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来说,儒家提倡的“养德静心”,是一种内在思想,而这种思想催生了宋代文人在生活中的种种雅趣追求,这些追求或许是焚香,或许是下棋,或许是书法,但凡能修身养性的爱好,都能被当做是一种为了达到养德静心的目的,从而采取的方法。比如古人下棋,在静谧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思考棋局的变化,就能达到“养德静心”的目的,从而提高自身的内在涵养。

这正是一种“将思想转变为实际”的形式。反过来说则是,宋人认为,通过焚香这一具有高雅性质的行为,可达到“养德静心”的目的,从而能够在创作中更好的与自然相接触,产生灵感,体验到一种纯真的创作心态,激发内心深处更多的创作热情。从这个角度来说,焚香在士大夫群体中,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原有的世俗之意,而变成了一种可连接人与自然的媒介,文人在创作中,经过焚香的安宁作用,与自然融为一体,静心养气的同时,产生深刻的思考,从而将这种思考付诸于作品,所以焚香才会逐步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其背后所代表的精神追求以及深层次的含义,受到宋朝时的文人们广泛认可,并通过大量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所体现。

如陆游曾在诗作《义方训》中直言:空庭一炷,上达神明。他认为在书斋中焚一炷香,可与上苍进行对话,虽然这本身带有封建社会下的迷信色彩,但结合当时的社会整体认知来看,这是陆游所认为的能与天地万物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而这种思想的本质,实际上就是陆游经过焚香后所产生的思考,更符合古代社会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大文豪苏辙在对“人与天地的关系,以及要形成关系需要媒介”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后,便曾直言:今诚忘物我之异,使此身与天地相通,如五行之气中外流注不竭。——《龙川略志》(苏辙)总结来说,宋朝时的焚香文化,虽看似有些曲高和寡,是文人,尤其是“有钱文人”的精神玩物,但结合当时整体崇尚文学的氛围来看,也是一种基于文人群体而产生的思想认同。

有了焚香文化,文人便能“以香会友,以香为诗,以香为趣”,并且在此基础上,创作出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恰恰是宋时文人最高层次精神追求的体现,而自周朝时一脉相承的焚香文化,更展现出中华文明千年来的源远流长,乃至传续至今,仍作为一种文化留存于世。而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正是由类似于“焚香”等自成一体的种种文化,逐渐汇聚成一座雄伟的文化山峰,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熠熠生辉,永垂不朽。

 7/11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茶文化  巅峰  时代  时期  巅峰时代的茶文化  为什么说宋茶文化是巅峰时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