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毅是哪个朝代的人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这就是他老人家写的啊 我们在小学时就学过啊
现代人!十大开国元帅之一! 楼主这问题……唉!

陈毅是哪个朝代的人

2,毕升是什么朝代的人他的事迹有那些

毕升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了活字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在当时印刷界反响很大。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发明活字版的经过,除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的记载外,还找不  毕升  到第二个文献资料。   沈括只说他是个布衣,籍贯及生平一点都没有交代。所谓布衣,从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作过官的普通老百姓。关于毕升的职业,以前曾有人作过各种推猜,但最为可靠的说法,毕升应当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因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活字版的发明者。由于毕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升才发明了活字版。   从《梦溪笔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毕升的活版印刷术并非空穴来风,是基于前人版印书籍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而《梦溪笔谈》对于活版印刷的流程的描述,对于后人的研究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关于毕升的籍贯,沈括也没有交代,我们只知道毕升死后,他制做的泥活字为沈括的侄子所收藏,从这一点我们推猜毕升和沈家或者是亲戚,或者是近邻。沈括是杭州人,毕升可能也是杭州人。杭州是当时雕版印刷较为发达的地区,活字版在这里发明,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传,毕升后人因用活字胶泥伪造钱币被朝廷发现,株连九族,侥幸逃脱之族人遂改姓田、万。如今当地虽有地名叫毕家铺,但田、万姓多,毕姓无。
宋朝,印刷术
毕升,北宋代人,发明了活字印刷,见沈括《梦溪笔谈》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毕升是什么朝代的人他的事迹有那些

3,陈沆是什么朝代的是宋朝吗

陈沆是清朝的。陈沆1785年在今湖北浠水县出生,于嘉庆十八年中举,二十四年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任广东省大主考,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扩展资料:陈沆天资颖异,八岁能文,出语惊其长老。嘉庆十八年,举于乡。二十四年,以第一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元年,充广东乡试正考官。三年,充会试同考官,转四川道监察御史。道光六年卒。陈沆为人好贤重友,与董桂敷、姚学塽、贺长龄、陶澍、龚自珍诸人相善,而与魏源情谊尤笃。陈沆在历史上较为知名,主要缘于科举状元之身份,其诗赋也受时人推重,以诗文雄海内,卓然为一代大宗,有《简学斋诗存》《简学斋诗删》《简学斋馆课试律》《简学斋馆课赋》等传世。在后世也得到较多关注,相较而言,陈沆的学术成就则不甚突出,由于享年不永,其学术著述不多,后世所传惟有《近思录补注》十四卷。又有《诗比兴笺》四卷,原题陈沆撰,但经过李瑚先生等学者的考证,基本可以确定是魏源的著作,在陈沆身后魏源将之移赠于其名下,以期给亡友增加一项名山事业。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陈沆
不。是清代状元。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1>陈沆(?~?),高密(一说庐州),开平二年(908年)榜眼。陈沆在赴开封参加进士科考时,齐已曾经写诗相赠,在其《贻庐岳陈沆秀才》中有“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为何。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诗句,从而知道唐朝末年,陈沆居住在庐山,当时只是个秀才,而且已年龄不小了。后梁大将李思安攻晋(今山西)潞州,久战不下。三月,梁太祖亲自发兵至泽州以督战,后来考虑关中空虚,又退至晋州屯兵。四月,晋王李存勖亲自率兵救潞州。五月,大败梁兵于上党。梁兵大溃,一路抛弃物资,粮食、器械堆积如山。本年,后梁仍举行进士考试,崔邈、陈沆、郑希闵、郑雍、廖澄、刘斥、韦洵美等登第。中书舍人封舜卿知贡举。陈沆登进士第后,曾官至魏博节度,辟为判官。不久返回庐山隐居,成为黄损、熊皦、虚中等人所尊崇的老师。<2>陈沆(1679—1761)字存庵,清代石屏(今属云南)人,雍正甲辰科进士。<3>陈沆(1785~1825) 近代诗人。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人。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
陈沆 - 清代状元陈沆(1785~1825),湖北蕲水人,近代诗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状元,陈沆今传《简学斋诗存》4卷、《简学斋诗删》4卷,共收诗360余首。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陈沆像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乾隆五十年(1785)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曾祖父陈嘉霁生前苦读经书,屡试不得志,后抑郁而死。祖父陈士珂,举于乡,终生未仕,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其父陈光诏,字金门,清乾隆己亥(1779)举人,官授知县。他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极好。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陈沆是什么朝代的是宋朝吗


文章TAG:陈升  是什么  什么  朝代  陈升是什么朝代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