admin默认账户名和密码相同(路由器背面也有原始数据的提示)点确定。4、进入无线路由器设置界面之后,按照设置向导选择上网方式(不同的宽带选择的方式也不同),输入上网账号及密码。5、保存,继续设置无线密钥,(密码建议使用数字和英文组合,最好中间使用@符号,这样防止给别人蹭网)6、保存以后,即可正常上网了。就是降三高的中药配置的茶叶,应该属于纯中药一般里面都会有,决明子、荷叶,等降血脂、降血压、想血糖,的中药好一点的还会有,赶黄草也属于对身体有保健作用,但是身体虚寒的体质不建议盲目引用,要咨询医师,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服用三清茶又名“女娲殿茶”,产自萧山重点茶乡云石,因其中气清高、汤色清澈明亮、滋味清醇爽口而得“三清”之名。泡后汤色鲜嫩明亮香气芬芳,入口满口甘醇,冲饮三次而茶味不减,被古人称为“佛天雨露”。 三清茶又名“女娲殿茶”,产自萧山重点茶乡云石,因其中气清高、汤色清澈明亮、滋味清醇爽口而得“三清”之名。云石拥有茶园93公顷,年产茶叶50万千克以上。云石80%的茶园分布在海拔400—700米的山上,“高山浓雾出名茶”,得天独厚的温差、土质、和水文条件使云石高山茶久负盛名,明末清初被列为朝廷贡品。外形细微略弯曲,青绿有光,锋芒显露,汤色青绿。泡后汤色鲜嫩明亮香气芬芳,入口满口甘醇,冲饮三次而茶味不减,被古人称为“佛天雨露”。 元末,朱元璋率领军队在杭州云门寺练兵。元军得知后,派大军围剿。朱元璋寡不敌众,只好东躲西藏。有一次,躲进了萧山狮山古村山顶上的“女娲殿”。朱元璋又饥又渴,卫兵发现女娲殿前供着点心和茶叶,就取了点茶叶泡了一杯浓茶给朱元璋。朱元璋一杯浓茶下肚,顿觉喉舌甘爽,心清目悦,心里直叹:可谓“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等到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就将“三清茶”誉为“女娲殿茶”,并将其作为朝廷贡品,年年上贡。 三清茶历史悠久,近年来品质更加超群。由于地处高山,生态环境保护得当,“生物链”未遭破坏,茶农从不施农药以确保茶叶不受污染。制作过程中,更讲究炒、摊、火候等功夫。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长度在20毫米之内。三清茶以贡茶为主料,左以清高幽香的梅花、清醇莹润的松子、清雅芳香的佛手。三样清品,合称“三清”。 “三清茶”,史料记载是当年南宋赵构皇帝在临安恩赐大臣的。乾隆皇帝也很喜爱“三清茶”,他曾写有《三清茶》一诗,并留下与群成共品“三清茶”的联句程序。现代人们经过反复研究,推出了这套“宫廷三清茶茶艺”。古代皇帝在茶中加梅花、松子、佛手这三样清品,招待大臣,自有其宗教和政治意义。梅花寓一种精神,象征五福;松柏四季常青,凌寒不凋,寓意长寿;佛手谐意福寿。这三者都是古代文化中的吉祥物,同时又可入药,有滋补壮体的作用。因此,用“三清茶”敬奉宾客,既赋予其积极的新意义,又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
7,请详细介绍龙井茶
茶乡第一村”——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去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四周群山叠翠,云雾环绕,就如一颗镶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宝石。 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御茶园、胡公庙、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老龙井等景点点缀其中,为茶乡增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整治工程重塑了龙井村山涧溪流景观,再现了茶乡农居溯溪而上、择水而居的山地景观风貌,基本恢复了富有西湖龙井茶乡特色的自然村落风貌。 西湖龙井茶区——狮子峰、龙井、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土地肥沃,周围山峦重叠,林木葱郁,地势北高南低,既能阻挡北方寒流,又能截住南方暖流,在茶区上空常年凝聚成一片云雾。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第一茶”,也实在是得于这山泉雨露之灵气。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龙井之所以驰名,还要感谢乾隆爷。