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普洱茶怎么泡最好喝

普洱茶的冲泡与品饮  1、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   2、普洱茶冲泡份量: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空气2星期,再冲泡味道更好。   3、冲泡普洱茶:要先冲过一次热水对于普洱茶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为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要储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会带有部分的灰尘在里面。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第一次的冲泡速度要快,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4、品饮普洱茶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   5、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但待茶汤于喉舌间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韵”。

普洱茶怎么泡最好喝

2,普洱茶的泡法详解3种

普洱茶的泡法详解(3种)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是随着历史而不停改变,由唐代以前的烹茶方式,宋代的点茶法,至明代废团茶而改用散茶后,冲泡茶的方法才渐渐有了固定的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普洱茶的泡法,欢迎参考!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之:盖碗洗+小壶泡+铁壶煮   【必备器皿】 茶海、小壶、盖碗、公杯、品杯、滤网、随手泡、铁壶、大公杯、电磁炉或煤气灶等可以给铁壶加热的设备   【适宜茶品】 极品老茶   【适用场合】 茶叶店、个人茶室、茶艺馆等冲泡设施齐全、对冲泡、品饮有较高追求的场所   【操作流程】   用盖碗润茶,然后把润好的茶转投到小壶中,用小壶沏泡品饮,待茶泡淡后投叶底到铁壶中,在煮一两次。   【注意事项】   这是一套最隆重的泡茶方法,只推荐在冲泡极品老茶时使用。   【难点解析】   盖碗洗茶的目的是不想让杂味吸附到壶中,小壶沏淡后用铁壶把茶底中有效物质煮出来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之:铁壶煮茶   【必备器皿】 铁壶(内附虑斗)、大公杯、品杯、滤网、电磁炉或煤气灶等可以给铁壶加热的设备   【适宜茶品】 级别较粗老的熟茶或老茶   【适用场合】 居家、茶店、茶艺馆   【操作流程】 铁壶煮茶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流程:先泡后煮;热水煮;冷水煮。投茶量依次递减,600cc的壶投茶5到7克即可。   【注意事项】   煮茶可以使茶内的可溶性物质充分溶解到茶汤中,操作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加水不要太满,沸腾后会有大量的泡沫溢出;二是要注意防止烫伤,铁壶壶身的.温度不比盖碗,真的会把人烫伤,操作过程中要多加小心。   【难点解析】   先泡后煮可略微多投一点茶,一般人多的场合用。   冷水煮茶更能够把茶内的物质充分溶解,投茶量要适当减少。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之 : 飘逸杯冲泡   【必备器皿】 飘逸杯、随手泡   【适宜茶品】 各种普洱茶,生熟咸宜,但不推荐老茶等高档普洱茶用此法冲泡   【适用场合】 居家、办公室   【操作流程】   把茶叶投入虑斗中,润茶后同盖碗的操作。   飘逸杯的杯体在一个人用时也可直接做品杯。   【注意事项】   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用饮水机代替随手泡。   【难点解析】   飘逸杯是个很好的发明,但它取代不了壶或盖碗,真正的好茶我们还是不建议用飘逸杯来沏泡。   不过飘逸杯还是很好的帮助我们在不具备茶艺条件的情况下喝道了普洱茶。 ;

普洱茶的泡法详解3种

3,普洱冲泡方法是怎样的

留根泡法: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普洱茶用不同方法冲泡,味道往往是不一样的。有时尝试改变冲泡方法,冲泡出来的普洱茶说不定会别有一番风味。留根泡法: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功夫茶泡法与乌龙茶的泡法类似,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泡的特点是,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等的变化。煮泡法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若采用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陶器那又是另一番风味了。顶点冲泡法泡茶时用盖碗,用紫砂壶作公道杯。盖碗高温高冲翻滚,释放茶之真味,再用紫砂壶可去异味,聚香含淑使韵味不失,留香温汤,更得真味。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修正法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

