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熙宁六年(1073年),沈括开始得意起来,被派为两浙路察访使,成为巡视两浙的钦差大臣。辞行时,宋神宗还特别交代:“苏轼通判杭州,卿其善遇之。”神宗还是很稀罕苏东坡才能的,虽然苏东坡不怎么听话,可人家有才吗!估计是神宗的交代,引起了沈括的逆反心理,或者心中起了嫉妒,凭什么你二十岁就能进士,我三十一才考上?我难道不如你!这一次去,一定找他点小辫子,关键时刻打压,犯到我手里,别怪我不客气!沈括是“小人”,小人是最善于表演的。

沈括到了杭州,与苏轼一顿神侃,忽悠的苏东坡把他引为知己。临别时,沈括又造了点“势”,对目下苏东坡的职位发了一番不满和抱怨,这样才能引发苏东坡的共鸣。发完一通,制造出“负能量”的氛围,要求苏东坡作诗,以示纪念这短暂的相聚。拿到苏东坡的“证据”,哼哼!别怪我不客气了!皇帝,你不是对苏东坡有意思吗?看看这诗!神宗看了不置可否,小苏子年轻吗!发点牢骚是正常的,谁没年轻过啊!虽是这样,已经为“乌台诗案”埋下种子了。

以至于后来“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辙还专门上书提及此事,为哥哥辩护说:“向者曾经臣僚缴进,陛下置而不问。”就是指沈括办的这件事。王安石二次罢相,推举吴充代替自己。这时候,沈括已经升任掌管全国财政大权的三司使,他见新宰相处处与王安石相悖,就秘密写了变法的种种弊端,献给吴充。这种见风使舵的小人做派,真令人不耻。

可没想到吴充把他写给自己的条陈,又呈送给了神宗。世风日下,这都是什么人呢!闻风奏言的御史蔡确知道了这件事,给皇上上言说:“新法才开始实行的时候,朝廷恐怕政令不通,因此派出臣子四处察访,看看老百姓是否得到了实惠,愿意不愿意实行新法。当时,沈括可是作为两浙路察访使出访的。回来后,他极力称赞新法可行,百姓喜悦从行,朝廷以为他说的话可信。

如今王安石罢相,吴充为相,沈括根据宰相的好恶,又开始诋毁变法。前后自相矛盾,竟然达到这个地步。”神宗,看了蔡确的奏疏,也对沈括的反复无常厌恶,于是免除了他的翰林学士,贬到宣州任职去了。言多必失,三缄其口才是保身利己之道啊!乌台诗案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二十日到湖州任知州,根据惯例,进“谢上表”。

“……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荷先帝之误恩,擢置三馆;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而从分所局,有过无功。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就是这样一篇表文,竟然会惹祸,震动朝野,造成千年奇冤,最后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以李定为首的这些御史台谏官,他们之所以要兴起这“文字狱”,目的在打击保守派的潜在势力,摧毁他们重登政坛的机会,借以巩固王安石去位后,力量渐渐薄弱的新政派的既得利益。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山头  归属于  特色  昔归属于哪个山头  各个山头的茶有什么特色  
下一篇