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学着茶女采茶。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赶回京城,也带回了一把已经干了的杭州狮峰山的茶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太后想尝尝这茶叶的味道,泡上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龙井现为直径2米左右的圆形泉池,泉水经饮马桥,黄泥岭,出茅家埠流入西湖。龙井之水的奇特之处在于搅动它时,水面上就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一样不断摆动,人们以为“龙须”,然后慢慢消失。这一奇观,引得游人到此,乐趣倍增。 采茶 “女儿红”得之不易 “明前龙井”又叫“女儿红”,最早的时候“明前茶”的采摘必须由未婚女孩子来完成,而且不能用手,而是用双唇采下,因为用手指掐下来的茶叶,其掐痕在制成茶叶后仍去不掉。现在虽然已改用手来采茶,但规矩还是不少,诸如:必须小心轻柔地摘下叶片,摘一片就要马上放一片入茶篮等,据说叶片如果在手上停留片刻,那么手的温度就会令叶片由绿变红。 龙井的采制,春季分四次,品质因采摘鲜叶的早晚而定,以早为贵。惊蛰初过,是茶农采制首批春茶的最佳时机,至清明前采头茶,称为“明前茶”,嫩芽初迸状似莲心,故称“莲心”。一个熟练的采茶姑娘,每天最多只能采摘嫩芽十二两,故极为珍贵,称得上珍品中的绝品。再加上采摘的辛苦,还没成茶就已先让采茶女们付出了几多劳苦。 而过了清明后采摘的茶叶就大不如“明前茶”那么珍贵了,谷雨前采摘的二春茶称“雨前茶”,量比较多,已有一叶一芽,其形似旗,茶芽稍长,其形如枪,故又称之为“旗枪”;立夏之前采三春茶,茶芽旁有附叶两瓣,两叶一芽,形似雀舌,称为雀舌;四春茶则在三春茶后一月开始采摘,这时茶已成片,并附带有茶梗,称之为“梗片”,在过去是供茶农的后代练技术用的。 龙井茶多种植于靠山近水,晴能受到充分日照、雨又易于排水的酸性丘陵坡地上。春采、夏锄、秋剪、冬肥,一点都耽误不得,古语就有“人误茶一季,茶误人一年”之说。 龙井茶的级别标准 以往,西湖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级至十级共11个级,其中特级又分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余每个级再分为5个等,每个级的“级中”设置级别标准样。随后稍作简化,改为特级和一至八级,共分43个等。到1995年,进一步简化了西湖龙井茶的级别,只设特级(分为特二和特三)和一级至四级;同年,浙江龙井茶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共6个级别样。 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扁平光滑 一级 一芽一叶开展,含一芽二叶初展,较扁平光洁 二级 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 三级 一芽二叶开展,含少量二叶对夹叶,尚扁平 四级 一芽二、三叶与对夹叶,尚扁平,较宽、欠光洁 五级 一芽三叶与对夹叶,扁平较毛糙 龙井茶的品质特点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昧;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机制龙井茶,现在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龙井茶的审评内容 龙井茶的审评内容与其他名优绿茶类同,主要是干评外形,湿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以及龙井茶产地的区分等。 1.外形审评取具有代表性的茶叶100g左右,放在茶样盘内评外形,主要评定形态、色泽、茸毛等项因子。通过外形评定,可以判定其属于西湖龙井还是浙江龙井。因这两种茶外形十分接近,甚至其他茶区用龙井种鲜叶(如龙井43、龙井长叶)炒制的部分扁形茶,其外形与西湖龙井也难分伯仲,这就给判别龙井茶的产地带来很大的难度,这也是目前市售龙井茶中标识混乱的原因。但有经验的审评者,根据龙井茶外形的基本特征,对大多数茶叶的产地是能够加以区分的。 2.茶汤色泽的审评高档茶的汤色显嫩绿、嫩黄的占大多数,中低档茶和失风受潮茶汤色偏黄褐。从汤色不易判别龙井茶的产地,也不必硬加区分。 3.