普洱冲泡方法是怎样的

4,普洱茶怎样泡比较好

1.沏茶前的准备准备好普洱茶以及所要用到的茶具等。/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e3a335453ad3d539b600bc1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e3a335453ad3d539b600bc1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e3a335453ad3d539b600bc10"/>2.醒茶当你拿到一饼或一沱普洱茶准备喝时,先用茶刀将饼茶撬散摊放在茶盘上,让其放置一段时间,民间通称为醒茶。/iknow-pic.cdn.bcebos.com/83025aafa40f4bfb3d958bef0f4f78f0f63618c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3025aafa40f4bfb3d958bef0f4f78f0f63618c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3025aafa40f4bfb3d958bef0f4f78f0f63618c7"/>3.茶具茶具的选择对沏泡普洱茶非常重要,一般最好选择紫砂壶,它除具有古朴典雅的特色外,紫砂中含有较多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不仅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还能在沏茶时保持良好的保味功能。/iknow-pic.cdn.bcebos.com/6159252dd42a2834137623b057b5c9ea14cebfbc"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6159252dd42a2834137623b057b5c9ea14cebfb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159252dd42a2834137623b057b5c9ea14cebfbc"/>4.投茶量一般3-5人品饮,一次投茶量约3-5克,茶的浓淡可在冲泡时间上掌握,冲泡时间长味浓,反之则淡。5.洗茶将茶投入到壶中后,普洱茶一般都需要经过1-2次的沸水洗茶过程,每次用沸水洗茶的时间约3-5秒,目的是让茶体浸润到水,茶质充分释放。/iknow-pic.cdn.bcebos.com/e1fe9925bc315c605aeb7f5481b1cb134954770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e1fe9925bc315c605aeb7f5481b1cb134954770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1fe9925bc315c605aeb7f5481b1cb134954770a"/>6.冲泡时间普洱茶经过1-2次的洗茶后,第3次冲泡的茶即为饮用茶,此时,可根据客人的口感掌握茶的浓淡,一般每次冲泡时间3-5秒为宜,5泡以后冲泡时间可放长一些。7.出汤冲泡好的茶汤应及时倒入杯中,不宜在壶中久留。茶的汤色与陈化及发酵有关,新上市的普洱茶,汤色为淡黄,但随存放或发酵时间的延长,汤色也逐渐转变成枣红色乃至猪肝色。8.分茶将沏好的茶汤均匀的分入客人杯中,以便客人享用。/iknow-pic.cdn.bcebos.com/7af40ad162d9f2d3ad503154a5ec8a136227cccc"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af40ad162d9f2d3ad503154a5ec8a136227ccc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af40ad162d9f2d3ad503154a5ec8a136227cccc"/>

