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碗中的雪大部分已经融化,带有花粉的雪水散发出幽幽梅香。苏东坡按顺序把配好的香药在合香盘铺撒一层,用鬃刷弹上一层玉碗中“梅魂雪魄”的花露,再铺一层香药,弹上一层花露待到香药基本润透之后,开始合香。这是人与香药用灵气交流的过程,苏轼全神贯注地调和着香药。大约半炷香的时间,室内已充满了迷人的梅香。苏轼把合好的香放入瓷罐中,待香冷却后,用银香匙取出一匙香粉,此时只能闻到似有似无的淡淡香气,这便是香气内敛的名香所具有的效果。
苏轼印好并点燃香篆,那氤氲的香气,真好似万株梅树同时喷香。苏轼道:百日窖藏后其香韵则会更加悠长。宋代的黄庭坚、陆游、范成大都是合香的好手。这一时期庞大的文人群体是香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明人周嘉胄曾发感叹说:“香之为用,大矣。”说它是芳香的,有椒兰芬芷,沉檀脑麝,衣需香熏,被需香暖;又是审美的,有“焚香伴月”、“红袖添香”;它更是“究心”的,可通灵增慧,养性护心。
中国古代读书人一向以道德修行为上,美好的芳香之物可通圣德。五 简述中国香文化发展历程中国香文化最早可追溯至史前6000多年的石器时代,它萌芽于远古祭祀之礼,起始于春秋佩香之德,成型于汉代和香之贵,成熟于盛唐用香之华,普及于两宋燃香之广,完善于明清品香之势,衰败于乱世征战之忧,回春于安定和谐之世。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以香沟通天地神灵。
春秋战国时期对香料植物有了直接的利用,焚烧(艾蒿)、佩带(兰),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古代用香有药用、祭祀庆典、薰衣、宴会、考场焚香案,用香木建筑等。秦汉一统帝国,拓疆扩域,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为我们带来海外的丁香、安息香、乳香、龙涎香、南海的木本香料。
苏合香、鸡舌香、沉香、木香等在汉代都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汉代香品中第一次出现和香(一种像中医药方一样的香方),宫廷术士开始用多种香药根据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调配香方。汉晋时期的香文化是“百姓敬鬼神,凭香烟缥缈;贵胄玉临风,赖香送温情。”魏晋南北朝时,熏香在上层社会更为普遍。同时,道教、佛教兴盛,两家都提倡用香。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唐代皇帝大多信佛,以香供佛带来对大量香料的需求。富贵的宋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都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文人雅士则多设香斋,不仅用香品香,还亲手制香,香事仪式已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休闲活动。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这个时期,香文化也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走向普通百姓,不仅佛家、道家、儒家用香,香也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
明代,在继承和发展宋代香道精致熏香文化的同时,又与理学、佛学结合成了“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佛门与文人们纷纷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一时成为时尚。这一时期,线香开始广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许多制香方法,如书中所记:使用白芷、甘松、独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黄、黄芩、柏木等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糊和剂,可以做香“成条如线”。
这一制香方法的记载还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线香的文字记录。清代,“行香”已经深入日常生活之中,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香案已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清末,随着国势衰退,士大夫与文人墨客们的精神生活趋于粗疏呆板,香学与诗词乐舞等纯粹的艺术形式一样,渐趋式微。焚燃香料并感受其气味进而感悟人生的这门高雅活动,终于在清王朝的风雨飘摇中,火尽灰冷了,连治病用的香方,也大量丢失。
文章TAG:茶席 火得 知巷 写金骏 这些年火得街知巷闻的茶 如何写金骏眉的茶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