香气和滋味的审评产于西湖区梅家坞、狮峰一带的早春茶叶,如制茶工艺正常,不带老火和生青气味的特级西湖龙井和产于浙江省的特级浙江龙井在香气和滋味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湖龙井嫩香中带清香,滋味较清鲜柔和;浙江龙井带嫩栗香,滋味较醇厚。若使用“多功能机”炒制的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由于改变了传统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两者的香气无明显的区别。其他扇形茶大多呈嫩炒青茶的风味。但即使是西湖龙井,一旦炒成老火茶,呈炒黄豆香后,则不易从香气上分清其产地。在江南茶区,室温条件下贮存的龙井茶,过梅雨季后,汤色变黄,香气趋钝。 4.叶底的评定叶底审评主要是评色泽、嫩度、完整程度。有时把杯中的茶渣倒入长方形的搪瓷盘中,再加人冷水,看叶底的嫩匀程度,可作为定级的参考。 5.龙井茶的级别评定龙井茶的级别应对照标准茶样而定,若外形与标准样有差别的(如有机茶),只能按嫩度与标准样相当的级别确定。目前大部分散装龙井茶制后就上市,部分不标级别,只有价格。若是小包装龙井,则必须标明产品名称和级别,这些茶应对照标准样评定。 龙井茶的级别与色泽有一定的关系,高档春茶,色泽嫩绿为优,嫩黄色为中,暗褐色为下。夏秋季制的龙井茶,色泽青暗或灰褐,是低次品质的特征之一。机制龙井茶的色泽较暗绿。 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 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 到了明代,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 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 如果说在明代龙井茶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到了清代,龙井茶则立于众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驰名中外,问茶者络绎不绝。近人徐珂称:“各省所产之绿茶,鲜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他处皆蜷曲而圆,唯杭之龙井扁且直。”民国期间,著名的龙井茶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龙井茶的发展。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从龙井茶的历史演变看,龙井茶之所以能成名并发扬光大,一则是龙井茶品质好,二则离不开龙井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所以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价值,里面蕴藏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龙井茶的冲泡方法:泡茶时先将85℃--90℃的沸水冲如洗净的茶杯里,然后投入茶叶,稍许,便可观赏到茶叶在水中缓慢舒展、游动的姿态。
文章TAG:
乾隆 时期 成为 贡品 乾隆时期成为贡品的茶是
大家都在看
-
哪种茶叶咖啡因含量最高,什么茶叶含咖啡因高
2022-06-29
-
鹤顶红/红顶鹤,岩茶鹤顶红是什么
2022-05-24
-
什么是白露寿眉,白露寿眉有什么特点
2022-05-23
-
送茶有什么寓意,送人茶有什么寓意
2022-07-07
-
男男强行扒开小受双腿进入文,BL文强取豪夺 男主为了留下楠竹用药使他的腿不能走了
2023-09-07
-
喝乌龙茶拉肚子怎么回事,为什么喝乌龙茶拉肚子
2022-04-14
-
龙团胜雪是什么茶,龙园胜雪是什么茶
2022-08-02
-
龙井茶什么汤色,西湖龙井茶汤色
2022-06-22
-
单孔紫砂壶什么年代,球孔紫砂壶什么时期的
2022-05-25
-
茶能解什么毒,什么茶能解百毒
2022-06-26
-
三级普洱茶价格,普洱茶三级什么价格
2022-04-14
-
什么样的建水紫陶好,怎样挑选建水紫陶壶
2022-07-01
-
野生红茶什么样的最好,红茶什么样的好
2022-04-19
-
天冷就不能喝绿茶,为什么冬天不喝绿茶
2022-05-23
-
江西南昌特产什么茶叶,南昌产什么茶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