5,普洱茶应该怎么泡最好

茶叶,当然第一要闻第二要尝。 普洱也有香气,这点并非人人知道,因为市面上实在是太多的赝品。以广州而言,讲个经典笑话:一位中州人在此多年了一直饮不惯广东酒楼里的茶,说味道难喝。那天和他一齐吃饭他正经地大声宣言:我终于接受了普洱啦,我终于接受那股霉味啦,总比王老吉好喝一点!我们全倒地上。普洱作为名茶,不会是以难喝来赢得人们青睐的吧——这是认识的基点嘛。这个故事就是说明了市面上的劣质茶在怎样地荼毒祖国的花朵啊(他可是花骨朵的爸)! 普洱——好的普洱也是香的,但跟上边说的茶种不一样。普洱是一种极深潜的耐思索的香,它不是夺鼻而至的飘浮的香而是需要时间与耐心慢慢感受的香。无论如何普洱不应该是有任何令人不安的“毛味”,“罗味”与“垄味”(恕我用了粤语采用国语我已经词穷!)。尤其泡了之后,普洱的香气才会渐渐发散、又尤其在酒后,你会觉得它特别入耳悦目的香。 讲到茶香,普洱有一个优点:不容你作假。上边讲的花茶乃至冻顶都是有高科技可以蒙你于一时的但普洱至少眼下还没有发现。而从卫生的角度讲,普洱是很卫生的。我在云南考察的结果有三(听仔细了!)一是云南人民至今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的习惯,二是渥堆产生的长时间(超过一个月)发酵可以化解化学物质,三是制作紧压茶时的蒸煮高温令它的大肠杆菌为零。 普洱茶的泡饮方法(4) 一水二茶三功夫,四BY心情五手势,这个回合是功夫。 功夫这个词我用得并不太准确(我是一边看贴一边写的,谢谢大家给我灵感!),这个句型来自于广府名言:做人的成功之路是一运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功夫主要指的是茶道硬件,包括了煮水的锅,还包括了茶盘茶托,但最最重要的是:茶壶茶杯! 现在最最流行的茶壶与茶杯是什么质地的?讲来好笑啊,已经流行了蛮久的东西啦,有的网友居然还巴巴地拿这个出来说事PK我。无知不是你的错,不好学上进才是错! 现如今最牛13 的最最流行的功夫茶具,是。。。。。是。。。。。是玻璃!所以那个PK我的说法会作为一个永远的印记留在了网上,说声SORRY吧,周猩猩是这样跟大家说的。 玻璃质地的茶具现在风行全球,国内厂家非常的多,最好的——不是做广告啊,是李嘉诚投资的广东金灶,几乎所有的茶具金灶都有生产,质量相当不错是广东省认证名优产品呵。他们的玻璃茶具很贵但质量好,据说放在冰箱冻至N度再马上扔进沸水绝不破裂(我不敢试几块钱一只的),连公道杯,茶壶等相关的全是玻璃制。 用玻璃的最大好处是:普洱茶主要靠看色闻味确定其品质,所以玻璃是最合适的。全部的茶叶档都用上了此物,我是既有玻璃也有各式陶瓷。对于已确定了的茶叶来说,我反而是比较喜欢瓷质的,但必须是内釉为纯白色的瓷杯,茶杯不宜采用紫砂制,因为紫砂一不显茶色二过于吸味不利于试下一个茶而你又无可能换一种茶就换一套杯而发烧友在同一时间喝上三五种茶则是天天发生之事。吸味是茶叶的大忌,所以同一套茶具泡茶时若换了茶叶必须以下一种茶的温茶水来反复冲洗。
要知道泡好一杯茶只有两个基本要素:水温 和 茶叶浸泡时间 水温!普洱茶的水温是最好掌握的:1000c;是不是很容易?不象龙井要850c,碧螺春要750c,很难控制,而普洱茶只要水完全煮沸即可。 茶叶浸泡时间?第一道茶水可以弃去,第二道起作饮用,但第二道的茶叶浸泡时间可以短些如10-20秒,第三道浸泡时间略为第二道长些如30-40秒,以此类推,越泡茶水浓度越淡,则浸泡时间也就可以越长。看以下图列示范: 1. 将普洱茶叶置入滤杯中,约10克(铺满杯底,略高)。 2. 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 3. 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 4. 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左右。 5. 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至于杯盖内。 6. 好了,一杯香浓醇和的普洱茶就泡好了。 7. 在享用之余可别忘了滤杯中的茶叶,千万别将他弃了,普洱是非常耐泡的,在将喝完第一道时,您可以将滤杯放回茶杯中,同样再次注水,盖上,静置小会儿,第二杯普洱又泡好了。

6,如何冲泡普洱茶留根闷泡法

一、确定茶品 确定茶品为“新、老、生、熟”中的哪一类,“最终解释权”归属于内质评定,为方便讲解,将此内容提前。 1.新生茶 茶性上很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2.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判断其是否有潜力——这是另一范畴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3.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二、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三、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 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四、发酵的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五、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六、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七、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者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对于特别粗老的茶,投茶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八、冲泡技巧 之前已经对普洱茶的冲泡作了一个基本的介绍,这里再介绍一些常用的冲泡技巧,因为同一种普洱茶用不同技艺冲泡,感觉往往不同。当您苦闷于不能冲泡出茶品的真性味时,不妨针对其优缺点,尝试变换冲泡的技艺,往往在琢磨的过程中就会有惊喜收获了。 1.滗干泡法:也就是类似乌龙茶的泡法,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泡的特点是,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等的变化。 2.留根泡法: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留根闷泡法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使其每一泡的变化不那么突兀。 3.煮泡法: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例如,经过轻度潮水工艺的粗老茶。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若采用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陶器那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4.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 5.修正法: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

