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衰落的原因是教义繁琐,在唐朝就已经走下坡路,属于边缘学派,在佛教史上昙花一现,在民间影响力不大,因为它的思想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总而言之,佛教宗教派别的整体衰落是由于佛教的兴旺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崛起有直接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的整体衰落,佛教宗派也就衰落了。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

佛教于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很快就被中国本土文化改造,形成了新形式内容的佛教,到了隋唐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八大宗派,即法性宗、法相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性、相、台、贤、禅、净、律、密。这八大宗派多多少少都融进了中国佛学的创造。下面介绍八大宗派的详细情况:法性宗:法性宗主要以《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为经典依据而立宗,因此又称“三论宗”。

这一宗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谛”是真实的意思。从法性理体说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说叫俗谛。从俗谛说诸法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谛又被称为空有二谛。法性宗强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是为此宗中心思想。此宗方法是只破不立,否定一切执着,着重从真空理体方面揭破一切诸法虚妄不实,彻底破除迷惑,从而建立起无所得的中道观,以实现圆融无碍的解脱宗旨。

法性宗祖师是吉藏(549~623),祖庭是南京栖霞寺。法相宗:法相宗主要依据《瑜伽师地论》为经典依据而立宗,因此称瑜伽宗。玄奘法师译传此宗并杂糅唯识十家对《唯识三十颂》的注疏编译而成《成唯识论》,该书是玄奘的代表作,又是法相宗的奠基之作,因此法相宗又称法相唯识宗、唯识宗。因玄奘在西安大慈恩寺译经,因此又称慈恩宗。

法相唯识宗的教义可概括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五法即: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二无我即:人无我、法无我。五法是对一切法、也就是一切事物现象的概括。“名”和“相”指世间有为法皆有名有相,也就是有概念有形象,称为名相之法。

“分别”指主观对事物分门别类的认识能力;“正智”指圣人清净(无漏)真实的智慧;“如如”指如实智所对真如理境,也就是本来心对本来面目。五法不出染净(佛家术语:有杂念曰染,无杂念曰净,分别称为污染种子和清净种子)和主客观,是以总括诸法。三自性:一是二取(外所取和内能取)执着,无而谓有,起惑造业,名为遍计所执。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妙道  紫砂壶  无非  妙道紫砂壶怎么样  无非妙道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