7,泡好普洱茶需要几个步骤

普洱茶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实在令人困惑。  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笔者针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些试验。略有心得有体会。在此与诸位茶人探讨。  我的大体思路是:首先,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征;其次,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扬长避短;第三,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具体达到扬长避短的目地;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和调整。下面,我先就这几点一一展开,最后在实际演练一次冲泡全过程。  一、分析茶性  气味方面: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  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总体而言,熟茶内容不够丰富,一般都不太耐泡。  二、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茶。  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三、向着目标选择手段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泥紫砂壶  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茶事用水需一整篇文章详加论述  3、适当的醒茶  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茶水温  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为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具体操作到后面实战演练一节中再作细论。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  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这个口诀过于大略。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但总的来说,在熟茶的冲泡中它还是相当实用的。如下,我们具体分析五种基本的注水手法对冲泡的主要影响。  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  旋水:即注水时移动烧水器皿的壶口。其主要作用时增加水与叶低的激荡,同时提高各部位茶叶接触水的均匀性。不旋,壶口一直固定在一个点上注水,称为定点吊水。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首先,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其次,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粗高,高矮都不变,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  7、烧水器皿的选择  为了控制注水水流,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价格材料等暂不论,能把水线修成如上图所示一般圆润平稳,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下面实战中,为了演示的便利,我用盖碗代替紫砂壶。盖碗比紫砂壶难于控制,也因而更锻炼技术。如果控制得当,盖碗也完全能泡出口感宜人,像出自紫砂壶一般的茶汤。  四、实战演练  1.置茶:控制好茶/水比例,为浓淡打好基础  110ml盖碗,投茶7克。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比如说,希望多泡几巡者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  2.水烘:去杂味  依上一节第4点的方法,自行选择。水烘有些局限性。一则盖碗不太好烘,二则比较浪费水。烘与不烘,我们都可以通过冲泡技巧抑制杂味,提升口感。  3.洗茶:湿润茶叶,清洁茶面  从洗茶开始,请温柔注水。可旋可吊,但水流一定要平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洗两次者,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洗茶的水温。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提高水温洗茶。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  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我个人推荐直接使用烧水器皿中的开水烫盏。无论视觉还是实际效果,都更清洁。  小技巧:在洗茶温杯时,请将置茶容器开盖放置,便于杂味逸出,也便于叶底降温。  4.前三泡:抑制杂味,提升汤感  基本方法:定点吊水,缓慢注入。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盖碗中水色很浅,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把红褐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  出汤时,建议使用公道杯。这样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融合,您会发现缓慢吊水浸泡出的茶汤很软、很粘,但没有什么气味。  每泡出汤完毕后,建议沥净茶底。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但会改变滋味物质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为冲泡增加很多不稳定性。  5.中间三五泡:有香有水,协调交融  基本方法:缓慢旋水,稳定注入。不可猛冲。要把水温,以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我们才可以兼顾香、水,达到协调。下图中左边是第四泡旋水加猛冲的茶汤,注水4秒,浸泡26秒;右边则是同一茶第三泡稳定缓慢旋水注入产生的茶汤,注水9秒,浸泡21秒。可以明显看到,左侧茶汤深,暗且浊,右侧浅,亮且透。区别很大,简直让人不能相信泡是同一泡茶,仅仅调整了注水手法所致。  因此,稳定旋水说来简单,实则很考技术。但实际泡茶中如何旋?旋多快?水柱多粗?注水点多高?这些都需泡茶者根据茶性,品饮者的口感需求等作实际的调整。  6.最后三泡:香高水滑,汤甜味淡  基本方法:急冲注水,叶底保持持续高温。冲既可高亦可低,既可定点亦可旋水。重要的是冲击、翻腾叶底,同时保持高水温,以充分激发陈香。  茶叶泡到尾水,出于浸出更多物质,提升陈香的双重考虑,我们需要提高浸泡时的水温。这时,和初期正好相反,我们不但不开盖降温散味,还要在出水后立即注水,以保持被浸泡茶叶的高温。紫砂壶由于其本身导热性差,保持叶温的能力天然较强。而盖碗则降温极快,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动作次序:准备出汤时开始加热水→水将沸腾时开始出汤→汤出净后先注水泡茶→泡好茶后再端起公道杯分茶。  这就是如上第三节第5点中提到的技巧。  7.整个冲泡过程中,不要摇、搅、拨动叶底  这样做既会使茶汤浑浊,又可能令茶味淡薄,水味彰显。同理,注水要一直保持平稳。即使高冲也要保持水柱平静光润。  五、余话  制茶者讲究看青做青,品饮者一样讲究看茶泡茶。以同一招势从白茶泡到黑茶,从开始泡到最后,是不可能得到精美协调的茶汤的,也颇有"耽误了好茶"之虞。顺势而动,以和为贵。抓大放小,有的放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体察和调整,方是茶人本色。  平静的形态带来平和的动作,平和动作带来协调的滋味。对泡茶动作的揣摩和练习像一种修行,会帮助泡茶者达至好的心境,进而也带来好的茶汤。茶道茶道,以茶入道。本文抛砖引玉,望与诸位有志于茶者思考交流,共同精进。

文章TAG:普洱茶  适合  那种  冲泡  普洱茶适合那种冲泡方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